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827|回复: 5

新中国第1个插队的女知青,叛逃至苏联当了特工,最终下场如何?

[复制链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发表于 2022-1-30 17: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中国第1个插队的女知青,叛逃至苏联当了特工,最终下场如何?
2021-10-31 01:55:46 来源: 运势佳  举报
0
分享至
1974年4月13日,苏联的一所特工学校女生宿舍内,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一个有着东方面孔的女人割破自己的手腕自杀了,她如同破碎的娃娃一般,倚靠在一面写着大大的“悔”字的墙上。

当学校里的人发现这个东方女人自杀时,女人的血已经快要流干了,墙上用鲜血写的“悔”字,也深深地渗入到了墙壁中。可是,发现她去世的人并未表现出一丝哀痛,甚至在收拾“残局”时表现出一副厌恶的表情,好像这个女人流的血玷污了学校的地板。

这名东方女人为何会出现在苏联特务学校内?又为何选择割腕自杀?她在后悔什么?

女人名叫傅索安,是一名中国人,在选择自杀前,她很冷静,先是找到照顾她的人打了镇静剂,之后又安静地看了几本书。她的平静,很让人会联想到接下来她的自杀行为。

出现在苏联特务学校的傅索安是可怜的、可悲的、又是可恨的,她背叛了祖国,背叛了养育她的父母。当她去世的消息传回中国时,她的母亲很是痛心,“为什么啊,索安,你说说你究竟是为了什么?”可是,当人询问其母亲怎么看待自己女儿的行为的时候,母亲却直言:“既然选择了背叛祖国,那就当我没有生过她这个女儿!”



一、多次为苏立功,却悔不当初

1970年4月,从苏联特务学校毕业的傅索安,正在为自己即将能够亲自参与到一个刺杀任务中,兴奋得睡不着觉,尤其是刺杀对象的身份,若是傅索安能够顺利完成这项任务,那么,就能够真正得到苏联人的认可。

此次行动,傅索安要前往日本,她要刺杀的对象——勃列涅夫曾经的警卫员此时此刻正躲在日本。

勃列涅夫曾经的警卫员,也就是巴甫伦夫,作为勃列日涅夫最信任的警卫员,却在不久前投入了美国的阵营。本是值得苏联人人尊敬的武器专家,却还是没能逃过美国人的金钱和美人的诱惑。

好色且挥霍无度的巴甫伦夫,在美国人的诱惑下供出了大量的苏联军事情报,给苏联带来巨大隐患。

为了彻底解决巴甫伦夫这个“炸弹”,针对他的好色的爱好,长有东方面孔且相貌出众的傅索安成为了首选,“傅索安,这个中国女孩,去到日本,她的东方面孔不会引起巴甫伦夫的警觉。”



1970年4月,打扮精致的傅索安乘坐飞机到达了日本东京,傅索安提前做了充足的功课,她将整个东京的建筑细节都记了下来,为了不露馅,还给自己起了个化名“李娜丽”。

到达东京后,为了保证行动的万无一失,傅索安并没有急于行动,而是先掌握巴甫伦夫的行动规律。在接连几天的观察后,傅索安发现他会在每天早上6点半左右,准时出现在阿谷町天桥上边擦鞋边看报。

机会来了,“卖报”,傅索安向克格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显然,傅索安的方法很靠谱。

另一天,傅索安就出现在了天桥上,以一个“卖报姑娘”的身份。

在傅索安卖报第一天,巴甫伦夫就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球,时不时地向傅索安所在的方向望去。高挑漂亮的傅索安,成功吸引了巴甫伦夫的注意,计划的开始格外顺利。



在接下来的几天,傅索都会准时出现在天桥上。终于,巴甫伦夫忍不住了,他慢慢地走到傅索安面前后,巴甫伦夫色眯眯地盯着傅索安,说了一句:“真是个东方美人啊!”,以为傅索安听不懂的巴甫伦夫,说完这句话之后,留下钱拿起一张报纸离开了。

时机到了,傅索安向早已做好准备的同行特务,发出了行动的信号。

没过多久,两个日本男人出现在了傅索安面前,一场大戏开始上演。

当巴甫伦夫按照日常习惯在天桥上擦皮鞋时,天桥下传来了激烈的吵闹声,被打扰到的巴甫伦夫,就派了随行的保镖前去查看情况。没过多久,保镖就回来了,“是卖报的东方女人和两个男人起了争执。”

听见保镖的描述,巴甫伦夫放下了手中的报纸,向傅索安所在的地方走了过去。还没等巴甫伦夫走到,就看见傅索安向这边跑了过来,“救命,救命……”操着一口别扭的日语的傅索安边跑边向周围人寻求帮助,可是,傅索安作为一个女人怎么能够跑得过两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呢,眼看着“东方美人”就要被男人追上,巴甫伦夫催促保镖去把傅索安救下来。



