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926|回复: 4

做一个走马塘的守护者 · 邬毛银

[复制链接]

289

主题

121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207
发表于 2020-11-15 10: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口述者:邬毛银
整理者:夏雪儿
间:2017年4月21日
点: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52225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9956\wps3.png
       邬毛银,1948年生于宁波,祖籍奉化禾家桥。小学毕业后就业,18岁插队落户到走马塘,曾出席鄞县、宁波地区知青积代会。1979年知青返城,作为农婚知青,被安排在插队地区的社队办企业的鄞县光学仪器厂。1987年春创业,与长女在宁波江东百丈街合开“乡城土产日杂店”,多次被江东区工商所评为“五好个体经营户”。2000年3月开始收藏走马塘、茅山文化资料。2005年9月放弃个体商铺经营,重返第二故乡走马塘,自费创办“走马塘邬毛银收藏馆”,含“振兴走马塘,复兴南来第一山”资料室、“走马塘历代进士(76位进士画像)陈列室”、“进士村书画室”、“共和国知青宁波实景室”、“亲近故乡藏书楼”、“我身边的文明之星陈列室”等10间展室。17年来,一直致力于古村保护和开发,被誉为“第二故乡”的文化志愿者、“走马塘文化守护人”。

  一、报名下乡,来到走马塘
  我父母家里总共6人,两兄弟,两姐妹,我排行老二,也是长子。支农下乡对于我的家庭而言,是必然,也是偶然。原本最小的妹妹也要列入支农对象,后来政策调整,妹妹刚好未踏上这班支农末班车。
  当时是国家困难时期,家庭情况不好,父亲在宁波中百公司当营业员,母亲是家庭主妇,姐姐则在江东制绳厂工作,她为家庭挑起生活的担子,功不可没。时运不济,家里生活困难的程度在现在是无法想象的。我小时候不爱读书,也没想过要成为多有文化的人,那时只想着早早做生意来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1962年我小学毕业以后,在宁波三江口做小买卖。当时的新江桥还是新江桥还是浮桥,汽车单向行驶。做了一年之后,去了我姐姐的制绳厂工作,在厂里我做了一年多的学徒工,厂领导动员我下放农村。父亲在出席宁波市江东区下放农村的动员大会上替我积极报了名,我想,这也是一件好事,至少能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我不仅是被下放的知识青年,我还是做生意的人,更是“第二故乡”走马塘的“倾情古村保护”的人。
  1965年3月6日,我与宁波东胜街道20多位同龄人一起戴着大红花被敲锣打鼓地送走了。我们从宁波新河头航船埠头乘航船到鄞县茅山公社走马塘大队插队落户。那年,我不满17周岁。到走马塘大队的时候,队长用扁担帮我们挑了七里路的行李。一踏入走马塘贵房明清建筑的三合院大队办公室所在地,大队书记、党员干部、各队队长一众人就为我们的到来设晚宴, 开欢迎会,接风洗尘。随后,我被安排到高墙森森、大院深深的前新屋古宅。夜幕降临,我不清楚别人怎么样,面对窗外摇曳的树影与宁静的夜晚,我却在这全杉木结构的老屋中久久无法入睡。之所以失眠,我至今仍道不出个缘由,但或许像我和别人曾提及过的,冥冥中有祖先指引,要我好好保护千年古村吧。
  到了我这种年纪,你说完全不信鬼神,也是不可能的。我到了走马塘的第二天,大队书记要在行五房祠堂召开全大队社员的春耕动员大会。那是我见过的最好最大的祠堂(走马塘百年同文学校),在走马塘西面君子河畔,现在已经被拆除了。有一次,公社在茅山山下的中学操场召开万人大会,走马塘人出席会议,在这个祠堂集合,当时天还没亮,人还没全部到齐,我走进了祠堂,祠堂里面有长椅子,我把两根椅子拼在一起,可能是前一天晚上辗转反侧没有睡好,在上面躺了一会儿就睡着了。梦里梦见我在祠堂上方旋转飞着,醒来时,觉得浑身骨头痛不能动弹还有祖先跟我说话。和大家一起去茅山集会的时候,我才恢复了正常。现在想想,这大概是冥冥中我和走马塘最初的缘分。

