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戴望天

诗 法

[复制链接]

70

主题

419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695
 楼主| 发表于 2019-5-29 06: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2-11-23 18:39 编辑

91、首 联         
      即“起联”。清李调元《雨村诗话》下:“论诗拘于首联、颔联、腹联、尾联,直是本领不济,所谓跳不出古人圈套。如太白起句云: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又云: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随手拈来,俱如奇峰峭壁,插地倚天。”参见“起联”条。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附: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李白

犬吠(fèi)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
吠:狗叫。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树深:树丛深处。

野竹分青霭(ǎi),飞泉挂碧峰。
青霭:青色的云气。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天山:指祁连山。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ān)。
金鼓:指锣,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695
 楼主| 发表于 2019-5-29 06: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2-11-23 18:39 编辑

  92、破 题         
     本指制艺写在前面点破题旨的几句话,后借以指律诗的起联。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梅圣俞尝于范希文席上赋《河豚鱼》诗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故知诗者谓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是“破 题”已泛指各种诗体的首二句。但更多的是指律诗的起联。元杨载《诗法家数.律诗要法》
中   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695
 楼主| 发表于 2019-5-30 06: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2-11-23 18:40 编辑

93、颔 联         
      律诗的第二联,即第三、四句。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古律,有今律,有颔联,有颈联。”《续金针诗格》:“第二联谓之颔联,第三联谓之颈联,须字字对。”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一:“颈联、颔联,初无此说,特后人私立名字而已。大抵首二句论事,次二句犹须论事;首二句状景,次二句犹须状景,不能?止。自然之势,诗之大略,不外此也。”管世铭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颔颈两联,如二句一意,无异车前驺仗,有何生气?唐贤之可法者,如王维‘愁看北渚三湘远,
恶说南风五两轻’,
岑参
‘愁窥白发羞微禄,
悔别青山忆阳溪’,
杜甫‘
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
…… 皆神韵天成,变化莫测”也叫胸联。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附:
送杨少府贬郴州

唐代: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
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
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
贾谊何须吊屈平。

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唐代:岑参

回风度雨渭城西,
细草新花踏作泥。
秦女峰头雪未尽,
胡公陂上日初低。
愁窥白发羞微禄,
悔别青山忆旧谿.
闻道辋川多胜事,
玉壶春酒正堪携。


宾至

唐代:杜甫

幽栖(qī)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幽栖:独居。经过:这里指来访的人。人扶:由人搀扶。再:二次。此句表客气尊重。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文章:这里指诗歌,杜诗中习用。漫劳:劳驾您。江干:江边,杜甫住处。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lì)腐儒(rú)餐。
竟日:全天。淹留:停留。佳客:尊贵的客人。百年:犹言终身,一生。粗粝:即糙米。这里是形容茶饭的粗劣。腐儒:迂腐寒酸的儒生,作者常用自指。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野外:郊外,指自己住处。供给:茶点酒菜。乘兴:有兴致。药栏:药圃栏杆。这里借指药圃中的花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695
 楼主| 发表于 2019-5-30 06: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2-11-23 18:40 编辑

  94、颈 联         
      律诗的第三联,即第五、六句。元杨载《诗法家数•律诗要法》以第三联为“颈联”。要求“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清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一:“中二联,或写景,或叙事,或述意,三者以虚实分之。景为实,事意为虚. 有前实后虚、前虚后实法。凡作诗不写景而专叙事与述意,是有赋而无比兴,即乏生动之致,意味亦不渊永,结构虽工,未足贵也。”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695
 楼主| 发表于 2019-5-31 05: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2-11-23 18:41 编辑

    95、腹 联         
       即“颈联”。清钱木庵《唐音审体•律诗五言论》:“尝推而论之,联绝粘缀,至于八句,首、尾、胸、腹,俱已具足。”说明“颈联”又叫“腹联”,“颔联”又名“胸联”。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695
 楼主| 发表于 2019-5-31 05: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2-11-23 18:41 编辑

96、尾 联         
      即律诗的最后一联,多为散体,即律体的第七、八句。清李调元《雨村诗话》下:“论诗拘于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直是本领不济,所谓跳不出古人圈套。”尾联极不容易出色,所谓“诗难处在结裹”也。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上:“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本位收住。张燕公:‘不作边城将,
谁知恩遇深?’
就夜饮收住也。王右丞:
‘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
从解带弹琴宕出远神也。杜工部:
‘何当击凡鸟,
毛血洒平芜。’
就画鹰说到真鹰,放开一步也。”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附:
幽州夜饮
唐代: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幽州地处北方,晚上凉风吹起细雨绵绵,寒冷之气袭来,使树林萧瑟。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的高堂之上,正在举行宴会,怎能使我暂时忘掉了自己的迟暮之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军中的娱乐是仗剑而舞,边塞的音乐是胡笳的演奏声。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如果我不做这边城的将领,怎么知道皇上对我恩遇之深呢

