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大乌珠

《迁徙的人生——杭州知青往事》全册连载

[复制链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4-13 09: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话在北大荒时吃猪肉
中兴大队
       猪年到了,不禁又让我回想起当年在北大荒下乡时吃猪肉的事来。
       记得到东北后的第一次吃猪肉,是在我们刚踏上北大荒的那天晚上,腰屯公社领导招待我们吃了顿晚饭,伙食是一菜一汤加白米饭大馒头。那菜大概是猪肉炒粉条,汤是酸菜白肉汤。这顿饭给我们的感觉真是香极了!或许是因为我们这一路车旅辛苦,直到晚十点才吃上饭,肚子饿急了吧,但那晚的一菜一汤绝对是最好吃的佳肴,尤其是酸菜里的白肉片,薄薄的肥肥的,同酸菜一起味道更显得鲜美,与东北柔软的大米饭嚼在嘴里感觉满嘴油灿灿香喷喷的。我们一个个的坐在长长的火炕沿上吃了一碗又一碗,食堂管理人员端着菜盆拿着勺子来回不停的给我们添着菜,一口一个“慢慢吃,管够!管够!”当时我们那吃相真有点像是刚从贫困地区出来的样子。这东北的第一顿饭吃得真饱真舒服!大家把火车上带的剩米饭都悄悄地扔了。吃饱喝足后躺在大炕上,我还犯迷糊了:这北大荒还真不错哎!也许我们真的到了小学课本上描绘过的“棒打狍子瓢掏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样的地方了。
       本以为下乡后这样有猪肉的一菜一汤总会经常有得吃了。谁知道第二天到了队里,这以后虽然主食中的大米馒头偶尔有,因为我们是吃供应粮标准,有细粮搭配的,但副食中就再也没有猪肉给我们吃了,而且这一年中几乎没有尝到过猪肉的滋味。
       其实那个时候吃猪肉本来就是奢侈品,即使在家里时也不过一个月凭票每人供应几两肉,那在黑龙江农村下乡吃不到猪肉也不奇怪了。不过在东北农村倒是家家户户都养着几头猪,队里都有一二个“半拉子”当猪倌,出工前把每家每户的猪都统一交给猪倌去野外放猪,像放羊似的,晚上收工后各家再把自家猪领回。要是雨天,那猪就在自家门口自由自在地晃悠着,或是在门口脏兮兮的泥潭里满地“呼呼”打着圈,或是上简易茅房里找大粪吃。不知为什么,我们屯里的猪就是喜欢吃人粪,你要是蹲在茅房里面方便,总会有好几头猪在外面不停地跺着脚,“呼嗤呼嗤”着急地叫唤着,只等你一起身,它们就狂奔过来一扫而光。怪不得这露天的茅房里总是很干净的,那都是猪当了勤快的清扫员。“这吃大粪的猪长的膘肥啊!”那是老乡给我的解释。
       几乎每天都与猪打交道,出门时要撵走或绕过挡在门口打着圈的猪,上厕所时要赶跑在茅房里找大粪吃的猪,走在道上也是穿来穿去的猪,可就是吃不到猪肉。“怎么还不杀猪啊?”我们总问,那每天总是吃素的日子真难受,都把我们吃成出家人了。老乡说这猪要养到过年才吃的。有时遇到谁家的猪得病死了,急急宰了后要是还能吃,会很客气的招呼大家去拿一些来解解馋。我们知青中有个别胆大的敢吃,我可不敢吃这吃大粪的病猪肉。自从有一次队里给我们拿来一块肉切开后发现有米虫,这以后大家就谁也不敢吃这病猪肉了,如今想起来还很后怕的。现在的我在区里兼任了十年生猪定点屠宰办公室主任,抓“放心肉”工程,深知痘猪肉对人体的危害,要是那时贪嘴,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终于盼到了家家杀猪的日子,那大概是在阳历过年前后。当农家的大肥猪养得都快走不动路的时候,屯里热闹了,几乎每天都有几户要杀猪的人家,大伙互相帮着杀猪,杀完的猪肉储存到过年不用愁,那滴水成冰的环境成了天然的速冻箱。杀完猪后,大家又聚在一起吃“杀猪菜”,记得在农村吃“杀猪菜”,那真是比过年还热闹,杀了猪后的人家会请帮忙杀猪的屠夫、邻居、亲戚朋友一起好好撮上一顿。我们知青在这段时间里也会纷纷被请去吃“杀猪菜”。那桌上摆着的有白切猪血灌肠,猪皮熬的肉皮膏,猪头心肝肺等猪下料,再炒上带肉的几个菜,加上一大盆白菜心豆粉皮凉拌,大伙围坐在暖烘烘的炕桌边,轮流喝着大碗里的高度白酒,一起聊着天南海北,这个时候倒是一番“农家乐”的情景。吃主食时主人家都会端上新鲜猪肉包的很精致的东北水饺,配上捣得很稠的蒜泥,加上清酱与醋调料,蘸着吃。吃完后再喝上一碗原汁的煮饺子的清汤,说是溜溜缝,那味道可是真不错。其实我也是在那时感觉到东北的水饺真好吃的。
       赶上这段好时光不容易,可惜我与另一位知青无缘继续享受,被抽到公社基干民兵营防苏修冬训,一去个把月。那民兵集体伙食更差,几乎天天都是冻白菜冻豆腐大渣子的,就连大年三十的年夜饭还是白菜豆腐,见不到一丁点儿荤腥,晚上躺在炕上,看到房东家喝着白酒吃着水饺和肥肥的猪肉守着岁,真是馋得我们直流口水睡不着觉。好在冬训结束后,知青点里做饭的大叔把队里分给的过年猪肉给我们俩留了一大块,我俩当天就包了饺子炖了红烧肉把它吃了个精光。
       对于东北吃的方面,留在我记忆中最深的就数那酸菜白肉和猪肉饺子了,东北人说“好吃不如饺子”,这体会我很深,东北饺子真是好吃,在家虽然也有东北水饺,可是不知是何原因,就是吃不出那个东北味。