还未等保镖动身,追赶的男人就一脚踹上了正在逃跑的“东方美人”的身上,见状,巴甫伦夫立马抬起手,准备接着正在向自己扑来的“东方美人”。

“就是现在!”马上要扑倒的傅索安拿出了自己藏在报纸中的毒药枪,还未等巴甫伦夫反应过来,傅索安就按下了按钮,随着一股毒气,巴甫伦夫倒在了地上。同时,傅索安也倒在了地上,借机便将手中的毒药枪藏了起来,随即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见巴甫伦夫摔倒了,保镖们连忙围了上来,手忙脚乱地想要把巴甫伦夫扶起来。没有人注意到,一同倒地的女人已经坐上了出租车,消失在人群中。

任务完成后,傅索安安全回到了莫斯科,顺利完成了刺杀任务的她受到了苏联政府的赞扬,之后,更是多次安排傅索安这个中国女特务进行刺杀任务,傅索安也用事实证明了她的实力。

然而,与傅索安想象的不一样的是,苏联并未“接纳”她。在1970年时,傅索安就查出来了肺癌,可是直至1973年,苏联政府都没有告诉傅索安患上肺癌的病情。



1974年,此时的傅索安彻底垮了,没日没夜地疼痛,警示着傅索安她生病了,还是大病。眼看病情瞒不住,傅索安才从医生口中得知自己是癌症晚期。

1974年4月13日,受够了病痛折磨的傅索安选择了自杀,如同文章开头所描述,此举对于傅索安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二、脾气火爆,终铸大错

其实,傅索安沦落到最终自杀的地步,不能怨恨任何人,背叛祖国的她,暴躁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的人生之路不会平坦。

傅索安悲惨的结局,还要从鲍家庄这个村庄开始说起。

1958年,位于黑龙江省境内的鲍家庄决定和隔壁奇玛村合力建一个小水库。鲍家庄和奇玛村,间隔仅有4里地,相隔极近的两村经常因为水的问题闹矛盾。这次修建一个小水库,正是两村共同商议的结果。小水库一旦建成,不仅两村生产用水的问题能够得以解决,两村的关系也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



当两村共同修建一个小水库的消息被传出来之后,争议声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村民们大多数还是支持的。很快,水库的修建就要开始,此前,在商议修建水库时,就已经选好了地址,利用一个天然的洼地。

地址有了,图纸有了,就差工程队了,两村最终商议决定,两个村按照土地面积大小和人口数量的比较,来合理安排劳动力。

水库的修建进行得很顺利,两年的时间就竣工了,在建好后,这座小水库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村用水紧张的问题。可是,也只是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完全解决。

因为水库的蓄水量不太理想,完全支撑两个村的生产用水单靠这个小水库,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在如何分配水库的用水量上,两个村再次陷入了争执。除此之外,又有人提出了另一个尖锐的问题,水库每年都要维修,那么,维修的费用谁来出?



这两个村子和傅索安有什么关系呢?

奇玛村是傅索安当时下乡的村庄,在奇玛村和鲍家庄这两个村的水库问题上,傅索安无疑是偏向奇玛村的,为了奇玛村能够在小水库这件事上不吃亏,傅索安觉得自己要为奇玛村做点什么。

随即,脾气火爆的傅索安找到村里一同和她下乡的青年,商量如何帮奇玛村在小水库这件事上占得优势,说是商量,其实就是傅索安一个人的建议,傅索安的脾气是出了名的的火爆,下乡的青年,都不敢轻易招惹她。

于是,傅索安的方法得到了下乡青年的“一致认同”。

很快,傅索安就采取了行动。

一天夜里,鲍家庄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武力冲突,还导致了5位村民受伤,其中4人重伤,有的骨折了,还有一个人眼睛因此失明。显然,这是傅索安的“杰作”。做事没有考虑后果的她,竟然领着奇玛村的一帮村民,趁着天黑,到鲍家村滋事打架,甚至还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



傅索安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带来了怎样严重的后果。在这次的冲突发生后,当地政府立马派工作组前往两个村子进行调查,一手造成这场冲突的傅索安,自然难辞其咎。

1968年5月8日,一场对以傅索安为首的“黑手”批斗会被公开召开。这场批斗会结束后,傅索安被鲍家庄的社员用鸡蛋、土豆砸得鼻青脸肿,头发甚至被薅掉了一大半。

傅索安意识到了危险,她不想死,不想之后的一生都被唾弃,她要想办法救救自己。随后,傅索安暗下决心,“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在傅索安被关押的第六天,趁着守卫换岗的空隙,傅索安逃了出去。

很快,看守的人发现了傅索安逃跑的消息,立即就派人追了上去。在逃跑的过程中,为了不被抓获,无路可逃的傅索安,义无反顾地跳进了中苏边界的河流中。

傅索安逃到了苏联,选择了背叛祖国,之后,在苏联政府的安排下成为了一个为苏联效忠的特务。



三、第一下乡,受到伟人接见

令人诧异的是,傅索安是第一个下乡的女青年,还曾经作为第一批红卫兵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一时之间出尽了风头。

出生在家境殷实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傅索安,从小不仅长得好看,性格还格外活泼,非常招人疼爱,可是,从小没经历过什么挫折的她,习惯了别人集中到她身上大的目光,在长大后,更是万事都要争个第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相貌出众的傅索安,在小时候因为是班里班干部,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小老师,觉得自己身为班干部,在班级里除了老师,大家就必须要听她的话。

