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戴望天

诗学概念

[复制链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06: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171、物色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沦概念。原指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自然景物等的形貌、色彩、声音等。语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赋类有物色门,录载宋玉《风赋》、潘岳《秋兴赋》、谢惠连《雪赋》、谢庄《月赋》。诗文中描绘自然景物,由来已久。南朝宋山水诗兴盛,其后作者更倾注心力于此。魏晋南北朝时作者普遍认为自然景物能触发情感,引起创作冲动。于是刘勰《文心雕龙》乃专列《物色》一篇,论述自然景物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认为“物色相召,人谁获安”,自然景物对于人的情感具有强大的激发力量。“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一叶之落,一虫之吟,细微如此,亦足动人。情感与物色间存在复杂关系:或“情以物迁”,其心本静,因景物不同而产生不同情感;或“情往似赠”,带着情感观赏景物,将主观情感移人景物。因观赏景物而“兴来如答”,产生创作兴会,发为文辞。“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屈原作品之所以动人,与景物之助也有关系。又认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描写景物时也必有作者主观情思的活动。故作品既绘形绘色,同时也表现作者的心情,又总结《诗经》、《楚辞》、汉斌以至宋齐诗文描写景物的特点。称赏《诗经》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用语简约而情态毕露;而于汉赋之堆砌铺排表示不满。对兴起于刘宋的山水风景描写,指出其特点在于注重形似,“功在密附”;又能“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语言自然而刻画细致。后世作者对于诗中的物色描绘论述颇多。初唐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序》自述其选录标准,有“以情绪为先”,“以物色留后”之语,(《文镜秘府论•南卷•集论》引)认为诗句中表现诗人情感比单纯写景更为动人。王昌龄《诗格》云:“山林、日月、风景为真,以歌咏之,犹如水中见日月。文章是景,物色是本,照之须了见其象也。”(《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引)谓诗中景物描写乃是自然物的映象。又云:“若空言物色,则虽好而无味。”“凡诗,物色兼意下为好;若有物色,无意兴,虽巧亦无处用之。”(同上)强调诗应做到情景交融。又云:“感兴势者,人心至感,必有应说,物色万象,爽然有如感会,(《文镜秘府论•地卷•十七势》引)谓情感强烈时,景物似亦与人心相感应。实即指情感外射、移情于物的审美心理。又皎然云:“如‘白云抱幽石,绿筿媚清涟’、‘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此物色带情句也。”(《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引)认为那些诗句虽纯然写景,但其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思,因而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5-5 06: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172、理为法源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原是元郝经重义理而轻文法的创作观点。宋元之际论文者好谈诗法、文法,郝经遂作《答友人论文法书》,力倡“理为法源”之说,云:“为文则固自有法,故先儒谓作文体制之而后文势。虽然,理者法之源,法者理之具;理致夫道,法工夫技:明理,法之本也。”对文、理、法三者的关系,郝经明确地把理置于第一位,“法在文中,文在理中”。他认为对此的态度是古今作文差异的大关键。“古之为文,法在文成之后,辞由理出,文自辞生,法以文著,相因而成也。”“后之为文,法在文成之前,以理从辞,以辞从文,以文从法,一资于人而无我,是以愈工而愈不工,愈有法而无法。”郝经此文洋洋数千言,反复辩论理与法的关系,务在抨击“求人之法以为法”、“循规蹈矩”、“窥窃模写”的现象,提倡自立法、自名家,所论自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所倡的“理为法源”之说,其局限也十分明显,因为他所谓的“理”并非诗文的特定的内容、作者的一得之见,而是被儒家奉为万世不移的伦理纲常。他说“六经,理之极,文之至也”。以《诗》而言,他认为“理”在性情教化,“法”在风赋比兴,理为本,法为末,则比兴之法的运用不过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理的体现,这显然是传统儒学的偏见。