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觉民 于 2021-4-5 09:16 编辑
明代藏书家、书法家——丰坊 (根据讲座稿整理) 中国大多数藏书家都寄厚望于子孙,希望后辈能珍守并世代维系书香,籍以成名成家、光宗耀祖。然而“君子之泽,三世而斩”,一般的藏书家不过数代而已,宁波天一阁范氏十三代薪火相传的历程被誉为中国藏书史上的奇迹而名闻海内。 由于天一阁的名气太大,掩盖了宁波其他藏书家的光泽,也忽略了其他藏书家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当我们把目光追溯久远的历史,追寻宁波其他藏书家时,很快就能发现,天一阁作为藏书楼诚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但作为家族保护的藏书,传承最久的却是同一代的丰坊万卷楼。丰坊和范钦、万卷楼和天一阁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丰坊(1492—1563),字存礼,存叔、人翁,号南禺外史、道生。明代鄞县城西隅马园人。其少警敏好学,精研书法。正德十四年(1519)乡试第一,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礼部主事。此时朝廷发生了“大礼仪”事件:嘉靖登基后为了追封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帝,不惜与群臣反目。从礼法上看,如果追封生父为帝,那就是对正德帝不孝,而不追封,就是对生父的不孝。其间廷杖致死17人,受惩处的官员达115人。丰坊随父亲丰熙也在被廷杖的名单里,头一位便是翰林学士丰熙,丰坊也因此被贬。但次年,他却又违背初衷,上书请建明堂、加兴献王庙号。他大概是揣摩嘉靖的意思以图进取,嘉靖采纳了他的一些建议,但没有让他加官进爵。后来任职南京考功司主事,嘉靖六年(1527)贬为通州同知,最终罢官归乡。丰坊因为这件事违背了父亲和自己的初衷,一直为士林所诟。 一、历史最长的家族藏书史 丰坊一生爱书如命,藏书成癖。任职期间便留心收购各地古籍善本,仕途失意后更刻意著述,深研书法。他搜集了大量的公私刻本进行辑录,对无法买到的书籍就雇人抄录,经书百家兼收并蓄。他醉心于碑帖的收藏,以至于卖掉了祖上的千亩良田购法书名帖。返乡之后便大兴土木,在月湖边建造一个颇具规模的藏书馆(现宁波饭店附近),置奇树怪石在园内作点缀,集书籍五万卷,取名为“万卷楼”。 万卷楼藏书从何而来呢?据全祖望《天一阁藏书记》:“盖万卷楼之储,实自元佑以来启之。”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载:“丰氏藏书肇自北宋。”也就是说,从1086年起,丰氏家族就已经开始藏书了。 丰氏乃是北宋时宁波史、郑、楼、丰四大名门望族之一,在士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北宋的丰稷为丰氏的中兴之祖,是宋嘉佑四年(1059)的进士,官至御史中丞,蔡京当权后遭罢官归里。至建炎三年(1129),追复其为枢密直学士,封号清敏。他的一生,除勤政为民外,“以枢密之贵,独处一室,恬无他好,惟以图史自娱,”(宋袁燮《丰清敏祠记》),由此,开创了丰氏家族的图书收藏的历史。 丰氏家族自丰稷以后,自元至明代代都有名人,藏书越来越多,在江浙一带颇有名望。据记载,在藏书传承过程中,世孙丰有俊、八世孙丰庚六及子丰茂四,以及十二世孙丰庆四人对此功不可没,在家族搬迁过程中,图书少有遗失。尤其是丰庆,“使元佑以来之图书,由甬上而绍兴,而奉化,而定海,复归甬上。”丰庆在河南布政为官,其子丰耘,官教授,子丰熙,官学士,丰熙之子即丰坊。他们虽做官在外,但未曾举家迁徙,图书始终留在宁波,实为宁波的文化积累作出了不凡的贡献。 丰坊为丰稷的十五世孙,丰氏藏书从丰稷至丰坊经历十六代,若从宋元佑年间(1086—1094)算起,至丰坊晚年将藏书售于范钦为止,历时470年左右。而范钦(1505—1585)的天一阁藏书从他传至其十二世孙范鹿其,至1949年归国家所有,若从范钦28岁中进士的嘉靖十一年(1532)算起,约为 410余年。若从范钦建楼年间(1561—1566)算起,还不足400年。 显然,从家族传承图书的角度讲,中国传承最久的家族藏书是丰氏的万卷楼,而不是范氏天一阁。 早时丰坊与范钦为邻,由于相似的贬官经历,又有共同的志趣爱好,他同范钦的关系十分密切,互将对方引为知己,你来我往,经常往返于万卷楼和天一阁之间。他们相互倾慕,情义深笃,一起考校古籍,鉴别版本,经常讨论学问至深夜而不倦。“万卷楼”,藏有海内珍本甚多,范钦常向他借抄典籍,以充实自己的“东明草堂”(天一阁最早馆名)。直至丰坊晚年得了“心疾”,精神很不正常,藏书多被门生辈拿走,后又遇到一场火灾,于是,他就将月湖碧沚住所卖给范钦,“万卷楼”的残余藏书也尽为天一阁所有。 丰坊学识渊博,长于诗文,著有《十三经训活》、《子贡诗传》、《〈易〉辩》、《古书世学》、《〈鲁诗〉世学》、《〈春秋〉世学》、《〈诗〉说》等。著书夜以继日,黄宗羲《丰南禺别传》曾对他有很形象的描写:“读书注目而视,瞳子尝堕眶外半寸,人有出其左右,不知也。”读书时眼珠子竟凸出眼眶有半寸之多!虽是夸张,也足见丰坊读书专注的状态。 丰坊不善治家理财,所以后来家财都丧失殆尽,其万卷楼藏书中的宋椠(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和写本,被门生辈窃去的十之有六,后又不幸遭大火,故所存佳本已无多。失火的原因传说的是丰坊与范钦夜间醉酒而卧,不慎火烛点燃帐幔,蔓延到丰坊的万卷楼所致。范钦从万卷楼的废墟中领悟到火乃为藏书之最大敌,故后来在天一阁扩建时,引入月湖之水在藏书楼前筑作水池,以作防火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