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94|回复: 2

从五本旧账回忆辽沈老三届知青们的真实往事

[复制链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发表于 2023-8-9 19: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五本旧账回忆辽沈老三届知青们的真实往事
原创 黄人玮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2023-08-02 00:01 发表于上海
   一  柴河南岸知青老哥五个的故事

沈阳市第三十九中学66届初三的一个班有这么五位男同学,1968年9月11日乘九号车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到辽宁省开原县上肥地公社,被分到柴河南岸的大队三小队知青点,知青新房盖好后老哥五个住在东屋的南炕。从南炕头起依次排开是炕一老宋、炕二老田、炕三老沈、炕四老陈、炕五老黑,炕头放着炕一老宋和炕二老田的木箱,炕稍放着炕四老陈和炕五老黑的柳条包,东墙边烟道炕放着炕三老沈的箱子,这次序一住一放就是六年。从1969年末到1970年初,除了老沈之外,老宋、老田、老陈、老黑的父亲母亲带着弟妹被省里、市里下放插队落户到辽宁西部的贫困山区,美其名曰“五七干部”“五七下放户”。这以后,老哥五个里的四人在沈阳市就没有家了,旁的同学在农闲和春节冬假时还能回家探望在沈阳的父母及休整,而这哥四个只能在春节放冬假时去也没有电灯的辽西贫困山区,看望年迈父亲母亲,或者春节就不探家,值守青年点,个中的苦辣辛酸、前途无望的滋味只能吞咽在肚里。

    二  寒风吹破塑料布——青年点宿舍的故事

1969年秋末冬初,新建的小队青年点宿舍勉勉强强算是完工,封山封檐双烟筒里生外熟五间青灰色砖瓦房很是壮观,此时国家划拨的建房款已花完,可是窗户还没有,小队用土坯把五间北窗砌上再抹上黄泥,然后从仓库找出几块塑料薄膜把四间南窗和一扇门钉上,中间用高粱杆担上做衬,屋里登时暗了下来,男女生们匆匆忙忙从老乡家搬进了自己的新家,挑水、烧炕、安放行李,兴奋异常,当晚唱歌到半夜后才睡着。

一个月后,问题来了,大雪封山封地,天寒地冻,四个炉灶太费柴了,为省柴,西屋的女生们搬到老贫协前院大叔家北炕,东屋北灶不烧只烧南灶,沈阳有家的同学都回家猫冬了,剩下炕一老宋、炕二老田、炕五老黑三个家里下放到辽西农村的男生无家可回,只好在南炕住,把几条线毯挂在幔杆上档风,到了晚上,油灯一吹,那叫一个黑呀,伸出手不仅五指,连手掌都看不见,外面寒风吹得塑料薄膜哗啦哗啦,厨房炉灶烧水辟叭辟叭,火炕烙得受不了,四面透风的屋里寒气逼人,只好戴上棉帽和口罩睡觉,早起一看,被子上一层霜。

图片

半月后,北墙冻上两寸厚的冰霜,用镰刀在北墙冰霜上划了一个大大的“寒”字,显得更冷了。塑料薄膜一冻就发脆,从钉眼处破裂,寒风一吹,呼呼啦啦,冷风从裂口处吹进,塑料薄膜飘响,其情其景与范琳琳唱的知青歌曲《寒风吹破窗户纸》中是一样的。

寒风吹破了窗户纸,窗户纸满地飞,

屋里面坐着知识青年,心头在流泪。

想起了故乡,想起了爹娘,想起了兄和妹。

冰冷的房屋,冰冷的心灵,谁能来安慰。

寒风吹破了窗户纸,窗户纸满地飞,

你卷起烟来,我举起酒杯,酒浇心头醉。

悲叹着命运,悲叹着人生,悲叹着二十岁。

迷蒙的青春,迷蒙的心灵,谁能来安慰。

    三 青年点的宿舍建造和婚恋的故事

上肥地公社某大队三小队的青年点宿舍在1968年秋天下乡时还没有,到了1969年8月份挂锄期间才开始盖青年点住房,上级按知青人头把钱拨到大队,大队再把钱拨到各小队,每名知青建房款是100元,专款专用,三小队是十五名知青1500元钱。

