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我办了一家养老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09: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岁寿宴放在养老院举办,让其他老人一起庆祝

有人抵触,也有人乐意。2016年1月,养老院里住进来一位97岁的老人。他叫程湖州,是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英雄。

程老的子女都希望他在家安心养老,但老人执意要来养老院。他和子女说,他喜欢养老院的生活,有很多老人做伴。

后来,他才悄悄跟我说:年纪大了,不想麻烦儿女,还是养老院住着自由。这里人多,就像以前在部队,走到哪都有熟悉的面孔。

过年了,程老的家人想接他回家一起团圆,可老人不乐意。我就给家属安排了房间,让他们陪着程老在养老院过年。

大年三十晚上,程老一家跟着养老院的老人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此后几年,每年都是如此。

2019年,程老100岁,是我们养老院第一位百岁老人。我建议子女将百岁寿宴放在养老院举办,让其他老人一起庆祝。子女听了很支持,送来了好多礼物,帽子、围巾、手套、袜子。

程老的生日正好是在正月里。养老院里挂起了红灯笼,房间里布置了五彩气球,一团喜庆。养老院的老人们,老人的家人们,坐了满满十三桌,谈笑声久久回荡。

程老的脑子有些糊涂了,但一整天都是笑呵呵的。

2019年9月,程老在养老院寿终正寝,走得很安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09: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肯来农村、又肯吃苦的年轻人,难寻

我们养老院有三层楼,50个双人间,共100张床位。

一开始,住不满;到后来,入住人数一天天增加,连我在内三个管理人员不够用了。

我发动身边的朋友,介绍年轻人来养老院上班。但肯来农村、又肯吃苦的年轻人,难寻。

2020年7月,31岁的小方加入了养老院的队伍。小方大专学历,是临岐镇人,已婚,有一个小孩。刚来时,她不好意思地跟我说:宋院长,我以前没接触过养老院,但是我亲和力不错,跟老人比较聊得来。

这个姑娘进来后,负责行政和内务管理。之后,她确实兢兢业业,老人们也特别喜欢她。

2021年,小方值夜班时,一位陈奶奶突发脑梗,当时已经大小便失禁,情况十分危急。小方马上跟护工一起,给老人擦洗、换裤子,将老人送到临岐镇卫生院,又转送到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

挂号、交钱、送病房、联系家属……跑前跑后,全是她一个人。

安顿好老人,已经凌晨1点多。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养老院,继续值班。

有这么负责的年轻人,确实是老人们的福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09: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她说,刚把杭州的工作辞掉,回到家乡。这可把我乐坏了

2023年2月,养老院又来了一位年轻人,34岁的小章。其实,我早就认识这个姑娘了。

疫情期间,小章是村里核酸检测的志愿者。养老院的老人话多,要求也多。但小章对老人特别有耐心。当时我就在想,这个姑娘要是能来养老院上班就好了。

转念一想,人家这么优秀,肯定有更好的工作。

再次见到小章,是她爷爷住进了我们养老院。她经常来看望,还跟老人们一起聊天。我终于忍不住问她,在哪里工作。她说,刚把杭州的工作辞掉,回到家乡。

这可把我乐坏了。我当即邀请她来我们养老院工作。

2023年养老院公开招聘,小章真的来了。她应聘的岗位是内务主管,负责老人的文体活动和日常服药。

小章很有想法,一来就给我提点子。她说,老人平时活动太少了,我们可以每天带着大家做操,跟着音乐,动动手脚,心情好了,身体也好。

只要不下雨,小章就搬出音箱,打开音乐,教老人做操。老年人学得慢,她就一遍遍教,一遍遍鼓励。老人们总是拉着她的手,“芳芳”“芳芳”地叫她。

现在,临岐镇养老院有6个管理人员,其中4个都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我很开心,他们能把养老当成一份事业来做。就算我老了,也有人来接这个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09: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老公给养老院烧了8年的年夜饭

