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进城是从80年代人均粮食达到360公斤后开始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富余。而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又需要新增大量劳动力,尤其在工业高速发展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更是如此。在城市劳动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了,这同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70年代农民能不能进城呢?我们且不说在当时粮食匮乏的情况下,进城的农民是否有粮食吃;也不说在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城农民是否有工作岗位;忽略掉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只要看看40多年后不存在知青大规模上山下乡,农民进城后发生的问题就明白了。 中国新闻网2014年2月28日报道,由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院士领衔2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共同参与、历时两年结题、8个专项课题共5卷本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披露: 一是城镇化质量不高,2亿多农民工“不融入”或“半融入”城市,生活和工作条件与市民差异很大,成为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农村精英流失,农村发展缺乏活力、农村空心化和社区衰败现象日益显现,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二是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事件频发,并达到历史最严重水平;江、河、湖、海大多受到复合污染,严重危及饮用水安全;化肥、农药和水污染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 三是产业发展与就业不相适应,产能过剩严重,城市产业结构趋同,转型升级困难。 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资源、资本和发展机会过度向大城市集中,县和村发展受阻;特大城市“巨型化”发展,无序蔓延,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受到种种限制。 五是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欠帐严重,大城市交通严重恶化,缺乏整体应对措施,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城市病”已经凸显,城镇运行安全隐患日益突出,地震、泥石流、内涝、火灾等自然和人为灾害频发。 六是一些城镇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破坏严重,出现精神文化缺失、“千城一面”的现象。 七是城市公共治理水平低下,治理能力明显不足。城市债务负担日益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