那年代建砖瓦房很贵,木料、砖、瓦、水泥、铁钉、钯锯子等等,每间房约500元钱左右,按上级拨的钱建砖瓦结构的知青住房根本就不够,只好想办法降低水准:

人工由本小队社员和知青们干,小队给记工分;

砖贵就用混合型结构,里面用土坯,外面用砖,叫“里生外熟”;不去买外面的砖,只买本大队砖窑烧的砖,可以先用后结算钱款;

瓦呢,不用烧制的那种瓦,用水泥自己做,便宜不少;

木梁、檩子、椽子上本小队的山上砍,又省不少钱;

搪瓦片不用木板料用高粱杆,本来应该去掉高粱叶再用,小队图省事就没去叶,最后高粱叶在房顶上搭拉着飘动很是一番风景;

到了1969年的初冬,在村子最西边的三小队的知青点,也是全大队的第三座砖瓦房盖起来了(另两座是学校和大队部,一小队知青是三间土坯房,二小队知青是四间下砖上草房),十五名知青的三小队青年点盖了五间房砖瓦房,两个烟筒,封山封沿,中间是厨房,两边是男女生宿舍,外观看相当不错,只是窗户料没钱买了,就把北窗全部用土坯砌上,南窗用高粱杆钉在窗框上,再蒙上两层塑料布,风一刮呼扇呼扇的响声好大。屋里没有电,到了晚上再把煤油灯一吹,那叫一个黑呀。

因为房子是秋天开盖的(应该春天盖房),房子土坯没干透,柴烧得又少,北墙上结了三寸厚的霜,有人用镰刀在北墙霜上刮出个大大的“寒”字,益发觉得寒冷无比,水缸结冰,饭盒结冰(青年点是没有碗的),炕烧得火烫,身子直“翻大饼”,然而屋里还是冷的受不了,早上起来,被子上一层霜,哪象影视里拍得那么暖和、那么宽敞、那么明亮,那是度假村,根本不是青年点。。

到了1972年4月以后,知青们走了不少,按大队的意见并点,把全大队的知青都并到三小队的青年点,大队买木料打了窗户,安上了玻璃(单层,冬天还得另钉上塑料布保暖),大队又在西厢给另盖了装粮食的仓房,土炕和烟筒也修得好烧了,还通了电,有了电灯,大队也增加了磨米房,不用再坐马车跑五里地到公社去磨米、磨玉米面了,青年点的住房才好一些,生活也稍好一些。

青年点的男女生们集体生活在一起,每天在一个锅里吃饭,在一个水缸里喝水,也到了青春期需要爱和被爱的年龄,自然都会有些朦朦胧胧的爱恋之想,这也是很正常的,只是没有象影视里描写得那么浪漫,那么激情,那么荒唐;什么未婚先孕呀,什么抛弃私生子呀,什么草堆里野合呀,那都是那些写知青故事的作者们为了收视率胡编瞎掰的!老知青们谈朋友者有之,有恋情者也有之,但是知青的身份是不可能在农村成家结婚,因为抽调回城的硬性条件之一就是未婚。等到数年后的七十年代中期,老知青们抽调回到城市参加了工作后,法定的结婚年龄虽然是18周岁,但是上班的第一天就有车间里管计划生育的大姐正式通知“男26周岁、女24周岁”才可以结婚,不到岁数是不给开介绍信的,没有单位介绍信就无法登记,所以好多女孩子(知青经历者为数众多)就因为岁数的原因不得不去做了人流。

大队四十多名老三届知青,只有两名年龄较大的女知青(1948年出生的凤姑娘、1950年出生的丽姑娘)嫁给了沈阳市的职工,是明媒正娶的,是领了红本本的,后来也返回沈阳,其他人都是以未婚知青身份回到城市的。