  二、插队落户,生活在走马塘
  刚到走马塘的时候,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当时的房子是由国家付了五年租金的,给我们三个人住,二楼是卧室用来休息,卧室下面一间用来做资料室。和我一起住的还有另外两个知青,一个19岁,一个20岁。那时候我最小,时常得到他们的照顾。后来这两位知青当兵返城,有了知青和参军的双重经历,他们上升就快得很多。但是我羡慕不来。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9956\wps4.png18岁的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但是那时候农村很苦。夏收夏种的时候,每天早上三点多起床,晚上七点回来,人正要睡的时候被强制拉起来,身体很疲劳,又没得吃,睡眠又不足。这样的日子不止一两天,一个多月这样下来以后,有一天三点多起来去割稻,东方天还没有白,就挑着空箩走出去了。那时候的路坑坑洼洼,十分不平,河道旁边的石板路高低不平,一边挑着割稻箩,一边走,还很想睡觉。我迷糊地走着,突然右脚大拇指碰到高低不平的石板上,当时痛得鲜血直淋,一下子惊醒!好在同路乡亲放下箩担,帮我一起包扎好伤口。还有一次我生病,是三个村民轮流抬着我往返奔走20多里路,到茅山卫生院就诊,又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我才得以康复。
  还有一回,也是晚上,在菜场里买了些菜,吃了以后就开始闹肚子,像我们这种年轻小伙子身体都好,但是那时候上吐下泻整整三天,幸亏那时候的一个队长抬着我走了十里路,到医院才看好了这个毛病。这件事我永生永世不会忘记,对方不是为了钱和利益才帮我的,这难得的情分是走马塘乡亲对我的真心。还有一次春耕时回家吃中饭,肚子饿得慌,可走进家门时看到铁锅冷灶,心里暗暗叫苦。当时,邬老太手捧钢精锅,盛满香喷喷的白米饭,加上绿色鲜嫩小菜,送到我家来,我已习惯了,接过来就吃。充满浓浓情意的美餐,吃在嘴里,暖在心里。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左邻右舍的大嫂大娘在农忙中给我送饭、送水、送点心;种田时送上种田金团,立夏送茶叶蛋,端午送粽子加沙炒豆;农家逢喜事,送上吉饼加油包;逢年过节,我们知青“讨饭做财主”,凡是乡亲们家里有的,我们都有。
  刚插队,我队里的社员见来了宁波的三位下放青年,这恐怕要夺了他们饭碗,影响他们的经济分配,于是,队委会与别队合伙商定,创办队办砖瓦厂,提高两个生产队的经济收入。办砖瓦厂,必须先造窑厂。这下老祖宗的坟墓等自然而然成了建造窑厂的重要资源,如:墓石碑等石料、砖头等,古树、堂前等木材料成了造窑的建材。走马塘这个地方,连一个小小的亭子里都有清朝古物,因为这里的人家以前大多是书香门第,这样的文物拿来了也就被收走了。走马塘的文物被破坏得也很多,比如旁边祠堂的双层牌坊,字很精致,因为那时候牌坊下面是树桩,为了要这个树桩,就把牌坊拆掉了。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木料怎么会这么紧张,拿了树桩也没用啊。本来有老祖宗的祠堂在的,各代的历史牌位也有,后来资源紧缺起来,索性就把祖堂拆了拿木料。那个年代真的是十分混乱。人们根本不具备文保意识,许多文物横遭厄运,让人十分惋惜。那个年代真的是十分混乱。如今看来,这简直是古村的惨重损失。
  造窑厂期间,我每天日里干,晚上还要加班干,干的还是拆祖宗坟的事情。在城里长大的我,面对沉重的体力劳动,父母又不在身边,一切工作和生活都得靠自己。多年后,我恍然领悟:“这就是时代给我们的艰苦锻炼,是我们真正懂得了苦难,才对今天的幸福倍感珍惜。”


图片3.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主题

121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20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10: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觉民 于 2020-11-15 10:28 编辑

