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戴望天

诗学概念

[复制链接]

71

主题

420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79
 楼主| 发表于 2019-5-14 07: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181、通感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它不是中国古代文论概念体系中原有的审美概念,而是今人借用西方心理学的术语,用来概括中国古代审美活动中广泛存在的眼、耳、鼻、舌等各种感官经验相代、互通的现象。“通感”一词,在中国古代语汇中虽然出现很早,但其本义只是“通灵感物”(汉马融《长笛赋》),常用以表述文艺作品,特别是音乐、诗歌的功能,能够使人的心灵同神祗、万物交感互通,但毕竟同今天所说的作为审美概念的“通感”的内涵不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记录审美活动中感官经验移借互通的现象。《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吴公子季札观乐:“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偪,……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孔颖达《五义》:“自直而不倔,至行而不流,凡十四事,皆音有此意。”“直”、“倨”、“曲”、“屈”等,这都是视觉形象,用以表现听觉所得。可谓视、听互移。《礼记•乐记》:“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这里表现了听觉、视觉、触觉经验的移借交错。又:“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马融《长笛赋》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听声类形”。孔颖达《礼记正义》中则说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道家著作中,把这种通感现象,解释为对一切感官及其经验的超越。《列子•黄帝篇》:“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又《仲尼篇》:“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聪之道,能以耳视目听。”佛教典籍中,也有六根互用说,《成唯识论》卷四:”如诸佛等,诸根互用。”《五灯会元》卷一二:“鼻里音声耳里香,眼中咸淡舌玄黄。意能觉触身分别,冰室如春九夏凉。”在中国古代,儒、道、释诸家不仅都承认通感现象的存在,而且都利用通感现象来宣传或神化自己的学说。这不能不对文艺创作和审美理论产生影响。如果说《乐记》中论乐,审美与功利还密不可分,那么司空图《诗品》就是纯粹的诗歌美学了。其中《冲淡》云“阅音修篁,美曰载归。”孙联奎《诗品臆说》:“音可阅乎?阅音,当即听香读画之意。”至于文艺作品中使用感官移借来表达审美感受的例子,就不胜枚举了。著名的如陆机的《拟西北有高楼》中的“哀响馥如兰”。贾岛《客思》中的“促织声尖尖似针”。宋祁《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范成大《亲邻招集强往即归》中的“已觉笙歌无暖热,仍伶风月太清寒”,等等。钱钟书《旧文四篇》中,有一篇专论《通感》,综合古今,汇通中外,言之最详。可参阅。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20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79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05: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182、夸饰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指创作中的夸张增饰修辞手法。刘勰辆《文心雕龙》有《夸饰》篇,认为“文辞所被,夸饰恒存”。此前,东汉王充从学术角度,反对“辞出溢其真,称美过其誉。进恶没其罪”(见《论衡•艺增》),批判文辞增饰的倾向。王充把学术与文学等同视之,因而忽视了文学特有的性质。刘勰则不然。他认为夸饰不仅用于描写景物、场面,而且用于表达主观情感,“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夸饰可使所写事物形象更鲜明生动,并增添文章的瑰奇风貌,“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可起到“发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的作用,使难以表现的事物发露无遗,而撼动人心,增强感染力量。又总结《诗》、《书》、《楚辞》、汉赋中夸饰手法的运用,认为“自宋玉、景差,夸饰始盛”,而汉赋中有运用得当者,也有失宜者。应该做到“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掌握分寸,有所节制,且须有事实依据,不可诬妄背理。这就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夸张是为了使文学所描绘或表现的事物的本质方面更加鲜明突出,而不是故意歪曲事实,背离真理。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20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79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06: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183、天籁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语出《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籁”,指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庄周把声音之美分为三类:“人籁”、“地籁”、“天籁”。“人籁”系用丝竹管弦等乐器奏出的声音;“地赖”是风吹自然界的各种大大小小孔窍所发出的声音;“天籁”则是一种完全自发的,不依赖任何外力而天然形成的声音。“人籁”出自人之“伪”,所以最不完美;“地赖”虽不依赖人的努力,但仍需要依赖风的大小,和孔窍的大小来产生不同的音响,因而也不能把声音之美全部表达出来。而“天籁”则最自由,完全自发,不依赖任何外力而天然生成,“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齐物论》)。庄周认为只有这种天籁是最美的,庄周提倡的“天籁”就是自然之音,这是他标举自然朴素之美,反对人“伪”艺术雕琢的美学思想的一个内容。这种美学思想对后世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主张本色美、自然美的理论观点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钟嵘《诗品序》反对“补假”,强调“直寻”;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精神”一品提出“妙造自然”。南宋姜夔在《白石道人诗集自序》中提出“天籁自鸣”,要求诗歌创作要自然天成,反对模拟前人或过分雕琢。明、清以后的一些文论家常用“天籁”赞美民歌、民谣,清代刘毓崧《古谣谚序》以为“谣谚皆天籁自鸣,直抒己志”。总之“天籁”所体现出的自然美的思想,对后世文学史和理论批评史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20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79