点评

文章写得很生动,看样子是被东北老乡同化得差不多了......  发表于 2021-6-3 01:55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4-13 09: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婆  婆  盯
熊涤非
       命运曾安排我在六十年代末到东北一个贫困而又闭塞的乡村生活。当地生长着一种叫做“婆婆盯”的野菜。传说那是很久以前,有一个被揿在苦水里的媳妇,每天遭恶婆婆驱遣、干粗活重活,吃冷饭残羹,含怨死后变化而成。每逢春季,萌生于山坡、荒地、沟边、路旁,供那些揭不开锅的穷苦人采挖食用。乡亲们为了纪念那位苦命的媳妇,把野菜取名为“婆婆盯”。没想到,就在下乡的第二年,我们几十名“老插”竟跟“婆婆盯”结下了一份难解的缘。
       北国的春色一向姗姗迟来。虽然已是三月天气,但从山里刮来的风,挟着雪仍在肆肆扬扬地下个不停。天空一色的阴霾,透过旋转的雪花从窗口望出去,难以分辨哪是车道,哪是沟渠。只有高大的白桦树在风雪中摇曳着光秃秃的空枝,农家的鸡都蜷缩在小院的柴草垛下无力地哼哼着。
       三天后,风雪玩腻了天宇下的追逐,终于停息下来。清早,老队长踩着没膝深的积雪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大雪压塌了队里的菜窖,贮藏在窖里的那些白菜、土豆,一夜之间全成了冰砣罗、雪疙瘩。吃菜的难题一下撂到了我们面前。于是,在日后“嚼咸菜、啃窝头”的日子里,我们唯有苦苦地期待,无奈地抵御日甚一日的艰难。
       四月初的北疆仍未到冰河解冻,春潮涌动的时光。但你已能感觉到那种日落风起的寒意在渐渐地消退,冰雪日渐消融。偶尔瞥见枯黄的荒野有一星绿意点缀,那就是“婆婆盯”了。老乡告诉说:那野菜能吃。这消息对我们这些近个把月没能吃到新鲜蔬菜的人来说无疑是心情激动、喜出望外的了。趁眼下农活不忙,无需招呼,几乎队上所有的知青都加入了采挖野菜的行列,揣着工具、提起土篮、撒向村外。一个个蹲伏在地上,拨弄着枯草,仔细搜寻,每发现一株“婆婆盯”就小心翼翼地把它挖起,轻放进土篮里,仿佛担心惊动了那绿色精灵的美梦。不久,原野上响起了一串歌声,慢慢的那歌声像泛滥的河水,漫上了乡村的土坡、地头,向远处流淌。
       当悬着一天的太阳感到疲乏,落到了地平线下,天边仅留一抹燃烧着的残红,各路采挖野菜的青年人也陆续回到了宿舍。
       大盆绿盈盈的“婆婆盯”端上了饭桌,一只只的杯碗中倒上了香醇甘冽的北大荒酒。在亲身体尝了风欺雪虐,缺菜少粮的滋味后,眼前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那么美好。今天我还记得那晚的酒,谁都喝了不少,那晚的笑呵,一直响到月亮落下了房后的树梢。

