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戴望天

诗作名篇

  [复制链接]

71

主题

419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06: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10:56 编辑

                    23、获麟歌
古歌名。传为孔子作。见《孔丛子•记问》。其词云:
“唐虞世兮麟凤游,
今非其时来何求,
麟兮麟兮我心忧”
鲁哀公十四年,鲁人西狩获麟,孔子作《春秋》因此绝笔,认为这是“吾道穷”之征兆。《孔丛子》称这首歌即孔子为获麟而作,现代学者多认为不能确指。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19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07: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10:57 编辑

24、琴歌
古歌名。传为春秋时秦相百里奚妻作。见《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风俗通》。其词云:
“百里奚,
初娶我时五羊皮,
临当别行烹乳鸡,
今适富贵忘我为!”
此歌另见《太平御览》卷五七六引《典略》、《颜氏家训•书证》。歌辞大同小异,《乐府诗集》卷六0作《琴歌》三首,恐不确。据《风俗通》称,百里奚为秦相,堂上作乐,所赁浣妇自言知音,因援琴抚弦而歌此曲,经询问,乃其故妻,遂夫妇团圆。这歌所蕴含的是一个故事,这与后来流传的赵五娘、秦香莲寻夫等都表现了同一母题。歌以七言为主,这是后世七言诗的原始形态,《诗经》、《楚辞》中已略见,汉代民歌、民谣中则大量出现。此歌虽不能认定为春秋时作,但可以认为是秦汉间流行的民歌形式。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19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07: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10:59 编辑

附一:

琴歌
作者:李颀  
原文: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司马相如琴歌
作者:张祜  
原文:
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
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琴歌
作者:顾况  
琴调秋些,胡风绕雪,峡泉声咽,佳人愁些。
琴歌
作者:佚名  
原文:
百里奚。
初娶我时五羊皮。
临当相别烹乳鸡。
今适富贵忘我为。

琴歌
作者:赵抟  
绿琴制自桐孙枝,十年窗下无人知。清声不与众乐杂,所以屈受尘埃欺。七弦脆断虫丝朽,辨别不曾逢好手。琴声若似琵琶声,卖与时人应已久。玉徽冷落无光彩,堪恨钟期不相待。凤啭吟幽鹤舞时,撚弄铮摐声亦在。向曾守贫贫不彻,贱价与人人不
听蜀道士琴歌
作者:李宣古  
原文:
至道不可见,正声难得闻。忽逢羽客抱绿绮,
西别峨嵋峰顶云。初排□面蹑轻响,似掷细珠鸣玉上。
忽挥素爪画七弦,苍崖劈裂迸碎泉。愤声高,怨声咽,
屈原叫天两妃绝。朝雉飞,双鹤离,属玉夜啼独鹜悲。
吹我神飞碧霄里,牵我心灵入秋水。有如驱逐太古来,
邪淫辟荡贞心开。孝为子,忠为臣,不独语言能教人。
前弄啸,后弄嚬,一舒一惨非冬春。从朝至暮听不足,
相将直说瀛洲宿。更深弹罢背孤灯,窗雪萧萧打寒竹。
人间岂合值仙踪,此别多应不再逢。抱琴却上瀛洲去,
一片白云千万峰。
琴歌
作者:佚名  
原文:
百里奚。
百里奚。
母已死。
葬南溪。
坟以瓦。
覆以柴。
舂黄藜。
搤伏鸡。
西入秦。
五羖皮。
今日富贵忘我为。

梦舜抚琴歌
作者:张生  
原文:
南风薰薰兮草芊芊,妙有之音兮归清弦。
荡荡之教兮由自然,熙熙之化兮吾道全,薰薰兮思何传。

鼓琴歌
作者:佚名  
原文:
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
命乎命乎。
逢天时而生。
曾无我赢。

琴歌
作者:佚名  
原文:
百里奚。
五羊皮。
忆别时。
烹伏雌。
炊扊扅。
今日富贵忘我为。
诗文作者典籍
琴歌
作者:佚名  
原文:
百里奚。
百里奚。
母已死。
葬南溪。
坟以瓦。
覆以柴。
舂黄藜。
搤伏鸡。
西入秦。
五羖皮。
今日富贵忘我为。

梦舜抚琴歌
作者:张生  
原文:
南风薰薰兮草芊芊,妙有之音兮归清弦。
荡荡之教兮由自然,熙熙之化兮吾道全,薰薰兮思何传。
鼓琴歌
作者:佚名  
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 命乎命乎。逢天时而生。 曾无我赢。
琴歌
作者:佚名  
原文:
百里奚。
五羊皮。
忆别时。
烹伏雌。
炊扊扅。
今日富贵忘我为。

