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月雅湖

【知青故事13】情弃橄榄坝——知青“孽债”

[复制链接]

344

主题

2848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289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5 10: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情弃橄榄坝-3.png

                                                                                    三
       原来梦新的孩子送给无子嗣的老职工夫妇后,该夫妇将孩子视同己出,呵护有加,乳名狗儿。狗儿一天天长大,上小学了。但狗儿的身世早就家喻户晓,调皮的孩子在游戏打闹时奚落狗儿是“野种”。湖南话野种发音“牙种”,难听至极。狗儿回家问妈妈,妈妈抹去孩子脸上的泪水,“狗儿,不理他们。咱们搬家。”一家三口搬到五十里开外的澜沧江南岸,那是新建连队,没人再欺负狗儿。可是生活条件更加艰苦,开始新一轮的垦荒种地种橡胶。可为了孩子,再苦再累大人心甘情愿。日子清苦,却很温馨。在抱养狗儿的第三年,夫妇俩又收养了一个上海知青的小女孩,比狗儿大一岁。小女孩的父母托关系回城了,丢下了孩子。狗儿多了个姐姐,小姐俩很开心。
       日子像澜沧江的水,急速而又平静。狗儿姐弟上了小学,又上了中学,毕业后就地参加了工作。狗儿拿起父亲的割胶刀,姐姐去了食品加工厂。姐姐性格泼辣,爱唱爱跳,还参加了农场文艺宣传队,找了个不错的对象。再后来养父母又给狗儿娶了媳妇,生了个儿子,祖孙三代其乐融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狗儿延续着上一辈的轨迹,斩坝锄草维护胶树,收割胶乳。他没有奢望,没有烦躁,默默地行走在版纳山间的胶林中,就像一颗活动的胶树。
       平静的生活就是被电视剧《孽债》打破。西双版纳的“孽债”们被《孽债》的主人公所鼓舞,纷纷进城寻亲。狗儿的姐姐很幸运,亲生父母主动到橄榄坝寻找送养的女儿。结局皆大欢喜。女儿随父母去了趟上海,玩一圈后又回到养父母身旁。她放不下养父母的恩情,要陪伴他们白头到老。可弟弟狗儿的北京知青父母怎不见踪影呢,姐姐不干了,四处打听消息,非要带弟弟去北京寻亲不可。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原三分场五队队长曾志强急电告之了余梦新。
       梦新惠淑决定去橄榄坝认亲。2001年春节刚过,西双版纳嘎洒机场。梦新与惠淑刚走出站口,栏杆外大儿子携儿媳、儿子早已翘首以待。儿子那身材,那眉眼,简直跟父亲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彼此双方径直迎了上去。“妈!”“孩子!”母子相拥而泣。别的话什么都没有,血浓于水,三十五年的怨恨、委屈,在那一刻都冰溶雪化了。儿子满心喜悦而又心情复杂地地把亲生父母接回家。
       儿子的家在澜沧江南岸的四分场二队,坐落在一道山沟里。四周胶林环绕,绿树成荫。在一处较为平坦的沟边坡地上盖了两排砖瓦房,住着二十几户老职工。
       儿子住在第二排的第三间。房子格局各家基本一致。正门前搭一凉棚,纳凉挡雨。靠墙倚放着锄头、胶刀、胶桶、扁担。不用问,主人是割胶工。棚下有几个板凳。东西不多,干净利索。内外两居室,儿子儿媳住外间,室内一木床,一三屉桌,一老式电视,两只木箱。内室养母和孙子同住,养父已去世多年了。室内一床一椅两箱。陈设极简陋,几乎家徒四壁。内室有一后门,门外搭一竹笆墙茅草顶的厨房。厨房内除灶膛灶具外,置有一矮脚方桌,四个板凳,兼做餐厅了。梦新惠淑见状一阵酸楚,比起四十年前是强了许多,可也好不了哪去。夫妻俩转身跑了四五里山路,到街里买了两床被褥,一是自己用,二是给孩子置办点日常用品,顺便买了些锅碗瓢盆等零七八碎的一大堆。
       梦新夫妇住了月余,该打道回府了。临别跟亲家母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做了约定,不接孩子回北京,不改姓不改名,孩子养母胜似亲生父母,给养母养老送终。孩子的两个妈妈都是他的亲人。儿子泪眼婆娑,送亲生父母踏上了返程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2848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289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5 10: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待续四

情弃橄榄坝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1-1-19 09: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去云南的知青,相对来说环境要比我们到黑龙江等地的都难,但知青能回城,他们是功不可没的!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2848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289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09: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雅湖 于 2021-1-19 09:53 编辑