点评

真实重现了插兄插妹的苦乐年华......  发表于 2021-6-3 02:01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4-13 09: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待续28
27.png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09: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终于落下了眼泪
应宜逊
       1960年深秋,“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后果终于降临农场。
       大约10 月底,我们被告知,11月的粮食定量由38斤降为36斤,并且以后还要再降。果然,一个月后,我所在的大队开大会动员,再次调减定量,先由个人自报,然后再平衡核定。大队核定我为31斤。对于原来要吃45至50斤粮的小伙子,这31斤真是难办哟!
       当时,我用一个特大号搪瓷杯蒸饭,量上米后,不淘洗便加满水上蒸笼。因为米糠中也有卡路里,舍不得呀!当时食堂发了购菜牌,每人每餐限购一份。起初还有白腐乳供应,每餐我买两块,拌在那一杯粥里喝下肚去。不久,连这白腐乳也没有了。不过,我凭着年纪轻、牙齿好,每当有鱼吃(这要感谢渔场)的时候,总是连骨头都嚼碎咽下,一点也不肯浪费。
       在饥饿笼罩之下,我每餐吃完饭之后便匆匆离开食堂,尽量不去想有关吃的事。晚餐后,更是早早进入被窝,这也可节省一点卡路里。1960年的冬天特别冷,正如农谚所说,“冬至月初,骨头冻酥”。又饥又冷的日子真是难熬,虽则劳动时间减为每天七小时,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得了浮肿病。
       一天晚上,开大会之际,大队领导宣布,“人造肉精生产成功,请大家尝尝,有无肉味”。接着,每人分到一小勺有点鲜味的酱油汤。本来,我以为人造肉精是一块块的“人造肉”,哪知成了用淘米水培养某种酵母菌做成的酱油汤,大失所望。
       当时应对饥荒的基本策略是“低标准,瓜菜代”。我们大队也做了多次“瓜菜代”的饭。番薯丝饭,虽则黑乎乎的,但毕竟甜滋滋的好吃,可惜番薯丝也是粮食,算不上真正的“瓜菜代”。萝卜丝饭,烂糊糊的,味道不好。番薯藤饭更不好吃,有点像猪食。最好吃的是胡萝卜饭,比较干,味道也好,可惜只吃过两次。1961年早春,还吃过一次紫云英菜饭,味道还可以,可惜以后没有再吃。最难吃的是用革命草做的菜饭,又苦又涩,吃到嘴里便难受得直想吐。我硬着头皮往胃里灌,就权当吃“忆苦饭”吧!
       当时我在基建队当泥水工,修造炉灶是我的职责。由于白天炉灶要用来做饭或烧饲料,因而修理一般都安排在晚间进行。晚饭本来就吃得有限,饿着肚子加夜班的滋味真不好受。好在有个规定,凡是加班过半夜十二点者,可以领到二两半米饭。因此,我最怕的是十点多就完工的夜班,什么都吃不着,只能又饿又累地上床就寝。
       1961年5月,情况稍有好转。有时食堂还有少量剩菜,需要者可等着购第二碗。中旬的一天,我又要去加班,给我做小工的是老搭档,下放干部余昌桢。晚餐后,老余便和我守在食堂里,等待买剩菜,好让肚子里的东西多一点。运气不错,终于如愿,承蒙食堂人员关照,我们各灌下两碗甜菜。
       我们挑起泥桶、背起铁耙和刮子前往四里路外的猪舍。这天晚上的工作量颇大,要把炉栅与烟道全部拆除重新打造,经过七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在凌晨两时半左右完工了。
       于是,我和老余便肩负“吃饭家伙”,踏着星光,一脚高一脚低地往回走。当时,虽则人已疲惫不堪,肚子又饿得直叫,但是看到工作成果理想,想到宿舍里又有米饭在等着我,心里还是蛮开心的。
       三点半左右回到了宿舍,我放下家什就直奔床头。只见本来应该盖在饭钵上的搪瓷盆已经滑落,拿起钵头又发现里面的饭不知被谁咬去了三分之一,床上还散落着几根什锦菜。怎么回事?我赶紧请老余来看。老余说,“八成是被老鼠吃了”。我听了,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时,队长贾高中醒了,过来仔细看了一下,他说,“被老鼠吃了,没办法的,只好算了!”顿时,好像一盆冷水从我头顶浇了下来,浑身发凉。这饭,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肚子饿得咕咕叫哇!我看着正在狼吞虎咽的老余,又看了自己被老鼠吃过的饭,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难受。最终,我没有吃,洗完脚便躺到了床上。炉灶修理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已荡然无存,有的只是疲惫的身子、咕咕叫的肚子和十二分的委屈。怎么会是这样呢?想着想着,终于,眼泪顺着脸颊滚滚而下,落到了枕头上,虽则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一夜,我忍受着强烈的饥饿煎熬,在泪水的陪伴下进入了梦乡……