  三、成家立业,情系走马塘
  一般人23、24岁的时候就会有人来介绍对象,做媒。因为我当时表现比较好,身手快,割稻插秧都比别人快,不会偷懒。特别是中午挑担的时候,别人都需要中途休息,而我却不需要。于是妇女队队长向我介绍了她的外甥女,双方都觉得合适,我就在24岁结婚了。
  父母觉得我要结婚,起码要有基本的家具,用三合板做床,做了被褥,做了柜子和桌子。我父亲工资40元一个月,我母亲是一个家庭妇女没有工作,再加上父亲爱喝酒,我还有个弟弟,所以条件真的是不容易。我是在1971年下乡时候是很难回家的。我基本不回去,因为当时生活困难,从走马塘经过姜山到宁波步行得走20多公里。尤其是高温天,路上能把人烤熟。
正月初六结婚的,结婚的时候还欠着钱,因为平常是很少见到钱的,很困难。结婚的费用,平常的生活费,最困难的时候,理发,买调料的钱都没有了。过新年我都不敢上丈母娘家去,只问别人借了5元钱过年。
  1971年春耕前,我被大队党支部推荐为上海产七一丰收——35型四轮拖拉机机手,直至1979年知青政策落入。这九年,我驾驶着拖拉机,穿梭在走马塘2200多亩的土地里。然而这一年却是宁波的旱灾年。我和妻子都是队里的全劳力,可一年下来,除去口粮,还是倒挂户。我把家里烧下的稻草灰做了抵债。春节一家三口人回宁波探亲,乘奉化一号客轮,买船票靠的是女儿舅婆的压岁钱,有贰元钱。可见,当时的农村生活是非常艰苦的。
  在走马塘,我插队生活了22年,这期间,我对走马塘人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尽管走马塘不是富裕之村,但走马塘人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他们淳朴、敦厚,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我,呵护我。 我在这个广阔的田地里,学会了许多一系列农活:横草籽、耕田、锄田、勒白、转田、摊田、耙田、摘秧子、拔秧、插秧、除虫、割稻、打稻、挑担等等。我干过小队办砖瓦厂,开过走马塘大队九年的丰收——35型四轮拖拉机。虽然一年下来,除去口粮所剩无几,但我始终无怨无悔,甚至觉得自己已深深植根于走马塘的土壤里了。

  四、落实政策,毗邻走马塘
  1979年下半学年,鄞县知青开始逐步落入政策返城进工厂。因为我是找农民的女儿结婚,是农婚知青,只能安排本地区的社办企业,但我有特长,是走马塘大队的丰收——35型四轮拖拉机机手,所以,茅山社办企业的光学仪器厂领导优先把我录取。
  在光仪厂,我曾修理过柴油机、做过装配工,管过发电机,当过喷砂工等。这8年的社办企业工作,对我来说,没有成绩,没有惊喜,是为生存而度过的。光学仪器厂的职工,大多数来自知青,是知青厂,是免税单位。我有付出,但我的收入并不高,一次,我向厂领导反映实际问题,我说,我每月拿的月奖不高,而且年年没有年终奖,我家有两只上初中的书包,但凭工作量,我拿的奖金同别人相比是吃亏的,希望领导您能考虑下。领导面带笑脸,听了我反映的话后,马上表态,答应我月奖会提高,年终奖会考虑。结果月奖提高了,年终奖因为日子久了,全厂人多事杂,没发给我。因为领导没给我年终奖,我辞职到宁波市城里创业去了,如果厂领导给了我年终奖,说不定我可能还会继续留在社队办企业的光学仪器厂继续工作下去,就没有后来的事情了。
  光仪厂的8年,我没有一张荣誉奖章的成绩,不过厂里的职工认为,光仪厂有三个知青在各个方面表现很好,得到大家的认可,其中一个认可就是我。光仪厂8年工作,大伙对我的表现有这样的评说、认可,对我来说是得到了精神上的嘉奖、能够心安理得了。

