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知青上山下乡,几乎贯穿于共和国建立以后前30年历史的全过程,以“为国分忧、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知青精神”,凝聚了数千万知青的热血与青春,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知青上山下乡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几乎贯穿新中国建立以后前30年历史全过程的知青上山下乡,究其初始动因,主要是为了解决“城镇就业安置、接班人培养、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对这三大历史性任务的解决,周恩来总理曾在1965年2月就指出,应当从关怀后代、培养革命接班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缩小以至消灭“三大差别”的深远意义来看待这项工作。[4]党和国家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实际情况出发,把城镇青年就业问题、革命事业接班人培养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解决,并把这三者辩证统一于动员组织知青上山下乡的实践,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是十分必要的,很有价值的。 这种“必要”和“价值”,不仅早已反映在许多曾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知青的发自内心的认知与感受之中,而且也早已表现在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对当年知青的浓浓情感与眷念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它也早已体现在许多知青为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继续作出的不懈努力与奉献之中。 知青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锻造出的特殊群体,他们的青春岁月与共和国同步,他们的艰苦奋斗为共和国添砖,他们的勇往直前为共和国奉献,他们的敢于担当为共和国分忧。可以说,这是一个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群体。正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才锤炼了这一特殊群体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品格;正是分担着国家的困难,才铸就了这一特殊群体勇于负责、甘于奉献的精神;正是肩负着建设新农村的理想目标,才培养了这一特殊群体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情操。“为国分忧、无私奉献”,就是这种品格、精神、情操的高度凝练。 正是靠着知青精神的鼓舞,这一代特殊群体中的许多人把这一段难忘的经历,作为他们熟悉国情的基础,作为他们成熟成长的基石,作为他们自强不息的动力,带着艰苦磨练的毅力,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勇敢而坚毅地面对人生,继续迈向过去曾多年向往但现实并不平坦之路。他们劳作在摆摊设点的商海中,奋战在合伙经营的企业中,冲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线,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正是凭着知青精神的积垫,这一代特殊群体中的许多人从来都不畏困难,不言失败,从来都顾全大局,维护安定团结。他们在上山下乡和返回城镇以及下岗分流的几次人生转折中,尽管都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而这些却成为不少人再次创业的新起点。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被新的困难所吓倒,没有在新的艰辛中折头,而是靠着信仰的支撑、理想的追求,以及凭着坚强的毅力、年轻的筋骨,无怨无悔,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 正是依着知青精神的支撑,这一代特殊群体中的许多人胸怀大志,孜孜以求,抓住机遇,各显才能,努力奋斗在祖国的各行各业。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为各个领域的行家里手。时势造英雄,磨难出人才。一批曾经有过知青经历的优秀人才,从基层做起,在实践中成长,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新一代领导群体成员,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时代的顶梁之柱。 正是怀着知青精神的情操,这一代特殊群体中的许多人在返城后的几十年间,一直把“第二故乡”作为自己向往和回报的热土。这种眷念之情、感恩之意,来源于在广阔天地的艰苦磨练中而培育的敢于吃苦、勇于耐劳、不畏艰险的品格,来源于这块热土及其父老乡亲对他们的真挚情感和片片赤诚,来源于对中国农村的真实了解、对农业的真心关切和对农民的真情厚意。正是这段难以忘却的青春之路、故乡之恩,把许多知青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以至演绎出“后知青”时代这一幕又一幕可以载入史册的画面。 以“为国分忧、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知青精神,是这一代知青群体用热血、用激情、用青春凝聚起来的,是数千万知青用忠诚、用智慧、用奋斗铸就起来的。它是中国知青跟随共产党奋斗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中国知青上山下乡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也是当今中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展现和生动诠释。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知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1969年至1978年上山下乡在四川省开江县红岩公社4大队插队落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