点评

真是痛彻心扉的回忆啊!也就是这年的春天,小学毕业不久的我也加入到他们受苦受难的行列之中......  发表于 2021-6-3 02:15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09: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番薯风波
秋雨轩
       杭州人叫番薯,我们乔司兵团叫地瓜,谁要是脑髓不灵活,反应慢一点,“地瓜脑袋”的外号立马会不客气飞过来。
       那一年,老天真当照应,地里的番薯大丰收。那番薯真当个多啊!祼露在几百亩土地上;红红黄黄的一片,夸张一点,就好象番薯的海洋。
       挖番薯其实也是件蛮开心的事儿!一铁耙下去,不知道地下的番薯是大是小,是多是少,好像在猜谜。特别是挖到奇形怪状,长得像猴头猪脸的,就更热闹了。大家比划着:这个像某班的张三,那个像某排的李四,笑声一片。这笑声给繁重枯燥的农田劳动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乐趣,完全忘记了手掌上正流着黄水的血泡。
       乔司是盐碱地,种出来的番薯也带有丝丝的盐味,烧熟了,俗称栗子番薯,很香!若生吃;硬如卵石,味同嚼蜡。
       番薯挖出来之后,要分类,剔去小的破的,然后上称装袋。那一袋袋装满番薯的麻袋,整齐的排列着,宛如海塘长堤。
       教导员带着难得的笑容巡视来了,大伙儿立即鸦雀无声,埋头干活。教导员是我们这个营区管辖着五个连队的最高长官;高大的身材,嗓门宏大,长得很威严。“令行禁止”是他的口头禅。
       当天晚上,营部下了命令;各连伙房一律只供应番薯。理由是够不上外运的番薯太多,破的小的也是粮食,不能浪费!
       头两天,知青们那个高兴劲啊!争先恐后哄抢着往伙房窗口挤,一脸盆一脸盆地装,活像62年遭遇饥荒那场面!
       番薯这东西,吃几餐换换口味还可以,但要是天长地久、早中晚连续的吃,肠胃就要闹意见了。几天下来,看见番薯就直冒酸水,骂娘的渐渐多起来了。可营部仍没有收回成命的意思。愤怒的情绪在操场、在田头、在路旁蔓延着……
       一个晚上,熄灯号吹过不久,只听得外面很热闹,“嘭、嘭”什么东西撞击墙壁的声音,夹杂着玻璃窗清脆的破裂声。跑出去一看,一些人躲藏在暗处,正往教导员家接二连三地扔番薯。有人看热闹,有人起哄,无人出来阻止。不多一会儿,教导员家沿操场一边的玻璃窗大多破碎。教导员家的锅、盆、碗、勺也被砸得“乒乒”乱响,小孩哭声一片,他老婆咒骂连天。教导员穿着短裤跑出屋外大声吼道:“干什么!干什么啊!”大家“哇”的一声笑闹着散开了。
       半夜时分,仍能听到零星的“嘭、嘭”声以及教导员愤怒的喊叫声……
       第二天,知青们照例带着脸盆懒洋洋地去伙房一一肚子饿总得有东西吃啊。可意外发现,各伙房都恢复供应饭菜了。消息传来,群情振奋,大伙儿赶紧丢了脸盆,换了饭碗一哄而上。生怕去迟了,又要吃那该死的烂番薯了。
       事实上,经历了这场番薯风波后,各连伙房再也没有强硬供应番薯了。只有教导员那张脸一直黑沉沉的,冷冷的目光从知青身上扫过,让人从内心感到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人往往会这样,好事儿经多了,麻木了,甚至会厌倦。一旦失去了才会醒悟,又要情不自禁的去想。
       一些日子过去了,大家又慢慢惦记起番薯的种种好处来,性急的人耐不住又往伙房催促:“什么时候再卖番薯啊,我们都等得厌烦了。”
       然后,那令人怀念、向往的番薯再也没有出现过,直到教导员默默地被调走……