 楼主| 发表于 2019-5-17 06: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184、地籁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语出《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天籁》。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20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79
 楼主| 发表于 2019-5-17 06: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185、人籁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语出《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庄周提倡天籁,反对人籁,是他标举自然朴素之美,反对人工艺术雕琢的美学思想的形象解释。但是,文艺发展不可能排斥人工的因素。因此,在文艺观念的演进中,后人不断修正了《庄子》的观念,使“人籁”的概念获得新的理论内容,作为人的内心情感来表达。如袁枚《续诗品•斋心》:“诗如鼓琴,声声见心。心为人籁,诚中形外。”在这里,“人籁”已不再作为“天籁”的对立面而存在。参见“天籁”。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20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79
 楼主| 发表于 2019-5-18 07: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186、警策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陆机《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可见,警策虽然是片言只语,但在全篇中的位置,精采焕发,警拔夺目。通俗的说法,警策就是警句。“元宗乐府词云:
‘小楼吹彻玉笙寒。’
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之句,皆为警策”(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这两句都写得情景相生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之用,片言可以明百义”(《一瓢诗话》),所以,锻句炼字,诗人必极工而后已。杜甫自述: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然而,读者对警策的理解也随人而异。王国维《人间词话》:“南唐中主词: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故知解人正不易得。”警策之所以居要,以其真实生动地突出了诗中特定的主旨和意境,既情景交融,又警辟至深。由此,诗中“警策”也并非一篇只有一句。同时,警策之“警”,往往表现在警句中某个字上,以一字逗出警意来。“陶潜诗: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同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今皆作‘望南山’,……便觉一篇神气索然也。”(《东坡志林》)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警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
也是以一“绿”字逗出警意来。这类字,古人称为“诗眼”。可见,诗中“警策”与“诗眼”的锤炼是并驾齐驱的。“诗眼”的优劣,直接影响“警策”是否精彩。但是,一味追求“警策”,而不顾及全篇的情感和立意,或者想用一二个警句来补救整首诗的平庸,这样的“警策”是没有生命基础的。“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所以,对于“警策”优劣的分析,应当置在整篇之中,看它“居要”的广度和深度,而不应当孤单地拈出,随意品判。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20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79
 楼主| 发表于 2019-5-19 07: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187、化工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美学概念。原指天地自然的伟大创造力,如汉贾谊《鵩鸟赋》云:“且夫天地为炉合,造化为工。”唐李商隐《复献上杜仆射相公》云:“固是符真宰,徒劳让化工。”后人借以比喻艺术创造,表现了崇尚真实和朴素自然的美学倾向。语见李贽《杂说》:“《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工乎?今夫天之所生,地之所长,百卉具在,人见而爱之矣,至觅其工,了不可得。……要知造化无工,虽有神圣,办不能识知化工之所在,而其谁能得之?由此观之,画工虽巧,已落二义矣。”(见《焚书》卷三)在这里,李贽以戏曲作品为例,具体论述文艺创作。他把“化工”与“画工”相比较,充分肯定了“化工”的艺术创造和美学倾向,这与其提倡艺术“童心”的理论如出一辙。“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其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焚书》卷三)。他认为天下至文出于“童心”,那么评价文学作品就应以“真”为标准,必须出于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因此而崇尚朴素自然之本色的艺术风格。“化工”的艺术本旨与此天然凑泊,相映成趣。天地自然之花草树木,人见人爱,但这是出于造化的自然之力,而无关乎人为雕琢之工。激动人心的艺术作品也一样,是真情实感的“童心”的自然流露,而不是“穷巧极工,不遗馀力”的画匠功夫,千万不可拘于格律而沦为“诗奴”(见其《读律肤说》)。情性不同,不可矫强而致,强调的是随性自然,不断创新,以激发艺术的生命活力。不过,李赘“化工”之说,后人有强调过甚者,全面否定艺术创造工程中的“人为”努力,理论的片面性也明显可见。参见“画工”。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20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79