情弃橄榄坝-4.png
                                                                                       四
       次年冬月,天气渐凉,西双版纳的橡胶树进入休眠季节。辛苦了大半年的割胶工可以休息了。一天上午,梦新打来电话,“我大儿子来北京了,想今儿去看望何大大。”我知道是客气话,大儿子根本不认识我,找个托辞为认子归亲昭告朋友了。能来看望我,说明真是没把我当外人。我连忙表示欢迎,在离家不远的京味楼酒店预订了包间,等待这特殊的客人。
       梦新与惠淑带着儿子、儿媳、孙子到来了,自然少不了嘘寒问暖,扯东道西。可总有一种气氛在心头,说不出道不出,有点小别扭。席间我刻意找一些轻松的话题活跃气氛,梦新一幅无所谓的样子,儿媳与孙子吃得美滋美味,惠淑不断地给正在上小学的孙子夹菜。唯有大儿子闷头不语,从始至终一言未发,心事重重。我也不便多问。
       餐后请到我家小坐。大家在客厅喝茶,梦新拉我到书房,讲了很内疚、很心酸、很难过的一段话。儿子来京探亲,天经地义,本是欢天喜地的事,可到京第一件事就是没地方住。八平米小土屋原本挤着三个人,再加三口实在挤不下,只好求助于孩子姑姑,转到北五环外的天通苑借住。梦新住天桥,一南一北几十里,是真不方便。这还不算什么,儿子向爸妈提了一个要求,难坏了夫妻俩。儿子说,“我这辈子就在橄榄坝了,不再想什么。请爸妈把孙子接到北京来上学,将来好有点出息。”橄榄坝偏远小镇学校的教学质量怎么能与北京比呢,提的要求在情理之中,丝毫也不过分。但夫妻俩真的为难了。一没地方住;二没钱,借读是收费的。夫妻俩下岗后,那俩钱仅够吃饭,连看病都困难,别说再养一个孩子了。思来想去,困难无法克服,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儿子不悦,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半个月后儿子一家三口返程了,高兴而来,败兴而归,凄凄惨惨。梦新惠淑自是难受,梦新预料的难题摆上了桌,揪心地痛。不认亲,心理上精神上抗不过去;认了亲,难题解决不了,事已至此,毫无办法。真是受不尽的煎熬,受不尽的罪。
       又一晃,又一个十年过去了。其间梦新惠淑去了两趟橄榄坝看儿子,儿子来了三趟北京看父母,恰好与当年知青两年一次探亲的间隔相当。历史惊人的相似,不同的是换了人面。孙子也已经长大了,中学毕业后继续父辈的事业,当了一名农工。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梦新老了,孩子大了。当年知青种下的第一茬橡胶树也老了,开始更新换代。狗儿继承了老一辈的事业,狗儿的儿子继续父辈的事业,承担起了新的历史责任。他像一棵橡胶树已把根深深地扎在了橄榄坝的红土地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2848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289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09: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情弃橄榄坝,,-.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1-1-21 18: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的事说不完,知青的书写不完!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4 07: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令人感动之深,老知青老了,坎坷了一生,无能为力帮助儿子孙子,情理之中,儿子,孙子,成了新时代的橡胶工,儿子,孙子,有希望的两代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4 08: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这样的结局很好,无老可啃,有小可依。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1-12-19 18: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乌珠 发表于 2021-1-19 09:35
当年去云南的知青,相对来说环境要比我们到黑龙江等地的都难,但知青能回城,他们是功不可没的!

傲游截图20211219180344.png

揭秘1978年云南知青: 集体大返城事件爆发前后
       【导读】1979年2月上旬,云南召集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等市有关领导商讨如何落实国务院“六条”的精神。很快知青返城大风暴就从云南蔓延到了全国。上山下乡运动,就此宣告终结。
       由于兵团知青大多是1969年前后从京津沪及部分省会城市来到边疆的,年数长达七八年以上,常年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基层连队,看不到前途,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要求返城的愿望比插队的知青更迫切,更强烈。然而,粉碎“四人帮”两年过去了,国家的整体情况在好转,唯独知青的生存状态未得到根本改善,这就必然导致他们对有关政策强烈不满。一些了解知青尤其是兵团知青内情的人不无忧虑地说:“知青状况如果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我看迟早要出乱子!”果然,就在1978年的年底,震撼全国的云南知青大返城运动爆发了。
       本文摘自:《世纪风采》2010年第8期,作者:王心文,原题:《云南知青大返城事件爆发的前前后后》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1-12-19 18: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1968年12月,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一指示的发表,标志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发展为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大运动。其时,上山下乡“一片红”成了“文革”的一个“战略部署”,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运动推向极端,从而改变了一个时代的面貌。1978年云南知青的集体抗争事件拉开了全国知青大返城的序幕。

