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戴望天

诗学概念

[复制链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07: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296、意为脉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元方回《汪斗山识梅吟稿序》论学诗之要:“古诗以汉魏晋为宗,而祖三百五篇、《离骚》;律诗以唐人为宗,而祖老杜,沿其流止乾淳,溯其源至洙泗。律为骨,意为脉,字为眼,此诗家大概也。”此语为方回论诗总纲,其《瀛奎律髓》亦曾多处语及。“意为脉”之“意”指作者作诗的立意。宋人作诗主意,情、意之分是论诗宗唐或宗宋的关键。晚明陆时雍论诗主汉魏盛唐,其论称:“夫一往而至者,情也;苦摹而出者,意也;若有若无者,情也;必然必不然者,意也。……情意之分,古今所由判矣。”少陵精矣刻矣,高矣卓矣,然而未齐于古人者,以意胜也。”(《诗镜总论》)方回论诗首称“意为脉”,正体现了宋人祖述杜甫的诗学精神。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9-13 05: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297、字为眼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元方回《汪斗山识悔吟稿序》:“律为骨、意为脉、字为眼,此诗家大概也。”其《瀛奎律髓》一书评析甚细,十分重视一词一字的锻炼,凡句中紧要字,遂名之为句眼。如评杜甫《登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句,以“坼”、“浮”为句眼。评陈师道《早春》
“近年遽得春,
冰开还旧绿”
句,以“遽”、“还”二字为句眼。评曾幾《长至日述杯兼寄十七兄》“厌看宾客空投谒,
强对妻孥略举觞”
句,以“厌”、“空”、“强”、“略”四字为句眼。可见其所谓句眼乃是句中起关键作用的动词或表示强烈语态的副词、连接词等,相对于句中的名词、形容词而言,方回往往把它们都称为虚字,认为“诗中不可无虚字,然用虚字而不切,则泛也”。虚字而用得确切有力,如画龙之点晴,遂为句眼。又论云:“凡为诗,非五字、七字皆实之为难,全不必实,而虚字有力之为难。……惟晚唐诗家不悟,盖八句皆景,每句中下一工字,以为至矣,而诗全无味。所以诗家不专用实句、实字,而或以虚为句,句之中以虚字为工,天下之至难也。”当然,拘泥于诗法,斤斤计较一句一字之“诗眼”,明显有死于句下的局限。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方回提倡“诗眼”,重视诗词中虚词的重要作用,注意运用虚词来体现诗歌的精神,启发了后人对于虚词的语法作用和修辞效果的研究,从而促进了诗歌艺术语言的健康发展,又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9-14 06: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298、圆美流转
古代诗学概念。原是南朝齐梁时提出的诗歌审美要求。《南史•王筠传》载沈约之言云:“谢朓常见语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结合当时诗坛风气,可知其语乃是要求诗歌做到声韵和谐流美,语言明朗畅达,字句锤炼工稳,结构趋于紧凑。南朝宋三大诗人中,谢灵运写景之句自然明丽,但就全诗而言,往往采取铺陈的写法,时或失于剪裁,又贵尚排偶,讲究用典,句法时亦板拙,故易给人以冗漫沉滞之感;颜延之尤喜用典,颇觉雕琢堆垛;鲍照一部分五言诗穿凿取新,常有生造语词之弊。宋齐间诗人江淹,诗风亦近鲍照。圆美流转的要求,实与刘宋诗风异趣。而谢朓本人创作,却能体现这一要求,故深为时人所爱赏。以后何逊、萧纲、阴铿等人之作,均趋向于圆美流转,对于古体诗向近体诗、六朝诗向唐音的过渡,颇有贡献。但若过于圆熟,易陷轻滑;且诗歌风格须多种多样,若限于圆美一路,久之亦易使人生厌。故后人也有提出不同看法者,如陆游《答郑虞任》:
“区区圆美非绝伦,
弹丸之说方误人。”
又有人认为圆美流转之意并非主张流易,而是要求周到妥帖,完美无缺。如刘克庄云:“余以宣城(谢朓)诗考之,如锦工机饰,玉人琢玉,极天下巧妙;穷巧极妙然后能流转圆美。近时学者往往误认弹丸之喻,而趋于易。”(《江西诗派序》)还有人认为圆美流转是说作诗当用活法。如吕本中云:“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谢玄晖有言: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此真活法也。”(《夏均父集序》,见刘克庄《江西诗派序》所引》其说虽未必合乎谢朓原意,但引申发挥,正可见诗歌审美情趣的历史变化。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9-15 06: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299、音声迭代
古代诗学概念。原是晋陆机讨论诗赋文章运用声律的问题。语出陆机《文赋》:
“暨音声之迭代,
若五色之相宣。
虽逝止之无常,
固崎锜而难便。
苟达变而识次,
犹开流以纳泉。
如失机而后会,
恒操末以续颠,
谬玄黄之秩叙,
故淟涊而不鲜。”
