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戴望天

诗作名篇

  [复制链接]

73

主题

4250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64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16: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一:

常武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王舒保作,匪绍匪游。徐方绎骚,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々,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50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64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16: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二:
译文

  多么威严多严明,王对卿士下命令。太祖庙堂召南仲,太师皇父在其中:“速速整顿我六军,备战习武任务重。布防警戒切莫松,救助南方惩元凶。”
  王诏尹氏传下令,告谕程伯休父依令行,士卒左右列成队,告诫全军申军令。沿那淮岸急行军,巡视徐国察隐情。诛其祸首安人民,三司就职工作勤。
  多么威严多伟大,神圣天子亲出征,从容镇定向前进。不快不慢按兵法,徐方慌张乱阵营。王师神威震徐方,雷霆万钧压头顶,徐方骚动大震惊。
  周王奋威用武力,如天动怒雷声起。前锋部队如猛虎,虎怒吼声震大地。大军屯聚淮水边,擒获顽敌向前逼。切断淮水沿岸路,王师驻此扫顽敌。
  王师强大兵马众,迅捷如鸟掠长空,势如江汉水汹涌。如山之基难动摇,如川之流滚滔滔。军营绵绵排列齐,战无不胜难知底,大力征讨定淮夷。
  王的谋略无不中,徐国投降来归从。徐国臣服成一统,胜利应是天子功。四方叛逆已平定,徐国入觐来王庭。徐国改邪已归正,王命班师返京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50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64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16: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三:
注释

(1)赫赫:威严的样子。明明:明智的样子。
(2)卿士:周朝廷执政大臣。
(3)南仲:人名,宣王主事大臣。大祖:指太祖庙。
(4)大师:职掌军政的大臣。皇父:人名,周宣王太师。
(5)整:治。六师:六军。周制,王建六军。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6)脩我戎:整顿我的军备。脩,习;戎,武。
(7)敬:借作“儆”。
(8)惠:爱。
(9)尹氏:掌卿士之官。
(10)程伯休父:人名,宣王时大司马。
(11)陈行:列队。
(12)率:循。
(13)省:察视。徐土:指徐国,故址在今安徽泗县。
(14)不:二“不”字皆语助词,无义。留:占“刘”字,杀。处:安。
(15)三事:三司,指军中三事大夫。事与“司”通。绪:业。姚际恒《诗经通论》:“谓分主六军之三事大夫,无一不尽职以就绪也。”
(16)业业:高大的样子。
(17)有严:严严,神圣的样子。
(18)舒:舒徐。保:安。作:起。
(19)绍:戴震《诗经补注》:“如‘夭绍’之绍,急也。”游:优游,与“绍”对文,指缓。
(20)绎:络绎。骚:骚动。严粲《诗缉》:“王乃舒徐而安行,依于军法日行三十里,进兵不急,人自畏威,徐方之人,皆络绎骚动矣。”
(21)霆:炸雷。
(22)奋厥武:奋发用武。
(23)虎臣:猛如虎的武士。
(24)阚(hǎn)如:阚然,虎怒的样子。虓(xiāo):虎啸。
(25)铺:韩诗作“敷”,大。敦:屯聚。濆(fén):高岸。
(26)仍:就。丑虏:对敌军的蔑称。
(27)截:断绝。
(28)所:处。
(29)啴(tān)啴:人多势众的样子。
(30)翰:指鸷鸟。
(31)苞:指根基。
(32)翼翼:整齐的样子。
(33)濯:大。
(34)犹:通“猷”,谋略。允:诚。塞:实,指谋略不落空。
(35)来庭:来王庭,指朝觐。
(36)回: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50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64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7: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286.瞻卬   
  
《诗经•大雅》篇名。《毛诗序》云:“《瞻卬》,凡伯刺幽王大坏也。”三家《诗》无异义。方玉润云:“刺幽王嬖褒姒以致乱也。”(《诗经原始》),较《毛诗序》更为详明。作者是否凡伯,今无考。全诗七章,三章章十句,四章章八句。揭露幽王祸国殃民的罪恶,追溯其宠爱褒姒以致祸乱的根源,同时抒发作者痛惜国运危殆的情怀。诗的重点在斥责褒姒,极言“女祸”之害,“可谓穷形尽相,不遗余力”(同上)。反映出“女人祸国”的思想早在奴隶制社会就已十分成熟,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50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64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7: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一:

