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739|回复: 3

知青岁月」上海知青和二大金刚的故事

[复制链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发表于 2022-1-11 2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青岁月」上海知青和二大金刚的故事

用三只眼看世界
发布时间: 2022-01-10 09:43
历史领域创作者
#知青#
上海知青和二大金刚的故事
夏文元 郁以凡


1972年开春后,大地已经全面解冻,我们从临时居住的牡丹江市林业局三道关林场子弟学校教室,转场搬迁至已经粉刷一新的知青新宿舍(马厩改造而成)。新舍紧邻“二大金刚”的居所,我与另外两个知青被安排和"二大金刚"同住一个屋子。“二大金刚”个人成份是历史反革命,文革中的黑五类,定性属于"坏分子",所以他的住处也紧挨着马厩。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场领导安排上海知青和他同住一个房间是有用意的,其目的就是想让我们时刻掌握他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言所行。

大家都知道,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故事里有匪首座山雕,还有八大金刚。据说杨子荣剿匪小分队抓获匪首座山雕和其余土匪之后,唯有“二大金刚”逃脱了。

"二大金刚"真实姓名叫许延金,中等身材,大约六十多岁吧。稍显鹰钩状的鼻子下方留有两撇往上翘的胡须,常见他叼着大烟袋(有时也卷些黄烟叶抽),微微驼着背、前倾着身腰在林场大道和场院里溜达。据林场老人们讲:五十年代期间,"二大金刚”和一些朋友在林区是大锯匠(那个时候山区是没有电的),木材加工全靠人工拉大平板锯来完成,他们把锯好的木板和木方拉到牡丹江卖。收入比一般人高,卖了钱就在市里吃喝玩乐,钱花差不多了再回山里拉锯。因为他们都没成家,也没什么负担,有时也找个相好。

1960年三道关建成国有林场后,他和那些大锯工就自然流落到林场充当临时工(当时林场收留临时工是不需要办什么手续的)。64年国有林场下放了一批人员,其中就有他,许延金因无家可归只能留在林场。65年林场成立职工家属副业队,就把他划归家属队了。由于没有正式工作,靠给家属队打工挣点小钱或者套些野兔、逮只野山鸡换点零花钱。

刚到林场时听说过马厩边上那间破旧屋子住着个"二大金刚",但从没与他打过交道,偶尔路上遇见时,也就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可我万万没想到,千里迢迢下乡来到牡丹江,居然会和座山雕手下的“二大金刚”同居一室。

小说(林海雪原)我已翻阅过数遍,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更是家喻户晓。小说作者曲波已经把座山雕和金刚们描述的很清楚了。如今一个活生生的”二大金刚”要与我们住在一起,而且是同睡在一个炕上。心里总觉得怪怪的,一直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的想法与好奇心牢牢掌控着我。

"二大金刚”由于戴着历史反革命的帽子,文革后就开始寡言少语了,不愿与他人打交道,所以一直是单身。他生活比较古板,除了喝点酒和搞些猎趣之外,没有其它的嗜好。初看似一个普通且稍带猥琐的人,一点也看不出曾经是个土匪头的模样,给人的印象就是个窝窝囊囊的小老头。问他为何不娶个娘们安个家,小老头说自己是被管制对象,没有娘们愿意跟他,再说岁数已大,已无非份之想了。

和"二大金刚”相处的这些年里,我仔细观察过他的生活习惯和人生处世方式,觉得这个小老头没有想像中那么坏。平日里"二大金刚“好喝点小酒,但不多喝,一般情况下,中午和晚上能喝个二两多点白酒。他那才叫真正的喝酒,拿个小碟子,用袖子擦拭一下,碟子里盛点大酱,抓两棵大葱撸吧撸吧,坐在炕桌边就喝开了,或者取几个蒜瓣就点粗盐粒也能下酒,高兴时还会让我们几个陪他喝两口。

“二大金刚"平时就喝当地产的土烧白酒,一块钱一斤的土烧,酒精度很高,倒在碗里,火柴一点就会燃起蓝色的火苗。我曾多次想利用陪他喝酒的机会,设法撬开他的嘴打听点什么,但从未得逞过。有几次我特意取出牡丹江军马场自产的"小烧白酒",请他上炕喝几盅。从脸色表情看得出他是很高兴的,两盅白酒下肚后,话匣子打开了。说起狩猎、下套子时,那两只不大的眼睛能放出精光,用他那带有浓重山东口音给我们讲述以前的故事。他边喝酒边有声有色地描绘下套子的方式和技巧,讲他宰杀套着的野猪之事,说自己狩猎时枪法是如何如何的准啦,什么指哪打哪啦…。但只要我们试着提及座山雕和其他几个金刚时,他立马就没了精气神,到嘴边话硬生生的给咽了下去,耷拉着脑袋,眼神也成灰暗的了,就像一口酒也没喝过似的。

看来这个"二大金刚"绝对是个老奸巨滑、老谋深算的主儿。几十年来,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后,"二大金刚”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他深谙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这个道理,他不愿因为醉酒后的失言而惹火烧身。经过这么些年的改造,"二大金刚“身上已经没有土匪那种彪悍劲了,土匪习气更是一扫而尽,但他那狡兔三窟的功底还是相当扎实的。