  五、回城创业,暂别走马塘
  1987年春(知青返城的第8年),我下定决心,准备自己闯出一条创业的血路来。那年,我刚好40岁,已经在走马塘生活了22年。我辞掉了社办企业的工作,带着17岁的大女儿离开走马塘,到宁波城市创业了。
  万事开头难。出来之后,凭借着当过农民,什么苦我都能吃的想法,我打算在城里大展拳脚,但因为知识储备不够,刚开始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先,我做起蔬菜生意。那时是毛笋盛产的季节,我到宁波最有名的大雷、爱中毛笋出产地去进货,凌晨2时,我把进货好的毛笋通过手扶拖拉机,从山区运输至宁波西乡靠近城市边的地方,然后再通过三轮黄鱼车,运到宁波江东新河头路边的菜市场出售。做小买卖,风里雨里,人虽辛苦,但赚点劳力钱是有的。做蔬菜生意,要随着蔬菜季节的变化,更换上市蔬菜的品种,况且要具备经营场地等。于是,在炎热的季节,我开始转入劳务输出,做搬运工等。当时,大女儿来宁波,暂时安排在宁波罐头食品厂工作。来宁波创业,对于我这个从农村到城市初来乍到为生活打拼来的人来说,找个工作仅仅是一桩事,还得面对衣食住行各类其他生活上的问题。
  我母亲是一个很会做生意的人,这是我上海阿姨对我母亲的评说。阿姨对我说过:“我还不懂事时,你母亲闲不住在家,出去会做点小生意,一度曾摆过小书摊等。你母亲很有眼光,在百丈街买了一间可开店的街面房,日后应该可以用到。”这句话后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得到了印证。
  母亲的街面房在近40年间并未产生什么经济效益。不过在大跃进年代里,居委会曾把母亲的店面房间同两旁邻居的店面拆墙打通使用,但后来还是归还给我们每户,因为这街面产权属私人财产。改革开放,母亲利用店面房做点小生意,或多或少尝到一点小生意的甜头。我和女儿两个都是农村户口,回宁波来创业,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经过一番商量,原本住楼上的父母搬到楼上居住,原本在楼上居住的弟弟一家三口到外面租房,1987年10月1日,我在宁波市江东百丈街“乡城土产日杂店”(我父亲题赠的书法),就在宁波无线电厂生产的8400双响录音机播出的流行歌曲声中开业了。
  “乡城土产日杂店”在当时尚属凤毛麟角,由于我讲究信誉,诚实经营,日杂店颇为兴旺。百丈街先是我开创了第一家店,后来有街面邻居见我生意好,他们照着我的样,先后陆续又开了两家,百丈街的十间店面房里像我一样的店有三家。店多闹市,百丈街也成了一条商业特色街,《宁波日报》记者冯军曾专门为此写过一篇报道。江东新河工商所的有关领导,推选我为百丈街一带的个体户小组长,叫我出席江东区个体先进者大会等。开店八年中,我多次被江东区工商所所评为“五好个体经营户”。1995年,百丈街道路拓宽改建,街面房拆迁后,我转钟公庙街道经营。
  开店时,我正当壮年。店里进货,有时出货,由于店面小,晚上把有剩余的产品带去租房,第二天早上再带回店里所需销售不够的产品。店里的进出货,都是靠我搬运,以前做过农民,不怕苦,干体力劳动活是有力气的。进出货等,靠的是我一辆三轮黄鱼车,这八年,我踏着三轮车,带着货,穿梭在市区的各个角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主题

121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20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10: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觉民 于 2020-11-15 10:31 编辑

