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756|回复: 3

《宁波知青口述》后记 · 周兴华

[复制链接]

296

主题

123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620
发表于 2021-1-31 12: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展宁波知青口述史料采集活动的缘起有点偶然。2016年2月底,在天一知青网的一次版主会上,坐在我旁边的李静涛先生跟我说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课题”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的事。他说宁波还没有人着手研究知青这个课题,对于这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历史事件,应该早做些抢救性工作。
  我立刻感受到了这个话题的意义。对我来说,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在知青老师的教导下长大,此后一路读下去,每个学习阶段都有知青老师为我付出的辛劳。工作后也曾与知青做过同事,听过他们天南海北的神聊。他们让我知道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也让我有了走出黑土地的胆量。心中一直感念知青的恩情,也很想为这个群体做些什么。李先生的建议成了我行动的契机,就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工作。
  我去宁波档案馆去查找相关资料,想了解研究的基础如何,结果发现,这里的知青史料没有全面对外开放,有相当一部分不允许查看。这就意味着,宁波知青的历史全貌无法依靠已开放的档案史料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展现上山下乡历史全貌,一个可行的办法便是采集口述史料了。借若干亲历者的口述还原历史场景,尽管会有记忆的不准确,但不同的讲述互为印证,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宁波地区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面貌。那些带着生命体温的记忆不仅能够真实地展现知青一代人的生命历程,而且能够为宁波知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历史的细节。
  戴晓林带领的天一知青网团队全力支持我们的做法,在他们的协调下,我和同事郑健儿、王彩萍带领“田野风”社会调查研究社的大学生们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宁波知青口述史料的采集工作。在这段时间,我们共采访了近50名宁波知青,基本覆盖了宁波知青的下乡区域——新疆兵团、黑龙江插队、黑龙江兵团、黑龙江农场、黑龙江林场、内蒙古兵团、浙江兵团、吉林插队、宁波本地插队、外地来宁波插队;也涉及了宁波知青下乡的各个重要时间点——作为上山下乡前奏的1964—1966年,大潮涌起的1969—1973年,再起高潮的1974—1976年。虽然选取的样本尚不能覆盖宁波知青到达的所有角落,口述中的一些重要史实也还需要进一步寻找史料上的支撑,但宁波知青的口述已经能够画出这个群体的人生轮廓:被迫中断的学业,艰苦的下乡生活,曲折的回城之路,痛苦的融入过程。他们所提供的历史细节与线索一定能给未来的宁波知青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除了宁波知青之外,我们还采访了知青家长、知青管理干部和与宁波知青一起生活劳动过的当地代表。不同身份的人对知青的时代记忆重心是不一样的,不同视角的口述不仅能使历史更具有立体感,也能补充宁波知青视角关照不到的内容。但宁波知青的家长大多年事已高,能够清晰回忆往事的人已很难找到,所以只采访到了一位;而当年的知青管理干部大多也已八十多岁,有的已经失忆,有的则不愿意接受采访,所以最终采访了宁波知青办和黑龙江省虎林县知青办的管理干部各1位,试图从他们的口述中了解派遣和接收知青的一些情况。与宁波知青共同劳动和生活的人采访了4位,从他们的视角得到的历史信息与知青的讲述又不完全相同,也能引发诸多思考。
  在整个采访活动中,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据知青办的老干部说,宁波最早的下乡知青是1957年去宁夏中卫县的那批人,共有70多位。有了这一线索后,我就一直想找到这个群体中的代表来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经过多方询问,终于找到一位从宁夏回来的人。可是等我们去采访的时候,他却生病住院,不久就永远地离开了,最终这批最早的宁波知青就成了口述史料里的空缺存在。我在档案资料和当年的报纸上没有查到与“宁夏中卫”相关的任何信息,他们曾经经历过什么,他们怎样离开宁波又是怎样历尽艰辛回到宁波的,已经无法知道了。随着这些人的离去,这段历史也就慢慢从记忆里消失了。
