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应从中国革命成功的历史经验来看问题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教导,其实质就是与“工农相结合”。自从马克思创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我们与苏联革命成功的不同之处,就是列宁是用城市暴动的方法,第一次成功地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我们国情不同,当时有人也想用城市暴动的办法来带动全国的革命,实践证明行不通。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应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指出了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工人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因此要寻找革命的同盟军。毛泽东同志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革命。在中国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革命只能走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因此广大的农村自然而然就成了革命的中心。在那时,你搞革命不到农村去能行吗?所以毛泽东同志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会有这样的断定:“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从毛泽东在井冈山创立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起,就实践着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方向,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已经说明了毛泽东同志这一思想的正确性!全国解放以后,不断有进步青年因为农村艰苦,认为那是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要求到农村去。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一方面可以向工农学习,一方面可以传授先进文化。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在我们成长的那个时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学习毛主席著作,学雷锋、学英雄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按照毛主席的教导,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要求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无疑是一个革命的选择,社会当时也是把这当作学习榜样来颂扬的。也没听到当时有人像今天这样说它不对!历史已经证明,上山下乡与“文革”不但没有一种理论上的因果关系,而且说它是“文革”的产物也没有事实依据。如有什么特别不同的地方,也只能说,它确实在“文革”期间存在,而这一时期上山下乡的知青最多。纵观历史,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无论在那个时期,社会怎样变革,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这种内涵是不会变的,如果今天有人选择要去艰苦的地方去,我们同样是应该支持的! 我觉得研究知青历史也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说:“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如何来看上山下乡的主要矛盾呢?我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前,上山下乡是执行毛泽东同志从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后,上山下乡是党领导人民改变落后面貌、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上山下乡这件事上,始终存在着革命需要与个人选择的矛盾,存在着追求进步与贪图安逸的矛盾,这一矛盾影响着整个上山下乡的发展。矛盾具有特殊性,每个阶段会有所不同,如“文革”中的上山下乡与其它阶段相比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是一种时间上的差异,是矛盾特殊性的一种表现。另外还有地域上差异,如有人觉得黑龙江知青与其它地方知青相比,好像黑龙江知青肯定上山下乡的人相对多些,我个人觉得,这可能是由于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去的人要比去其它地方早,自原报名去的人相对多些,所以在看待知青问题的态度上会有些差异。如拿其它两个不同的地方相比,肯定也有差异的地方,这种差异就是一种矛盾的特殊性。有一点必须肯定,在这里差异性不能改变上面说的主要矛盾。 现网上争议较大的关于知青如何回城的问题,云南知青起了什么作用?我个人觉得,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如果说,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这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与这二种经济形状相关联的知青历史,从到农村去,再回到城里来,也应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任何个别人的行为是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的。从这个观点看问题,我觉得云南知青的请愿行为,也许能起到一点推动作用,但不会是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云南知青的这些行为,只要国家改革开放了,农民也可进城了,我觉得知青回城是早晚的事,与有没有人请愿没有必然的内在关系。如果国家不搞改革开放,个别人再怎么做,我觉得也不可能有效果。因此我觉得云南知青的那段历史应融入到整个知青历史发展的大潮中来分析,而不是把这段历史孤立起来,与整个知青历史对立起来看。如从这个角度去评价知青历史,我觉得走进了一条死胡同,是不会有出路的。我们不能下这样的结论,认为知青回城了,就是否定了上山下乡。由于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我们的政策不可能一成不变,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