    四  农民们的困惑与知识青年们的迷茫

1970年年末,有个农民和老哥五个说:“你们看我干了一年到头,到年底挣的工分还不够领一家子的口粮,得拉三角债才能把一家人的吃粮领到家,合作化时我有土地、牲畜、农具都是折价入的股,年末有分红。现在我要申请退股,也象你们知识青年一样,啥也没有就在队里劳动挣工分。”接着又说:“不是我一家人这样,全村的人都在队里有股份,队里账上都记着呢。就你们这些知识青年没有股,赶上空手套白狼了,你们不来我们也种这些地。”

经他这么一说,老哥几个感到非常迷茫,是呀,国家对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们没有生产资料的投资,而农民是集体所有制,1956年合作化时土地、牲畜、农具都已入股,1956年——1968年再加上十二年生产资料的多年积累,大小队部房子、仓库、草房、拉车拉犁的马骡驴牛、能出羊毛的羊、马圈、马车及车具、山林、柞蚕及蚕场、灌溉系统水渠水泵、拖拉机、拖车、各种季节的大型农具等等都是农民集体所有而不是国家所有,知识青年们无尝享用了农民们的生产资料,所以被老乡们称之为空手套白狼,负担转给了农民。

从1968年秋到1969年年末,国家先期给知识青年们每人一百元的生活投入款已花完,给知识青年们每人一百元的建房款也已花完,知青宿舍(青年点)已经盖好使用,国家不再投钱了。

从1969年秋粮下来,知识青年们改吃农业粮,与农民粮食、土地、山林及各项资源的冲突加剧,(如分给知识青年们的每年每人600斤的口粮是平价的,大米平价是0.20元,农民市场交易价0.50元;玉米粒平价0.08元,农民市场交易价0.30元);还要按人头分给每位知识青年蔬菜用地(每人二分);宅基地(知青宿舍用地);烧柴山林(从小队用山林另拨出来的);平价或免费使用畜力车(远远低于给县城、公社拉脚的脚钱);平价或免费的桔杆、稻草;免费的有机肥料(小队大小粪堆、小队的马牛羊猪圈粪肥知识青年都用过)等。因此农民们才有这样的困惑。

知识青年们陷入迷茫,不知前面的路再怎么走?

    五  知青第一次大抽调后的困惑与希望

1971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注定影响到辽沈地区老知青们的思想与生活。8月份,辽宁铁岭地区开始了知识青年的第一次大抽调,主要回城的指标是沈阳市。开原上肥地公社传达到各大队是按现有知青人数的百分之十五抽调,硬性条件是:1,参加劳动两年以上;2,未婚。本大队有五名同学得以回城,据说不久还有回城指标。这样走的同学兴高采烈回到城市,留下的同学也感到前途有了希望。

9月份,全大队只剩下二十多名同学,按大队指示,一小队与二小队并点,三小队不动,一小队的田姑娘接任知青排长。三小队的北炕老许与惠姑娘抽调走了,青年点还有12名同学七男五女,三小队知青点南炕的老哥五个仍然按原来的次序睡在南炕,遥遥无期的回城指标还需等待,困苦的知青生活仍在继续。

续任的管理员(伙食长)炕五老黑在原来账目的基础上新建了五本知识青年真实生活的账目。

    六   不占粮食定量指标的六百斤地瓜的故事

以下摘自《青年点粮食日记账》1971年度

日期

内容

经手人

9月13日

小队分地瓜60斤

炕五老黑

9月13日

小队分地瓜120斤

北炕小于

9月14日

小队分地瓜144斤

炕五老黑

9月15日

小队分地瓜120斤

炕五老黑

9月15日

小队分地瓜156斤

炕五老黑

合计

地瓜600斤



辽北的九月中旬,正是收获的季节,青年点不断的收到小队分配来新一年的粮食,从9月13日到15日,每人分五十斤地瓜,12人就是六百斤地瓜,分五批拉进青年点,地瓜不占知青六百斤定量的指标,堆在男生住的东屋地中间非常不好保管。经大家研究,每天中饭或晚饭必须吃一顿烀地瓜,尽快把这六百斤地瓜消灭掉。地瓜需要放一段时间糖份才能沉淀出来,而新地瓜烀出来水了巴及的,难吃透了,可不象今天街上卖的烤地瓜那么香甜,吃完了还涨肚。没办法,大家只得硬着头皮吃,每天还有一些烂的需挑出去。这样连吃带扔掉烂的,一个多月时间才把这六百斤地瓜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楼主| 发表于 2023-8-9 19: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辽河大堤的故事