我办养老院时,我老公还在文昌镇承包食堂。养老院都是老弱病残,家属交给我们代为照顾,是一份信任,更是责任。所以一年365天,我基本都在那里。

可能因为从小看我照顾叔叔,儿子很支持我在养老院的工作。放假期间,他来陪我一起上班,帮爷爷奶奶们洗头、理发,还给他们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

节假日食堂放假,老公也会到养老院帮忙,给老人烧好吃的,麻婆豆腐、蛤蜊蒸蛋、肉末香菇、荠菜虾仁豆腐丸、酸辣汤等等。他烧的荠菜虾仁豆腐丸是老人们最爱的一道菜。每次,他都自己去买虾,去壳,挑虾线。怕老人家挑食,他就把荠菜、豆腐当配料,与虾肉一起剁碎,搓成丸,烧出来是又嫩又鲜。

我从事养老工作9年来,每年都在养老院过年,老公也已经给大家烧了8年的年夜饭。

儿子大学毕业后回到千岛湖,成为一名人民警察。2020年,我的小孙女出生,老公正式退休,在家带下一代。说起这些,我这个奶奶都没帮上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09: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他们才能安心住下来,把你当亲人

近几年,到养老院颐养天年的老人越来越多。大家觉得,每个月花一两千元在养老院住着,不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可以是一种享受。

临岐镇养老院和残疾人之家,我们习惯统称为养护中心,目前共入住了60位老人,30位残疾人。每个人入院前,我们都会进行评估,尤其是精神残疾,存在危害自身或他人人身安全的,概不接收。

有位47岁的高位截瘫残疾人,2018年住进临岐镇残疾人之家。当时,他爸爸病重,我每天早上送他回家看父亲,晚上8点再接他回来。

半个月后,他父亲去世,他也就长久地在我们这里住下来了。

有一次他高烧不退,我连夜叫了救护车,送他去医院。直到盐水挂完,烧退了,才陪他回到养护中心。

残障人士是很敏感的,更需要仔细的照顾。一定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他们才能安心住下来,才能把你当亲人。

如何照顾老人和残疾人,如何让他们开心,让大家融洽相处,我们积累了成熟的经验,慢慢开始往外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09: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至2023年,我先后承包了淳安县王阜乡、屏门乡、左口乡、瑶山乡的四家养老院和五家残疾人之家。

虽然有政府补贴,但入住人数少的养老院还是亏钱的。下一步怎么办?我们经常跟桐庐、建德等邻近县市的养老院交流经验。我也看到,有些大城市在尝试让志愿者入住养老院,用提供养老服务的方式换取低价住宿。既让年轻人融入社会,也让养老院有了更多活力,一举两得。

但农村老人是不是也要住到城里的养老院去?我不这么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地养老院更贴合老人的心理,更有乡情。现在农村的养老院办得也不差,相信以后路子宽了,会越办越好。

我还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给农村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毕竟不是所有老人都乐意到养老院来,如果在家没人照顾怎么办?可以跟点外卖一样,手机点单我们就上门,按时长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幸福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我觉得有三点是必须的:每天有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做,每天有喜欢的人可以聊天,每天能发自内心地欢笑。

真心希望所有的老人都过上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09: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09: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4-6-5 09:25 编辑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09: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托起夕阳




去年获得“最美杭州人”提名的宋晓兰本期现身说法,讲述在农村开养老院的真实故事。

我们常说托起朝阳,其实晚沉的夕阳也需要有力的臂膀去拥抱。老年社会已是渐趋渐近的世界主流。在新的语境下,全社会达成共识:养老不仅只是活着,还要追求生活品质,满足个性化需求,要让老人们好好地活着,有质量地活着。

除了城市养老,也别忘记农村中还有很多鳏寡孤独,以及老年残障人士。政府托底、企业经营的养护中心,不啻为一种有积极探索意义的模式。宋晓兰一直在发动朋友介绍年轻员工来养老院上班。年轻人对养老可能不感兴趣,但这个行业其实最需要他们的加入。如果做出了成绩,就是在夕阳里开辟出了一片富有朝气的蓝海。

杭州日报倾听人生版  口述:宋晓兰 记者:余丽艳   戴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