 楼主| 发表于 2019-5-20 08: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188、画工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美学概念。原指古代以绘画为职业的工匠师傅,后来常以“画工”与“化工”对比,用来形容艺术平庸的文学艺术家。这里则借以批评人工的雕琢及摹拟的斧凿痕迹。语见明李赘《杂说》:“《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工乎?今夫天之所生,地之所长,百卉具在,人见而爱之矣,至觅其工,了不可得,岂其智固不能得之欤?要知造化无工,虽有神圣,亦不能识知化工之所在,而其谁能得之?由此观之,画工虽巧,已落二义矣。”(见《焚书》卷三)在这里,李贽以戏曲作品的创作为例,说明《西厢记》《拜月亭》的艺术合于自然本色,是属于“化工”的上乘之作;而高则诚《琵琶记》,虽然精雕细琢,注意词藻修辞之工,重视结构呼应之理,但是一字一句,拘泥法度,人工斧凿痕迹太重,因而有伤自然朴素之美。李贽强调艺术的“童心”(见其《童心说》),要求文艺具有真情实感。“画工”并非从肺腑中自然流露,所以“已落二义”。这就是对于“画工”含义的具体阐述。当时不仅是李贽,如凌蒙初《谭曲杂札》也批评《琵琶记》,认为它无法与《荆》《刘》《拜》《杀》四大家并雄争长,毛病就在于《琵琶记》“刻意求工之境,亦开琢句修词之端”,违背了自然本色之旨(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可见强调“化工”,反对“画工”,是明末时代的美学思潮。其实,崇尚朴素自然之美,反对人为雕琢之工,不仅戏曲如此,诗文也是一理。这种批评“画工”的美学思想,源远流长。《南史•颜延之传》载:“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日:‘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鲍照批评谢灵运和颜延之诗,已隐含“化工”自然与“画工”雕琢之别。又如宋陆游《文章》诗:
“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暇,
岂复须人为。”
(《陆游集•剑南诗稿》卷八三)又《读近人诗》云:
“琢雕自是文章病,
奇险尤伤骨气多。
君看大羹玄酒味,
蟹螯蛤柱岂同科?”
(同前卷七八)这种肯定“自然可爱”、批评“雕缋满眼”的雕琢,与李赘的“化工”、“画工”之说,相映成趣,促进了诗歌创作的发展。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20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79
 楼主| 发表于 2019-5-21 07: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189、用事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钟嵘《诗品序》:“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用事”就是用典。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篇最早从理论上对用事进行了阐述:“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借助古代的事情以类比映证所要表达的论题或事物。诗歌创作中运用故事,可以达到含蓄蕴藉、深沉浑厚的艺术效果。王昌龄《出塞》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中巧妙运用了汉代将军李广的故事,以对古代人物的景慕反衬现实中的缺憾,可谓“婉而成章”,不致锋芒毕露。诗歌中的用事,还可以烘托气氛,熔铸意境,使诗歌艺术形象更丰满感人。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即得力于词中一连用了四个故事。从典故运用的方式,用事可分“直用”和“反用”二种。直用是不改变故事的原来结构和涵义,“反用”是反故事其义而用之。《出塞》诗中李广故事,即属直用。李商隐《贾生》诗: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间鬼神。”
汉文帝召回起用放逐长沙的贾谊,对人才重视,这是故事的正面。李商隐却从这件事生发感慨:汉文帝明知贾生有治国之术而不问,却问起鬼神之事。这就是反用故事。严有翼《艺苑雌黄》说:“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诗中是否必须用事,不可一概而论。钟嵘反对用事,是针对当时任昉等作家动辄用典,“文章殆同书钞”的风气说的。王安石曾说:“诗家病使事太多,盖皆取其与题合者类之,如此乃是编事,虽工何益?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中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蔡宽夫诗话》引)诗中用事,贵在自然切当,不露痕迹,如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不可有意为之。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附: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①,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②。马上琵琶关塞黑③。更长门④、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⑤。向河梁⑥、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⑦。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⑧,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注释]
    ①鹧鸪:鸣声凄切,如说“行不得也哥哥。”
    ②未抵:比不上。
    ③马上琵琶:指王昭君出塞事。
    ④“更长门”句:用陈皇后失宠事。
    ⑤将军:指汉武帝时李陵。
    ⑥“向河梁”句:指李陵别苏武事。
    ⑦“易水”句:《史记.刺客列传》中易水送别之事。
    ⑧如许恨:像上面的许多恨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20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79
 楼主| 发表于 2019-5-22 07: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0、三易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原是南朝沈约提出的诗文审美要求。《颜氏家训•文章》:“沈隐侯曰: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事,指典故。易见事,谓虽用典故,但不生僻费解,甚至使人觉不出用典。南朝刘宋时颜延之等作诗喜堆砌典故;梁代任昉等人亦沿袭此风,动辄用事,为有识者所讥。但当时诗人多为饱学之士,所记典故甚多,作诗时不可能完全不用。沈约乃要求虽用事,但应注意不用僻典。易识字,谓勿用冷僻艰晦的字。易读诵,当有数层意思:一则应讲求用字之声、韵、调,使其有变化、不单调而又和谐悦耳。沈约为永明声律论代表人物之一,注重诗文语言的声音之美。再者应避免遣词造句之生硬拗折。刘宋及萧齐前期某些作家,为求新避熟,乃生造语词,颠倒语序。《文心雕龙•定势》云:“近代辞人,率好诡巧。”“厌黩旧式,故穿凿取新。……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辞而出外,回互不常,则新色耳。”即批评此种做法。其时著名诗人鲍照、江淹的部分作品即有此种情形。“三易”之说,反映了齐梁文人诗作的语言趋于自然流畅、明朗浅易的倾向,提出了一种新的审美要求,有利于诗歌语言艺术的发展。梁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云“言尚易了”,其意即与“三易”之说相通。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