  六、感恩父母,难忘走马塘
  开店时,母亲给了我很多帮助,她是我创业路上坚实的后盾。我和大女儿都是早上来店里,晚上才走,母亲白天帮我大女儿一起销售,晚上管店只剩她一个人。我从母亲的生意经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为我今后的生意奠定了基础。困难时期,母亲在大办钢铁时敲矿石,为生计在姐姐的厂里做临时工等。母亲信佛,我开店的某一年的农历六月十九,母亲和姐姐一起去雪窦寺去拜佛,汽车乘至奉化江口站,当时江口站去雪窦寺还需转车,由于汽车班次刚刚开出,班次少,母女俩决定步行至雪窦寺。14时多,当母女俩步行至18道弯的上山路上,快要到雪窦寺了,一场雷阵雨把母女俩淋得湿湿的,母女俩到寺后的情景,被寺院的主持看见,主持一问母女俩,才知母女俩拜佛走了这么多步行路、山路,衣服淋得湿湿的,中餐未用过。母女俩信佛的精神,感动了主持和众多信徒,主持召集众弟子特意为母女俩打了一道普佛。人间自有真情在,感动才会有感恩。我的母亲活到了九十六岁才去世,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那时,退休的父亲时常来我店里关心、指导。在我儿时,父亲带着我去观看京剧《三打祝家庄》,看后一起用了夜宵。父亲是京剧迷,酒后兴奋时,还会唱两下。我们兄弟姐妹不会忘记父亲对我们付出的爱。记得困难时期,父亲常轮流带着我和弟弟到庆安会馆的食堂用餐。有一种爱,是付出所有也报答不了的,那就是父母的爱。父母亲爱我们兄弟姐妹,付出的太多太多!
  在父母的帮助下,我有了经商后的第一桶金。1988年,我在市区个体经商的第二年,我家有了三大“丰收”:一是我和大女儿在城里个体经商,获得“丰收”。二是茅山镇广播喇叭传来好消息,录取走马塘中专一名,我小女儿录取,这意味着我小女儿农业户口,可转入供应户口,这是小女儿学业上的“丰收”。三是我妻子在走马塘种下的一亩三分田的晚稻大丰收,这也是我们家告别农业的关门大丰收。这三份“丰收”,为我家今后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1年,我在长丰二村买了一套住宅房。当时这套房子七十平方两万多元,我也称得上“万元户”了。1995年,百丈街道路拓宽,我的店面房将面临被拆迁的处境,而分配店面房必须要三证齐全(房产证、营业执照、户口簿),这下好了!我支农的长子,户籍在插队地走马塘,三证不齐,我无店面房分配,眼看艰辛创业的店面房要没了,生活何处是着落?怎样才能解决好我三证不齐的支农长子在分配店面房的难题?我想到了新闻媒体的力量,于是求助了《宁波日报》记者冯军,向她如实反映店面房在拆迁分配时存在的实际问题,经过她牵线搭桥,妥善解决了我分配店面房的事。在此,感谢《宁波日报》新闻媒体,感谢冯军记者工作上的负责。
  闯城市,走个体,我在市区百丈街等开店经商十八年,但我仍无法忘却走马塘,忘不了乡间那一条条踩的熟透的机耕路、田塍路。每年,我总找机会回到走马塘,看望当年的父老乡亲,重访至今还保留着的古宅。那老宅还是老样子,那水缸还是旧水缸,只是被岁月磨得更光滑了。之所以抱有这间老宅,是因为我总觉得,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总有一天,我仍然要回到走马塘去。

  七、放下一切,重回走马塘
  我的人生第一站就是走马塘,二十二年间,走马塘父老乡亲给了我无数关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为感恩,2000年春,我开始收藏走马塘,茅山(南来第一山)文化等资料。说起走马塘的“浮出水面”,纯属偶然。2000年3月,宁波服装博物馆的创建人陈万丰在走马塘考察“红帮裁缝”的史迹时,意外地发现了这个明清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千年古村。自北宋端拱年间(公元988年)到元明两代,陈氏一族共有七十六名进士,四位尚书,八位侍郎,九位大学士,七位大夫,七位翰林,历代共有朝官、地方官、学官计165人,载入《明史》的有五人,在《宁波地方志》中立传的有二十人。在这个弹丸之地,能出现如此多的饱学之士,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奇迹。走马塘,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应是实至名归。接着,像《中国文物报》、《鄞州日报》等纷纷报道,一时间,走马塘名声大噪,海内外学者专家纷至沓来。
  我深知作为第二故乡的茅山有两块特色的旅游资源:一块是“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一块是天一阁创建人“茅山南来第一山范钦墓地文化”。这两块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所拥有的文化魅力,一旦失去,是相当可惜的!于是2001年5月至今,我开始通过多方奔走呼吁等形式,来提高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的知名度,把两块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名声打出去!
2004年10月1日,我写给时任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的一封信,想要发出我迫切的心声。而这对只有小学文化,插队时连写封家信都困难的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极为严峻的挑战。然而我并没有因此退缩,始终坚信“有志者事竟成”。我几乎将精力全部都投入到这次行动中去了。白天,我一面帮大女儿做生意,一面翻阅资料、请教相关的学者、专家,晚上,我做好生意,一个人睡在店里在桌上铺展开稿纸,冥思苦想,写写涂涂,一个开头,就用去了好几天时间,睡觉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二十八天后,厚厚一叠的文稿脱手,我却足足瘦了一圈。尽管语句不流畅,但我确信已经道出了走马塘村民的心声和美好愿望。当这篇万言建议稿,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我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像一个小孩子咯咯地笑了,仿佛所有的劳累,都消失在风中,不曾有过。
  2005年8月24日,走马塘村列入首批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9月1日,我决意放弃18年的宁波个体商铺,独自从城市来到第二故乡,自费创办“振兴走马塘,复兴南来第一山”资料室。
  2006年4月4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任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第一次考察走马塘村,并参观我创办的“振兴走马塘 复兴南来第一山”资料室,并签名题上日期,给予我鼓励。市委书记巴音朝鲁考察走马塘村后,批示市政府将走马塘古村保护、开发作为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次年6月5日,由市、区、镇共同出资了3000万元,拉开了走马塘古村首期保护、开发序幕。2007年4月7日、8月13日、11月12日市委书记巴音朝鲁一行曾三次来走马塘古村指导工作。2008年4月28日,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走马塘进士广场宣布:“2008‘和谐鄞州’欢乐城乡游暨走马塘古村开游!”开游仪式上,我上台领取荣誉证书等,被授予为“走马塘文化守护人”称号。我奔走呼号的辛苦付出,得出了认可。更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在新建牌楼的两根石柱上前后选用的竟是我与朋友胡金富撰写的两幅对联:集陈氏千年功德,扬中华一脉风采。天下文章冠陈,地方青史乡音。感动得很。