  这些情况或许正好说明口述对于宁波知青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有人说过,“一个历史事件如果没有被描述、书写、梳理、评价,没有被吸收成为民族精神宝库的一个部分,它便不能成为历史。历史只有被记忆、借鉴,只有与我们当下的现实发生关系,才能彰显其意义;否则,一个事件的发生,只是任时间的水,去洗涤人们头脑中的记忆,一旦麻木,或者简单的时过境迁之后,历史就消失了,从意义层面消失了”。宁波知青口述正是要留住那段历史的记忆,供后来者审视与借鉴。现在,大部分的知青身体和精神状态都还不错,他们还有充沛的精力讲述他们在逆境中成长的人生经历,讲述他们不屈服于命运的奋斗过程,那些带着体温的历史细节,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历史的场景,又像一部内容丰富的教科书,包含着诸多的历史信息和历史能量,有心的后人自可从中获得各种历史与人生的殷鉴。
  口述史料的编辑总体按宁波知青下乡时间的先后排序,同年下乡者按年龄排序。基本顺序是本地插队、新疆兵团、黑龙江插队、黑龙江兵团、黑龙江农场林场,浙江兵团、内蒙兵团、吉林插队;非宁波知青身份的口述作为附录放在最后。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支边知青都是成批下乡的,时间比较集中,唯有本地支农人员比较特殊,他们下乡时间跨度很大,最早的是64年,最晚的是76年。为编排方便计,这些不同年份下乡的本地知青(还包括一例从外地来宁波插队的知青)都列在一个专题里。“田野风”的同学们每次采访之后都写有手记,表达他们的收获与成长,因篇幅所限,这十余万字只好割爱。
  在宁波知青采访告一段落的时候,我要代表“田野风”调研社真诚感谢知青李静涛先生,因为他提起了这个话题,才触发了我们进行宁波知青采访活动的构想,才有了“田野风”后来的实际行动;还要真诚感谢戴晓林以及他带领的“天一知青网”团队给我们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自己接受我们的采访,还通过各种渠道推荐我们需要的受访人;更要感谢所有接受我们采访的知青与非知青们,是你们让新时代的大学生有了贴近历史、丰富心灵的机会,感谢你们的支持和信任!让我们记下他们的名字(按姓氏笔划排序):首批受访者:毛乾宝、王无锋、王雅琴、白鹰、阮元络、吴仲达、吴慈生、 李信裕、李静涛、周健、徐光辉、戴晓林;第二批受访者:王珊珏、叶亦通、刘舒民、孙优军、朱国增、汤德海、张奉生、张元珍、李奎元、金佩佩、金定芳、金雪芳、郑建祥、胡静方、徐玲;第三批受访者:王吉厚、王世霞、叶小湖、吕德明、朱伟德、邬毛银、刘春法、孙永琴、李正强、何大磊(口述未收入)、杨鹤年、吴月娥、吴波尔、沈小英、陈民宪、陈佩君、陈金林、陈静、林元宁、林伟大、易春庆、贾建设、钱刚毅、徐百放、黄国灵、黄德荣、梁阿凤、舒一萍。我们会记住这些为了保存历史而无私奉献的人!
  参与宁波知青口述采访与整理的“田野风”调研社的成员共有29名,他们是浙江万里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学生刘凯杰、陈诗佳、褚长利、帅婷婷、王雨婷、苏安娜、虞佳莉、李晓佳、刘奕角、石祎睿、屈钱丽、欧阳钰、章岚;2015级学生郑义钰、闻浩野、邓程茹、陈寄茜、徐凯霞、钱成峰、陈诗洁、夏雪儿、邵海鹰、方慧玲、许星星、彭安莉、江雪琴、倪梦莹、汪心懿、刘鑫明。他们在口述史料的采集与整理过程中,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他们团结协作,互相提醒,表现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专业素质。我想,大学里这段采访宁波知青的经历一定会成为他们难以忘怀的记忆,将来他们一定会想起这段“闪亮的日子”。
  还要感谢“田野风”调研社指导团队的郑健儿、王彩萍、贾建设老师,我们一起陪伴学生采访,一起与知青进行联谊活动,一起讨论学生的挑战杯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最真诚的友谊和最美好的合作,这当是人生中最美的相遇。

                                                                         周兴华
                                                                        2018.6.16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1-1-31 19: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楼主讲过,周兴华夫妻都是东北人,是从牡丹江师范学院毕业的,因为她的中小学的老师很多是知青,所以她对知青有感情。请周兄能上传一张周兴华的近照。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主题

123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620
 楼主| 发表于 2021-2-4 11: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左边的是周兴华教授 130029cfhi7cf8fuxuazgj.png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1-2-4 13: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凭心而论,在口述知青历史上,宁波是走在杭州前面的。虽然杭州图书馆从浙江知青网上找了不少知青的回忆文出版了一册《迁徙的人生》,但都是短小的,并没有口述来得生动与全面。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