点评

这个教导员大约原先就是管教干部,心里一直将知青当成以往的劳改犯呢......  发表于 2021-6-3 02:23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09: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待续29
28.png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4-15 09: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家汤
春风
       当家汤就是白菜汤,在黑龙江几年,这当家汤相伴着我们春夏秋冬。主食大楂子、小米饭还有变化,汤却不变,有的冬天只有冻大白菜汤喝。
       早饭完毕,我们炊事员棉帽、棉手套、大围脖全副武装,拿着麻袋扁担去菜窖抬白菜。白菜没入窖,在冰天雪地的菜窖顶上冻着,还盖着一层冰雪呢!抬回来的冻白菜,放在菜墩上拿刀咣咣地剁碎,放到开水里焯一下,用清水洗两遍,就等下锅。那直径一米的铁锅烧热,放点豆油(不到一斤),等油温升高放些花椒面炸锅,再倒入四到五桶清水。水烧开,放入切洗好的白菜,加些盐,烧开即可。(黄瓜汤、西葫芦汤、豆腐汤做法相同)
       有一次,一只钻进白菜里被冻死的小耗子,和白菜一起被剁碎下了汤锅。正赶上停电,刘德林眼神虽不好,仍感觉到手中那碗汤里有块“肉”,他没舍得马上吃。总算电来灯亮了,终于发现这块“肉”有问题,仔细一看,竟是尖嘴的耗子脑袋!这样的汤,你喝过吗?耗子汤我喝了,可能不止一次,只是没发现。

点评

第一次听说还有“钻进白菜里被冻死的小耗子”,再说炊事员们的工作态度也太粗枝大叶了,剁、焯、洗两遍的过程中竟然发现不了混入的死老鼠?  发表于 2021-6-3 02:32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4-15 09: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春风”这篇《当家汤》为什么会哪么的短,是编者没摘抄完吧?

