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知青梦”的形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长远事业 从大跃进到“三年困难”时期,知青下乡务农进入低潮。1962年特别是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作为长远的方针,成为长远的事业来办了。这一阶段要注意三件事: 一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两种形式均已形成。浙江省嘉兴县成功安置了5707名久居城镇的人口下乡插队,经过反复实践和思考,确定了“城市知识青年下乡,以插队为主”的思想;1965年前后,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加强“三线”建设的指导思想,突出上山,开发山区经济。至此,知识青年既有“上山”又有“下乡”基本形式已经形成。 二是《关于动员和组织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的发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知识青年下乡插队是可行的。通过知识青年下乡,对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有积极作用。为了统一认识,有序进行,于1964年1月27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正式下达了《关于动员和组织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新中国历史上,中央第一次发布的指导知青上山下乡的纲领性文件。 三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指导思想基本明确。经过实践,中央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导思想愈益明确:安置城镇未就业人口,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加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后者,无论是中央领导人还是文件中,这些思想都很明确,试举二、三例:当时负责知青工作的副总理谭震林在谈到知青下乡的必要性时指出:“建设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没有知识的农民是困难的,需要知识青年去当农民。农村要搞电气化,化学化、机械化,没有知识不行。因此要动员知识青年下乡。”《关于动员和组织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指出:知识青年下乡“既有利于稳定农村青年从事农业生产,又有利于更快地形成一支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科学知识的新型农民队伍。” 这一阶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效果很好。自1962年至1966年8月五年间,全国共有城镇知识青年和社会闲散劳动力196.9万人下乡上山,其中,知识青年超百万,达129.28万,占下乡人数的65.9%。 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潮流中,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这些先进人物的代表主要有:天津的赵耘,吉林的李云泽、吕向阳、粟心河,河北的邢燕子,侯隽、王培珍、戴秀稳,江西的宋喜明、江苏的董加耕,广州的陈嘉鲲,安徽的张韧、陕西的韩志刚等等。以这些先进人物为代表,知青的理想、志向、行为,标志知青文化的形成,也就是“知青梦”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