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月雅湖

《知青问题研究》200篇文章连载

  [复制链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1-5-4 11: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15-10.jpg
北大荒是知青心灵的圣地。
  他们为北大荒流过汗,流过血,也流过泪,不管他们走到那里,他们始终关注着北大荒的发展和进步,因为他们的生命的一部分已经历史的植入了那片神奇的黑土地中。
  正象知青作家冯敬兰的散文中写的那样:“我们传承了前辈的精神,不论今天身居何处,心中不变的,是对北大荒永远的尊敬和怀恋。”
  这是青春和生命凝结的北大荒黑土情结。
  1990年11月25日,在北京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举办“魂系黑土地——北大荒知青回顾展”,引起社会巨大的反响。从祖国各地闻讯赶到的十几万知青挤满了整个大厅,人们心中涌动着滚滚激情:又看到了北大荒,那是我们的田野……展厅中央的黑土坛,里面盛满从北大荒运来的黑土.最终被眼含热泪的如织观众一捧捧带走。厚厚的6本留言簿,上面写满了:“十年黑土地.一缕北国魂”、“北大荒啊!你留下我们青春的影子、难忘的岁月,留下我们的爱和很,但我们永远忘不了你那肥沃的黑土地”……
  1993年6月,温州知青回访团来到他们当年生活过的宝泉岭大地,象孩子一样一头扑进了老职工的怀抱,在欢迎他们的千人大会场上,抑制不住的思念和感激之情使他们齐刷刷下跪在乡亲们的面前,仰天狂呼“北大荒,我们回来了!
  印尼归侨陈慧中、张载村夫妇是一对知青,当年分别下乡在八五二农场和七星农场,当他们返城定居在香港并且事业有成后,他们始终忘记不了北大荒的乡亲们,两人拿出200万元,分别在自己当年下乡的建三江和红兴隆分局,建立“希望之光”助学基金。资助了880多名上大学有困难的学生。
  著名的婷美公司董事长、54团北京知青周枫捐出100万元给克山农场,用于救助那些困难的老职工孩子上大学的费用。他说,是十年北大荒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奋斗不屈的意志品格。
  象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
  北京知青于光是这样说的:“我们这一辈和父辈的心是相通的,北大荒是我们理想的燃烧之地,是我们青春之花的灿烂之地,是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之地,自然是我们灵魂的安托之地。”于是他按照战友的遗愿,和他的家人一起,把六师61团北京知青高志强的骨灰从北京带来撒在了北大荒的江河中。
  1975年,病危中的兵团三师31团宁波知青陈越玖留下遗言: “转告党组织,一定要把我的骨灰送回雁窝岛”。
  2004年,兵团四师38团北京知青张学昭、五师53团上海知青吴家坤等许多知青病故后的遗嘱中,都让子女、家人将他们的骨灰送回北大荒。
  那里,是他们精神之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1-5-4 12: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15-11.jpg
       近几年来,垦区思路清晰,改革到位,结构优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知青与垦区的联系和交往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数以万计的大批知青重返北大荒,与垦区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全面对接和交流,垦区在各大都市举办的大型展销活动都得到了知青的广泛响应和热情支持,这个时期的知青文化也呈现出更加饱满、更加理性、更加成熟的态势。
  知青正成为一个品牌,一个北大荒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品牌,北大荒把每一个从这块土地走出去的知青都看作是北大荒人,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大声喝彩。
  知青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促进着北大荒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知青一代正在开始淡出历史舞台,但知青文化的影响并没有因此而淡化,相反,他们正在以新的风貌影响和促进着北大荒文化的发展。更加深沉和理性的知青一代他们的思考更加深邃,行动开始多于言论,正在更加积极的姿态关注和支持北大荒的发展建设。
  知青这个群体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溃散,知青精神将原有的师、团、营、连的建制还联结在一起,他们以信息网络为载体,不断地组织各种回访活动,以各种方式方兴未艾地继续为北大荒发展贡献力量。知青精神的格调更加积极向上,更多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精品将不断产生,这在更多的领域促进着北大荒文化和事业的发展。
  知青大返城后,仍留在北大荒的两万多知青继续在艰苦奋斗,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北大荒的壮丽事业。
  延安精神、北大荒精神继续鼓舞着包括知青在内的北大荒人奋勇向前。
  北大荒知青也将在北大荒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将自己绚丽的青春得到无限的延伸。


