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那弯弯的文学路 我读了几年书能看书阅读以后,就渐渐地喜欢上了文学作品。从少儿读物、连环画,渐渐地捧上了厚厚的小说。先是似懂非懂地读,后来慢慢能读懂了,就更加喜欢了。家父虽然是知识分子,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我们家中却没有什么书。记得是1963年还是64年,家中来了一个亲戚,他送来了好多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少儿读物,记得有《洋葱头列险记》《爱沙尼亚民间故事》这样的外国作品,我们兄弟姐妹爱不释手。看了这些书后,使我的视野开阔了很多,头脑中有了许多新奇的想法。我还非常感谢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方老师。说起来惭愧,小时候我很顽皮,四年级才挂上红领巾,到五年级有了很大的进步,得到了那位担任我们语文教育的方老师的赏识,让我当上了中队委员,从来没有当过干部的人一下子升到两道杠,受到了很大的鞭策和激励。我读的小学是苍水民办小学,条件不好,没有图书室这样的设施。这位方老师让同学们把家里的藏书带来同学们交换着看,这一方法也使我们大大拓展了视野,对我们的帮助很大。这位方老师后来升任宁波六中的语文教师,我与他保持联系很多年,他还去过我下乡的地方,可惜后来失联了。 就是在五年级吧,我开始啃小说,印象最深的是读到了《林海雪原》《水滸》。《林海雪原》中的正面人物少剑波和反面角色小炉匠是我们同学之间讲得最多的人物。而《水滸》中的那些好汉因为个个鲜活,人人有绰号,给我留下了十分生动的印象,更是我们同学间津津乐道的话题。记得当时我完全被吸引了,十分兴奋,我把108将的姓名、绰号一个个抄录下来,很多年都能按顺序背下来。 另一个渠道是听故事。我小时候住在厂堂街的一个墙门里,有十几户人家。那年月没有空调,天热时大家都到外面纳凉解暑,我们墙门外有一块空场地,每当太阳西下,马上有人打起井水,在那空场地上泼水,晚饭后,等到热气散尽,我们十几个小孩子就“搭”上小矮凳,小椅子,围坐在被我们尊称为“大伯伯”的身边,听他讲故事(我写老邻居的故事第一个就写他)。这位“大伯伯”在税务部门工作,读过许多书。他给我们讲过徐文长的故事、聊斋的故事,等等。他讲起来时绘声绘色,我们听得时而欢笑,时而紧张,时而害怕。这个经历,对我的文学细胞的催化,无疑也是有影响的。 也许是受那些外国少儿读物的影响,一度我很喜欢看外国小说,其实外国小说很难读,那些人名就不好记,很多作品其实没有看明白。但还是啃了好几本,记得看过《父与子》《外省人在巴黎》《罗马十一时》《斯巴达克》等,虽然并不很明白书中的意思,但是依稀了解到了外国人的写作风格,那些国家历史上的战争、磨难和民族文化,结合着也了解到那些国家的地理位置,所以,我虽然没有去过那些国家,但我似乎对他们不再陌生,对他们那些国家的地理位置我记得比较牢,报纸上、以后电视上提到某一个国家,我大致上能说对他们的方位。 可惜的是,经过文革以后,我们家里的那些少儿读物都没了,邻居家、同学家的书也更少了! 1969年我下乡做了农民,人生之路发生了十分重大的变化。我们家经济上一直很困难,我做了农民以后,减轻了家庭的负担,我暗暗下定决心,不管多苦多难,必须自食其力,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所以,将许多宝贵的记忆放弃了,最明显的是,梁山好汉108将被渐渐淡忘,直至忘光! 一个冬日,突然的一个灵感,使我迈进“文学创作”的行列。 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农闲时节,天很冷,心更冷。因为一起下乡去的宁波知青已经有人上调,他们“跳出农门万丈高”了,而我们大多数知青仍旧上调无门,前途茫茫,大家都很苦闷。为什么会很苦闷?因为那时候谁先上调并不是凭你的表现,论表现大家头两年都比较努力,相差不多,但是那时候以阶级斗争为纲,上调主要是靠家庭成分,靠关系,一定程度上还靠家庭的经济实力,谁送得起礼,会送礼。因为这些,与我一起下乡的同一公社不同的大队的两个校友还因这个问题发生了凶杀案(案情补充)有一次,我们3个十分苦闷的知青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其中一个是孙南屏老师认识的陈某某,我们互诉心声,坦白自己的“家底”,原来留下来的都是同病相怜。所以,大家都是垂头丧气,灰头土脸。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好多知青不再安心劳动了,有滞留宁波不来的,有虾寻虾路、蟹寻蟹路另谋生计的,而我没有退路,在那里苦苦支撑着。 按理说田里没活干可以回宁波去住几天,可是拿工分的插队知青如果没到分红的日子口袋里是没有钱的,自己已人高马大,再说自己下过决心要自食其力,所以不会向家里要钱,因此五角钱的火车票也是要掂量的。正是在这种非常苦闷的时际,脑海中忽然冒出几句诗来,那时候记性很好,找出纸笔记录了下来,又稍加推敲,一共写了四首小诗,寄给了余姚县文化馆。 这里又要补充一下,按理说我们当了农民后,信息是十分闭塞的,起先我并不知道有文化馆那样的机构,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也许是命运的呼唤,我插队的地方正好是公社所在地,而公社所在地可以说五脏俱全,那儿有医院,有学校,有供销社,也有邮电所。由于我的书信往来较多,所以常去邮电所,无意中看到有信封上印有“余姚文化馆”红字的信件,打听后,才知道原来有这样一个可以投稿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