《文选》李善注云:“言音声迭代而成文章,若五色相宣而为绣也。”意思是说,文学的声律是由语言的声和音的更换迭替组成的文章,犹如颜色鲜明的五彩交织而成的锦绣。在这里,陆机的“音声迭代”指文学语言的音乐美。文学佳作,不仅要有巧妙的艺术构思和华丽的词藻,还要在声律运用方面具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特别是诗歌艺术,西晋以后,人们更注重其音节之美。语言音韵的节奏旋律,长短高低,自然变化,奥妙无穷,很难把握。诗人若能掌握它的变化,字句安排有序,音声低昂有节,那么犹如开流纳泉,就会富有诗的韵律之美了。陆机论声律,虽然还没提到平仄律,在文学史上也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却富有理论的开拓性和创造性。后来齐梁时代永明声律所提出的清浊相间和注意四声八病的运用,即直接受到陆机“音声迭代”的启发。如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云:“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刘勰《文心雕龙•声律》篇也有“声有飞沉”之说。虽然所论更为细密,但是注意运用汉语音韵的特点,来造成一片宫商的诗歌语言艺术的音乐美,其基本美学思想,明显受到了陆机的启迪。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9-16 06: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300、适者为美
古代诗学概念。指诗本自然,以吟写性情、悦耳快心为适的观点。语出明屠隆《旧集自叙》:“客语屠子曰:‘往子与客论诗文于京师,则古证今,甲是乙不,此瑕彼瑜,多所弹射。言辩矣,而持论杂无定,子知诗美与恶与?何说而定?’屠子曰:‘余恶知诗,又恶知美,其适者美邪?夫物有万品,要之乎适矣,诗有万品,要之乎适矣。……余读古人之诗则洒然以适,而读今人之诗则不适,斯其故何也?其美恶之辨与?余恶知诗,又恶知美!”在此文中,屠隆以物之万品来喻诗之万品,自然风貌有“天青日出、山川晶皛”与“雷电交至,崩云走雨”之异;服饰衣着有“翟冠翠翘”与“纺衣綦巾”的不同,它们各有所适,故各有所美。诗亦然,人们的性情有急有缓,有严刻有平易,因此发而为诗,其诗歌的风格亦无所不可,或为奇崛,或为平畅,总之应当是性情的自然流露。屠隆“适者为美”的观点主要是针对当时七子派复古拟古的流弊而提出的。其《与友人论诗文》云:“诗者非他人声韵而成,诗以吟咏写性情者也。”七子派复古,务求古人诗作的高格逸调,模仿古人的声韵腔口,因而给自己的创作套上了枷锁,是为不“适”。屠隆也称美唐诗,但认为唐诗之妙即在“去三百篇最远”(《文论》),“唐人长于兴趣,兴趣所到,固非拘挛一途”(《与友人论文书》)。本此他批评当时诗坛云:“至我明之诗,则不患其不雅,而患其太袭,不患其无辞采,而患其鲜自得也。”可见“适”的精神在于“自得”,在于与诗人的性情相合。屠隆此论对晚明公安派的性灵说当有所启发,因为“以适为美”与袁宏道所提倡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其精神也是基本一致的。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9-17 07: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301、美恶对待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清叶燮《原诗》:“大约对待之两端,各有美有恶,非美恶有所偏于一者也。”对待,双方并峙,相对而立,通常指矛盾而又互相依存的事物或对照鲜明的事物特征。叶燮认为,天下万物和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可发现对待之义,如日月、寒暑、昼夜、生死、贵贱、贫富、高卑、上下、长短、远近、新旧、大小、香臭、深浅、明暗等等。文学作品也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如平奇、浓淡、巧拙、清浊等等。诗人的创作则有会通与异变、陈熟与生新的不同追求。凡此种种,都说明对待之义普遍存在,矛盾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文学创作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叶燮与人论争,坚持如下二点:其一,对待两端,各有美恶。他反对在这个问题上简单地是此非彼,完全以甲为美,全然以乙为恶;评价文学作品,将一种风格褒得完美无缺,而将另一种风格贬得全无是处;或者认为,诗歌创作只有追求新变才值得肯定,提倡复古则应该统统否定。叶燮认为这样的态度和做法是不足取、不值得提倡的。“若主于一,而彼此交讥,则二俱有过。”任何片面的取舍,都将陷入偏颇。这对鼓励和扶助多种诗歌风格的产生、发展,正确处理学古和求新、继承和创造,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其二,对待两端的美恶,并不是一成不变,始终如初,而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和补充兼济的,“幽兰得粪而肥,臭以成美;海木生香则萎,香反为恶”。又比如他认为,人皆以生为美,以死为恶;以富贵为美,以贫贱为恶,然而,尽忠而死与媚佞苟全,清贫鲠贱与浊富淫贵,其美恶又恰好换易了位置。诗歌创作也是如此,“陈熟”偏于拟古,“生新”偏于求变,假如学古不以新变为目的,新变不以学古为前提,都将成为偏失之见,只有“二者相济,于陈中见新,生中得熟,方全其美”。他要求诗人采掇对待的两端,使创作朝着“全美”的方向发展,这是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种卓越的见解。刘勰主张奇正相参,华实并茂。钟嵘肯定“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诗品序》)。殷璠赞成“文质半取,风骚两挟”(《河岳英灵集论》)。竟陵派提倡学古与写心相结合。这些主张都包含着艺术辩证法因素。叶燮的论析与他们的意见在思想实质上保持着一致,而分析则非常深刻透辟,在艺术辩证法方面,又有超越前人之处,在古代美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有其突出的地位。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9-18 04: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302醇美