  八、千方百计,宣传走马塘
  2005年、2006年、2007年,我自费连续三届参加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会上推介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文化旅游的资源,推介天一阁创建人茅山范饮墓地文化“宁波的文化之旅”的资源。三届旅洽会,年年有报道、电视、广播相继采访我的内容。听到我名字或是与我联系来走马塘旅游的,不下数千人。我的资料室成了众多旅游者的联络处、歇脚点,渴了喝口茶,热了擦把脸。人多时忙不过来就连对门邻居陈如平、胡惠娣夫妇等都被我招聘来当义务招待员。到了走马塘旅游,有不熟悉景点的,如果遇上像我和陈如平夫妇热心的人,无异于他乡遇知音啦。2010年,我入选上海世博会“三百宁波人家故事”,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在上海世博会的银屏上首次向世人亮相,为宁波文化名城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2年5月14日,我受鄞州区文联领导委托,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接待“《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采风团鄞州行”一行人来走马塘采风。我找来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家恭候在进士牌楼外。下午二时,迎来了“《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采风团鄞州行”的一辆大客车,有近十名文坛名家。走马塘村民陈武金、何瑞娣、小妹向贵宾敬赠《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走马塘》二册及我与胡金富合作的《走马塘景点二则》、《走马塘楹联说》。《人民文学》原主编韩作荣、《芳草》总编刘醒龙、江西省作协主席李元胜、天津文学院院长肖克凡、甘肃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杨建仁、区文联石堂为我“振兴走马塘,复兴南来第一山”资料室签名留念,镇里的村民沈健年拍下了贵宾参观场景,为“中国进士第一村”留下了一份难得的宝贵资料。
  进士广场最为吸引眼球的就是那一排名为“中新屋”的老房子,高大的马头墙,宽敞的南忽戗,三只象征着走马塘族人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荷花池,为走马塘第一胜景,给贵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资料室里的“资料”,一扎扎、一袋袋也让贵宾叹为观止。尤其是《芳草》主编刘醒龙对走马塘古村情有独钟,感慨地说:“文化首先是属于人民的,不是那么宏大和高高在上,而是蕴藏在民间的那些让人觉得亲近的东西。”这是刘醒龙先生对我们这些老态龙钟的“招待员”、三脚猫的导游,资料室“平凡”的收藏的包容与关怀,让我们这些草根分子如沐春风。当时我对这些名家说:“真诚地希望众位文坛名家能用你们的睿智、妙笔生花,把貌不惊人的“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介绍给全国人民。” “中国作家采风团鄞州行”中有5位文坛名家在《人民文学》上热情洋溢地赞美了走马塘,文章中还提到了我和我的资料室。
  我的资料室对外开放已有12年,接待八万多人次。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我还接待过来自俄罗斯、刚果、美国、日本、韩国等十三个国家的公民和两位九十五岁高龄的老人。为弘扬走马塘,我和朋友胡金富还写了百余篇文章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陈万丰老师对我撰写的文章做了最为贴切的评语:一张密密麻麻的新闻稿,一位实实在在的热心人,一个普普通通的文保员,一颗红红火火的爱国心。《宁波晚报》著名记者陈旭钦,曾在2001年10月9日给我题写了“厚古不薄,今继往开来,与鄞县走马塘开发热心人士邬毛银先生共勉”的题词,我执着的奉献精神渐渐地征服了群众,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为此,十年中我十六次获得优秀文保员奖励。
  凭着这些年我接待各种旅游团的经验,只要他们有时间,我绝对不会偷懒。经过走马塘的每个景点,我都会一一陪同,只要是我能做的,我都会做好。可是这样的工作,只靠我一个人,还是觉得力不从心,我的年龄也渐渐大了,希望有人能接续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主题

