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戴望天

诗学概念

[复制链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08: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142、情采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语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及三闾《橘颂》,情采芬芳。”言屈原《橘颂》的思想感情和辞采都美好动人。又《才略》:“刘桢情高以会采。”言刘桢诗情思高卓而会合辞采。又《序志》称《文心雕龙》为“剖情析采”之作,乃就文章的内容和文辞二者加以论析。又有《情采》专篇,论作品的情、理和文辞藻采之间的关系:“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认为文采附著于情、理,情、理的表现有待于文采,二者互相依存,不可或缺。而“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情、理居于主导地位,情理已定,辞采方畅,犹如经线正而后织以纬线,布帛乃成。刘勰对此主从关系甚为强调,称为“立文之本源”,并由此而提出“为情而造文”的著名论断,认为作者须有充实的思想感情,而发为文章,文采须为表达情理服务;反对过分文饰以致淹没内容,更反对“为文而造情”,即一味追求丽采而情思寡少、内容空洞,甚至“言与志反”,本无其情而虚伪做作。他以文学的历史发展为例,认为《诗经》是为情造文的典范,而汉代辞赋则为文造情的倾向开始滋长,后世之作更是“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深”。刘勰之前,陆机《文赋》已说:“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范晔《狱中与甥侄书》也曾说为文“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都指出了作者情志、文章内容与文辞藻采的本末关系。刘勰继承前人之说而又有所发展。“为情造文”的命题对后世文学批评颇有影响。如明人许学夷云:“汉魏五言,为情而造文,故其体委婉而情深。颜、谢五言,为文而造意,故其语雕刻而意冗。”(《诗源辨体》卷三》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4-3 08: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143、声情
古代诗学概念。刘熙载《艺概•诗概》:“诗以意法胜者宜诵,以声情胜宜歌。”“声情”一词,分而言之,声是声音,情是情感;合而言之,是指声律中表达出来的情感。体裁不同,对于“声情”的艺术要求也有变化。“声情”既可指声中之情,也可指声情并茂。理论分析固然可以“声”“情”分开,但就实际作品来说,“声”与“情”是密不可分的。《毛诗序》:“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情在先而声在后,这是创作的情形。但就听者方面说,是由声知情,声在先而情在后。所以,“声情”一词,是站在鉴赏批评的角度。著名的“季札观乐”(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就是由声知情的典范。《汉书•礼乐志》:“是以纤微憔悴之音作,而民思优;阐谐嫚易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奋之音作,而民刚毅。”这也是以声逆情。一首诗的“声”“情”之间,既可和谐统一,也能分离为二。齐梁时代,永明声律“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宋书•谢灵运传论》),尽管它对唐代律体的形成曾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片面追求声美而遗弃情深,其结果,只能是有声而无情。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四要素中,声、情占二,可见在诗歌创作中其地位之重要。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07: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19-4-4 07:32 编辑

144、为情造文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语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为情造文”的反面是“为文造情”。刘勰认为《诗经》是“为情造文”的代表。“情”在这里有二义:其一谓感情性灵,其二谓诗人“讽上”的主观意图或创作动机。刘勰认为,诗人既有感情的激荡,又有讽喻得失的真实愿望,在这种精神的驱使下创作诗歌,谓之“为情造文”。其产生的作品则是“要约而写真”,内容充实可信,感情真挚感人,语言简要精当,无矫揉做作的浮词游语。刘勰提出“为情造文”的主张,是建筑在他对情文关系的正确把握之上,《情采》篇亦云:“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心定而后结章,理正而后摛藻。”虽然作者构思、创作文学作品的实际情形和过程相当复杂,语言在文学思维中对感情的启发往往有其积极、主动的作用,但是这与刘勰首先强调作者应该怀有真情实感并无矛盾。“为情造文”说的提出,对纠正当时片面追求华艳的文风具有积极意义,对以后贵情重意理论传统的形成也产生了有益影响。参见“为文造情”。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4-6 11: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145、辞情