  (作者付强,1968年11月8日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乡到黑龙江省依安农场,曾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管理局宣传部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1-5-8 10: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知青精神”是广大知青跟随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符合当今主流价值观的方向,值得继续弘扬和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1-5-8 10: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16.png
一、“知青精神”是客观存在的
  “知青精神”是知青群体投身于农村、边疆建设的产物,是这种实践的主观意识和行为的积极向上的能动反映。这里的“积极向上”,是知青群体和个人在这段与共和国共命运的特殊经历中的本质和主流的反映,它来源于实践,又抽象于实践。
  “知青精神”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一代知青义无反顾地为国家、为人民挥洒热血、奉献青春的豪情,他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是知青经历的本质反映,也是知青历史的主流写照。它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曾有过知青经历的人的共识,这种感受和领悟还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与日俱增。
  由于知青各自的实际状况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对自身知青经历的感受不同,现在对“知青精神”有不同的归纳或提练,当然也包括一些不赞成的声音,这都是正常而有益的。我们不能企求得出大多数知青能够认同的“知青精神”的精彩话语或高度凝炼,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客观存在的“知青精神”的较为深入的研讨,各抒己见,平等交流,求同存异,则能更多更好地反映广大知青的共同心声,以体现适合历史真实的知青精神风貌,并展示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知青正能量。这不仅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方向,也是我们这一代老知青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1-5-8 10: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16-2.png
 二、“知青精神”是在知青上山下乡进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没有上山下乡,就不可能有“知青精神”,这是毫无疑义的。而知青上山下乡,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前30年多年党和国家推进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毫无疑义的。
  我们经常说,“知青”这一代,深深地烙刻着新中国的印记,他们见证了新中国的灿烂,也经历了新中国的艰辛,他们更身临其境地直接参加了改变新中国“一穷二白”面貌的伟大实践。在如何评价新中国建立以后前30年历史的问题上,党和国家早有定论,即这是“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幸福而不懈奋斗,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在这期间,广大知青听从党的召唤、为国家分忧而奔赴广阔天地,战天斗地、艰苦拼搏、无私奉献,他们用忠诚、用青春、用热血铸就的“知青精神”,与党和国家这一段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正是“知青精神”具有强大生命力,在当今仍然需要继续弘扬和光大的根本所在;也正是知青上山下乡在中国大地已经结束35年之久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老知青积极参与后知青时代各项活动的动力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1-5-8 10: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16-3.png
三、“知青精神”的弘扬离不开对知青历史的真实记录
  就知青个人而言,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也无论是蹉跎的还是无悔的,这一段历史都是宝贵的人生经历,都是难以磨灭的个人记忆。而作为知青群体的集体记忆,则不是个人记忆的简单相加,它是依托并超越个人记忆而生发出的较高层次的记忆,它是社会记忆、国家记忆的重要基础。
  社会和国家对这一段历史记忆的内涵也不仅仅包括知青这一主体,同时它还包括与之紧密联系的知青家庭、社会各界、学校教育,以及从上到下的党政机构和城乡基层组织等,还涉及到从动员、安置、教育、管理、保护等知青工作,以及这些方面的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反馈和完善等各个环节。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段历史记忆的外延也不仅仅包括中国当时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国防等现实环境,以及影响和制约这些现实状况不断发展变化的诸多主客观条件和因素,同时它还必然涉及这些现实环境和状况赖以产生的历史的、社会的和思想的根源和症结。