121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20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10: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觉民 于 2020-11-15 10:35 编辑

  九、尽心尽意,守望走马塘
  怀着对第二故乡的赤子之情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我从五十三岁走到今年七十岁(2017年),一心扑在为发展走马塘、茅山范饮墓的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的事业上,一直为走马塘古村、茅山范饮墓文化保护、开发奔走呼号。
  为了一个小小的村落变成丰富的世界,我自费创办“走马塘邬毛银收藏馆”。我收藏走马塘,茅山文化等文化十七年,开馆十二年。我十七年的日记,记录了我的多方奔走呼号的足迹;我十二年的开馆,记录了我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八万余人次的免费义务讲解;我的十七年,收藏了报、书、刊等众多作者写走马塘的文章,记录了文化界人士对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的厚爱;我十二年的开馆,各级领导、书画大家等的签名题词、与村落相关的字画、照片、报刊等书籍及牌匾等珍贵资料达万件以上。我希望借助这些资料能够传承古村重学、重孝、重廉的精神内涵。我付出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走马塘、知道茅山范饮墓地文化的历史,为了振兴这千年的走马塘、茅山文化;我办展馆是在抛砖引玉、吸引海内外游客来走马塘走一走、看一看,最好能号召更多的仁人志士做这个工作,如果游客多了,走马塘古村的旅游经济就能发展,也更能引起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支持。
  十多年来,我为走马塘古村落的保护、开发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自2005年老知青的“走马塘邬毛银收藏馆”自费创办成立以来,我十多年为“第二故乡”的付出,上了《人民日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鄞州日报》等新闻报纸,并多次对这一话题作出了报道。2015年,《鄞州慈善志》的出版,书中有我的内容。历年来,我获得国家文物局、市、区、镇领导颁给我的2010“我身边的文明之星”等十六本荣誉证书。获得地方政府此殊荣后决定将我设立的资料室提升为“走马塘邬毛银收藏馆”,我的举措得到了镇政府有关领导的支持,免费为我提供了“走马塘历代进士(七十六位进士画像)陈列室”的三间老屋。我租下原资料室对门、隔壁、前新屋堂房、中新屋民居等的七间老屋,设置为“进士村书画室”、“共和国知青宁波实景室”、“亲近故乡藏书楼”、“我身边的文明之星陈列室”等。
  “进士村书画室”有两块珍贵的匾额,即“南来第一山”是千年普安寺唯一幸存的遗物,为四川布政使陈玥题;少了半个堂字的“遗忠堂”,为南宋理宗皇帝手书。其次是一块水泥制品,上书“紫来桥”三字,为民国二十五年,甘园老人书。甘园老人即是民国著名建筑师陈露芗,曾为宁波设计过灵桥。还有,明代走马塘进士、朝政大夫陈良谟墓碑名。此碑高0.63米,厚0.25米,宽1.02米,铭文:赠奉政大夫陈公暨封太宜人张氏墓碑铭。这也是至今“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七十六名进士中唯一幸存的一件文物。另一块少了半个节字的“节孝”匾,匾额落款为,走马塘陈氏28世的“运”字辈,距今已一百七十多年。这是我“走马塘邬毛银收藏馆”万余件藏品中可以称之为文物的五件藏品。
  “走马塘邬毛银收藏馆”注重的是一个“全”字。我17年收藏的报纸、画、书刊等媒体作者等写的走马塘的文章,收藏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3位名家画的走马塘76位进士画像、家谱中记载的76位进士简介文,全国各地书画名家以走马塘为主题创作的字画作品,各级领导、人士来自走马塘调研、参观时重要的签名、题字和重要信件、文件、两会提案、图片、照片、书籍及桥匾、牌匾等等的重要资料。这些,我收藏的资料,足足可编写成一本书。
  我的“收藏馆”收藏的大半被常人视之为毫无经济价值却有历史或文献价值的藏品,但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与走马塘相关信息,即使是只言片语,我都视之为至宝珍藏。我“收藏馆”无愧于一个“全”字。镇海作家张存曾在2015年的《宁波日报》上发表一篇有关走马塘的文,文中第一段、第二段写了简短的文字:“一只眼,看走马塘,一只眼,看邬毛银。两眼满是惊诧。” 原本我是想把这个收藏馆做成博物馆的,但是面积太小了,达不到申请博物馆的最低要求。