琴歌
作者:顾况  
原文:
琴调秋些,胡风绕雪。峡泉声咽,佳人愁些。

北山移文
作者:孔稚珪  
原文: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固亦有焉。
  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
  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然而学遁东鲁,习隐南郭,偶吹草堂,滥巾北岳。诱我松桂,欺我云壑。虽假容于江皋,乃缨情于好爵。
  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风情张日,霜气横秋。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谈空空于释部,覈玄玄于道流,务光何足比,涓子不能俦。
  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风云凄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
  至其钮金章,绾墨绶,跨属城之雄,冠百里之首。张英风于海甸,驰妙誉于浙右。道帙长摈,法筵久埋。敲扑喧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琴歌既断,酒赋无续,常绸缪于结课,每纷纶于折狱,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箓,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
  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磵户摧绝无与归,石径荒凉徒延伫。至于还飙入幕,写雾出楹,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猨惊。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于是南岳献嘲,北陇腾笑,列壑争讥,攒峰竦诮。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吊。
  故其林惭无尽,涧愧不歇,秋桂遣风,春萝罢月。骋西山之逸议,驰东皋之素谒。
  今又促装下邑,浪栧上京,虽情殷于魏阙,或假步于山扃。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碧岭再辱,丹崖重滓,尘游躅于蕙路,污渌池以洗耳。宜扃岫幌,掩云关,敛轻雾,藏鸣湍。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于是丛条瞋胆,叠颖怒魄。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
孟浩然
游凤林寺西岭
作者:孟浩然  
原文:
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
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
李白
邺中赠王大(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
作者:李白  
原文:
一身竟无托,远与孤蓬征。千里失所依,复将落叶并。
中途偶良朋,问我将何行。欲献济时策,此心谁见明。
君王制六合,海塞无交兵。壮士伏草间,沉忧乱纵横。
飘飘不得意,昨发南都城。紫燕枥下嘶,青萍匣中鸣。
投躯寄天下,长啸寻豪英。耻学琅琊人,龙蟠事躬耕。
富贵吾自取,建功及春荣。我愿执尔手,尔方达我情。
相知同一己,岂惟弟与兄。抱子弄白云,琴歌发清声。
临别意难尽,各希存令名。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作者:韦庄  
原文: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何须见我眼偏青,
未见我身头已白。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壶中醉卧日月明,世上长游天地窄。晋朝叔夜旧相知,
蜀郡文君小来识。后生常建彼何人,赠我篇章苦雕刻。
名卿名相尽知音,遇酒遇琴无间隔。如今世乱独翛然,
天外鸿飞招不得。余今正泣杨朱泪,八月边城风刮地。
霓旌绛旆忽相寻,为我尊前横绿绮。一弹猛雨随手来,
再弹白雪连天起。凄凄清清松上风,咽咽幽幽陇头水。
吟蜂绕树去不来,别鹤引雏飞又止。锦麟不动惟侧头,
白马仰听空竖耳。广陵故事无人知,古人不说今人疑。
子期子野俱不见,乌啼鬼哭空伤悲。坐中词客悄无语,
帘外月华庭欲午。为君吟作听琴歌,为我留名系仙谱。
陈子昂
夏日游晖上人房
作者:陈子昂  
原文: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作者:韦庄  
原文: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何须见我眼偏青,
未见我身头已白。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壶中醉卧日月明,世上长游天地窄。晋朝叔夜旧相知,
蜀郡文君小来识。后生常建彼何人,赠我篇章苦雕刻。
名卿名相尽知音,遇酒遇琴无间隔。如今世乱独翛然,
天外鸿飞招不得。余今正泣杨朱泪,八月边城风刮地。
霓旌绛旆忽相寻,为我尊前横绿绮。一弹猛雨随手来,
再弹白雪连天起。凄凄清清松上风,咽咽幽幽陇头水。
吟蜂绕树去不来,别鹤引雏飞又止。锦麟不动惟侧头,
白马仰听空竖耳。广陵故事无人知,古人不说今人疑。
子期子野俱不见,乌啼鬼哭空伤悲。坐中词客悄无语,
帘外月华庭欲午。为君吟作听琴歌,为我留名系仙谱。

