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5-26 18: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音声相和 斯文不绝
朱子一
不绝诗书传家,怕是对王家所受苦难最大的安慰。
初读书稿,从江苏沿水路南来,自浙江沿海路北上,王家几代人的命运沉浮,跟着松涛先生的笔,在我们面前一一浮现,让我们一同经受了心理创痛。
当读到他与大龄未婚的长兄的诗歌酬和时,不禁令人动容。
这样一户政治上的“贱民”,这样一位小学毕业证书都拿不到的孩子,在那样令人无法喘气的肃杀压抑中,兄弟之间却还有心情以诗歌酬和,互诉离别情感。那是他在回到北疆后先给家里去信报平安时,等来的回信中有长兄的赠诗:
才接秋雁书,弟行万里来。
聆听音未变,细看貌可改。
母亲对远行的儿子、长兄对小弟的如丝关怀,尽在这“音”“貌”变与改之间,显露无遗。
当松涛以“聆听慈母音,凝视贤兄貌”相和时,相信读者诸君,当与我一样,颤栗难以自抑。
王家自有风骨。无论环境如何逼仄,从来不失体面,从来不废诗书。
哪怕以小学文化程度,哪怕住进猪栏,亦能感受到阳光,亦能感受到雪映,那里有数学物理,那里有诗礼传家。
当王松涛在大兴安岭抱着高中课本向其他知青求助时,恍若那里不是劳动营,而是江南杭州的课堂。我们能感受到东北地火龙的温暖,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有价值的人生的追求。
心灵既得自由,苦寒亦变磨砺。你读他的知青经历,似乎在讲一起有趣的旅游,让我们跟着他,看北极阳光,看猫戏老鼠,看野外生存,看江湖游走。
有心之人,草莽间自有书香;无心之人,图书馆拔剑喋血。
松涛先生就有这样的本事,能在野外开出艳丽的花朵,能在逆境中看遍山水,虽百折而不改乐观,不改其志。
而且,这样的乐观,并非止他一人。母亲、兄长诸人,均能以优悠心态,一有机会就遍览天下胜景。诗与远方,一直流淌在王氏子弟的血液中。
王家诗书不绝,其来有自。本书起首讲到祖父,便有一段话:松涛生五六岁时,祖父就教他背唐诗,从最简单易懂的开始,不光是口授,还用笔写下来反复吟诵。特别是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配上优美的曲,唱着教的。几十年来,这个音调经常会在脑海里回旋,至今还能唱……
同样地,做了父亲以后,松涛先生也曾这样教儿子。
祝福王家,祝福不绝如缕的王氏家风!
(作者为家传创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