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月雅湖 于 2022-7-14 08:56 编辑
二、我与地区知青办主任宋国仕
1933年3月,红四方面军转战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时,年仅13岁的宋国仕就在地处大巴山的南江县家乡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血与火的考验,他没有留恋大城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毅然申请并要求回到了四川工作。1964年下半年他放弃四川省假肢厂厂长职务,申请调回达县地区工作。当时正值国家有计划地开展城镇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不久,他即被任命担任了达县地委安置办主任,一直到后来担任地革委毕业生分配组组长、知青办主任职务。 由这样一位徳高望众的老红军来负责全区的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广大知青打心眼里感到敬佩与信服。我曾听说过他浴血奋战的英雄历史,也曾听说过他呕心沥血培养教育知青的事迹,而让我真正较为深入了解并熟悉他,却是我下乡插队两年多以后的事情了。 1972年11月的一天,我接到通知去地区知青办报到开会。第二天,我乘班车匆匆赶到地区知青办驻地时,已快要下班了。见里面一间办公室的门开着,我径直进去见到一位50岁开外的老同志正戴着老光眼镜在一笔一划地写笔记,刚一开口询问,那人抬头见我这个戴着眼镜、身背挎包的模样,就说“你是孙成民吧”,我点点头并试着问“您是宋主任”,他微笑着伸出手来拉着我连声说“辛苦了、辛苦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语境中,我与这位敬重、慈详的老前辈见面了。 接下来,他告诉我这次主要是来参加驻地部队一一铁道兵第七师即将召开的团代会。当时该部队师政委兼任地委第一书记,军地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决定邀请我和另一名1964年由重庆下乡到巴中县化成公社的女知青厐德兰,出席大会并作发言。地区知青办领导和军代表对这次会议极为重视,让我按材料预习发言了两次,宋国仕每次都对我的发言内容和语气等提出建议。在临出发到铁七师前夕,宋国仕又在他的办公室与我们摆谈了两个多小时,对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从他的谆谆教导和言谈举止中,我领悟到了老前辈的殷切期望,也感受到了极大温暖。 山峦起伏的达县地区辖11个县,历来是四川安置城市知青最多的地区之一。仅1963年下半年到1965年上半年的两年间,全区就有1.57万名下乡人员安置在610个社办林牧场,其中有439个场安置有城镇知青7821人,大多数是重庆下乡的知青。我多次听他说:“老一辈流血牺牲为的是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现在我们培养关怀下乡知青,就是要使红色江山后继有人。” 他不仅这样说,更带头身体力行。1965年8月,达县地区创办的社办林牧场安置城镇知青的作法,成为全国城市知青安置工作座谈会肯定并推广的一种重要安置形式,这其中包含着他无尽的心血。1969年的一天,落户在达县罗江公社的6名重庆知青来找宋国仕,要求调换插队地点,因为犀牛山又高又大,生活不适应。他说服知青回到山区后,又打起背包来到犀牛山,与知青们劳动、生活在一起,教育知青学习老前辈的精神,使知青们安下心来。 更让人赞叹的是,宋国仕自1969年初以来,带头将4个子女先后送到农村。招工招生开始后,大儿子写信回来要他去“打招呼”,女儿专程回家做父亲的“工作”,老伴也要他“为子女考虑考虑”。宋国仕写信给大儿子要他安心农村锻炼,服从当地安排;还召开家庭会教育女儿和老伴,正确对待“走”与“留”。4年过去了,除大儿子在另一个地区的江油县农村调出当了工人外,其余3个子女均继续在农村。1972年8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踏遍巴山育新苗》的通讯,介绍了他的事迹。1973年7月,在四川省委、成都军区党委召开的知青工作会议上,宋国仕做了带头送子女务农、抵制“走后门”的发言,当时我也在现场,亲身感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好评,我也为之感到高兴。 1973年下半年,我作为知青代表担任了达县地委、开江县委知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以后,到地委的时间和接触宋国仕的机会就多一些了。在这期间,我随同他一道多次参加了省里召开的各地、市、州知青办主任会议、集体安置现场会议等,他带我到大巴山深处的通江、万源、宣汉等山区去看望慰问知青、了解知青情况、解决知青困难,还带我到重庆对口安置的南岸区、沙坪坝区、市中区等地,走访动员单位,与家长座谈,倾听安置意见,共商培养方案等。每次座谈、走访,都使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位老红军对知青的关爱之情和对这份事业的赤诚之心。 1974年6月下旬的一天,我从农村赶到达县准备与宋国仕一道去省里参加知青工作会议。当天晚上,他硬拉着我到他家去吃晚饭。记得是他老伴给我煮了一大碗面条,味道十分可口,至今都让我回味无穷。因第二天要前往重庆,他特地安排我住宿在地区知青办他的办公室里,以方便我赶早班车。这间办公室兼休息室的布置十分朴素、简洁,除了有一张书桌、一把藤椅和两个文件柜外,还有一架单人床可供休息。当晚睡在老前辈的床上我感到格外香甜。 与宋国仕相处的时间,很多是与他一同出差或开会之时,我经常看到他一有空就把随身带着的笔记本拿出来写着、划着。我知道,他在家也好,外出也好,经常带着两个本子,一个是工作笔记本,主要记载全区知青上山下乡的情况;一个是写回忆录的本子,主要记述他经历的红军长征的故事。他告诉我,他参军时大字不识一个,是当红小鬼时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识字班才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后来在行军途中、露营休息,以及刚解放时分配到西北的一所大学工作时逐步学习并积累起来的。宋国仕这种顽强的毅力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对我在农村坚持自学、加强锻炼,影响很大,至今都使我能以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