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展现知青上山下乡这一庞大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正确地总结与反思这一段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这无疑构成对这一段历史的社会记忆、国家记忆的基本框架。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唯有站在国家全局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观察认识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方可获得对这一特殊时期出现的特殊事件的真谛与本质。我认为,这也是今后深入发掘、不断拓展、坚持弘扬“知青精神”的应有之义与重要途径。因为,脱离知青历史的“知青精神”和回避“知青精神”的知青历史,都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1-5-8 10: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15-4.jpg
四、“知青精神”在后知青时代的延续与发展
  知青时代产生“知青精神”,后知青时代是知青时代的延伸与发展,而知青时代产生的“知青精神”能够在后知青时代得以如此的延续与发展、弘扬与传承,这完全在于“知青精神”的当代价值。
  我在《四川知青史》第三卷中将“知青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浓缩为“为国分忧、无私奉献”8个字,并对其作过具体阐释。我认为,“为国分忧、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知青精神”,不仅实录了一代知青的青春足迹,而且展现了一代知青的精神风貌,是这一代知青参加改变共和国“一穷二白”面貌伟大实践而书写的一页精彩篇章。它既是对历史的回味,又是对现实的品尝;它既是昔日青春记忆的线索,又是当今情感寄托的纽带,也是后知青时代连接五湖四海知青的重要桥梁。
  在当今,是什么力量能够将全国各地的众多老知青团聚在一起,共同搞研讨、谈历史、搞文娱、去旅游、讲养生、话健康?我认为,最基础的力量就是我们有知青上山下乡这个共同的经历,最根本的动力是蕴涵在这段经历中挥之不去的“知青精神”。正是因为如此,才连接了我们,才凝聚了我们,也才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晚年生活。
  镌刻在共和国丰碑上的“知青精神”,是知青群体用忠诚、用青春、用奋斗铸就的,是中国知青跟随共产党不懈奋斗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精神财富具有永恒的价值,永远弥足珍贵。

  (作者孙成民,四川省社科院知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1969年至1978年上山下乡在四川省开江县红岩公社插队落户。本文系作者2015年10月26日在“2015博鳌知青论坛”上的演讲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1-5-17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雅湖 于 2021-5-17 12:00 编辑

QQ截图20210325110146.png

       1968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重要的社论,题目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社论转述了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12、21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收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的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上山下乡涉及到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学生,据统计1967至1979年,全国大约有1650万知青离开城市被送到农村,“据粗略统计,‘文革’期间全国上山下乡的知青在2000万人左右,涉及1946年-1955年整整10个年头中出生的城镇学生”。“据统计,到‘文革’结束时,先后有736万多知青进厂、参军、升学,接近下乡知青总数的一半”。“文革”后,知青考入大学及70年代末开始的知青大返城,又形成了知青返回城市的潮流,1981年10月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的(二十五年来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宣告了知青运动的终结。
       知青运动构成了中国人口的一次大迁徙,从“不在城里吃闲饭”的上山下乡,到“胜利大逃亡”的大返城,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独特的城乡交流盛况,知识青年在战天斗地中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知青精神,大批返城后的知青们不仅对于家乡的城市建设,而且对于城市的文化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1-5-17 12: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17-1.png
                                                                           一