以下摘自《青年点粮食日记账》:

1972年1月4日付给去辽河大堤出民工的知青们粮票:

炕二老田:19斤;炕四老陈:19斤;

炕三老沈:19斤,加回家5斤;

炕五老黑:19斤,加回家14斤,加辽河大堤二次7斤;

以下摘自《青年点同学回家日期账》:

炕五老黑:1971年10月20日—11月3日回沈阳;

北炕小于:1971年10月20日—11月3日回沈阳;

12月20日迁出。

1971年10月份上级组织修筑辽河大堤,大队派出三十余人到辽河大堤大坝工程去出民工,根据前面账目日期得知,三小队的知青北炕小于、炕二老田、炕三老沈、炕四老陈、炕五老黑五人是1971年10月1日到19日去的辽河大堤。同去的还有下放户老聂头的小儿子小聂,农民小文、小陈、老吴(负责做饭),住在开原县三家子公社后施堡大队老乡家仓房里,顺着仓房搭一个铺,铺些干草,再把带来的行李铺在上面就住下了。三米多一些宽的铺睡九个人,每人只有一尺,挤得不得了,晚上起夜回来就没地方了,只好睡在相邻两人的身上,压得下面的人受不了了,一挪身才能掉回原铺。

大队带队的是一小队放羊的老刘头,炕五老黑是施工员,在上肥地公社指挥部开会时得知,辽河防洪大堤工程,是在辽河边修筑一条底宽五米、高三米,顶宽两米的防洪大堤。从堤基五十米外取土,用土篮子挑到堤基踩踏式堆积,每堆半米高时再由链轨拖拉机来回碾压压实。由各公社自筹补贴,每人每天补贴五角钱菜金、一斤粮票,生产队记满工分,时间约20天。

炕五老黑在公社指挥部开会时认识了沈阳市第三十九中学66届初三一班的赵永庆,他是上肥地公社南山大队带队的,1971年底参军,转业后到和平区政府工作,夫人也是初三一班的,也在和平区政府工作。还认识了初三十班的张健,他是上肥地公社盘岭沟大队的施工员,1972年上的师范学校,毕业回沈阳当老师,后调到沈阳市和平税务系统,夫人也是老师。

上肥地公社的总指挥召集了各大队带队和施工员去工地现场分配地段,地势是一面高一面低,从最北的挠贝大队排到最西南的南山大队,指挥部的意见是按延长米分段,地势低的减一延长米,而炕五老黑、张健、赵永庆几个初三学过几何的知青认为应该按土方量分段,双方争议起来,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最后几个大队农民带队的说和,把地势低的几个大队减两延长米了事。事实最后证明炕五老黑几个知青的意见是对的,从南山到上肥几个地势低的大队土方比地势高的土方量多了三分之一还强,人家十天就完工走人了,这几个地势低的大队可吃苦头了,足足干了十六七天。工程后期时,公社总指挥对炕五老黑说:“还是按你们提的按土方量分段公平,下次再有这事就按你们说的分段。”,哪还有下次啊!