酬张少府

唐代: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晚年:年老之时。唯:亦写作“惟”,只。好(hào):爱好。自顾:自念;自视。长策:犹良计。空知:徒然知道。旧林:指禽鸟往日栖息之所。这里比喻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pǔ)深。
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解带,表示熟不拘礼,或表示闲适。君:一作“若”。穷:不能当官。通:能当官。理:道理。渔歌:隐士的歌。浦深:河岸的深处。


画鹰
唐代: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素练:作画用的白绢。风霜:指秋冬肃杀之气。这里形容画中之鹰凶猛如挟风霜之杀气。风:一作“如”。画作:作画,写生。殊:特异,不同凡俗。

㧐(sǒng)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㧐身:即竦身,收敛躯体准备搏击的样子。思狡免:想捕获狡兔。侧目:斜视。似愁胡:形容鹰的眼睛色碧而锐利。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此为喻。愁胡:指发愁神态的胡人。

绦(tāo)镟(xuàn)光堪擿,轩楹(yíng)势可呼。
绦:丝绳,指系鹰用的丝绳。镟:金属转轴,指鹰绳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堪擿:可以解除。擿:同“摘”。轩楹:堂前廊柱,指悬挂画鹰的地方。势可呼:画中的鹰势态逼真,呼之欲飞。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何当:安得,哪得。这里有假如的意思。击凡鸟:捕捉凡庸的鸟。平芜:草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695
 楼主| 发表于 2019-6-1 06: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2-11-23 18:42 编辑

  97、笔 法         
      本指写字运笔的方法,后亦用以指诗文的结构和造语的方法。就结构而言,则有提笔、转笔、接笔、伏笔、正笔、反笔之分,清李调元《雨村诗话》下:“总之古人善用反笔,善用旁笔,故有伏笔,有起笔,有淡笔,有浓笔。”就造语而言,则有刚笔、柔笔、淡笔、浓笔之别。清施补华《岘傭说诗》:“太白才逸,笔在刚柔之间,故亦能作五、七绝。”又云:“退之‘荆山已去华山来’一绝,是刚笔之最佳者。”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唐代: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这首诗写在淮西大捷后作者随军凯旋途中。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二年)。当时唐军抵达潼关,即将向华州进发。作者以行军司马身份写成此诗,由快马递交华州刺史张贾,一则抒发胜利豪情,一则通知对方准备犒军。所以诗题“先寄”。“十二”是张贾行第;张贾曾做属门下省的给事中。当时中书、门下二省官员通称“阁老”:又因汉代尊称州刺史为“使君”,唐人沿用。此诗曾被称为韩愈“平生第一首快诗”(蒋抱玄),艺术上显著特色是一反绝句含蓄婉曲之法,以劲笔写小诗,于短小篇幅见波澜壮阔,是唐绝句中富有个性的佳作。

  头两句写凯旋大军抵达潼关的壮丽图景。“ 荆山”一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灵宝境内,与华山相距二百余里。华山在潼关西面,巍峨耸峙,俯瞰秦川,辽远无际;倾听黄河,波涛澎湃,景象异常壮阔。第一句从荆山写到华山,仿佛凯旋大军在旋踵间便跨过了广阔的地域,开笔极有气魄,为全诗定下了雄壮的基调。清人施补华说它简劲有力,足与杜甫“齐鲁青未了”的名句媲美,是并不过分的。对比一下作者稍前所作的同一主题的《过襄城》第一句“郾城辞罢辞襄城”,它与“荆山”句句式相似处是都使用了“句中排”(“郾城——襄城”;“荆山——华山”)重叠形式。然而“郾城”与“襄城”只是路过的两个地名而已;而“荆山”、“华山”却带有感情色彩,在凯旋者心目中,雄伟的山岳,仿佛也为他们的丰功伟绩所折服,争相奔来表示庆贺。拟人化的手法显得生动有致。相形之下,“郾城”一句就起得平平了。