       对于毛泽东发动的这场声势浩大知青运动的原委,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是毛泽东知识分子接受再教育思想的延续,有的认为是解决文革期间的就业问题,有的归结为红卫兵运动的“兔死狗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已经成为历史,对于这场运动的研究已有诸多的成果。在摆脱回头看的悲凉角度,无论是“青春无悔”还是“青春有悔”,我们以向前看的视角总结探讨知青精神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从某种角度说,知识青年已成为城乡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他们一方面将城市文明带到了边疆农村,另一方面又将乡村边寨的文化带回了城市。知识青年们在农场务农、乡村插队过程中,在与天斗与地斗的人生历程中,改造思想、脱胎换骨,构成了知识青年身份的某种烙印,也形成了这个时代这代人身上独有的知青精神。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固然给乡村边疆带来了某些负担甚至弊端,但是知青们在长期的边疆与农村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处世方式,构成了一种具有共性的知青精神,其内涵大致为吃苦耐劳、勇于奉献、认真务实的精神。
       知青精神特质之一为吃苦耐劳。广大知识青年离开城市、离开家庭,来到偏僻的边疆、闭塞的乡村,交通的不便、物质的匮乏、劳动的艰苦等等,磨练了知青们的意志,他们将青春年华献给了广阔天地,他们在战天斗地中获得了面对困苦的勇气。有知青后来回忆说:“当时的生活非常苦,但是知青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却是我们的财富。在谈到知青精神时,老知青们说:“下乡是一杯酒,这杯酒很醇、很辣、又很苦,有了这杯酒,日后生活中的困难都能坚强面对,再苦再累,也能忍受。”“下乡诚可贵,劳动价更高,吃得苦中苦,才知甜中甜。”“虽然有苦难,但也有回忆,这些回忆激励着我,不怕吃苦,不怕逆境,永远怀有希望。”与共和国一同经受磨难的知青们,苦难既是他们人生勃迹中的重要部分,也成为他们人生的一种资本,在战天斗地的困境中奋斗过的知青们,能够冷静地面对一切艰难困苦。有人甚至将知青精神概括为“吃苦耐劳、坚强坚韧的精神”,“知青们在广阔天地里生活了数年,无怨无悔地接受着艰辛的磨练,留下的蹒跚步履夯实了将来的道路。正是这段艰苦的人生之旅,他们为祖国建设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磨练出这一代人特有的吃苦耐劳、坚强坚韧的精神——知青精神。”
       知青精神特质之二为勇于奉献。一位老知青在谈到知青精神时说:“‘知青精神’,就是为国分忧的民族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和奋斗进取的时代精神。”知识青年背井离乡上山下乡本身就是一种奉献,是一种为国分忧的壮举,在建设边疆、务农乡村的经历中,他们将青春献给了广阔天地,在他们逐渐成长与成熟过程中,将一腔热诚奉献给了他们的第二个故乡。有人说:“中国知青,在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猛烈爆炸的年代,把人生的初恋献给新生的祖国,把青春的花季绽放在贫瘠的农村,把生命的躯体匍匐在历史浩劫的崎岖路段,难道,就因为他们勇于默默无闻分担祖国的苦难而被理所当然地漠视和忽略?”肯定知识青年的奉献精神,强调知识青年的历史贡献,这成为呼唤历史学家对这段历史深入研究与肯定的呼唤。广大知识青年在边塞屯垦、在山村务农,无论是当民办小学教师,还是做赤脚医生,无论是当军垦战土,还是做乡村农民,知识青年们将他们的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这片不是故乡胜似故乡的土地。
       知青精神特质之三为认真务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乡村与土地教给知青的,这是严酷的现实生活教给知青的,知青们在边疆、在山村接受再教育,在磨难与挫折中,他们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有着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认认真真地做每一件事,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项工作,面对现实而不好高鹜远,努力实干而不虚浮夸饰,这成为知青精神特质的重要方面。虽然有人曾经说:“中国知青精神延续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受‘五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的熏陶,在新中国的困难重重建设史上产生过精神变物质的巨大作用。”但是,是生活教育了知青,是大地哺育了知青,是经历磨练了知青。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老知青周禹鹏说:“一代青年由城市而乡村,由学校而社会,告别父母和家乡,走向田野与农村。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他们在中国边远地区和穷乡僻壤中挥洒汗水,辛勤劳作。磨练身体和意志,收获成熟与坚忍。”在乡村生活的磨练中成熟,在大地的耕耘中收获,同时也造就了知青们认真务实的特性。
       有人在谈论知青精神时说:“请问,什么是中国知青的形象?是新中国一代建设者、创业者和爱国者。什么是中国知青精神?就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实干精神。……挖掘、总结和传承中国知青精神,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二十一世纪的时代课题。这也关系到我们这代人留下什么遗产给子女后世的问题。”知青精神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遗产,吃苦耐劳、勇于奉献、认真务实的精神是其中的主要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851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353