                                                                                        (一)
       到1978年年底,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进入第十个年头,全国下乡与支边的知青总数已高达2000万人,实际尚在农村或边疆接受“再教育”的还有1000万。
       全国的知青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插队落户,与农民杂居在一起的,他们同农民一道挣工分,自食其力,如遇机会,可以被抽调回城。另一类便是支边的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他们名义上是兵团战士,过着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享受微薄的工资,但不能招工回城,也不能招干,这样的知青有200万人,占全国知青的五分之一。
       由于兵团知青大多是1969年前后从京津沪及部分省会城市来到边疆的,年数长达七八年以上,常年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基层连队,看不到前途,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要求返城的愿望比插队的知青更迫切,更强烈。然而,粉碎“四人帮”两年过去了,国家的整体情况在好转,唯独知青的生存状态未得到根本改善,这就必然导致他们对有关政策强烈不满。一些了解知青尤其是兵团知青内情的人不无忧虑地说:“知青状况如果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我看迟早要出乱子!”
果然,就在1978年的年底,震撼全国的云南知青大返城运动爆发了。
       导致这次运动的一个前提原因是,这年秋天,全国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开了40多天后,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形成了一个决议,即《知青工作四十条》(以下简称《四十条》),这个决议不仅肯定“文革”以来上山下乡工作取得了“伟大成就”,而且强调指出今后仍然要“有计划地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工农相结合”。
       这个《四十条》里还明确规定,今后农场(兵团)知青一律按照国营企业职工对待,不再列入国家知青政策的照顾范围。正是这一条,彻底破灭了滞留边疆的200万兵团知青的愿望。他们不仅为边疆建设贡献了整整十年的青春岁月,最后却连回城的权利都给剥夺了!
       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七分场的上海女知青徐玲先之死,成为这场大风暴的导火索。
       徐玲先分娩时难产,而此时农场的赤脚医生却喝得大醉,结果母子不幸双亡。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农场,闻讯而来的知青络绎不绝,将停尸房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个个挽着裤腿,戴着黑纱或者小白花。
       这些知青一开始只是无目的地议论,转而便有了最初的动议,要农场领导同意举行追悼会,要求对造成徐玲先母子死亡的人员进行严惩,后来又提出一些改善知青待遇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要求。于是,这一由女知青之死引发的不满情绪,迅速演变为针对知青普遍命运的反抗行动。
       在与农场僵持了两天后,知青们不得不采取了另一种极端做法。他们抬着徐玲先的尸体,踏上了前往西双版纳州府景洪的大路。
       云南省委紧急指示:要多做工作,不要激化矛盾。一位中央领导也为此讲了话。全国各建设兵团、边疆农场都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的紧急通知,加强了对知青动态的密切注视,以防出现连锁反应。
       知青向西双版纳州委提出了三项要求:
       第一,惩办肇事医生,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二,改善农场的医疗卫生条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第三,给死者开追悼会,追认烈士,优抚死者家属。
       然而,这种并不过分的要求,却没有得到州领导的认可。于是,知青们在景洪抬尸游行,围观者不计其数。
       第四天,领导们终于出面了,他们带来了上级的有关答复:第一,对肇事医生严肃处理,追究责任;第二,徐玲先享受因公死亡待遇,同意开追悼会;第三,进一步落实知青政策,责成农场尽快改善医卫条件,并统筹解决知青生活中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等等。
       知青的要求基本上得到了满足。然而,当这支请愿队伍退出景洪时,他们却在路上遇到了另一支知青队伍。这是一支罢工的大军,他们打出的两块横标上写着两行惊心动魄的大字:“知青要做人!”“知青要回城!”
       领导这次知青大罢工的是一名上海籍知青,叫丁惠民,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
       丁惠民对一些犹豫不决的知青说:“你们情愿当一辈子知青吗?现在命运就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你要么一辈子当知青,要么横下一条心,除了回城,别无选择!《国际歌》唱得好,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们自己救自己。想一想十年青春付之东流,你们还等什么?”
       不到一周,景洪农场12个分场的知青都被串联起来,成立了“声援橄榄坝知青领导小组”,通过宣言,丁惠民被推选为总指挥。这一事件令云南省委十分头疼,立即派出省、州联合工作组,与罢工的知青进行了一次正面接触。
       省、州工作组的领导们摆出一副官架子与知青代表见面,居高临下地说了一番劝导的话,使得知青们十分不快。丁惠民看出这些领导人并没有诚心,便突然提出一个让他们为难的问题:“各位领导,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需要你们回答,你们是不是可以向我们交交底,你们的家里都有几个子女在乡下当知青?”这个问题让领导们目瞪口呆。确实,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有子女此时还在乡下当知青。领导们发怒了,对着丁惠民和其他知青谈判代表拍桌子,大声斥责起来。
知青罢工代表立即全体退场,表示抗议。
       也就是在这罢工的关键时刻,中央知青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把会议决议播发后,犹如在火堆上又泼了一瓢油,知青们的愤怒更加强烈了,要求回城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