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5-6 06: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173、理外之理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原是明江盈科提倡的“奇”与“变”的文学创作观念。语见其《耳谭引》:“理有万变。理中之理,经而易寻;理外之理,棼而难析。”《璧纬编序》:“夫近世论文者辄称复古,贵正而讳言奇。然有不奇而可言文者耶!夫正者文之脉,理从脉而生息变化、时隐时见,时操时纵,时阖时辟,时阴时阳,时短时长,有自然之秀,然后尽文之态,而极虚明之变。”江盈科为公安派的重要作家,万历中期袁宏道有意革新诗文,诗集刊行,江盈科辄为之鼓吹,作《解脱集序》云:“要之君才毕竟若会稽之茧,从造化灵幻变出,是谓世间一种最奇之奇。”“最奇之奇”即“理外之理”。江盈科论理强调变,重视“理外之理”。以之论文,他不否认“正”,但要打破以正为唯一的途径,要“尽文之态”,”极虚明之变”。他还指出,一般人所谓“纯正”者,只不过是可笑的“老生腐儒训话解经之语”,豪杰之士当“穷心之变,而自见其奇”。其所谓“奇”与“变”即”理外之理”的表现,也即袁中道评他诗文所说的“为人所欲言而不能言者”。(袁中道《江进之传》)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0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74、胸襟
古代诗学概念。如唐李白《赠崔侍御》诗云:“洛阳因剧盂,托宿话胸襟。”又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诗人胸次”条:“李太白云:‘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杜子美云:‘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二公所以为诗人冠冕者,胸襟阔大故也。此皆自然流出,不假安排。”胸襟,胸怀、胸次、襟抱,指诗人宽宏阔大的心胸气度识见,具体指诗人良好的心灵、精神、品性条件的审美理想,包括诗人高深的道德修养,广博的见闻学识,乐善爱道、悲天悯人的情怀,刚正不阿的品格和匡世救俗的崇高责任,有时也指淡泊名利、闲旷高远的心趣。叶燮《原诗》内篇下对“胸襟”作了详尽地阐述:“我谓作诗者,亦必先有诗之基焉。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有是胸襟以为基,而后可以为诗文。”从他对杜甫诗歌的称颂中,可见“胸襟”的具体含义,“千古诗人推杜甫,其诗随所遇之人、之境、之事、之物,无处不发其思君王,状祸乱,悲时日,念友朋,吊古人,怀远道。凡欢愉幽愁离合今昔之感,一一触类而起,因遇得题,因题达情,因情敷句,皆因甫有其胸襟以为基。如星宿之海,万源从出;如钻燧得火,无处不发;如肥土沃壤,时雨一过,夭矫百物,随类而兴,生意各别,而无不具足。”叶燮以“理、事、情”指诗歌表现对象,“才、胆、识、力”指创作主体条件,“胸襟”是对后者的综合概括。这一主张因其学生沈德潜的突出强调而更加著名,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如太空之中,不着一点;如星宿之海,万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古来可语此者,屈大夫以下数人而已。”(《说诗晬语》卷上)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创作主体与文学创作成就和特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诗文创作是诗人和作者心灵志趣的流露,有怎样的精神意识,便有怎样的诗文品格,犹如种植什么草木绽开何种花卉,因此十分重视诗人内美的培养。孔子:“有德者必有言。”(《论语•宪问》)扬雄:“弸中而彪外。”(《扬子法言•君子》)韩愈:“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答尉迟生书》)姜夔:“吟咏情性,如印印泥,止乎礼义,贵涵养也。”(《白石道人诗说》)揭曼硕:“学诗者必先调燮性灵,砥砺风义,必优游敦厚,必风流酝藉,必人品清高,必精神简逸,则出辞吐气,自然与古人相似。”(《诗法正宗》)“胸襟”说正是以上文学观念的反映,强调立“基”正“本”,功夫从源头上做起,堪称提纲挈领的理论,如剔除其包含的封建内容,不少意见具有积极意义。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5-8 05: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175、积学