  十、寄语青年人,做人有底线
  知青岁月对我来说,是一段蹉跎岁月。时局造就的这段历史是无法更改和抹灭的,包括对教育系统造成的损失。上山下乡这场运动对我们的影响有好也有坏。知青脱离父母,知晓困难,更应勿忘昨天支农年代的艰辛,更会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像现在的小孩子,没有经历过温饱没解决的困难年代,不懂得什么叫苦难人生。但像我就不会,因为,我经历了艰辛的困难年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做过农民。特殊年代的农民,深有体会。我从来都不会浪费一点粮食,包括我教育的两个女儿,她们小时候在饭桌上用餐不掉下一粒饭。俗话说,敬重饭有饭吃。现在我到外面用餐,如有剩下的菜我都会打包回来,没什么好难为情的,这都是花了钱买的。我非常支持餐桌上“光盘行动”的公益宣传。我们知青在农村吃点苦是好事,吃了苦就会勿忘昨天,珍惜今天。知青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很多事情都要看到它正反两面。
  活到老学到老,人这一辈子讲的是“学无止境”。我18岁去支农的时候,脱离父母,农活,生活等什么也不懂,经过吃苦的实践和锻炼,体会到父母亲培养我们不容易。懂得了要文化。我的文化水平在我为第二故乡两块特色旅游资源多方奔走的鼓与呼中有了提高。这17年里,我自己学会了很多文化知识,虽然我没多少文化,虽然我已步入老年,学习的速度很慢,但还是努力摄取各式各样的文化滋养。现在你们正年轻,学习上,要勤奋努力学习,多积累才学,为明天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做人要坚持一个基本底线:不虚度年华,懂感恩,不服输,诚心,奉献,要有一个自己的坚守。年轻人要努力在爱好、感兴趣的方面坚持下去,也希望年轻人要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的文化事业。文化事业需要投入,但不一定家家户户都能在文化事业上产生效益。鄞州区有许多民办博物馆,幸亏有政府补贴,如果没有那些补贴,也会变得糟糕,可能就有某某馆开不下去了。希望年轻人能对文化有一种使命感,采用不同的方式传承我们中华的文化。
  恋爱婚姻要找志同道合的人,彼此行业水准都不能差太多,年纪合适,条件可以,谈拢就好了。找对象,最重要的是人品,相貌反而不是太重要的东西。哪怕那个人穷,但是只要人品好,会做事,各方面表现好,总有慢慢好起来的一天。
  “无矛盾,就不能生存。”无论人间哪一家夫妻,都有闹矛盾的一天,夫妻双方无论谁犯了错,拌两句总是有的。闹矛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矛盾,双方要解决矛盾:人哪,相互谅解多重要!有了矛盾,双方都要心平气和,一方主动让一方,矛盾才会解决,夫妻才有和睦生活。一位作者写的好:人,一旦失去,才会真正懂得他/她的价值。
  人,最重要的:勿忘艰辛的昨天,珍惜盛世的今天。多做好事,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得到安稳的人生,才是这一生的归宿。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0-11-15 12: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口述者邬毛银,是宁波老知青,几次到宁波参加活动,都见到他那健壮的身影。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