在进入高中后,习惯了当干部的傅索安竞选了学校共青团副书记的职位,最终,因为她能说会道,竞选成功,之后,傅索安总是出现在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上,再加上傅索安肤白貌美,很快就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只要提起她的名字,很少会有人不知道她。



1966年8月份,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傅索安,在学校的知名度再次扩大,关于她的事迹被传得神乎其神。但实际上,傅索安能够得到毛主席的接见,完全是傅索安的好胜心作祟,在得知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时,傅索安为了不错过这一值得炫耀的机会,便偷偷地混进了红卫兵的队伍中,在之后,傅索安见人就无意间提起毛主席接见过她。

傅索安喜欢别人崇拜的目光,别人的目光只能在她的身上,她就要做到万事都要争第一,这也是为什么傅索安会第一额响应国家的号召,成为第一个下乡的女青年。

第一个下乡的女青年,这一名头,令傅索安再满意不过。此时,万事都要争第一的傅索安,绝不会想到自己悲惨的结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楼主| 发表于 2022-1-30 17: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题目有误,傅索安非中国第一下乡插队知青,早在上世纪50年代,高小文化毕业女学生徐建春,回乡就业农业劳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2-2-9 11: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雪 发表于 2022-1-30 17:10
此文题目有误,傅索安非中国第一下乡插队知青,早在上世纪50年代,高小文化毕业女学生徐建春,回乡就业农业 ...

人物平生(百度)
       傅索安,1949年6月5日出生于天津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一家科研单位的英语文字翻译。傅索安从小就长得很漂亮,她的周岁照片曾被照相馆放大后陈列在橱窗里。从生下来直到1968年,傅索安曾拍过不少照片,有的还请人画上了彩色。这些照片,在傅索安后来越境叛逃后,都被她的父母付之一炬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傅索安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她在班级里担任着班干部、英语课代表,又是共青团支部副书记,是一个很具号召力的活跃分子。1966年8月18日,她成为毛泽东主席首次接见的红卫兵中的一员。接着,傅索安开始了“革命大串连”。三个月中,傅索安的足迹走到了新疆、内蒙古和东北三省,不但去城市,还下农村,她甚至还在内蒙古距中国、苏联的界河额尔古纳河不到二十公里的奇玛村落户,成为中国第一个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认了一位“干娘”。这也为她后来越境,提供了一个主要的有利因素。

知青挑起的械斗事件
       鲍家庄,与奇玛村相距四华里,那是黑龙江省境内的一个小村庄。1958年,两村为解决长期困扰生产的水利问题,经过协商,决定合修一个小水库。水库利用原先的一块天然低洼地修造,两村根据土地面积、人口数量按比例出劳动力。两年后,水库修成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想的目的。但是,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出现了问题:首先是在蓄水量有限,不能满足两个生产队土地的灌溉量时库水如何分配。再有就是水库每年的维修养护的劳力费用如何分摊。
       傅索安觉得应当为奇玛村在这件事上出把力。于是,在一天夜里,她带领一队农民,与鲍家庄人发生激烈的武力冲突。受袭击的鲍家庄生产队员5人被殴伤,其中三人骨折,一人一只眼睛被打瞎。
       几天后,工作组终于查清了集体户知青在这次事件中的行为,他们不无震惊地发现这次几乎酿成惊动全国的械斗事件的起因竟是这几位知识青年尤其是傅索安造成的。用当时流行的说法,傅索安就是“挑动群众斗群众”的“黑手”。
       1968年5月8日,工作组在鲍家庄召开批斗会,对傅索安等几个“黑手”的罪行进行揭发、批斗。鲍家庄的社员对“黑手”恨之入骨,除了口诛,有少数人还跳上批斗台以暴力教训这5人,就像当年对付地主恶霸一样,要不是押解民警尽力阻止,5人没准都是直着上台,横着下台。5人中傅索安因是首犯,接受的教训最为深刻,等到批斗会结束时,她的半边脸肿得像发面,一只眼睛呈青紫色,鼻子淌血,头发也被拉掉了一束。傅索安此时也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工作组要拿她开刀了。
       几天后,傅索安避开岗哨的视线,逃离了奇玛村。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发表于 2022-2-16 09: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大乌珠也说过的,在抚远也有杭州知青跑过去的,还是他的一个发小。另也听说过几个,看来是有几个过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13: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那时雪 于 2022-2-16 13:40 编辑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此一时彼一时,就如同海峡两岸三通一样,随着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和解,大陆跑到台湾,苏联现俄罗斯者,既往不咎,无所谓了。但苏联,台湾跑到中国大陆者,就不那么简单了。回去难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楼主| 发表于 2022-2-17 19: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月雅湖 发表于 2022-2-16 09:32
听大乌珠也说过的,在抚远也有杭州知青跑过去的,还是他的一个发小。另也听说过几个,看来是有几个过去的。 ...

在浙江知青网看过,大乌珠说这名乡友与父衣锦还乡请乡友吃饭,其父子在莫斯科开中医所。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月雅湖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