古代与诗论有关的文论概念。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积学,就是积累学识。对刘勰来说,积学意味着要从儒家经典的学习中丰富自己创作所需要的才识,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事类》篇说:“夫经典沉深,载籍浩瀚,实群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神皋也。扬、班以下,莫不取资,任力耕耨,纵意渔猎,操刀能割,必列膏腴。是以将赡才气,务在博见,狐腋非一皮能温,鸡蹠必数千而饱矣。”这是对“积学”的详解。积学对创作的巨大影响,也由此可见。其实,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就己经隐含了“积学”的启示。陆机《文赋》也指出文思的获得,除“玄览”还须“颐情志于典坟”;“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王昌龄《诗格》也说“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是“感思”的途径。苏洵的成就,更是得力于“积学,”老苏自言其初学为文时,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贤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以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历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朱熹《沧州精舍谕学者》)严羽说诗有“别材”、“别趣”,但也不否定读书穷理。王士禛倡导“神韵”,但“神韵”之根柢乃是“学问”:“夫诗之道,有根柢焉……本之风雅,以导其源;诉之楚骚、汉魏乐府诗,以达其流;博之九经、三史、诸子以穷其变。此根柢也,根柢原于学问。”(《带经堂诗话》)“积学”对于创作虽然十分重要,但如果不化“积学”为自己的才性,那么如两脚书橱,读书虽多,虽可能成为学者,但却不是诗人。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06: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176、格物
古代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朱熹《大学章句》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格,推究。意思是说,要想获得丰富的知识学问,必须探究无穷事物的原理。“致知在格物”,揭示了“知”产生的根源是“物”。“物”也就是自然,就是现实。从这一认识出发,古人对于诗歌艺术的产生,也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如《礼记•乐记》:“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钟嵘《诗品序》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格物”一词,具体运用于诗歌理论,以叶燮阐述最详:“吾故告善学诗者,必先从事于‘格物’。”(《原诗》外篇上》“物”就是指客观生活。客观生活之一“触”,就是诗文创作的源泉:“盖天地有自然之文章,随我之所触而发宣之。”(内篇下)“物”不仅指客观自然,更多是指社会生活。他在《怀轩说》中写道:“人生与世接,要不能与世为漠然不相关之人。既相关,则人不能忘乎我,而我亦不能忘乎人。”(《已畦文集》卷二一)他以杜甫为例:“其诗随所遇之人之境之事之物,无处不发其思君王,忧祸乱,悲时日,念朋友,吊古人,怀远道,凡欢愉、幽愁、离合、今昔之感,一一触类而起,因遇得题,因题达情,因情敷句。”(内篇下)在他看来,诗歌创作必须面对现实事物,探究它、反映它。此外,“物”还指古人诗书。他说,锻炼才胆识力,“其道宜如《大学》之始于格物,诵读古人诗书,一一以理、事、情格之”(内篇下)。还有把“悟”称作“格物”的,如陆桴亭《思辨录辑要》卷三:“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只是古人不唤作悟,唤作物格知至。”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5-10 06: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177、才性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原是古代的哲学概念及魏晋清谈的一个命题。后来引申用之于诗文批评。如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云:“才力居中,肇自血气;……纳英华,莫非情性。”才,才能、才具、才华、才气;性,天性、性格、品性、个性。二者都属于人的先天禀斌。魏晋南北朝时代,盛行以才性品评人物及文艺的风气。《才性论》指出,天地间万物或美好或丑恶,是由于各自禀受清气或浊气不同所致。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认为气决定作者才性。刘勰则进一步指出,才性又决定诗歌、文章体貌。他同时又看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说:“夫姜桂同地,辛在本性;文章由学,能在天资。才自内发,学以外成。”(《事类》)“夫才有天资,学慎始习。……故宜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体性》)他肯定作者通过后天刻苦学习,或者能够更好发挥其先天良好的禀赋,或者可以弥补其天资禀性的不足。在具体学习的方法上,刘勰提倡根据各人天性特点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文学才能。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5-11 05: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178、别材别趣
