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次见面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73年4月中旬召开的达县地区第一次团代会期间,而双方互知其名、互晓其事,却要追溯到1971年初。 当时,中央关于加强知青上山下乡工作的(1970)26号文件正在各地传达贯彻,达县地委对一批在农村作出一定成绩的下乡知青进行了表扬,其中李莉和我则名列其中。两人同时受到地委的表彰,也基本同时通过本地会议精神的传达而第一次知晓了对方的一些情况。 正是在农村的较好表现,李莉受到当地农村干部群众的好评。在下乡的头两三年,她不仅学会了基本农活技术,而且每年饲养两头肥猪,还选为生产队会计,被称为“红管家”。当时,我在农村参加农科试验活动,推广良种良法,并坚持读书学习,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俩作为下乡知青团员代表,不约而同地参加了其后召开的地区团代会。 达县地区当时辖11个县,各级团组织正在恢复和发展中。从1969年到1972年间,全区已接收安置来自重庆和本区的下乡知青3.39万人,不少人在农村入了团,干出了成绩。在这次团代会上,全区知青团员代表就有37人。说来凑巧,也可能是“缘分”,在预备会的第2天中午,我所在的开江代表队正在达县市相馆照集体像,突然听到有人喊“李莉”,我回头一看,一位佩带代表证的女孩回应着。我试探着问她“你是邻水的重庆知青?”她微微地点了点头。久闻其名,今日偶遇。她穿着朴实大方,一个农村姑娘的打扮,比较健谈、热情。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也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 预备会以后,李莉和我一同作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在开幕式的主席台再次相遇了。没人介绍,也不用寒暄,我们几乎同时叫出了对方的名字,又几乎同时伸出手来握在了一起。接下来,参加主席团会议、大会发言交流,以及同时当选为团地委委员,我们见面、交谈的机会就多一些了。一切都很自然、随和,也不时荡漾起当时不少知青都有过的心灵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