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妈妈,再见吧家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载入青春的史册,一去不复返,啊……未来的道路是多么曲折,多么漫长,生活的脚印深浅在偏僻的异乡。”每当我唱起那首深情、悲恸的《南京知青之歌》这第二段歌词时,热泪禁不住夺眶而出,对于歌词内容我有着切肤之感。 让历史的镜头重现1970年6月30日宁波那个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大雨倾盆的下午。火车南站人山人海的站台上,数以千计的送行人流中,他们有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前来送别600余名赴黑龙江省汤原县和集贤县兴安公社插队落户的知青们。下午四时许,随着支边知青专列汽笛声长鸣,那撕心裂肺的哭声与雨声、雷声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现场沉浸在一片悲伤中。缓缓启动的车轮,亦挡不住亲人们紧紧握别的双手。当列车渐渐远去时,我把头探出车窗,透过泪水婆娑的双眼,回望站台,那黑压压的送行人群,仍久久不愿离去…… 从那天起,时年18岁,作为68届初中生的我与专列内的同龄知青们,从此告别了爸妈,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远离了故乡,正式踏上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人生道路。去向那3800公里外遥远的北大荒屯垦戎边。此情此景,将永远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7月4日,我们17名宁波知青(其中男12名,女5名)来到了汤原县振兴公社双兴大队,大队共分2个小队,我被分配在第2小队劳动。我们插队的屯子位于偏僻的松花江畔,距县城100多公里。那时屯子里甭说电视机,就连收音机也是罕见的。我们每天吃的是苞米渣子、窝窝头、玉米饼、小米粥等粗粮,常常是大葱蘸大酱下饭,一年难得吃上几次肉,住的则是泥草垒的土屋。知青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与黑土地打交道,生活既艰苦又枯燥。这与我们宁波鱼米之乡的生活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了。 《南京知青之歌》第三段的主要唱词是“跟着太阳起,伴着月亮归,沉重的修理地球,是光荣神圣的天职我的命运……”,刚下乡时,正值盛夏,北大荒的夏天天亮得早,太阳早晨三点钟就升起,到晚上八点才落山。我们夏季劳作,主要是锄草铲田,每天要干十四、五个小时的农活,所以劳动强度很大。金秋收获季节里,我们每天披星戴月,白天收割玉米、高粱、黄豆、稻谷等农作物,累的汗流浃背,直不起腰,晚上还要到场院里脱谷上夜班,困得眼皮直打架。打场时尘土飞扬,弄得满头满脸都是灰尘。那时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在热乎乎的坑上美美地睡上一觉。隆冬的北大荒白雪皑皑,寒风凛冽,松花江冰冻三尺,江面上可以跑马车,开汽车,气温在零下二十几度。生产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刨粪、挖沟、修水利。由于冬季日短夜长,回到宿舍最难熬的便是无聊和寂寞。这时宿舍里不知谁哼起了《南京知青之歌》,大家想家的情绪会一古脑儿涌上心来。继而就痛哭一场。 “每逢佳节倍思亲”溶溶月色中秋夜,知青们吃着月饼,纷纷走出土屋,仰望皎洁的明月,站在松花江畔,面朝南方,思念起遥远的故乡,默默地祝福亲人健康,幸福。轻轻地唱起了“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家乡,啊……长虹般的大桥插上云霄,横跨长江,威武的钟山虎踞着我的家乡。”这是《南京知青之歌》的第一段歌词,唱着这段赞美南京风光的歌词,它与我们宁波景色多么相似啊!我们宁波知青也容易唱歌生情,那巍峨的四明山,滔滔的甬江水,雄伟的灵桥、新江桥、美丽的三江口,锦绣的月湖,烟波浩渺的东钱湖,还有故乡年老的父母,可亲的兄弟姐妹。每每思之,禁不住泪流满面。因为,那时有严格的户籍制度,提倡扎根农村、边疆一辈子,知青要想把户口迁回城里是难上加难的,所以,都深感前途渺茫,思乡,返城的愿望都十分强烈。 《南京知青之歌》产生在1969年5月。它的背景是全国上千万城镇知青(特别是66、67、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为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最高指示和“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大批知青上山下乡,加入到这场空前绝后的运动中。歌曲作者是南京五中67届高中毕业生,二十岁的插队知青———任毅。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把歌曲演绎得真切感人,可歌可泣。没有官方的任何宣传广播,也没有刻意地渲染,极短时间,歌曲就不胫而走,相互传唱,风靡石头城,一时成为轰动全国的著名知青歌曲。莫斯科电台更以男声小合唱的形式,冠以《中国知青之歌》之名。不久作者厄运降临,以“反动歌曲”罪名逮捕入狱,几乎要被“四人帮”一伙置于死地。幸亏受到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和江苏省革命委员会主任许世友将军的保护,才幸免于难。作者在度过了九年的铁窗生涯后,直至“四人帮”垮台,才被无罪释放。 为何一首好端端的知青歌曲会遭受如此劫难呢?我个人认为: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把知青当时思乡、恋乡的情感和求学的愿望及农村现实生活,劳动情景,唱得真切感人。它唱出了知青们的心声,引起了广大知青的共鸣,因此会流传全国。 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大快人心!从而结束了十年“文革”动乱,感谢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让我们广大知青终于返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斗转星移,时光茬苒,三十五年过去了,回首往事,当我再次唱起这首《南京知青之歌》时,总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05年1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