点评

文章虽短,倒也不失精彩。  发表于 2021-6-3 02:33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4-15 09: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烧泡中的美味
明察暗访
       火烧泡在鹤立河农场十分场和六分场之间,是那三江平原上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小水泡,面积不过几十亩。
       1975年的冬天,快要过元旦了,那天冷啊,是个撒尿结冰棍的日子,反正出不了工了。我是闲不着的,那干点什么呢?正琢磨呢,这时,我们的连长,牡丹江知青栗怀林提议去火烧泡捞“蛤士蟆”。我当时不知这是个啥玩意,只知是个类似我们南方小青蛙的东西。
       “能吃么!”我问道。这是关键,不能吃谁遭那罪,零下三十几度。
       “可好吃了,你们去捞,上我家做”。一说好吃,我顿时来了精神,好像晚上热炕头上好酒好菜就在眼前一样,立马从炕上扒拉起几个伙伴,带上冰镐,铁锹,还临时做了一个捞斗,全副武装出发了。
       火烧泡离十分场有五六里地,隆冬里那水面早已结了厚厚的冰,就是个天然的溜冰场。到了冰面上,我们就忙乎开了。冰上捞鱼必须找水最深的地方,由于夏天没在那儿游过泳,也不知哪儿深哪儿浅的。我们就凭直觉选了三个点。第一个点打到底,只有一米左右深,连底都冻住了。
       第二个洞在桥墩附近,打到80公分左右有水渗出来了,我们真开心啊!小心翼翼用锹、镐慢慢地把冰洞扩大,最后,一个50公分左右漂亮的洞打出来了,清凉的水冒了出来,用网兜下去一捞,一些活蹦乱跳的小东西就上来了,往冰面上一甩,说话功夫那些个小东西就都变成了冰疙瘩。我们就这样捞啊,捞完了这洞,又接着打了一个洞,直到那小冰疙瘩装满了一面袋,才凯旋而归。
       到了晚上,在老栗家里,我们先用井水把那小冰疙瘩一泡,奇怪的事发生了,那些个小精灵个个都活过来了,在井水中游来游去,它长约4公分,形状和家乡的小青蛙一样,就是颜色是黑黑的。烧法也挺怪,不用剖,放点葱、姜,抓把盐,就活的一炖。它全部都能吃,由于处于冬眠状态,可干净呢。尤其是它身上有左右两块膏,是它储存的过冬能量,就像大闸蟹的膏,鲜美无比啊!
       那顿美食让我印象很深。我后来才知道那小东西大名叫“林蛙”、“蛤士蟆”,既是美食,又是名贵的中药,是补品中的上品,现在晒成干的价格好贵哦!就当年的那一锅野生蛤士蟆,搁现在还不得五千、一万啊!有一年的9月份我回黑龙江吃了一回,后来又吃了一回人工养殖的,但总也没了先前那次的鲜美味道了!

