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顺应民心调整知青上山下乡政策 粉碎“四人帮”以后,四川知青上山下乡继续惯性推进。1978年12月结束的全国和全省知青工作会议,确定把知青工作重点从动员安置转移到就业安置上来,成为知青上山下乡历史的转折点。 一、创造解决知青问题的条件 随着拨乱反正的进程,知青工作中很多棘手的问题开始理清思路。而要根本解决上山下乡中的问题,则需要有一个时间的过程,也需要从多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对知青实行集体安置,既是解决知青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内容。省委要求,对插队的知青要建立青年点,积极试办集体所有制的知青场队,推广“厂社挂钩、对口安置”的经验。到1977年12月底,全省集体安置知青人数达到21.56万人,占应集体安置人数的48.65%,全省有62个县实现了知青安置集体化。 继续有计划地抽派带队干部,配合当地党政做好知青工作,是这一期间稳定知青情绪、发展安定局面的重要措施。到1977年12月底,全省先后有2.35万名带队干部,既承担着动员地区的重托,又担负着安置地区的责任,在知青的教育、管理、保护以及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恢复大学招生考试的消息发出后,激发了四川数万知青的热情。省委要求,各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知青报考大专院校,并统筹安排他们的生产和学习。省知青办推广了郫县组织知青进行高考复习的经验。仅在1977、1978两年间,全省通过招生调离农村的知青就有4.65万人,占同期全省大中专招生录取人数的35.4%。这样良好的氛围与导向,为从根本上解决知青问题创造了条件。 在这期间,充分发挥知青在新长征中的生力军作用,是知青工作的重要着力点。1978年2月16日,新华社以《四川省60多万知青活跃在农村》为题,报道了四川知青为建设新农村发挥作用的情况。开江县组织知青向科学种田进军,在全县136个大队办起农科队,集中安置1700多名知青,仅1977年就搞了110个科研项目,成功65项。重庆市北碚区组织动员单位帮助147个知青场队办起小工业52个,仅一年时间,小工业的纯收入即达46万多元,相当于这些场队农业收入的10倍。 与此同时,四川加紧知青问题的调查研究,从多方面提出解决知青问题的政策建议,并形成《关于我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情况的调查报告》报送国务院知青办公室,为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召开及其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决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