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024|回复: 4

2002年在内蒙古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

[复制链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发表于 2022-1-14 11: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2年在内蒙古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
那时雪
2002年7月17日《中国青年报》第9版载《最后的归宿》,报道“内蒙古赤峰市北部的巴彦尔灯苏木,这里是浑善达克沙漠和科尔沁沙漠的源头,危及京、津、华东、华南等地的沙尘暴大部分在这里起源。”这里号称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这里的天地之间“你是风儿我是沙”,在这里居住的当地农民正在逐渐地往外地搬迁。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放弃了原来城市中稳定,丰裕的生活来到这里,把自己的积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治沙中,把自己的生命与沙漠联系到一起。没有工资,也看不到回报;没有荣誉,也听不到掌声。但他们却在沙漠中定居下来了。
也许在外人看来,他们太傻了,傻得简直不可思议。然而他们说,这是责任。也许在他人看来,他们很高尚,高尚得超凡脱俗。但他们说,我们很平凡。他们是民间志愿组织,他们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组织名称是内蒙古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他们承包了沙漠源头的30万亩沙漠,雄心勃勃地想把她变成绿洲。
我和他们并不相识,但是当去过他们的沙地之后,就被深深地震撼了,一直震撼到生命的最底层。因为我呼吸到了真正的理想主义的空气……
这是他们的电话:“0476-6145012、1394763882,志愿者组织人:苗玉坤。”
当我一口气看完这篇报道后,我的心灵也被强烈地震撼了,萌发了利用假期去该地实践一下的愿望,来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
2002年国庆节休假,我来到了该地。
10月3日上午,我从拥挤的人群中下了火车换乘汽车,来到了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见到了苗玉坤所长、谢克总工程师、韩子明副所长。令人惊奇的是,我还见到了来自天津的志愿者袁世玉袁倩母女俩。此时值树季节已过,我参加了三天半的割玉米、谷子(小米)的劳动。这是志愿者的口粮和用以发展养殖业的。其间我亲历亲见志愿者辛苦的劳作和艰苦的生活。全国已有多所高校(南京理工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美院、成都大学、四川商业高等学校、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师生曾来过此地。他们分为科研、电脑、宣传、送医送药下乡诸小组,主要是把当地生态经济作为研究课题,通过实地调查、搜集资料,回去后把研究出来的结果反馈回来。南京理工大学在学的23名师生在巴彦尔灯进行了为期8天的社会实践。他们一面与志愿者参加苗圃的生产劳动,了解防沙、治沙的主要苗木、栽种技术、节水农业技术,一面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开展五个层面的调查研究:绿色银行商业计划,粗放牧业管理的弊端,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层面与教育状况的调查,关于灌溉农业的可行性论证。南京理工大学还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合作完成了“关于赤峰沙漠地区种植经济中药材可行性”的调查报告。
全国各地师生还为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捐了很多植树绿化、英语、政治方面的书籍,塞满了好几个书橱。
10月6日下午,我告别了苗所长、谢克总工程师、韩副所长等人,搭乘韩副所长儿子(韩副所长一家三口是志愿者)驾驶的摩托车,踏上回津之路。
我为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做些什么
按照临别时和苗玉坤所长的约定:利用在图书馆工作的机会,我负责为他们搜集寄送全国各地典型的治沙植树经验报道文章。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我选定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绿色时报》。因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为全国性党报大报、中央级大报,立足全局全国,信息广且权威;不时有植树造林、治理沙漠的消息报道。有时还有各地植树治沙、保护环境的好经验政策介绍。《中国绿色时报》为江泽民同志题字,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主办。
近年沙尘暴引起人们关注。这方面的报道、文章也多了起来。综合性报刊、专业性报刊上有了不少该方面文章。有的专业性报刊,为增强增大人们对其关注、扩大影响力近而扩大发行量,也增添了社会焦点热点类文章。为给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服好务,没有必要我也不可能搜集尽国内传媒上的植树防沙类报道文章。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绿色时报》上寻找即可。后来我又发现了《贵州日报》社办的《西部开发报》有植树造林防沙、保护西部环境的文章报道。具体做法:
根据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属于民间环保治沙组织性质,我为其寻找非国营集体性质林场即属于个体承包治沙方面文章。因国营集体林场有资金技术人员的优势,一般形成历史长,同个人体承包治沙植树相比差异太大,不具备可比可效仿性,民间环保组织除可参照学习其植树治沙业务技术方法外,其它如管理等很多方面,无法参照学习。而个人或家庭为单位的植树治沙却与民间环保组织规模较接近,便于操作学习。笔者多年前就敬仰在荒漠里历尽千辛万苦的治沙植树模范、先进等,如辽宁省劳动模范刘宗礼(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平安地乡莫古土村人)。他在别人都不承包的沙漠滩中,带着老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从1984年开始历尽12年,吃住在沙漠,与狼为邻,艰苦倍至,终于栽下了五万棵树。该报道早在1996年12月22日我就复印保存下来(该文载《光明日报》第三版)。刘宗礼老汉及其家人的模范事迹感动了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2年见到苗玉坤所长时,我就将此文内容讲给他听,他当即让我回津复印此文章寄给他。他还表示准备回辽宁老家探亲时,准备去拜访刘宗礼老人,向刘老汉学习。
我复印邮寄的其他文章如下:
《牛玉琴好大一棵树》(在2002年《西部开发》一期杂志上发现);
《在内蒙古种树的日本人》,2002年2月15日《西部开发报》13版;
《“休养”一年多,草场生态恢复出奇迹,治沙新模式:以地养地》,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文摘报》(2002年4月21日第一版);
《殷玉珍荣膺中国“十大女杰”称号》,《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12月13日;
《治沙女杰殷玉珍》,《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12月18日第二版;
《农牧民为何“抢荒沙”》、《经营沙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企业纷纷“淘金”沙产业》、《沙柳加工业染绿鄂尔多斯高原》、《倾情内蒙古沙草产业、钱学森破例出任名誉顾问》(多年来谢绝各单位和社团盛情邀请,不挂名任何名誉职务的科学泰斗钱学森,以91岁的高龄,破例出任内蒙古自治区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名誉顾问),《沙产业开发有五忌》,《西部开发报》2003年2月28日第14版;
《傅本发:不屈是生命的本色》,《人民日报》2003年8月13日第五版。傅本发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十大杰出公民”。他凭着自己的一镐一锹换来两座郁郁葱葱青山;又帮助周围300多户农民共同致富。)
《杨善洲:献给家乡满山绿》,(《人民日报》2003年8月13日第五版——杨善洲原是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3月时年61岁的他退休了。当时省委书记和省委组织部长先后和他谈话。告诉他,可以搬到省城昆明居住,还可以到人大工作一段时间。杨善洲对书记说:“退休以后干什么?我早就想好了。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森林,种树扶贫。”)
我还发现天津《今晚报》“农民争办科研所”一文,复印后寄给了赤峰绿化沙漠研究所。
自2002年10月以来,笔者先后寻找并复印了10多份有关防沙治沙的文章,据反馈信息,我提供的资料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今后设想
在沙漠中植树造林防风防沙,为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而奋斗的志愿者组织,在我国不多见。我们各行各业在关注其的同时,予以尽可能的支持、支援、帮助及至参与,是我们无法推卸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尤其高校人员,自称为具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所谓知识分子,更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作法。志愿者组织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特别象这类几乎一切吃住用全靠自己创造条件的民间志愿者组织,更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支援、支援。况且,缺少经费经验、人才的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也更需要关注、支持、支援。回津后,我到了《天津日报》、《今晚报》、《每日新报》等报社,力求争取把苗玉坤等人和天津母女俩志愿者在媒体上宣传,但因为这几家媒体不感兴趣,使我以失败告终。后来《天津青年报》独具慧眼,几次电话采访,终于登载了出来。可惜的是,仅着重地简单地介绍报道了袁倩(袁倩是青年人)。
志愿者组织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她既要有外部适合的社会土壤等条件,更要有坚强的凝聚领导核心。我在这方面是外行,只得学习我馆内有关志愿者书籍、刊物、报纸,边学边为其寻找复印资料,供其参考。
在权威、影响大的《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上,我检索出了《转型期的社会管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定位与模式构建》一文;
《美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分析:一种比较视角》;
另从赠刊《中国发展简报》中获知相当多的有关非政府组织(即志愿者组织)的资料。
笔者还通过他人为天津市宝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侯隽提供复印有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的资料64页。①《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简介》;②《沙漠绿色促进行动•中国南京理工大学西部建设营》;③《最后的归宿》,《中国青年报》2002年7月17日第9版。侯隽大姐为上世纪60年代著名知青榜样,她看过这些资料后,曾赴赤峰绿色沙漠研究所。
做上述事情,要挤时间利用业余时间,搭上金钱、花费精力,还要跑邮局寄出,也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单位评定职称,我做的这些社会公益事业,亦不算数(笔者1990年被评为馆员,至今还是馆员)。可我不后悔。人家志愿者在艰苦的地区付出了艰苦的代价,不求回报,比起他们来,我的付出根本算不上什么。能为绿化沙漠、保护环境,尽一份责任,也是一名为知识分子的良知所应该驱使做的。愿高校图书馆界更多同仁,参与绿化祖国、造林植树防沙,关注环保关注地球。正如那句话:“人类依赖地球,地球需要环保,环保期待大家,大家必须行动。”“善待地球,就是善待人类自己”。“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2-1-14 14: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现在不知怎样了?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0: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那时雪 于 2022-1-15 10:16 编辑
大乌珠 发表于 2022-1-14 14:32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现在不知怎样了?