水调歌头(留宰生日)
作者:王炎  
原文:
爱日护轻暖,酝造小春时。桃溪云敛,一点郎星吐青辉。炼玉颜容难老,点漆精神如旧,不用摘霜髭。厌薄蓬莱景,戏踏两凫飞。
潘花底,陶柳外,细民肥。万家喜色,融端气拥牙绯。凭仗春葱洗玉,领略朱樱度曲,引满又何辞。只待琴歌毕,安步上丹墀。
括贺新凉
作者:林正大  
原文:
酌以蒲城酒。撷湘F8CD、秋英满泛,介君眉寿。赠君点漆黟川墨,与印文章大手。问此别、相逢难又。三叠阳关声堕泪,写平时、兄弟情长久。离别事,古来有。
十年骨肉情何厚。对江山千里,共期白首。夜雨连床追旧事,惟恨书书渐少。便只恐、炊沙不饱。翰墨新功收汗马,话书囊、无底何时了。欢未足,听鸡晓。
范文正听真上人琴歌:银河耿耿霜B179B179,西窗月色寒如冰。江上扣朱丝绳,万籁不起秋光凝。伏羲归天忽千古,我闻遗音泪如雨。嗟嗟不及郑衙儿,北里南邻竟歌舞。竟歌舞,可时休。师襄堂上心悠悠。击浮金,戛鸣玉,老龙秋啼沧海底,幼猿暮啸寒山曲。陇头瑟瑟咽流泉,洞庭萧萧落寒木。此声感物何大灵,十二衔珠下仙鹄。为予再奏南风诗,神人和畅瞬无为。为予试弹广陵散,鬼物方哀晋方乱。乃知圣人情虑深,将治四海先治琴。兴亡哀乐不我道,坐中可见天下心。感公遗我正始音。

三年冬大礼五首
作者:曹唐  
原文:
皇帝斋心洁素诚,自朝真祖报升平。华山秋草多归马,
沧海寒波绝洗兵。银箭水残河势断,玉炉烟尽日华生。
千官整肃三天夜,剑佩初闻入太清。
海日西飞度禁林,太清宫殿月沉沉。不闻北斗倾尧酒,
空觉南风入舜琴。歌压钧天闲梦尽,诏归秋水道情深。
雪风更起古杉叶,时送步虚清磬音。
太一天坛降紫君,属车龙鹤夜成群。春浮玉藻寒初落,
露拂金茎曙欲分。三代乐回风入律,四溟歌驻水成文。
千官不动旌旗下,日照南山万树云。
山拥飞云海水清,天坛未夕仗先成。千官不起金縢议,
万国空瞻玉藻声。禁火曙然烟焰袅,宫衣寒拂雪花轻。
侧闻左右皆周吕,看取从容致太平。
太和琴暖发南薰,水阔风高得细闻。沧海举歌夔是相,
历山回禅舜为君。翠微呼处生丹障,清净封中起白云。
今日病身惭小隐,欲将泉石勒移文。
张说
李工部挽歌三首
作者:张说  
原文:
锦帐为郎日,金门待诏时。杨宫先上赋,柏殿几连诗。
瞬息琴歌断,凄凉箫挽悲。那堪霸陵岸,回首望京师。
宅兆西陵上,平生雅志从。城临丹阙近,山望白云重。
会葬知元伯,看碑识蔡邕。无由接神理,挥涕向青松。
常时好宾客,永日对弦歌。是日归泉下,伤心无奈何。
墓庭人已散,祭处鸟来过。碑石生苔藓,荣名岂复多。
拟古赠陈子昂
作者:乔知之  
原文:
惸惸孤形影,悄悄独游心。以此从王事,常与子同衾。
别离三河间,征战二庭深。胡天夜雨霜,胡雁晨南翔。
节物感离居,同衾违故乡。南归日将远,北方尚蓬飘。
孟秋七月时,相送出外郊。海风吹凉木,边声响梢梢。
勤役千万里,将临五十年。心事为谁道,抽琴歌坐筵。
一弹再三叹,宾御泪潺湲。送君竟此曲,从兹长绝弦。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作者:陈子昂  
原文:
晓霁望嵩丘,白云半岩足。氛氲涵翠微,宛如嬴台曲。
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断续。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
白云失处所,梦想暧容光。畴昔疑缘业,儒道两相妨。
前期许幽报,迨此尚茫茫。晤言既已失,感叹情何一。
始忆携手期,云台与峨眉。达兼济天下,穷独善其时。
诸君推管乐,之子慕巢夷。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绶欺。
铭鼎功未立,山林事亦微。抚孤一流恸,怀旧日暌违。
卢子尚高节,终南卧松雪。宋侯逢圣君,骖驭游青云。
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屯。征戍在辽阳,蹉跎草再黄。
丹丘恨不及,白露已苍苍。远闻山阳赋,感涕下沾裳。
孟浩然
游凤林寺西岭
作者:孟浩然  
原文:
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
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
吴筠
高士咏。荣启期
作者:吴筠
原文:
荣期信知止,带索无所求。外物非我尚,琴歌自优游。
三乐通至道,一言醉孔丘。居常以待终,啸傲夫何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19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5 07: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25、秦始皇时民歌
秦汉民歌。见晋杨泉《物理论》。其词云:“
生男慎勿举,
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
尸骸相支柱?”
作品反映了秦代人民反对征 徭役的激愤情绪。《汉书•贾损之传》有“长城之歌,至今未绝”的话,可以想见当时人民利用歌谣同秦代的黑暗统治进行斗争的情形。此类歌谣流传下来不多,这是仅见一首。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19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07: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11:42 编辑