古代诗学概念。醇美,是指诗味的醇厚隽永、精美可口。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中华之人所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司空图以韵味论诗,标举“味外之旨”。“醇美”之味在“咸酸之外”,所以“醇美”也是“味外之旨”。味原本于意,意咀而有味。“醇”,非指齿牙之间口味的浓厚而腻,而是咀嚼过后馀味的隽永而长。诗如何才能有“醇美”,司空图以为必须“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形象可感,近在眼前,涵蕴深厚,妙意无穷,故“近而不浮”。境界超远,言所不追,远中有远,思与境谐,故“远而不尽”。只有这样,才有“韵外之致”。这样的诗,才是“全美”之诗。“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全美”,也就是“醇美”。宋代杨万里《颐庵诗稿序》说:“夫诗何为者也?尚其辞而已矣。曰:善诗者去辞。然则尚其意而已矣。曰:善诗者去意。然则去辞去意则诗安在乎?曰:去辞去意而诗有在矣。然则诗果焉在?曰:尝食夫饴与茶乎?人孰不饴之嗜也?初而甘,卒而酸。至乎茶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胜其甘,诗亦如是而已矣。”杨万里继承了司空图“醇美”韵味之说而加以具体发挥。“醇美”,首先要求作者笃于朴真,情感深厚。虚情假意,是写不出“醇美”之诗的。其次是要求在表达时以象传意,神馀象外,不能语尽意尽,一览无涂。司空图的“醇美”诗味说,对宋严羽的“妙悟”说和清王士禛的“神韵”说,都有巨大的彤响。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08: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303、诗学概念  分解
古代诗学概念。清金圣叹说自己批点诗歌,既不爱好释事训名,也不专门附事见义,”意只欲与唐律诗分解”(《徐子能增》)。据他介绍,“分解”一词含义与庄子“庖丁解牛”的启示有关,牛体有骨架筋络,一首诗有起承转合,“分解”就是通过分析作品形式上的结构关系以求诗义的一种方法。他将一首律诗分为前解(一至四句)和后解(五至八句)两部分,每两句为一个语意单位,分别构成起承转合关系。其中前解带动后解,而前解中的一二句更是具有统辖全诗的作用,所以他论诗每重发端。他不仅认为律诗可以分为二解,唐人长篇也多以四句为一解,同样存在起承转合的结构关系。金圣叹论诗不仅重感悟,也重分析,“分解”唐诗是他重分析的表现。将律诗分为前后两解,又是针对世人好讲律诗中间两联,然后“装头装尾”凑成八句的作法,后者不符合艺术构思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原则。金圣叹把律诗分前、后解,其理论的突出之处,恰是强调诗的整体性。他说律诗前后解的关系,好比人之一呼一吸,射手拉弓放箭,雨势之来之去,完全是前后贯通,一脉相联的整体。诗人写首联时,末联实已装人胸中。如此,一首诗才会气畅势顺,严密完整。有人指责金圣叹“诗分二解”是腰斩唐诗,后人更批评他分解唐诗的方法是八股习气的表现。这些批评自有一定道理,因为他的分解说确实存在刻板、拘泥之弊,他运用分解方法解说具体作品,有时难免牵强,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但是,金圣叹用这种方法分析诗歌,对作品释义,又确实有不少成功的例子,给人新颖之感,其成绩不可抹杀。更重要的是,分析诗歌是否能找到一个简明易循,并且有广泛适用性的方法,这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金圣叹分解说作为在这方面的一种尝试和探索,是有一定意义的。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9-20 07: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19-9-21 07:00 编辑

304、才调

古代诗学概念,指诗人的才气格调。但论其语源,原是形容人的文才。如《晋书•王接传论》云:“王接才调秀出,见赏知音。”又《隋书•许善心传》云:“(善心)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谓人曰:‘才调极高,此神童也。’”后来诗人多加运用,如杜甫《送封主簿》诗云:“青春动才调,
白首缺辉光。”
又李商隐《贾生》诗云: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逐渐成为诗坛常用术语,以“才调”称颂诗人才华横溢,具体形容其佳构杰作的风貌格调。如温庭筠《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诗云:
“苏小风姿迷下蔡,
马卿才调似临邛。
谁怜芳草生三径?
