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位北大荒知青抱团养老,大胆创新让人羡慕!(来自腾讯
15位北大荒知青老友
租别墅“抱团养老”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退休后,不想住养老院,不想靠子女,还能怎么养老?今年3月,72岁的老人耿婉就召集了14位老友,在北京平谷租住了两栋别墅,尝试抱团养老。
(点击观看以上视频)
今年72岁的耿婉,已退休二十多年。早在她还没退休时,就曾想过自己老了怎么办,孩子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家庭,她不想拖累孩子。
今年3月,耿婉召集了14位曾一起在北大荒下乡的老友们,在北京平谷租住两栋别墅,开始“抱团养老”。
一位一起“抱团”的老人跟耿婉一样不想拖累孩子,她说:“他们都有他们的工作,而且他们的工作也特别忙。像我们年岁也大了,大家伙在一起,也是互相照顾。”
“抱团”的另一位老人觉得,虽然同是一帮老人在一起养老,但“抱团”却完全不同于养老院:没有人是陌生的,也不用担心性格不合,也不用担心有矛盾产生。
因为60多年前一起下过乡,和她一起“抱团”的朋友们感情都非常好,大家都比较熟悉,都可以算得上是知己。住进别墅,老人们就觉得好像回到了过去,大家一起互相喊外号,一起做饭,一起种地。上午结伴出去玩,下午一起休息,晚上一起坐着聊天、喝茶,闲来无事一起研究下自拍……
用耿婉的话来说,这就是“理想中的生活吧”。
虽然“抱团”的运作中可能也会有各种困难。但老人们很乐观,面对未知的困难,耿婉老人说“遇到了再说吧,遇到了再解决吧。”
这一代“抱团养老”的父母
耿姐,72岁,北京
“抱团养老这个词,就是为我们发明的”
今年我退休刚好满20年。从3月份开始,我们七对夫妻在北京郊区合租了两个别墅一起生活。到现在已经快三个月了。
我们这几对夫妻都是要好的朋友,50多年前就认识了。我们是“老三届”知青,都是一个地方的人,一起下乡,一起返城。大家你了解我,我了解你,彼此知根知底,需求也都类似。
耿姐
退休之前,大家都是各忙各的。退休以后,一开始是照顾父母。后来父母都走了,儿女就接上,帮他们带小孩。现在孙子一辈也上学了,才终于开始有点自己的时间。
我们互称“荒友”,一起去过北大荒的战友。之前经常在城里头聚会,今天你做东,明天我做东,凑在一块儿,谈天说地。但是大家彼此都住得很远,东城、西城、海淀,哪都有。那个时候,就觉得要是有个我们自己的聚会根据地就好了。
直到四五年前,我开始认真考虑养老这件事儿。一开始考虑过养老院,我和丈夫到处考察,大概考察了几十家养老院,光北京市就有六七家,还去过昆明、大理、广州、宁波、杭州、桂林、山东、大连。
转了一圈,我发现我不喜欢养老院这种形式。住养老院的几乎都是不能动的,我们生活还可以自理,不需要全程陪护。还是希望可以和熟悉的人一起住,有人管饭,自己想吃什么也可以自己做,想吃菜就种点菜,想出去玩就可以出去玩。
和“荒友”们聊,大家也都和我想的一样。我们都觉得也甭给孩子找麻烦,他们都在上班,工作压力也挺大,还有自己的家庭、事业,不可能全心全意地孝顺你。所以倒不如找个地,盖个房,几家凑在一块,互助生活。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就叫做“抱团养老”。我觉得这个词简直就是为我们发明的。我们这帮人,年轻的时候过的就是集体生活,到老了,也很习惯继续过集体生活。
耿姐租住的别墅
找到现在住的这个房子,也是一个“荒友”的发现。我们之间有什么事情,互相都传得很快。发现之后,我们就约着几家朋友过来玩一趟,顺便考察,大家要是都感兴趣就住下来,要是不感兴趣就算了。
看了之后觉得挺不错的,别墅位于郊区,价格不贵,一个人3000,我退休金一个月五六千,基本上没什么负担。离城区也近,万一家里有点什么事儿,还可以马上回来。我们自己有点什么事,跑趟医院,看个病、拿个药,也算方便。很快我们14个人就把别墅整租下来,搬进去住。
耿姐与朋友们
搬进来后,我们把院子又重新整理了一遍。平时打打牌,聊聊天,喝点小酒吃点饭,晚上唱一把卡拉OK。如果天气不错,我们就开着车到周边城市逛,吃吃当地的美食。
今天如果想吃饺子了,我们就一起包饺子,想吃面条了,就做面条。比如北京的炸酱面好吃,有人不会炸酱,有人酱炸得好,那不炸酱的就准备肉,准备菜,大家一起做一起吃,互相叫外号,互相打闹,其乐融融。
我们心里都特别清楚,这一届的儿女是靠不住的。不是说他们不孝,是因为我们在伺候老人时经历太多了。比如说我父亲生病了,这礼拜轮着我值班,下礼拜我弟弟值班,然后再下礼拜是我姐姐值班。以前是四五个孩子,可以轮得过来,照顾他养老送终,但是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两个孩子得管两边四个老人,太累了。