  在第二句里,作者抓住几个突出形象来描写迎师凯旋的壮丽情景,气象宏大。当时隆冬多雪,已显得“冬日可爱”。“日出”被采入诗中和具体历史内容相结合,形象的意蕴便更为深厚了。太阳东升,冰雪消融,象征着藩镇割据局面一时扭转,“元和中兴”由此实现。“潼关”古塞,在明丽的阳光下焕发了光彩,此刻四扇大开,由“狭窄不容车”的险隘一变而为庄严宏伟的“凯旋门”。虽未直接写人,壮观的图景却蕴含在字里行间,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军旗猎猎,鼓角齐鸣,浩浩荡荡的大军抵达潼关;地方官吏远出关门相迎接;百姓箪食壶浆,载欣载奔,夹道慰劳王师。“写歌舞入关,不着一字,尽于言外传之,所以为妙”(程学恂《韩诗臆说》)。关于潼关城门是“四扇”还是两扇,清代诗评家曾有争论,其实诗歌不比地理志,是不必拘泥于实际的。试把“四扇”改为“两扇”,那就怎么读也不够味了。加倍言之,气象、境界全出。所以,单从艺术处理角度讲,这样写也有必要。何况出奇制胜,本来就是韩诗的特色。

  诗的后两句换用第二人称语气,以抒情笔调通知华州刺史张贾准备犒军。潼关离华州尚有一百二十里地,故说“远”。远迎凯旋的将士,本应不辞劳苦。不过这话得由出迎一方道来,才近乎人情之常。而这里“莫辞迎侯远”,却是接受欢迎一方的语气,完全抛开客气常套,却更能表达得意自豪的情态、主人翁的襟怀,故显得极为合理合情。《过襄城》中相应有一句“家山不用远来迎”,虽辞不同而意近。然前者语涉幽默,轻松风趣,切合喜庆环境中的实际情况,读来倍觉有味。而后者拘于常理,反而难把这样的意境表达充分。

  第四句“相公”指平淮大军实际统帅——宰相裴度,淮西大捷与他运筹帷幄之功分不开。“蔡州”原是淮西强藩吴元济巢穴。公元816年(元和十二年)十月,唐将李愬雪夜攻破蔡州,生擒吴元济。这是平淮关键战役,所以诗中以“破蔡州”借代淮西大捷。“新”一作“亲”,但“新”字尤妙,它不但包含“亲”意在内,而且表示决战刚刚结束。当时朝廷上“一时重叠赏元功”,而人们“自趁新年贺太平”那是胜利、自豪气氛到达高潮的时刻。诗中对裴度由衷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统一战争的态度。以直赋作结,将全诗一语收拢,山岳为何奔走,阳光为何高照,潼关为何大开,刺史远出迎候何人,这里有了总的答复,成为全诗点眼结穴之所在。前三句中均未直接写凯旋的人,在此句予以直点。这种手法,好比传统剧中重要人物的亮相,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

  综观全诗,一、二句一路写去,三句直呼,四句直点,可称是用劲笔,抒豪情。由于它刚直中有开合,有顿宕,刚中见韧,直而不平,“卷波澜入小诗”(查慎行),饶有韵味。一首政治抒情诗,采用犒军通知的方式写出,抒发了作者的政治***,非一般应酬之作所望尘莫及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695
 楼主| 发表于 2019-6-1 06: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2-11-23 18:43 编辑

98、接 笔         
      承接上文意脉的笔法。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至接笔,则或挺接、反接、遥接,无平接者,故愈显嶒崚。”清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三:“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695
 楼主| 发表于 2019-6-1 06: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2-11-23 18:43 编辑

  99、转 笔         
      转换曲折的笔法。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转笔,则或疾转、逆转、突转,无顺转者,故倍形生动。其关键勒束处,无不呼吸相生,打成一片,故筋节紧贯,血脉灵通,外极雄阔,而内极细密也。”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7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695
 楼主| 发表于 2019-6-2 08: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22-11-23 18:43 编辑

100、刚 笔         
刚健遒劲的笔致,即具有阳刚之美的作品。清施补华《岘傭说诗》:“七绝亦切忌用刚笔,刚则不韵。即边塞之作,亦须敛刚于柔,使雄健之章,亦饶顿挫,乃不落粗豪。”又说:“少陵、退之、东坡三大家皆不能作五绝。盖才太大,笔太刚,施之二十字,反吃力不讨好。言岂一端而已,夫各有所当也;五绝究以含蓄清淡为佳。”
                                   
                        ——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