参佐桥西陆士龙。”
发展至晚唐五代,后蜀韦縠编撰唐诗总集遂以《才调集》名其所著。自序云:“或闲窗展卷,或月树行吟”,“但贵自乐所好,岂敢垂诸后昆”,逐渐与儒家诗教保持距离,以为诗歌非关教化,而用以自娱,是诗人才气的抒发。这与唐末以来诗坛风气相一致。其时黄滔《答陈磻隐论诗书》云:“郑卫之声鼎沸,号之曰今体才调歌诗。”故韦縠《才调集》十卷,所选颇多男女情爱之辞,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云:“縠生于五代文敝之际,故所选取法晚唐,以秾丽宏敞为宗,救粗疏浅弱之习,未为无见。”于是“才调”之称,在晚唐五代,具有特定的时代审美意义,与当时流行的“今体”歌诗相联系,以抒发诗人主体情绪为主,风调偏于秾丽流畅,比较自由地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因而后代持儒家“温柔敦厚”诗教说者,常加批评责斥,这恰恰从反面说明了“今体”才调歌诗的特殊审美价值。后来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云:“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以为诗人才思决定作品之格调。其所谓”才”“调”理论内容已有明显的变化,发展成为明后七子复古格调说的理论之一。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9-21 07: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19-9-22 05:09 编辑

305、虚静

“虚静”作为创作心态给予了明确的理论概括。所论来源于古代道家哲学。《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它最早把“虚”和“静”即人的心灵的净化作为正确认识事物的主观条件。今存《管子》一书中,据考为宋钘、尹文派著作的《心术》、《白心》、《内业》诸篇,又系统地发展了《老子》的学说,要求主体“虚壹而静”。所谓“虚”是指“无为”、“无藏”,“去忧、乐、喜、怒、欲、利”;所谓“静”是说“勿先物动”,“感而后应”;所谓“壹”,则是“专于意,一于心”,“无以物乱官”。宋尹派的“虚静”说,沿着主体能动的方向深化、展开了。《庄子》中又把《老子》的“致虚守静”说发展为“心斋”、“坐忘”。《天道》中说:“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知北游》中假托孔子、老聃的对话,而把“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即主体的净化作为人与“至道”契合的途径。《达生•梓庆削鐻》更把致虚守静,超越物累同艺术品的创造活动直接地联系起来,从而给以后的创作心态论以极大的启示。如东汉蔡邕论书法创作,就强凋“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笔论》)。刘勰论“神思”先讲“疏瀹”、“澡雪”,也直接受其影响。不过,刘勰的创作心态论,同时也受荀子的影响。荀子从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出发,赋予“虚壹而静”以思维规律的准确内容。他认为:“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荀子,解蔽》)刘勰论创作的虚静心态,既讲疏瀹澡雪,净化主体,又讲“积学”、“酌理”、“研阅”、“绎词”,即把虚静心态贯通于艺术思维辩证运动的全过程。这同道家虚静说中追求的超越思维程序,使素朴人性同宇宙本体直接契合是大异其趣的。刘勰之后,把“虚静”作为艺术思维时主体心态和审美把握之特点、规律的理论家就很多了。如苏轼《送参寥师》:“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朱熹《清邃阁论诗》:“不虚不静故不明;不明,故不识;若虚静而明,便识好事物……所以做得来精。”魏禧《许士重诗序》:“诗之为物,触于境,感于事,而勃然发诸言,是动物也。然非有静气以为之根,则嚣然杂出,不能自成文理。虽工于字句,侈于文,而真意消亡,无复可以言诗。”其他如清代《而庵诗话》论作诗必须“心闲”、“气静”;袁枚《续诗品》之讲“斋心”;况周颐《蕙风词话》之论“词境”等等,都把虚静心态作为审美把握的关键。此外还有更多的人把虚静之说引人乐论、画论、书论乃至小说、戏曲创作与鉴赏。论乐如唐代薛易简之《琴诀》、白居易之《清夜琴兴》,明冷仙《琴声十六法》、杨表正《弹琴杂说》、徐上瀛《溪山琴况》;论画如宋郭若虚之《图画见闻志》,明吴宽《书画鉴影》、李日华《恬致堂集•书画谱》,清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等等,不胜枚举,可见其理论影响的深广。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