古代诗学概念。见于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别材”“别趣”,是严羽特创的诗学术语,体现了《沧浪诗话》诗论的基本宗旨。所谓“别趣”,严羽有时称之为“兴趣”,是他衡量诗歌优劣的基本标尺。诗歌文学与其他事物一样,其中也有“理”即思想教化等等;但诗歌又不同于一般的事物,而有其独具的审美艺术特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事理。所以《沧浪诗话》又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言有尽而意无穷。”一般的学术著作,力求穷辞尽理,透彻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但严羽认为,诗歌创作则不同,它的词、理、意、兴也即语言、思想、意绪、兴趣,在诗歌艺术形象中浑然一体,“透彻玲珑,不可凑泊”,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如果诗人不理解“别趣”,也就是忽略了诗歌的审美艺术特征,当然就无法达到艺术的高境。很明显,“别趣”指的是诗歌的艺术特征,是诗人的情感融化于整体艺术形象之后所产生的蕴藉深沉、馀味无穷的美学特点。所谓“别材”,严羽有时称为“妙梧”。这是从“别趣”生发而来的又一基本概念。既然诗有“别趣”,具有不同一般的审美艺术特性,那么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其思维与创作也必然不同一般。“别材”或“妙悟”,就是诗人对于诗歌美学特征的心领神会或直觉体悟式的把握。所以《诗辨》又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在这里,严羽强调诗歌创作区别于一般的逻辑思维。所谓“别材”或“妙悟”,一方面指出写诗要有天才,一方面又指出了接近于今天形象思维概念的某些思维特性。而发挥“别材”、达到“妙悟”的必然途径,作者认为来自对于前人优秀之作的“熟读”或“讽咏之久”。这是一种长期潜心地欣赏诗歌艺术珍品所养成的一种审美活动,它的思维特点是直觉的体悟,而不是凭藉书本学识去作理性的逻辑思考,是一种对于诗歌内在的神韵趣味作直接领会与把握的心理活动,进一步又化为人创作的动力。总之,严羽的“别材”、“别趣”之说,二者密切相关。它在指出诗歌艺术不同于一般学术著作、形象思维区别于逻辑思维等美学特点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它是针对当时诗坛弊病,特别是针对江西诗派及其末流“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而提出来的,认为江西派诸君违背了诗歌艺术特征,走入了创作的死胡同。在江西诗派主盟诗坛的宋代,这种当头棒喝,具有极大的勇气和极高的胆识,对后世如神韵派、性灵派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诗歌艺术特征。当然,严羽的“别材”“别趣”之说,理论局限也很明显,它强调的是诗歌之流,而不是源,更不是积极反映生活,一旦强调过头,容易造成重艺术轻思想的不良倾向;同时,因未能科学地阐明思维与直觉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把二者加以割裂和对立,也有不利于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的一面,因此,招来后人的种种讥评,也是很自然的事。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06: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179、才胆学识
古代诗学概念,重点论述诗歌创作的主观条件。关于才、识诸问题,古时早有论述,如唐刘知幾《史通》,就有《鉴识》《核才》诸篇,他说:“史有三长:才、学、识。”(见《新唐书•刘知幾传》)所论虽为史传文字,但对后代诗论也发生影响。明李贽《杂述•二十分识》对于“因才而生胆、因胆而发才”就加以论述。但前人所论,较为零碎琐屑。只有到了清初,诗论家叶燮才对才、胆、识、力四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了较为系统的综论。其《原诗》内篇下曰:“曰才、曰胆、曰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之发宣昭著。此举在我者而言,而无一不如此心以出之者也。”又解释说“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中国是抒情诗的王国,重在抒情言志。叶燮认为,才、胆、识、力四者,即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具体化,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融主客观于一炉,那“勃然而兴”的创作***,才能化为生动的诗歌意境与形象,这是诗人创作赖以成功的的主观条件。