当地政府不让苗玉坤承包沙漠,退出了。当初苗玉坤夫妇买下巴彦尔灯苏木荒废的小学校舍区产权,目前种菜粮,养鸡等家畜,过着田园生活。期间开着汽车,旅游新疆等祖国山河。其余人,因内部种种矛盾,出走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1: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乌珠 发表于 2022-1-14 14:32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现在不知怎样了?

当年将赤峰治沙志愿者事迹资料告知南开大学大学生志愿者会长辛志凌,辛组织同学,乘企业赞助汽车,3千颗树苗,在南开大学团委干部李宏硕带领下,利用暑假赴巴彦尔灯苏木沙漠植树。2022年1月15日与苗玉坤师傅通话,苗师傅表示不愿宣传,他们夫妇还在此地居住生活快乐。周围农村脱贫了,但仅是脱贫而已,青年人大多数外出务工,乡村留守老人,烧煤,木头。夏季炎热,蚊子多。冬季最冷零下37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20: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那时雪 于 2022-1-15 20:29 编辑
大乌珠 发表于 2022-1-14 14:32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现在不知怎样了?

20年前在绿化沙漠所遇从海南岛考上内蒙古大学一女大学生,吉林省农业大学1男大学生,二同学利用国庆休假,来所当短期志愿者。国庆夜天津志愿者阮世玉母女在所多功能厅布置剪纸彩饰,大家唱起卡拉OK。一片欢乐,喜庆国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5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