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期间,伴随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农业合作化高潮在全国兴起。一方面,农业合作化进入高潮以后,广大农村急需一大批有文化的年轻人回乡担任会计、记分员等,另一方面,教育事业虽有快速发展,但仍不能满足升学和社会的需要。1957年4月,刘少奇副主席在南下考察之后指出:“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总的趋势将是有更多的小学和中学毕业生不能升学,必须参加生产”,“就全国说来,最能容纳人的地方是农村,容纳人最多的方面是农业”。(4)他的这些基本思想,集中体现在亲自审定后发表的《人民日报》题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的社论之中。(5) 同年10月,中共中央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第一次把知青下乡上山作为单独条款列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其第39条写道:“从1956年开始,按照各地情况,分别在5年或者7年内,解决城市中的失业问题,使现有的城市失业人员都有获得就业的机会。除了在城市能够就业的以外,他们的就业途径是到郊区、到农村、到农垦区或者山区,参加农、林、牧、副、渔各种生产事业和农村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当时在解决城市失业人员问题上,亦把组织青年“到郊区、到农村、到农垦区或者山区”,作为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不仅在1955年年底前后组织一批城市青年垦荒队奔赴边疆和山区,而且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由各省、市自行动员组织了一批城镇青年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尽管当时由城镇到农村、到边疆的人数并不是很多,但从中央到大多省、市都将动员组织城镇青年到农村、到山区、到边疆,作为了开辟城镇就业门路的一条重要渠道,作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