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5月,顾颉刚到北京,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历史系教授,又兼在北大上课,主编《燕京学报》。自到燕大后,顾颉刚专心于古史研究,决定对旧系统的古史作出清理,先后撰写了大批论文,如《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论易系辞传中现象制器的故事》、《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洪水之传说及治水之传说》等。治史过程中,顾颉刚曾以很大的精力研究《尚书》,发现其中《禹贡》等部分牵涉问题很多,必须进行全面的历史地理研究,才能搞清有关问题。这样,顾颉刚于1933年在北大和燕大开设了"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课。 1934年初与谭其骧等人筹备组织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制定"禹贡学会研究边疆计划书",为挽救民族危亡致力于边疆和民族历史与现状的研究。《禹贡》刊物成为当时中国历史地理、边疆和民族史研究的总汇,培养了一代历史地理学人才,并创立了中国的历史地理这门学科。 从1929年顾颉刚到燕京大学至抗战前夕,他曾做过民间文艺研究,1931年与吴立模合作写成《苏州唱本叙录》。1933年参加燕京大学教职员学生抗日会,成立"三户书社"(后改为通信读物编刊社)。接着,发表《鸣凤记中的吴歌》、《明俗曲琵琶调》、《王恩任拟歌谣》、《北平说书分类》、《滦州影戏》、《孟姜女故事材料目录》等文章,又点校冯梦龙《山歌》等。1935年,由于当时民族危机深重,逐渐侧重边疆地理研究。顾颉刚曾担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历史组主任,主编《史学集刊》;7月,调查河北省古迹,编纂《北平志》。并于1936年创立边疆研究会,同时宣传抗日。抗战期间,转入内地。5月,顾颉刚当选为禹贡学会理事,秋,任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主编《大众知识》。 1937年,七七事变后,顾颉刚赴西北工作。9月,任甘肃"老百姓社"社长。编印《老百姓》旬刊。 1938年春曾先后赴临洮、渭源、康乐、岷县等地考察。10月,顾颉刚到昆明,任云南大学文史教授,在《益世报》上辟办《边疆》周刊。 1939秋,顾颉刚到成都,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先后到郫县、双流、新津等地考察。同年,发表《中华民族是一个》,开启了输血论的先河,提出"汉人是许多民族混合起来的,他不是一个民族"。 1940年3月,创办《责善》半月刊,陆续发表《虞幕》、《乘龙》、《丽江禹迹》等《浪口村随笔》中的一些篇章。4月,被聘为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员会委员。 1941年春,赴重庆主编《文史杂志》。5月,任边疆语文编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8月,任中央中文系和历史系教授兼出版部主任。冬,迁北碚,任中国史地图表编纂社社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教授等职。 1944年秋,受聘齐鲁大学重任国学研究所主任,同时考察大足、合川等地,该年,与娄子匡主编《风物志集刊》。 1945年,任交通书局总编辑。 1946年主编《文讯》,完成《晋文公》等著作。是年秋,赴西北,任兰州大学教席。 1947年,担任大中国图书局总编辑,创办《民众周刊》,完成《当代中国史学》等重要著作。 1948年7月,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兼复旦大学教授。 1949年,上海合众图书馆油印出版了他的《西北考察日记》、《上游集》、《浪口村随笔》等著作。秋,任诚明文学院中国语文系教授兼主任,又兼 震旦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顾颉刚任上海市文管会委员、 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中国史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 1951年,任上海学院中文系教授。 1952年,任复旦大学教授。 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员,担任《 资治通鉴》总校。 1956年,加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 1957年,发表《息壤考》。 1958年,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 1959年,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发表《禹贡注释》。 1962年,发表《〈尚书·大诰〉今译》。 1963年,出版《史林杂识初编》,内含《蚩尤》、《颛顼》等篇。 1965年冬,因病到北京香山疗养院疗养(期间口述历史,后由何启君编成《中国史学入门》一书)。 1966年,"文革"爆发后,顾颉刚作为"反动学术权威",戴高帽,受批判,每天到历史所劳动,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才得以解脱。 1971年,开始,担任"廿四史"和《清史稿》的总校工作,于1977年完成,先后由中华书局出版。 1979年,发表《柳毅传说与遗迹》、《嫦娥故事的演变》、《〈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尚书·甘誓〉校释译论》等论文。该年,担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学术委员、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民研会副主席等职。 1980年12月25日,因脑溢血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