与诗论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辞情”一词,分而言之,辞是文辞,情指情感;合而言之,是指文辞通过艺术技巧表达而出的情感。刘勰《文心雕龙•熔裁》:“夫百节成体,共资荣卫,万趣会文,不离辞情。”也就是说,文章的构成不能离开“辞情”。“情”与“理”相对,虽然,“辞”可写“理”,但“理”并非“万趣会文”的根本。“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知音》)。作者写作的真正动机,还是“情”动于中的激发。而读者是通过文辞的表达去感受作者所写之情。“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这是孔子对创作中辞情的规定。如果要把真情写得淋漓尽致,就需要运用文辞的表达技巧。刘勰说:”是以将阅文情,光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知音》)从“六观”,可见文辞具有多种多样的表达功能,以“辞”写“情”,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刘勰指出了两种情形,辞胜于情:“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情采》)辞弱于情:“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体性》)针对这种矛盾,刘勰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以“情”驭“辞”,完美统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情采》)“辞”与“情”的关系,在表达上还有“情在辞内”、“情在辞外”的区别。情在辞内,则语尽神完;情在辞外,得遥想之致。后者是诗人追求的某种艺术境界。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4-7 07: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146、为文造情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语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为文造情”与“为情造文”相对立,指不是为作者真实的感情所驱动,仅仅为了追求辞藻形式的华美和名利目的而写作的不良创作倾向。他批评《诗经》以后出现的辞赋一类作品,其作者常常缺乏真情实感,片面追尚藻饰,文章“淫丽而烦滥”,其影响所及,使汉魏以来特别是宋齐时代的作者、诗人沉湎于美艳文风之中,迷失了诗歌创作的抒情述志为要务的“本源”。在诗歌史上,不重视抒述性情,热衷于敷演文字,雕琢字句,或满足于鹦鹉学舌式的效仿古人,都是“为文造情”的具体表现,有识见的批评家往往用“伪”、“赝”二字加以概括,洞中其弊。刘勰对“为文造情”的批评,为后人抨击“伪赝”文风开了良好风气。参见“为情造文”。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4-8 08: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147、理事情
古代诗学概念,讨论的是诗歌创作的客观条件。系统的理论阐述,见于清初叶燮《原诗》内篇下:“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有之变态。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举不能越乎此。此举在物者而为言,而无一物之或能去此者也。”他用理、事、情三个具体的名称来概括“物”——即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社会现实生活:“自开辟以来,天地之大,古今之变,万汇之赜,日星河岳,赋物象形,兵刑礼乐,饮食男女,于以发为文章,形为诗赋,其道万千,余得之以三语蔽之:曰理、曰事、曰情。”诗歌创作的任务,就是艺术地反映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理、事、情。三者之中,创作须“先揆乎其理”,“譬之一木一草,其能发生者,理也”,犹如四季代谢,万物荣枯,变化万千,貌似难测,“然观物者以自然之理推之,遂如操券之必信”。所谓“理”,指的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及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诗写“自然之理”,启迪人们去写生活的本质真实,而不是满足于表面的形似。这就要求诗人具有敏锐的目光和洞察生活的能力。所谓“事”,叶燮说:“其既发生,则事也。”也就是客观事物按照自身规律的发展,而呈现出来的具体现象。事物不同,规律各异,因而世界具象也就纷纭万状,各有其生动的存在形式。诗有“理”而无实“事”,则单调乏味,流于程式化、概念化。作者启示人们,诗歌创作应该是“事”中有“理”,寓“理”于“事”,通过描绘具体可感的“事”,来艺术地言“理”。所谓“情”,《原诗》中有其特殊的含义,它主要不是指人们常说的主观思想感情之“情”,而是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客观属性。作者解释说:“既发生之后,夭矫滋植,情状万千,咸有自得之趣,则情也。”这里的“情”,是事物的特殊性在不同条件下的生动表现,它具体说明了为什么是此物,而非彼物。“情”在诗歌创作中,就表现为各种独特的形态和生机盎然的韵味。客观之“情”,反映了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决定了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作者进一步又深人阐述理、事、情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曰理、曰事、曰情,大而乾坤以之定位,日月以之运行,以至一草一木,一飞一走,三者缺一,则不成物。”“夫情必依乎理,情得然后理真。情理交至,事尚不得邪?”文学创作必须紧紧把握理、事、情三者,作为审美客体,以便“表天地万物之情”,进一步去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诗人透过现象写本质,闪现了内在之“理”的光辉。