点评

想象得到那味道的鲜美,这可是一般人都无缘消受的口福哦!  发表于 2021-6-3 02:42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1-4-15 09: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苦苦菜——让我又爱又恨的菜
阿米
       在宁夏,最恨的是春天没菜吃,只好吃那又苦又涩的苦苦菜,而且要吃很长时间,它在我脑海中留下的记忆非常深刻,以至于以后吃什么野菜都不觉得苦。可是,当我三十七年后重返黄河滩时,最想吃的竟然是当年吃得厌极的苦苦菜,这难道是我的苦苦菜情结吗?
       太阳暖暖如同春天般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黄河滩来。记得早先黄河滩上春天来得晚,往往到四月中旬黄河解冻时大地才复苏,那时候,地里苦苦菜小小的嫩芽探头探脑地看着外面的世界,大家知道,严冬已经过去,播种的季节快到了。
       吃了一冬天酸菜的人们是多么盼望春天的到来啊!可是春姑娘的脚步迈得又是多么吝啬啊!我们眼看着苦苦菜的叶子慢慢地舒展开来,慢慢变成一个个绿色的小五角星,小五角星慢慢地变大,直到整个河滩变成一片绿色,这时候,十二行条播机也在河滩上欢快地吼叫起来了,穿红着绿的丫头婆姨们嘻嘻哈哈地拿着小铲子,蹲在地角上,将条播机耕不到的地方铲松了再补上大豆。青壮汉子们脱下棉衣,挥着大铣,把冬天攒下的大粪均匀地洒到待耕的土地上。太阳暖暖的,冻了一冬的坚硬的土地变软了,条播机过后,油油的土地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这香气弥漫在暖暖的阳光里,充溢着每个人的胸膛。慢慢地人们的脸色变红了,眼睛变亮了,好像喝醉了酒似的,这时,队长的哨声响了,休息的时间到了。
       休息的时候,丫头们只顾和小伙子闹着玩,于是河滩上就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笑声。婆姨们却不闲着,她们分散在田的四周,采着那些已经长大的苦苦菜。只见她们的手不停地翻动,她们身后的口袋渐渐地鼓起来,到再开工时,她们已将全家几天的菜备齐了。
       苦苦菜很苦,做得好不好吃全看家里婆姨的能耐。晌午吃饭时,汉子们捧着大海碗从自己的家中踱了出来,白白的米饭上是绿中带黄的苦苦菜,有的闻上去酸酸的,那是在酸菜坛里渍过的,酸中带点辣;有的脆脆咸咸的,那是当天的苦苦菜,采来后用盐搓一下挤出水分后滴上几滴香油做成的,当然,中间也有辣椒末。汉子们三三两两地在一起,那些受人欢迎的苦苦菜在你一筷我一筷中很快消失了,那些吃着白饭的汉子们脸上泛着红光,为着自己家里能做饭的婆姨,吃着白饭也是开心的。
       我们刚到宁夏时,不会做宁夏的饭菜,更不会做苦苦菜。春荒时我们只好向杭州老家求救。于是,父母们纷纷寄来了包裹,里面装满了萝卜干、干菜、盐肉,家境好的还有段火腿。整个春天,我们就这么凑合着过,你的吃完了吃我的,大家都很潇洒,整一个到了共产主义似的,全没想到在物品极其匮乏的时代,家里为寄这个包裹是多么的不容易。在田里劳动了一年后,我们才从内心里真正知道一饭一菜的来之不易,也知道在“文革”期间,背着成份负担的父母们要花多少心血才能寄这么一个包裹!
       第二年的春天到了,地窖里的存菜也吃完了,在劳动休息的时候,我们也像宁夏的婆姨们一样,挖起苦苦菜来。不过我们是男女知青齐上阵,四面八方齐出击,那些肥肥的绿油油的苦苦菜引诱着我们,不一会儿,我们带去的几条麻袋全装得满满的。老乡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搞不明白,我们要那么多的苦苦菜干什么,后来他们看到我们吃饭时更是目瞪口呆,他们不明白,在春天没菜的日子里,我们竟会用大碗盛菜!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农家吃饭的含义就是吃饭,菜只是点缀,就如萧山的农民在一大碗饭上放一根萝卜干,绍兴的农民在一大碗饭上放一撮干菜一样。我们只是根据自己的记忆,在家里吃饭时,大碗盛的是菜,小碗盛的是饭。到了宁夏,饭量大了,只是把小碗变成大碗盛饭而已,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这个习惯在农村呆了多年也没有改变,这大约是知青与农民的不同吧。
       在暖暖的阳光下,我们也捧着碗游来荡去的吃饭(南北农村这个习惯都一样,可以捧一碗饭吃几家菜,这个味道是很好的),我们也在比手艺。那时我们都还未成家,比赛就成了男女知青之间的事。当时我们并没有想到这一比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温馨起来。
       在农村呆了一年多,我们做菜的手艺也大大提高。在做苦苦菜上,大家动足脑筋。最先是仿照杭州荠菜的做法,可是吃起来味道太淡,很快就淘汰了。接着是仿照宁夏的做法,可又觉得没有创意,只作为保留节目在需要的时候救急。最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做出了酸辣型的、五香型的、咖喱型的苦苦菜来。还有混合型的,如和豆腐一起拌的,和肉一起拌的,甚至也有拌盐肉香肠的。创造激发了大家的热情,休息时大家精心挑选那些蓬勃生长的苦苦菜,以便在比赛中得胜。老乡们在吃饭的时候也捧着碗到我们这儿来逛逛,带便也品尝品尝我们的菜。试想一下,在暖暖的阳光下,一大堆不同年龄的人,吃着不同味道的苦苦菜,碰到好吃的就一拥而上,父母时时教诲的“坐有坐相,立有立相”早被丢在了脑后。有吃不到的就哇哇直叫,非逼着把留在晚上吃的也拿出来。有的则捧着碗,嘻嘻哈哈地追着那些碗里有菜的人,非要分一点吃。在远离家乡艰苦的劳动中,充实我们贫乏精神生活的却是这不起眼的苦苦菜!
       我不知道知青中有否因苦苦菜而喜结连理的,但对宁夏老乡在春天的河滩上众多的野菜中,独独钟情那苦苦菜的深意却有了深一层的理解。你想,能将苦苦菜做成人能吃且爱吃的菜,让一家老小能从从容容度过春荒,这样的女子能不是一个治家的好手吗?哪个小伙子不想娶这样的女子做妻子呢?可以说这苦苦菜象征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被大西北的老百姓演绎成多种内涵:坚忍,顽强,节俭……那在河滩薄地上蓬勃生长繁衍不息的苦苦菜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点评

这样的苦苦菜精神是应该得到热情地讴歌!  发表于 2021-6-3 02:53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