辽河大堤工程的艰辛就略过去不说了,1971年10月20日,炕五老黑在返回的汽车路过开原火车站时,下车乘火车回沈阳到在二十中学当教师的大姐家,行李托同学带回知青点。炕五老黑在沈阳知道了一些信息:第一,知青抽调回城需要有国家计划的招工指标,指标是不定期的,没指标就只能在农村劳动;第二,有关“九一三事件”各种版本的小道消息在民间流传,有个女生的妹妹非常神秘的讲给老黑听,故事的惊险程度胜过天方夜谈,街上和书店里的画像也不见了,大家都以为形势会有变化。炕五老黑1971年11月3日回到本大队。1971年11月下旬到12月初,大队传达了“九一三事件”的详细文件,还办了几天展览批判会,知识青年里二小队的英姑娘、梅姑娘、炕五老黑三人被调到大队当讲解员,把文件的内容讲给农民们听。本以为文化大革命就此结束,将被抽调回城,不久后又掀起了批判“五七一工程纪要”中“```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等有关内容,运动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连续不断。

八、  青年点炊事员工勤账的故事

以下摘自《青年点炊事员工勤账》:

1971年12月份《青年点炊事员工勤帐》

日期

姓名

天数


日期

姓名

天数

11

坤姑娘

1


21

萍姑娘

1

12

坤姑娘

1


22

坤姑娘

1

13

炕五老黑

1


23

坤姑娘

1

14

炕五老黑

1


24

坤姑娘

1

15

炕五老黑

1


25

坤姑娘

1

16

炕五老黑

1


26

坤姑娘

1

17

坤姑娘

1


27

坤姑娘

1

18

坤姑娘

1


28

坤姑娘

1

19

坤姑娘

1


29

坤姑娘

1

20

坤姑娘

1


30

坤姑娘

1





31

坤姑娘

1


1972年1月份《青年点炊事员工勤帐》

日期   

姓名

天数


日期   

姓名

天数

1

坤姑娘

1


16

炕五老黑

1

2

坤姑娘

1


17

炕五老黑

1

3

坤姑娘

1


18

炕五老黑

1

4

坤姑娘

1


19

炕五老黑

1

5

坤姑娘

1


20

炕五老黑

1

6

坤姑娘

1


21

炕五老黑

1

7

坤姑娘

1


22

炕五老黑

1

8

坤姑娘

1


23

炕五老黑

1

9

萍姑娘

1


24

炕五老黑

1

10

萍姑娘

1


25

炕五老黑

1

11

萍姑娘

1


26

炕五老黑

1

12

炕五老黑

1


27

炕五老黑

1

13

炕五老黑

1


28

炕五老黑

1

14

凤姑娘       繁姑娘

0.5       0.5


29

炕五老黑

1

15

繁姑娘

1


30

炕五老黑

1



31

炕五老黑

1


1972年1月1-31日:坤姑娘8天、萍姑娘3天、繁姑娘1.5天、凤姑娘0.5天、炕五老黑18天;

2月1-29日:炕五老黑22天、北炕小许7天;

3月1-31日:北炕小许15天、萍姑娘2.5天、坤姑娘13.5天;

1972年4月1-6日:坤姑娘6天。(4月7日大队并点建新账。)

1968年9月11日到农村后,大队知青点建伙房,大队安排了两位农民炊事员做饭,记大队工分,每天十分。从1969年1月起,按小队知青点建伙房,分成三个伙房,知青炊事员自己做饭,记大队工分,每天10分,一直延续到1972年4月份大队知青并点后建大队知青点伙房。因此记录这个青年点炊事员工勤账非常重要,知青伙食管理员(伙食长)每年年底需要将小队知青炊事员的工勤天数报到小队会计,小队会计汇总后上报大队会计参与大队工分结算。

这个《青年点炊事员工勤帐》中真实的记录了三小队知青点炊事员1971年12月11日-1972年4月6日的工勤账。以此算来,每位知青炊事员每天需记大队工分十分,每年就是3650分,全大队三个青年点就是一万多工分,那么每年就需要农民们来承担这笔不小的费用,这笔账并不是很多知青们都知晓的,农民们还需要为这些小集体的知青伙房炊事员们的收入买单,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农民不满意,知青们也是叫苦连天,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究竟是为了什么?又能收获到什么?