而“理”又是通过具体现象、典型事物来概括,寓“理”于“事”,是诗歌创作区别于学术著作的重要艺术手段。而“事”又必须按照生活万有之“情”状来表现,所以能够腾挪变化,多姿多彩。这一论述,基本上符合古典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对后世诗论及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4-9 05: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148、移情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语见任昉《王文宪集序》:“六辅殊风,五方异俗,公不谋声训,而楚夏移情。”张铣注曰:“言不作声誉教示,而下人感其道德,已移情于善道矣。”可见,将“情”从此处移置彼处,两相合通,谓之移情。但移情并不是僵硬的转换,不是外在的涂抹,而是热情的贯注,是表里的焕发。它是指作者把心中的情感移注于审美对象,使物我交融为一。在中国诗论中,“移情”虽然没有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而提出,但“移情”的思想痕迹是历历可见的。先秦时期,《诗经•小雅•采薇》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之句,悲心移之于景物,但尚无理论概括。魏晋以后,“诗缘情而绮靡”(陆机《文赋》),诗人们在创作中进一步注意到物我之情的交流沟通。而“移情”,也主要是指诗人移情于物,使景物人化,而具有人的感情。《文赋》描述的创作体会,其实正是移情的功夫:“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所论则尤为具体:“夫神思方运,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千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观物”如果没有生命感受,创作主体必不能移情于物。“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宋邓椿《画断》),钝根之人是绝然写不出形象生动的诗句的。“林无静树,川无停流”,这种审美感受便是通过移情而获得的。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自然和人一样生生不息,而不是静止的存在。所渭“一草一木栖神明”,正道出了中国诗人审美移情的哲学基础。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07: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149、情在言外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唐诗僧皎然《诗式》卷二:“且如‘池塘生春草’,情在言外。”“抑由情在言外,故其辞似淡而无味,常手览之,何异文侯听古乐哉?”认为谢灵运《登池上楼》中此句似平淡无奇,其实有深情远致蕴蓄于中,不直接说出,耐人寻味。卷一“重意诗例”亦称谢诗“但见性情,不睹文字”。又卷二称王粲《七哀》云,“及至‘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察思则已极,览辞则不伤。一篇之功,并在于此,使今古作者味之无厌。”谓王粲此二句未直言伤痛,但由其回首眺望的形象中,可体会他无限的故国之思、忧伤之情。其意亦同。皎然称这样的艺术表现为“诣道之极”(卷一“重意诗例”)。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4-11 06: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150、因情立格
古代诗学概念。指以情为本源、以格调为其表现的诗学观点。语出徐祯卿《谈艺录》:“情者,心之精也。情无定位,触感而兴,既动于中,必形于声。……盖因情以发气,因气以成声,因声而绘词,因词而定韵,此诗之源也。”“夫情既异其形,故辞当因其势。譬如写物绘色,倩盼各以其状;随规逐矩,圆方巧获其则。此乃因情立格,持守圆环之大略也。”徐祯卿为明前七子之一,当时李梦阳、何景明作诗标榜汉魏盛唐高古的格调,务以复古为尚,一时风靡,徐祯卿亦从而趋之。然他本出吴中,吴中之风文法齐梁,诗沿晚唐,比较华靡轻丽,又不拘一格,一任性情。因此他虽从李、何游,论诗仍比较灵活,不主张一味地规摹汉魏盛唐的格调。于是在《谈艺录》中别倡“因情立格”的主张。他认为在感情与格调这二者的关系中,感情是第一位,格调是第二位。人们触物感兴,感情丰富多变,因此表达感情的诗歌格调也应当随之而变,不必非要效法古人的某格某调不可,而应当“妙骋心机,随方合节”。其“因情立格”之说,显然是对李梦阳“尺寸古法”、拟而不化现象的纠正。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07: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150、因情立格
古代诗学概念。指以情为本源、以格调为其表现的诗学观点。语出徐祯卿《谈艺录》:“情者,心之精也。情无定位,触感而兴,既动于中,必形于声。……盖因情以发气,因气以成声,因声而绘词,因词而定韵,此诗之源也。”“夫情既异其形,故辞当因其势。譬如写物绘色,倩盼各以其状;随规逐矩,圆方巧获其则。此乃因情立格,持守圆环之大略也。”徐祯卿为明前七子之一,当时李梦阳、何景明作诗标榜汉魏盛唐高古的格调,务以复古为尚,一时风靡,徐祯卿亦从而趋之。然他本出吴中,吴中之风文法齐梁,诗沿晚唐,比较华靡轻丽,又不拘一格,一任性情。因此他虽从李、何游,论诗仍比较灵活,不主张一味地规摹汉魏盛唐的格调。于是在《谈艺录》中别倡“因情立格”的主张。他认为在感情与格调这二者的关系中,感情是第一位,格调是第二位。人们触物感兴,感情丰富多变,因此表达感情的诗歌格调也应当随之而变,不必非要效法古人的某格某调不可,而应当“妙骋心机,随方合节”。其“因情立格”之说,显然是对李梦阳“尺寸古法”、拟而不化现象的纠正。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