     26、楚人谣
秦末原楚国地区流传的民谣。见《史记•项羽本纪》,又见《风俗通•王霸》。其词云: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
战国时,秦国不断发动战争,先后灭亡了中原的六个国家,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灾难,六国人民视秦国为虎狼之国,楚怀王被张仪骗至秦国,被囚禁而死于秦国。楚国人民极为愤慨,作此民谣以抒其情。虽短短八字,但它表达了楚国人民复仇的决心,成为秦末农民起义极有鼓动力的口号。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19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08: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11:44 编辑

27、子产诵
古歌谣名。春秋时郑国役卒所歌。见《左传•襄公三十年》,又见《吕氏春秋•乐成》,但文句稍有不同。其词云:
“取我衣冠而褚之,
取我田畴而伍之。
孰杀子产,
吾其与之。”

“我有子弟,
子产诲之;
我有田畴,
子产殖之。
子产而死,
谁其嗣之?”
子产是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历简、定、献、声公四朝,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初期,由于人民不理解,曾遭到反对;后来改革终于使人民得到了好处,人民又转而拥护他。《子产诵》两章分别产生于其实行改革的第一年和第三年,它们反映了人民情绪的变化。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19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08: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11:45 编辑

28、秦世谣
秦代民谣名。见《异苑》卷四。其词云:
“秦始皇,
何强梁:
开吾户,
据吾床,
饮吾酒,
唾吾浆;
飧吾饭,
以为粮,
张吾弓,
射东墙。
前至沙丘当灭亡。”
秦始皇的暴政,引起广大人民的愤慨,无不诅咒其早日灭亡,这首民谣即反映了这样的情绪。这与后世在政治黑暗的年代流行于民间的谶语有相似之处,均为人民反抗精神的流露。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19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08: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11:46 编辑

29、伊耆氏蜡辞
古歌谣名。见《礼记•郊特牲》。其词云:“
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

    伊耆氏,古代部落首领。蜡,蜡祭,古代于十二月祭祀百神的名称。据《礼记》称这个祭祀活动是伊耆氏始创的。蜡辞就是祭祀上用的祝祷词,伊耆氏生活年代不详,当是上古时代传说中的人物。蜡辞虽以祝词的面貌出现,但本质上具有“咒语”作用,反映了原始人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该歌在形式上亦同“咒语”相似,多为韵语,简短精练,自然流畅,它与原始人在劳动中产生的劳动歌谣一样,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原始形态。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19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0 08: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11:47 编辑

30、祷雨辞
古歌谣名。见《荀子•大略》。其词云:
“政不节与?
使民疾与?
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宫室荣与?
妇谒盛与?
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苞苴行与?
谗夫兴与?
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荀子》称这首歌谣是商王成汤因天旱不雨祈祷降雨而作,不确。或为荀卿假托成汤之名,利用民间流传的祭神歌谣形式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作。但它与《伊耆氏蜡辞》一样,反映远古人民对自己语言力量的信任,是原始人企图用“咒语”的手段来指挥自然、改变自然习俗的遗留形态。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19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07: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3-1-13 11:47 编辑

31、成相杂辞     
古歌谣名。战国时荀卿作。见《荀子•成相》。“成相”,古代民间歌谣的一种形式。《礼记•曲礼》上“邻有丧,舂不相”,郑玄注:“相,谓送杵声。”“相”也是一种打击乐器,卢文弨以为即《周礼•笙师》之“舂牍”,它是用竹子作成的,两端有空, 演奏时“以两手筑地”。由此可推测它可能是由舂米或打夯用的劳动工具发展而成的一种乐器。“成相”即用此以击节,它的节奏韵律也是由这类劳动动作演变而来。全篇分成三段,每段均以“请成相”开头,因此名篇。每段又分成若干节,每节一韵。基本句式为“三三七四七”,整齐而富于变化,是对四言体诗歌的发展,尤其七言句的大量使用,在先秦诗歌中几位罕见。它为我国诗歌由四言演化为五言、七言,搭起了一座桥梁。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