73年的中秋节,我们几个陪他喝酒,可能是喝高了,我还是从他嘴里抠出了一些想知道的事。他说〈林海雪原〉小说中很多故事情节与事实是不相符的,土匪在逢年过节时下山打家劫舍的事情确实有,但没有威虎厅和百鸡宴之说。土匪的老巢就是在深山老林的山沟里建了几个原木窝棚而已,所谓的威虎厅也就是山顶上搭建了一个马架子,也没有什么九群二十七地堡。他说在威虎山是给座山雕喂马的,他和座山雕还有另外几个哥们是拜把子兄弟,他排行老二,因此就成了“二大金刚"。杨子荣上威虎山时,他也见到过,杨子荣说自己也是个胡子(土匪),还和杨子荣比试过枪法,好像是不分上下,打个平手。我们严肃的对他说:"文学创作有虚构内容是正常的",他点头称是。他嘻笑着说,由于自己没有文化,还闹出个大笑话。那次样板戏剧组来现场拍戏,上海京剧团导演采访他,并要为他照相,当时就吓得尿裤子了,他以为站着拍照是要毙了他。

"二大金刚"原本是个比较开朗的人,文革前经常给林场人讲威虎山的故事。可能在文革期间被整怕了,从此一反常态,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再也不愿、也不敢提起往事。

他的生活习性还算可以的,多年来一直早睡早起,晚上小酒喝完后就早早躺下了。就是个人卫生实在不讲究,时常脸不擦、脚也不洗,盖上被子就呼呼大睡,我想这极有可能是他在当土匪的时候就养成了这个劣习吧。

牡丹江地区夏季天亮的早,他也起的特别早,经常是清晨三、四点左右,炕上已不见他身影了。有时我都会产生幻觉:这小老头是否又给河神庙老道宋宝森递送情报去了。其实“二大金刚"凌晨赶着出门,是去附近的大山里下套子和溜套子,“二大金刚"对下套子是深有研究的,这是他的绝技,在林场是数一数二的高手。

和“二大金刚”住在一起,有一个好处是知青们忘不了的,那就是一年四季的烧炕(东北的夏天也必须烧炕,否则会因潮湿而得病)工作都由他承包了。可能是当了半辈子土匪,没干过什么好事,现在用这种方式来弥补一下过去的罪孽。也有可能一是他自己也要睡这个炕的,二是能让我们上海知青对他增加一些好感。

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也常会提及如何狩猎和下套子的事情。"二大金刚“的下套绝活是全方位的,除狍子和野猪偶尔套几只外,野山鸡、野兔是手拿擒来。“二大金刚"趁上山溜套时还会顺便采摘些木耳,蘑菇,他能识别分辩出有毒或无毒的蘑菇。心情好的时候就用兔肉、木耳、蘑菇做点下酒菜请我们几个一起吃。几个知青在他的授技下也学会如何下套逮野兔了,可惜回上海这么些年无用武之地。

"二大金刚"常把逮到的野兔和野山鸡卖给我们知青,买卖还算公平,不论兔子、山鸡的大小,一律两元钱一只。后来才知道,他是用卖野味的钱,去换酒喝了。

1974年4月,我因工作调动住进了东村林场子弟学校的宿舍。后来听说一个冬天的晚上,"二大金刚"醉酒后熟睡在室外的雪地里,恰巧被同住的上海知青崇国权发现后搀扶回宿舍,这才救了他一命。1977年8月,"二大金刚"患虐疾一病不起,不久因救治无效而去世。

就这样,这个在威虎山剿匪战斗中漏网的“二大金刚”。他在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经历了肃反、三反五反等运动,经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后,带着历史反革命的身份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不是历史上没有血债的话,他不可能活得这么久。

下葬那天,上海知青沈传富等人也去了现场,为他挖坑抬棺,送他最后一程。

作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同睡过一张炕,曾与“二大金刚"有过两年渊源的我,不算是知己,也是室友吧。我得到消息后,只能默默为他祈祷:"二大金刚”一路走好,愿你下辈子一定要做个好人。

作者:夏文元、郁以凡,原牡丹江市林业局三道关林场、东村林场,上海知青。
来源:老知青家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 20: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那时雪 于 2022-1-11 21:06 编辑

建国后如此多的政治运动,二大金刚活了下来,得益于远在黑龙江深山老林,不谈政治,无家室,倘若他在北上广津等大城市,红卫兵不打死他才怪呢。我知青点50多岁男赵队长,家远在另一生产队,一星期才回次家,平日住在我们大队部(分场),几乎天天买喝我场酒坊土豆,高粱60度左右白酒。酒菜是臭豆腐。酒量好像不超过半斤。赵队长和善平易近人,负责菜园子,蔬菜行家也。东三省男女时兴饮酒,东北流行语“烟酒不分家”,此地办事一般是现递上烟卷一颗,好说好说;酒席上托他人·办事,研究研究(烟酒烟酒),不请客吃饭,送礼,即便是符合规定原则事,想办成,一般亦难。多少知青事,尽在酒席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2848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2890
发表于 2022-1-12 18: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的故事,不知哪年能说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12: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月雅湖 发表于 2022-1-12 18:40
知青的故事,不知哪年能说完!

50年代始多少知青下乡事,道不完说不尽........巨大的故事宝库,遨游其里。。。。。韵味无穷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月雅湖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