与耿姐住在同一别墅的陈阿姨与李大叔
而且子女们某种程度上也养成了老是依赖我们的生活习惯。家里一有点什么事儿,比如一个出差了,或者一个去学习进修了,我们就得去帮忙了。虽说也是正常情况,但我们还是想趁腿脚还利索,过点儿属于自己的生活。离得远了,他们可能也就被动“断奶”了。
我们住进来之后,很自觉地互相签了一份免责书。老年人都有点什么疾病,比如心血管病之类的,在一起住的过程中万一发生点儿什么状况,都是自己负责。这是让家属放心,也别给同住的人带来负担。
我现在也没有完全和子女们失去联络。大概一个礼拜回一次城里的家,做做美容,见见孙子什么的。他们周末没事的话,愿意过来玩也可以过来玩。未来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打算一直这样住下去。
15位北大荒知青抱团养老
大胆创新示范让人羡慕
俗话说“养儿防老”,等到年龄大了的时候,养老大概是所有人最为关注的事情。
年轻时揣着再多的奔劲,再搏的拼劲,终其一生,无外乎在于对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美好希冀。有没有想过,在弥足珍贵的晚年生活中,与其在子女的繁碌中寻得几分安宁,不如与同龄伙伴们一起相互作伴,自由自在而又安心精彩。
▼在北京,就有这么一位老人,她召集了14位老友,在两栋房子中,与他们一起开启了集体的“抱团生活”。
▼这是一个平均年龄为70岁的老年集体。
▼平时在家的时候,大家会一起洗菜、炒菜,哪位老人想吃啥都可以做。
▼他们吃的菜多数是自己种的,绿色蔬菜既环保又健康。
▼在小院子里开辟出一块菜园地,在里面撒点种子种菜,拔草、浇水、倒腾枝蔓。
▼如果需要外出买菜的话,大家就会一起出动,砍起价来也更有气魄了。
▼15个人每次吃饭围坐一桌,就是一个大家庭。
▼大家边吃饭边聊聊天,说的是一些家长里短的闲话,笑的是热热闹闹的气氛。
▼就连其他的男同胞们,想偶尔喝点小酒,也能有人陪伴喝到一块去。
▼闲暇无事的漫漫时光,可以一起跳跳广场舞,有不会动作的时候,便一遍一遍耐心讲解。
▼甚至还可以来一个专业级别的节目表演。
▼老了也要漂漂亮亮的,不会化妆那就一起学习,相互化化切磋一下技术。
▼再来盘个别致的头发,谁说不是一群漂亮的妈妈们呢?!
▼打扮的这么美丽,怎么少的了拍照呢?不会自拍就一起研究。
▼不会摆姿势,那大家一起摆个pose!这不就是理想中的老年生活吗?
▼这个“老年团”其实是从今年3月份才开始的,72岁的耿婉是主要的倡议人。
▼20多年前便已退休的她,不想拖累孩子的家庭,也不想打扰孩子们的生活,一直思忖着自己的老年该怎么办呢。
▼无独有偶,曾经在年轻时期一起在北大荒下乡的老友们,也同样有此想法。于是,耿婉便干脆召集了14位,在北京平谷租下了两栋房子,开始了“抱团养老”。
▼虽然说是一帮老人在一起养老,但这样的“抱团”却完全不同于养老院。他们在60多年前被分配到了一个连队,曾一起下乡,一起工作、一起吃苦。
▼彼此之间不仅很熟悉,还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不用担心性格不合,也不用担心有矛盾会产生。
▼见了面,大家像过去一样互相喊外号,恍然间,好似时光倒流,一起回到了过去。
▼那时候大家都是相互帮忙,甚至一个人成家,锅碗瓢盆都会帮忙凑齐,生活里的许多细枝末节,大家都互相体谅着,这才有了大家现在一起生活的感情基础。
▼另外,为了防止日后的出现摩擦,大家在决定租住的时候,便心照不宣地签了一份免责协议,如果共同生活中有什么身体疾病,所有责任将自己承担。看起来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但这,却是最大的人情。
▼这个“养老团”的其中一位阿姨这样说道:养老,就是要开开心心的,能够找到与自己情投意合的,生活中少了许多的摩擦,这样的相处才最重要。
▼目前,这个“抱团养老”的运作才几个月时间,以后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产生矛盾、发生摩擦。
▼但是老人们都很乐观,毫不畏惧,“遇到了再说吧,遇到了再解决吧。”开心健康的活好每一天,才是每一个人最大的理想。
在弥足珍贵的晚年生活中
放弃固有为儿女操心的生活
择一处安宁之宅
邀上三五老友
亦或是寻几个志同道合之人
用自己最为舒适的方式
其乐融融相聚一起
相携终老
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精彩体验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