     九  知识青年时代生活用品、杂品的价格及用途的故事

时间:1971年9月到1972年3月

地点:辽宁省开原县上肥地公社某大队三小队青年点

(1972年春天因知青人数减少并点后成为大队青年点)


品名价格(元/  规格       用途   

煤油0.36  / 斤(500克)  照明

火柴0.20  / 包(10盒)    火种

大粒盐0.13  / 斤(500克) 调料、腌菜

酱油0.12  / 斤(500克) 调料(偶尔)

小苏打0.12  / 包(500克) 调玉米面酸碱

干辣椒0.80  / 斤(500克) 调料(偶尔)

白糖0.60  / 斤(500克) 调料(偶尔)

砂糖0.72  / 斤(500克) 调料(偶尔)

味素0.20  / 包(100克) 调料(偶尔)

猪肉1.50  / 斤(500克) 年节改善生活外购

窗户纸0.15  / 张(3尺乘2尺) 糊窗户

席子3.00  / 领(3.5米乘2米)铺火炕

铁丝编木柄笊篱 1.94 / 把(勺径20厘米)炊具

搽板 0.40 / 个             搽萝卜丝用

水瓢          0.50  / 个(半个葫芦)盛水、淘米

斧子 1.90 / 把             劈柴用炊具

水桶换底 1.50  / 个            维修挑水炊具

门折页 0.77 /  付(一对)   维修大门用

折页与门扣 0.98 / 两付          维修屋门用

锔水缸1.00 / 两处(每钉0.50)维修水缸裂纹

劁猪费1.00 / 两头(每头0.50) 公社兽医收

粮食加工费1.00 /平均每百斤/1元 公社磨米厂按量收

纪念本 2.04 /两本(每本1.02)赠抽调回城同学

电费0.50  若干月照明/(按户收)1972年以后

     十  一张玉米兑换粮票原始凭证的故事

时 间:1971年9月27日

兑 换 人:辽宁省开原县上肥地公社某大队三小队青年点

经 手 人:老三届女知青凤姑娘

粮库地点:辽宁省开原县下肥地粮站上肥地接收站

粮食品种:玉米(粒)

等 级:2

水 份:18(百分之十八)

毛 重:102(斤)(连麻袋一起称重)

皮 重:2(麻袋的重量)

净 重:100(斤)

计价数量:100(斤)

单 价:0.082(8分2厘/斤)

金 额:8.20(元)

兑换粮票:87(斤)(在粮票帐上查出兑换的具体数额)

凭证编号:0268356

用 途:兑换粮票(左上角红色长方型条章)

青年点帐本凭证编号:11号(右上角钢笔写的)

沈阳市第三十九中学1966年初三毕业的凤姑娘于1968年9月11日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到辽宁省开原县上肥地公社(今开原市上肥地满族自治乡,小品演员小沈阳的家乡)某大队三小队,其户口与粮食关系于当年10月迁入农村。

1968年10月到1969年9月吃一年国家供应的商品粮,从1969年秋天起改成吃农业粮,每年从生产队领约600斤平价标准粮(该定量指标是国家规定的,品种不一,是毛粮,吃时需加工),粮食金额由生产小队从凤姑娘参加劳动生产的工分收入中扣取,粮食是按知青人数每年秋天分期分批的分配给该小队知青点,由该知青点统一保管和管理,春夏秋三季每天是三顿饭,冬季每天是两顿饭,知青们回城探亲、办事、看病等外出,按大队制定的标准,每外出一天从知青点领取1斤粮食或1斤粮票加1角钱。

凤姑娘是该知青点年龄最大的女知青,1948年生人,身材小巧伶珑,面容娇好,被同学们称为凤儿。凤姑娘因身体弱小,体力不足,每年参加劳动的天数很少,大多时间是回沈阳家里闲住,每隔几个月回知青点领取口粮,当时农村和知青点粮票奇缺,知青点委派凤姑娘将搓好的玉米粒100斤装在麻袋里,让她跟小队派出的马车拉到五里远的公社粮库兑换粮票和粮款,公社粮库只给知识青年换粮票,很少给社员(农民)兑换。