所谓“才”,指才思、才华,又兼指诗人驾驭创作法则的艺术才能。有才华的诗人,必然要不断创新,自成一家。但是,“惟有胆能生才”,有了胆,诗人才华才获充分展现。所谓“胆”,指的就是诗人敢于独立思考、打破传统偏见、进行自由创造的艺术创新精神。诗人无胆,就会如三日新妇,动恐失体。所谓“识”,指的是文学家对于世界万物是非美丑的辨识能力。是非明,美丑分,诗人就能做到取舍在我,因情而发,辞随意定,自由驰骋。相反,诗人“无识”,则美丑混淆,是非颠倒,犹豫动摇,难取难舍,因而只能人云亦云,拾人馀唾而津津自得。所谓“力”,指的是诗人运用艺术形象来概括生活现实、抒发郁勃情志的功夫和笔力,以及在创作中那独树一帜、自成一家的气魄和力量。如果不经过长期的艰苦艺术锻炼,怎能不“依傍想像他人之家以为我之家乎?”实际上,诗人所花费的心血功力大小,直接反映了其艺术成就的高低,如俗话的说,一分劳动,一分收获,诗歌王国没有艺术懒汉立脚的馀地。但才、胆、识、力四者,并非机械割裂,各自孤立,而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叶燮进一步解释:“四者交相为济,苟一有所歉,则不可登作者之坛。”“四者无缓急,而要在先之以识;使无识,则三者俱无所托。……惟有认,则能知所从,知所奋,知所决,而后才与胆、力,皆确然有以自信。举世非之,举世誉之,而不为其所摇。”这里以“识”为主,又直接与诗人的世界观相联系,对后世诗人道德修养的锻炼提高有所启迪。叶燮有关“才胆识力”的理论,很快发生影响,如薛雪《一瓢诗话》、袁枚《随园诗话》,无不承其馀绪而详加发挥。其流波所及,直至今天而不息。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5-13 05: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180、时序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原是刘勰有关文学发展过程的历史概括。语出其《文心雕龙•时序》篇:“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民可知也。”又篇末赞云:“蔚映十代,辞采九变。枢中所动,环流无倦。质文沿时,崇替在选。终古虽远,旷焉如面。”在《时序》篇中,刘勰阐述了自己的文学史观,他以诸代文学发展变化的历史事实,说明了“时序”在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其理论核心是“文变染乎世情,兴衰系乎时序”二句,“时序”与“世情”并称而成文,当属同义。而“时序”或“世情”,指的是历史生活与现实面貌。其具体内容,据《时序》全篇所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的盛衰和社会的治乱。如论周代诗歌:“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大王之化淳,《邠风》乐而不淫。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周初太平盛世,诗歌和平雅正,或“乐而不淫”,或“勤而不怨”,君臣上下,同声唱和,心相鸣感。西周末期至春秋,王室衰乱,民不聊生,所以诗人或哀鸣,或愤怒,《黍离》之悲与《板》《荡》之怒,正是时代的呐喊。所以他进一步加以理论概括:“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风动于上”,指朝廷政治的兴衰隆污;“波震于下”,则指表现人们思想情感的诗歌创作。有怎样的时代政治,就有怎样的诗歌反响。二是君主的爱好和提倡文学。如云:“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对于建安文学之盛,刘勰认为与当时的统治者曹操父子的“雅爱诗章”和大力提倡有密切关系。当然,在文学的历史发展中,君主的提倡为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但过分夸大帝王的决定作用,则又是刘勰的理论局限。三是学术思想面貌。如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起云涌,纵横家游说盛行,因此影响了屈原、宋玉的辞赋,联藻日月,交彩风云,其“炜炜之奇意,出乎纵横之诡俗也”。各个时代的学术思想,往往影响一代文风,“江左篇制,溺乎玄风”(《明诗》),指出了玄学对于魏晋以后诗歌的影响。由此可见,是社会现实的变化,决定或影响了文学的历史发展;时代的精神,必然反映在文学创作之中;文风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其风貌有时偏于质朴,有时崇尚文彩,都受时势驱遣,而与时代审美趣味相合拍。所以说是“质文代变”,“崇替在选”。总之,刘勰“时序”,启人颇多。如唐刘禹锡“八音与政通,而文章与时高下”之论(见其《唐故柳州刺史柳君集记》);宋戴复古《论诗十绝》有句“文章随世作低昂,变尽风骚到晚唐”(见《石屏集》卷七);明李东阳“然则人囿于气化之中,而欲超乎时代土壤之外,不亦难乎”(其《怀麓堂诗话》);清叶燮“运会世变使然,非人力之所能为也,天也”《见其《原诗•外篇下》);无不可见“时序”的响。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