瞻卬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鞫人忮忒。谮始竞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天何以剌?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不吊不祥,威仪不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人之云亡,心之忧矣。天之降罔,维其几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觱沸槛泉,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藐藐昊天,无不克巩。无忝皇祖,式救尔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50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64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7: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二:
译文
仰望苍天意深沉,
苍天对我却无情。
天下久久不太平,
降下大祸世不宁。
国内无处有安定,
戕害士人与庶民。
病虫为害庄稼毁,
长年累月无止境。
罪恶法网不收敛,
苦难深渊难减轻。
人家有块好田地,
你却侵夺据为己。
人家拥有强劳力,
你却夺取占便宜。
这人原本无罪过,
你却反目来拘捕。
那人该是罪恶徒,
你却赦免又宽恕。
有才男子称霸王,
有才女子便国亡。
可叹此妇太逞狂,
如枭如鸱恶名当。
花言巧语善说谎,
灾难邪恶祸根藏。
祸乱不是从天降,
出自妇人那一方。
不是他人来教诲,
只因帖近女红妆。
罗织罪名穷陷害,
前言后语相违背。
难道她还不狠毒?
穷凶极恶又有谁!
好比奸商发横财,
君子洞察目了然。
妇人不该理朝政,
蚕织女工全抛开。
苍天为何责罚苦?
神灵为何不庇护?
元凶顽敌全不顾,
只是对我相忌妒。
人们遭灾不怜悯,
纲纪败坏装糊涂。
良臣贤士尽逃亡,
国家危急无救助。
苍天无情降法网,
严酷繁多难躲藏。
良臣贤士皆流放,
忧国忧时苦果尝。
苍天无情降法网,
频繁危急势难挡。
良臣贤士全杀光,
忧国忧时心悲伤。
涌泉沸腾水花喷,
汩汩流泉渊源深。
忧国忧时心悲伤,
难道今日愁始增?
生前不降灾难重,
死后祸乱又不跟。
厚土皇天高莫测,
控制生灵定乾坤。
切勿辱没你祖宗,
拯救邦家为子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50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64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7: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三:
注释

(1)卬:通“仰”。
(2)惠:爱。
(3)填:通“尘”,长久。
(4)厉:祸患。
(5)士民:士人与平民。瘵:病。
(6)蟊:伤害禾稼的虫子。贼、疾:害。
(7)夷:平。届:至、极。
(8)罟:网。罪罟:刑罪之法网。
(9)瘳:病愈。
(10)覆:反。
(11)说:通“脱”。
(12)哲:智。
(13)懿:通“噫”,叹词。
(14)枭:传说长大后食母的恶鸟。鸱:恶声之鸟,即猫头鹰。
(15)阶:阶梯。
(16)匪:不可。教诲:教导。
(17)寺:昵近。寺人:内侍。
(18)鞠:穷尽。忮:害。忒:变。
(19)谮:进谗言。竟:终。背:违背,自相矛盾。
(20)极:狠。
(21)伊:语助词。慝:恶、错。
(22)贾:商人。三倍:指得到三倍的利润。
(23)君子:指在朝执政者。识:通“职”。
(24)公事:即功事,指妇女所从事的纺织蚕桑之事。
(25)刺:指责、责备。
(26)富:福祐。
(27)介:大。狄:通“逖”,远。
(28)忌:怨恨。
(29)吊:慰问、抚恤。
(30)类:善。
(31)云:语助词。
(32)殄、瘁:两字皆训“病”。
(33)罔:通“网”。
(34)优:厚。
(35)几:近。
(36)觱沸:泉水上涌的样子。
(37)藐藐:高远貌。
(38)巩:固,指约束、控制。
(39)忝:辱。
(40)式: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50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64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9: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287.召旻   
  
《诗经•大雅》篇名。为《大雅》最后一篇。《毛诗序》云:“《召旻》,凡伯刺幽王大坏也。旻,闵也,闵天下无如召公之臣也。”三家《诗》无异义。诗首句为“旻天疾威”,末章提到召公,故篇名《召旻》,以别于《小旻》。这是讽刺幽王任用小人的诗,与上篇《瞻卬》刺幽王宠褒姒可参看。诗中怀念昔日贤臣召公,《毛诗》以为指宣王时召穆公,三家《诗》以为指文王、武王时召康公,以《毛诗》为胜。全诗七章,四章每章五句,三章每章七句。通过对比和比喻,描绘当时社会动乱的状况,刻划奸佞小人的种种丑恶,对比今昔国运的迥异,希望幽王能幡然醒悟,任用旧臣。前人评曰“繁冤抑郁之情,《离骚》、《九章》所自出也。”(吴闿生《诗义会通》)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50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64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9: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一:

召旻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天降罪罟,蟊贼内讧。昏椓靡共,溃溃回遹,实靖夷我邦。

皋皋訿訿,曾不知其玷。兢兢业业,孔填不宁,我位孔贬。

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我相此邦,无不溃止。

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之疚不如兹。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职兄斯引。

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溥斯害矣,职兄斯弘,不烖我躬。

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50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64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9: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二:
译文

  老天暴虐难提防,接二连三降灾荒。饥馑遍地灾情重,十室九空尽流亡。国土荒芜生榛莽。
  天降罪网真严重,蟊贼相争起内讧。谗言乱政职不供,昏愦邪僻肆逞凶,想把国家来断送。
  欺诈攻击心藏奸,却不自知有污点。君子兢兢又业业,对此早就心不安,可惜职位太低贱。
  好比干旱年头到,地里百草不丰茂,像那枯草歪又倒。看看国家这个样,崩溃灭亡免不了。
  昔日富裕今日穷,时弊莫如此地凶。人吃粗粮他白米,何不退后居朝中?情况越来越严重。
  池水枯竭非一天,岂不开始在边沿?泉水枯竭源头断,岂不开始在中间?这场祸害太普遍,这种情况在发展,难道我不受灾难?
  先王受命昔为君,有像召公辅佐臣。当初日辟百里地,如今国土日受损。可叹可悲真痛心!不知如今满朝人,是否还有旧忠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