本帖最后由 觉民 于 2022-7-15 09:17 编辑
浙东大运河的慈江段(旧称后江、小江),除宋、明两代在慈溪城外建有夹田桥、三板板和太平桥外,沿江50里的通衢要道,全赖舟渡沟通。太平桥以西,先后有过新渡、方家渡、罗家渡、张家渡、俞家渡、顾家渡、生生渡和宋家渡,祝家渡是其中之一。 在祝家渡的北渡,有一个叫祝家渡的小镇。以它为中心,向南六里,跨越前、后两江可到“越王勾践于此置厩停车秣马,遗迹犹存”的车厩;向北一马平川,15里可到千年古村石步,越岭即为浩瀚的杜湖;东去魏英故里魏家桥仅12里;西至宋代古镇丈亭不到七里。小时候,我常常听人说“睏黄山,坐石步,再要快活祝家渡”,由此俚语,可以想象当年的小镇是何等富庶。 小镇的老街,由一条直街、两条短短的横街组成。据光绪《慈谿县志》记载,小镇逢农历的二、四、六、九集市。每逢市日,四面八方的人前来赶市,把渡口拐弯处的工字形老街挤得水泄不通。街上南货店、酱油店、棉布店鳞次栉比,各档商品琳琅满目,街路两侧的阶沿石上,摆满了陆家埠的岙斗、料勺,茭湖南黄的淘箩、饭篮,上王岙的竹簟、团匾,车厩坪的竹笋、茶叶,还有丈亭抲鱼人的鱼虾和当地农民的时新菜蔬。这样的繁华一直延续到上世纪的80年代。 “说新闻,道新闻,新闻要唱祝家渡”。很小的时候,我就从瞎子唱的新闻中知道了小镇祝家渡。“唱新闻”是宁绍平原上曾经很流行的民间曲艺,大多反映惩恶扬善的淳朴民风。它从唱“朝报”开始,慢慢演变成唱社会新闻。因为唱者多是瞎子,所以俗称“瞎子唱新闻”。说是新闻,其实多是旧闻。过去的新闻渠道远没有现在这样广泛、便捷、迅速,靠的是口口相传。民间艺人以人们所熟知的、很多年前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故事为背景,经过加工整理,形成固定的唱词,使故事版本在流传过程中保留着最初的真实,而简单上口的曲调、复杂的情节极具有可听性。这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的农村,无疑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一家请来瞎子,周围邻居每家送上一升米或几根年糕给瞎子当工钱,大家就能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听上十天半个月。随着上世纪60年代农村有线广播的普及和扫“四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运动的开展,“瞎子唱新闻”这一人们茶余饭后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也随之绝迹。 记得那年我听到过的瞎子唱新闻叫《三县并审》,故事的很多细节记忆犹新。光绪年间,祝家渡秀才祝开文为夺亡兄家产,调戏寡嫂,串通侄女秀英谋害侄子元英。谎称元英急病身亡,胁迫长工阿金、阿牛抛尸。元英妻祝魏氏侥幸逃回娘家魏家桥。魏家桥是一个古村,在明成化间出过一位叫魏英的进士,曾“仕列三朝”,以都御史巡抚贵州。直至光绪年间,村里仍有许多文人、学子,号称“十三秀才五举人”,在当地很有名望。对祝魏氏的冤屈,族人自然义愤填膺,连同祝魏氏十几顶轿子一齐抬进慈溪县衙。公堂上祝开文与秀英反诬祝魏氏有私情谋害亲夫。慈溪知县见两家都有权势,怕稍有差池会丢掉前程,便称抛尸地点在鄞县,把案子推到鄞县去了。鄞县知县虽觉事有蹊跷,但案发地非其管辖,怕有沽名之嫌,也不受理。无奈之下,祝魏氏之弟魏志清想起其父在世时与浙江巡抚有八拜之交,遂求其相助。抚台衙门谕示下来,责成鄞、慈两县联合办案。恰巧镇海知县路过慈溪城前来拜会,鄞、慈两知县便邀他也参与审理,于是就有了三县并审。几经曲折,真相终于大白。这其中曲折的情节、人物的名字及人物丰满的个性可能有虚构,但故事却是真实的,当时村中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曾听说过这段讼事,就像当年流传甚广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据说当年的“三县并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田头新闻”。 上世纪的80年代,我调到这个小镇工作,一待就是十年。于是,我对这个小镇有了更多的了解。据说祝家渡的名字与艄公的姓氏有关,形成村落后,祝家渡又成了村名。村中的原住民袁、柳两姓都是大家,据光绪志记载,仅明、清两代就出过很多官宦。嘉靖二年进士袁载,官至山东按察副使;其曾孙袁茂英是万历十四年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袁茂英之子袁弘勋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天启《慈谿县志》称之为“黼珮相望,为时俊硕。”旧时,祝家渡的竹江袁氏宗祠中,其正厅挂有很多匾额,其中两块匾是一对堂兄弟的:堂兄袁枚是乾隆四年进士,曰“清华世冑”,堂弟袁树是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曰“兄弟甲科”。袁枚、袁树均为袁弘勋的六世孙。 值得一提的是小镇的两个大文豪。一位是袁枚,他24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外调做过几年县令,33岁就辞职了。辞官后,隐居在南京小仓山随园,据说随园是曹雪芹笔下大观园的原形。袁枚是一个诗人,整个清代无出其右,作为江右三大家之一,他的诗文不拘形式,自成一格,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他觉得,把知县当到老没意思,即便混个部院又当如何,说不定遇个变局,还有牢狱之灾。不做官就不必阳奉阴违、不必违背良心、不必机关算尽,真诚、随意才是真正的人生。袁枚的辞官是智慧的选择,官场只是少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旧官僚,而文坛上却多了一位不可多得的袁才子。袁枚80岁时乘舟过祝家渡,特地上岸进竹江袁氏宗祠拜祭了祖宗,并写诗曰:“路过慈溪水竹村,祠堂一拜最消魂。不图刘阮归来早,已见人间七世孙。”还有一位叫柳亚子。1932年,柳亚子偕夫人从沪至甬途中,途经祝家渡,赋诗一首,题《宁绍线车中望慈溪有作》,诗曰:“开窗遥望越山低,密树丛丛护绿畦。结习难消宗法旧,云礽一脉话慈溪。”可见其是祝家渡柳氏后人,其祖自祝家渡迁吴江。柳亚子是毛泽东的诗友,早年参加革命,是清末文学团体“南社”发起人和主要诗人之一,与宋庆龄、何香凝等著名国民党左派一起,发起成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被选为中常委兼秘书长。1949年后,先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袁、柳两姓除了读书做官,也靠水吃水,利用大运河的黄金水道,将族中子弟送到宁波、上海、香港、汉口等港口城市。这些人发迹后,回家买田置产,小镇越发富裕了。小镇的豆腐弄、冯家弄、十三房、十八房有过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从老人们的嘴里得知,曾经的大夫第,雕栋画梁;万花门头的大门口有旗杆夹、下马石和牌坊。 上世纪50年代的土改运动,打破了祝家渡袁、柳两姓的格局。1949年前就在祝家渡打短工、做长工、做生意、做手艺的人,在土改中分得了土地、房屋,他们住进了庭院深深的深宅大院,成了祝家渡真正的主人。祝家渡从此便成了多姓杂居的村落。遗憾的是,由于后来的居住者管理不善,小镇的古建筑从50年代起就陆续毁于火灾。 原载《宁波晚报》2010年1月26日B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