凤姑娘于1971年9月27日到公社粮库经手用100斤玉米兑换了87斤粮票和8.20元钱,当天将87斤粮票和8.20元钱交给知青点伙食管理员炕五老黑。1971年9月27日,知青点付给凤姑娘粮票80斤。这张知青点与公社粮库兑换时的原始凭证,是研究辽沈地区老三届插队知青历史的真实证据。

2022年夏,沈阳市第三十九中学66届毕业生初三六班的姜虹同学(男)微信联系到炕五老黑,说这张原始凭证是他开的,从1969年秋他和另一位陈闯同学被借调到公社粮库当合同工,负责检验粮食收款、开票,他在同学微信群看到这张原始凭证扫描件,认出是自己的笔迹,与炕五老黑微信中讲述了个人的知青经历,姜虹1968年9月下乡上肥地公社杜家店大队,从1969年秋天起到1975年,有六年时间借调到上肥地公社粮库当合同工,每月工资30元,定量45斤,住在公社,吃饭在公社食堂,但身份还是知识青年。1975年按知青身份抽调到沈阳重型机器厂,2010年退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楼主| 发表于 2023-8-9 19: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青年点粮票账的故事

1971年9月5日,从上年经手人被抽调回沈阳的惠姑娘转来91.7斤,余额91.7斤;

1971年9月8日付抽调回城的北炕老许转走4斤,余额87.7斤;

1971年9月10日付给欠凤姑娘口粮粮票48斤,余39.7斤;

1971年9月17日公社换回粮票100斤,余额139.7斤;

1971年9月19日付秀姑娘粮票26斤,余额113.7斤;

付萍姑娘粮票31斤,余额82.7斤;

付北炕小于粮票17斤,余额65.7斤;

付北炕小许粮票8斤,余额57.7斤;

付炕一老宋粮票14斤,余额43.7斤;

1971年9月20日华姑娘外大队开会付0.4斤,余额19.3斤;

1971年9月22日付炕四老陈粮票9斤,余额34.7斤;

付炕三老沈粮票15斤,余额19.7斤;

1971年9月27日公社换来粮票87斤,余额106.3斤;

1971年9月27日付给凤姑娘粮票80斤,余额26.3斤;

付给炕三老沈粮票11斤,余额15.3斤;

付给已抽调回城的惠姑娘粮票10斤,余额5.3斤;

1971年10月23日从公社换回粮票127斤,余额132.3斤;

1971年10月23日付给坤姑娘粮票36斤,余额96.3斤;

付给华姑娘粮票13斤,余额83.3斤;

付给凤姑娘粮票78斤,余额5.3斤。

1972年4月初大队知青并点,建新账,余额转新账。

   十二  青年点粮食保管和消耗的故事

水稻、高粱是比较好保管的,小队分来之后就可以送到公社磨米厂去加工,但每次也不能磨太多,可以用草茓一圈圈的保存在仓房里。

最复杂的就是苞米,小队分来时是带棒的,每块地的成色都不一样,干湿程度也不一样,小队是每种成色的按人均分的,很麻烦,一天有时能分到好几回,每次都不多。所以需要先放在苞米仓子(也有叫苞米楼子的)上风干,苞米仓子就是在青年点院里把四根碗口粗的立柱埋入地里,然后在离地二米处绑上横梁,再用成捆的桔杆搪在横梁上,四面再用秸杆立起来连成一圈,只在南面留进口,顶上还要绑上遮雨雪的盖。苞米进仓时需要搭梯子,一人在上面,下面的人用土篮子装苞米棒往上递,装满后用桔杆拦住出口。苞米在两米高的仓子里,四面透风可以吹干免得霉变,还能防猪、鸡来吃。

