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1-4 14: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425.饮马长城窟行
①汉乐府民歌篇名。长城下有泉窟,可以饮马,故名。题一作《饮马行》。最早见于萧统《文选》,题为“乐府古辞”。徐陵《玉台新咏》亦载此诗,题为东汉蔡邕作。郭茂倩《乐府诗集》从《文选》,题为“古辞”,收入卷三八《相和歌辞•瑟调曲》。但诗中所写与“饮马长城窟”不相涉,可能不是最早的本辞。该诗写思妇怀念远方的征人。可分三段,头八句直接抒写妇人的刻骨相思,次四句用比喻手法别家有人归来,引起妇人对丈夫更深的思念,末八句写思妇接到丈夫来信的情景,暗示其仍将继续忍受思念之苦。全诗深情绵邈,百转千回,跌宕有致。明代胡应麟评云:“语断而意属,曲折有余,而寄兴无尽。”(《诗薮》内篇卷二)清人沈德潜亦云:“缠绵婉折,篇法极妙。”(《古诗源》卷三)后世文人拟作甚多,其中以魏陈琳的一首最为著名。
②魏诗篇名。乐府旧题。陈琳作,始见于徐陵《玉台新咏》,后郭茂倩《乐府诗集 》将其列入卷三八《相和歌辞• 瑟调曲》。《乐府解题》曰:“古词,伤良人游荡不归。或云蔡邕之辞。若魏陈琳辞云:“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则言秦人苦长城之役也。”此诗通过筑城卒和长城吏的对话以及筑城卒与其妻子的书信往来,揭露筑长城的繁苛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引用秦时民谣“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益增诗作的悲剧气氛和怨愤感情。全诗语言古朴,语气俊爽,成功地运用起兴、对话等多种手法,富有民歌特色。清沈德潜评曰:“无问答之痕,而神理井然,可与汉乐府竞爽矣。”(《古诗源》卷六)张玉毂矣曰“此种乐府,古色奇趣,即在汉古辞中亦推上乘。自魏而降,鲜* 音矣。”(《古诗赏析》卷九)其以五言为主,杂以七言的长短参差的句式,对后世颇有影响。宋长白云:“以长短句行之,遂为鲍照先鞭。”(《柳亭诗话》卷一四)明钟惺云:“老杜歌行似此。”(《古诗归》卷九)。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