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8-26 20: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雅湖 于 2022-8-28 21:09 编辑
3.童坊·大田
曾经有传言说,和寻淮洲最贴近的随员有三人。警卫员小黄不用说,另外那两个人,一是作战参谋老吴,还有一个是郑天一。
老吴叫吴伟华,大约是伟大中华的意思。这名字是参军时改的,原先在家并不这么叫。在家叫什么他自己从不提起,旁人也就不问了。他是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岗之战后,被寻淮洲从连长的位置上调到自己身边的,其时的寻淮洲是红一零零团团长,次年就任红三十五师师长,又把他也带了过去。寻淮洲喜欢打仗有脑子的人,吴伟华的脑子好使。
但郑天一是学生出身,并无战场经验,何以也深得寻淮洲器重,许多人都不太明白。郑天一是红三十五师的兵,和师政委乐少华同为浙江宁波老乡。乐少华曾经留学莫斯科,自认满腹经纶,是个有学问的人,懂学问又兼为同乡,而且两人的接触又先于寻淮洲,照理说他应当和郑天一谈得来,可实际上,他却很看不上这个人。
寻淮洲是军事指挥员,带一个随身参谋好理解,可只是一介书生的郑天一也能在其鞍前马后,尤其是有几次开军事会议,还被叫来列席,就不但让那些军团要害部门的兵们嘀嘀咕咕,连乐少华也看不下去。
离开瑞金的前一天乐少华在临时军团部遇见了郑天一。乐少华问,马上就要行动了,你随哪一路走啊?
郑天一答道,军团长的意思,让我跟着他。
我听说前一阵子你不是去三连做副连长了吗?乐少华说。
郑说,副连长是挂个名,实际做战地记者。
乐少华说,那怎么又不做了呢?战地记者好啊,我们这一路要大力宣传红军北上抗日,打仗的事你不懂,做宣传应当内行,我看呢,你还是去曾洪易同志的随军工作团,怎么样?
好的,我没有意见,政委跟军团长打个招呼,我就去。郑天一说。
郑天一是个单纯的人,当兵三年了,还没有脱尽一身的学生味。他是从上海来瑞金的,家境富裕,算得上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在上海做生意的父亲一直希望他能出洋留学,八一三沪淞之战后,因为参加学界的抗日宣讲,受到日伪特务组织的追捕,逃到江西苏区参加了红军。从内心而言,他并不喜欢打仗,也不想做个职业军人,但他愿意亲自经历一些事,给历史留下一点见证。郑家的老宅在宁波天一阁藏书楼附近,出生时祖父给他取名天一,少时的他更是痴迷天一阁内的浩瀚藏书,他认为那都是前人对历史的见证。
至于和寻淮洲的相遇,纯属偶然。有一天这个二十岁的青年学生在一场遭遇战之后,独对路边一棵大树,树的四周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士兵。这些士兵们不全是伤者,更多的是累了,打完一仗后的暂时宁静,最使人疲惫。这时候寻淮洲正一路走来,骂骂咧咧地训斥着营连长们,他不能允许自己的部队表现得像是不堪一击,命令他们立即跑步撤离战地。他看到了郑天一。他不明白这个兵面对弹孔累累的树干在做什么,但不管是在作什么,他没有躺下,这一点就已经很让寻淮洲赏识了。
后来郑天一被叫到寻淮洲跟前,他弄明白了这个兵是在那里清点树干上的弹孔。一共是四十七个,郑说,这是一棵英雄树,掩护了我们的士兵。说着又将一张黄草纸递给寻淮洲,寻看到的第一行字,就是“英雄树”。
写这个干什么?寻淮洲问。
郑天一回答,我怕以后会忘了,记一下时间地点和战斗的经过,这棵树就是最好的见证了。
寻淮洲没再说什么。两天后,郑天一奉命去团部报到,没有人知道要他来是干什么的,就让他直接去见寻淮洲。寻那时候是团长。寻给了他一叠纸,他高兴得像是受了嘉奖。寻说,你去三连吧,做连副,随时听我命令,该干什么你自己应当知道。
事实上寻淮洲一次也没有给郑天一下达过“命令”,郑天一也和三连的普通士兵们一样,很少能见到寻淮洲,但随后部队都知道有个郑天一了,都说他是独立大队,直接归团长指挥。郑解释说,不是独立大队,是战地记者。一般的士兵都不识字,搞不清楚战地记者是什么意思。
可政委乐少华清楚。乐政委很不以为然,这是干什么?他说,部队打仗天天死人,记什么?记阵亡名单?
他这话是对曾洪易说的。曾洪易作为中央代表率领一个随军工作团到了红七军团后,还没来得及和军团领导研究具体的行动方案,就先找了他,大大小小的事说了不少,也带出了郑天一的战地记者身份。不过在曾洪易看来,这算不上个问题,没往心里去,随后也就忘了。
郑天一去随军工作团向曾洪易报到时,他还愣了一下,说,你是谁?是谁让你来的?郑说是乐政委,曾很不高兴,这个乐少华,怎么自作主张,我跟他说过要你了吗?但随后又说,好吧,既然来了,你就留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