要磨之前先从苞米仓子里取出数百斤,把住的炕头腾出来两三米宽,用火炕的温度“炕干”两三天,然后知青们晚上饭后用手搓粒,也很费劲的,女生都戴手套搓。搓成粒后还要继续“炕干”一两天,苞米粒彻底干透才能送去磨。磨好的苞米面要做贴饼前需要“发”,炊事员前一天晚上用大陶盆把苞米面用水搅拌好,然后送到男生屋的南炕头“发”,用包布蒙上第二天早上才能“发”好。

做贴饼之前需要加碱中和,铁锅里的水烧的响边了才能往锅边贴一圈,最大每个不能超过六两(否则难贴熟),贴好后盖上木锅盖,锅盖上蒙上旧麻袋,架柴大火猛烧,水烧干了要快速撤带火的余柴(晚了就糊,早了就生),闷一会,一锅黄澄澄的苞米面贴饼子就做成了,再另外做汤。

开饭时由炊事员用铲刀铲下来,无论男生女生,每人每顿只能分一个(定量是六两),菜汤(因为油很缺,青年点是不炒菜的)也是由炊事员给分的,免得干稀不匀,当天有定量的知青把饭盒(知青是不用碗的)都摆在炉台上,每人一盒,分完了才可以拿走,晚下工的由炊事员把其饭盒找来盛好闷在锅里保温。

虽然一个贴饼子男生根本就不够吃,虽然菜汤油很少也不好喝,但是大家都是一样的,谁也没有办法,就这个条件,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十三  青年点伙房管理的故事

全国只有吉林省把知青聚居地叫做“集体户”,辽宁省是叫“青年点”的,称呼虽然不同,性质是一样的。辽宁省的老三届知青最先是按学校、班级成建制的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到农村,学校里的班级称为“排”,各大队的带队知青称为知青排长,副手称为副排长,到大队后又把知青们分到各小队,排长和副排长也一样分到各小队。知青们在参加劳动生产时与本小队社员一样到各小队去上工,由各小队的队长、组长(兼记工员)领导生产(派活),知青们吃饭一开始是以大队为单位建伙房,因为各小队出工和收工的时间不一样很不方便,两三个月以后改为以小队为单位建伙房,每个伙房都由知青们自己做饭,一般安排女生做炊事员,记大队工分。
  辽宁省开原县上肥地公社某大队的男女知青们分别住在不同的老乡家,不是伙房的老乡家因为住了知青其烧炕的柴也到设伙房的柴堆里取用,每天都得烧炕呀。在各小队知青的伙房一般设在小队部或可靠的老乡家,1969年秋冬知青宿舍(青年点)盖好后伙房才转到知青宿舍的厨房,男女生也同时转进知青宿舍里居住,知青排也因此被称为“知青点”或“青年点”,但原来的知青排长称呼不变还是叫“知青排长”,该称呼一直延续到知青们全回城为止,“点长”其实是别称,有这么叫的,并不是正式称呼,正式称呼还是“知青排长”。

另外每个知青伙房都设一个不脱产的伙食长(事务长)管理生活,各小队也安排一到两位老贫农协助管理,一个青年点生活管理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伙食长管理的水平和其他同学的配合。辽宁省开原县上肥地公社各大队知青并点是在1971年秋第一次大抽调之后,各小队的知青都不多了,伙房分散在各小队不利管理,于是都以大队为单位把知青们合并到条件最好的一个知青宿舍(青年点),伙房也合并到一起,只是出工干活还是到各自小队,给伙食长带来很多麻烦,因为到了秋天粮食分配各小队在时间、品种、数量都不一样,打柴的山也不在一起,菜地也不在一起,各队的拉柴马车也要分别去要,还要和各小队会计分别核对每名知青的粮食账目等等。好处是全大队知青集中在一起生活方便不少,减少了柴禾的消耗,减少了做饭的人工。到了1974年夏秋“厂社挂钩”,辽宁省开原县上肥地公社接收了一批新知青时,是沈阳松陵机械厂(沈飞集团)职工们的子女(九年一贯制应届中学毕业生),公社尽量往条件好的大队安排,那些特贫困的吃返销粮的大队就不安排新知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