 楼主| 发表于 2021-5-17 12: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17-2.jpg
                                                                                      二
       虽然仍然有不少知青扎根乡村,真正成为上山下乡的坚守者,但是大多数知青们离开了边疆乡村,回到了故乡城镇,知青们带着对于知青生涯刻骨铭心的记忆,带着对于那片土地那些人们难以抹去的思念,或求学,或创业,或打工,或出国,知青却成为他们永难改变的身份,知青却成为他们永难磨灭的烙印,在他们身上永远有着这种知青精神。
       有人指出:“……知青这代人特别顾全大局,特别肯于奉献。他们在生活尚不能自理的年纪,为了解决国家的粮食、温饱和就业,勇敢地上山下乡,自觉经受艰苦劳动的磨练;在全国工作转移,开始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潮流中,他们重新创业,成了各个领域改革开放的中流砥柱、骨干力量。在这代人的身上,强烈地体现出了一种无私奉献、坚韧不拔、勇于创业、追赶时代的知青精神。”虽然,返城后的知青们大多在一些平凡普通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但是他们中出现了诸多出类拔萃者,或为高级官员,或为驻外大使,或为大学教授,或为著名画家,或为知名作家,或为杰出企业家,或为著名医师……知青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默默地作出了奉献。谈及他们的成就大多数知青仍然会提及知青岁月给他们人生带来的教益,“在以后回到上海的日子里,张刚(企业家、上海市政协委员)还保持着北大荒那一种精神,把所有的困难踩在脚下”;上海某外资公司工会主席陆建东“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干活都那么认真,都是那么一股劲,好像从娘胎里带来的,其实都是在北大荒培养出来的”。在返城以后的人生中,曾经有着知青生活的人们以这种知青精神继续努力奋斗,创造出了诸多可歌可泣的成就。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积聚之地,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将世界历史视为城市的历史,他阐释了城市历史嬗变的过程,“从最初的交易中心发展起,到了文化城市,而最后,直到世界都市”。他认为城市在世界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都市与乡野区域(world-cityandprovince),是每一个文明的两大基本观点,它们构成了整个历史的新形式问题,我们如今生活于其中,可是绝少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一个城市、一个点,竟取代了一个世界。广大的区域,整个的生命,集中于这一个点,而其他地方,则萎缩了”。知识青年们在返城的最初,有一个比较长的适应过程,故乡的城市对于他们来说以乎有些陌生了,尤其在上海这样十分拥挤的城市里,返城知青们的落户、居住等都成为一种烦恼的问题,为这些问题导致亲戚们的冷眼、奚落,不禁使知青们怀念起那个和睦温馨的乡村边疆,甚至偶然有着再次离开城市返回乡村的冲动。
       从某种角度说,知青已经成为这部分人的文化印记,他们与没有知青经历的人们有着一些明显的不同,他们的身上有着乡村文化的某些印痕,有着边塞文化的某些色彩,他们的处世方式、行为作风、心理心态等,明显有着与没有知青经历的城市人不同的特点,这就是体现在知青身上的知青精神,知青精神从某种方面改造着、建构着城市文化,成为以商业交往为主的城市文化发展的某种动力。
       以赢得更大利益的商业社会,城市在建构起城市文化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良莠共存的市民文化,尤其形成了小市民文化的某些弊端。20世纪20年代初,陈独秀就批评上海社会:“上海社会,分析起来,一大部分是困苦卖力毫无知识的劳动者;一部分是直接或间接在外国资本势力底下讨生活的奸商,一部分是卖伪造的西洋药品卖发财票的诈欺取财者;一部分是淫业妇人;一部分是无恶不作的流氓、包打听、拆白党;一部分是做红男绿女小说,做种种宝鉴秘诀、做冒牌新杂志骗钱的黑幕文人和书贾;一部分是流氓政客;青年有志的学生只居一小部分——处在这种环境里,仅仅有自保的力量,还没有征服环境的力量。”陈独秀将上海社会为龌龊社会,充斥着诈欺取财者、淫业妇人、流氓、包打听、拆白党等人,他们以欺诈、蒙骗、无赖、威吓等手段,在城市生活中坑蒙拐骗获得非法利益,成为城市生活中的好逸恶劳者,形成了城市文化中某些弊端,虽然社会的变迁中某些人物的身影业已消失,但是好逸恶劳成为城市某些人群的症候。返城知青们以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改造与改变着城市小市民文化中的好逸恶劳的习气,任何游手好闲非法牟利的手段,已经为知青们所唾弃。诚实劳动按劳取酬已经成为这一代人的本能,处于任何窘境中的他们,也不会以损人利己的行为去谋取利益,也不会以坑蒙拐骗的伎俩获得好处,没有耕耘、不问收获已成为这代人最基本的人生准则。
       城市是以商业交易为主的社会,在资本的积累与再生产中追求最大利益,成为商业化的城市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现代社会的自私自利也就是建筑在资本的积累与牟利中的。陈独秀曾经批评上海社会的金钱主义:“从前做黑幕一类的小说,不用说是为了金钱主义;世界上弄钱的法子很多,做这种小说来弄钱已经是有点黑心了。现在因为黑幕的生意不大好,摇身一变来做新思潮的杂志骗钱,外面挂着新文化的招牌,里面还是卖黑幕一类的货;上海骗钱的法子很多,拿这种法子来骗钱来糟蹋新文化,更加是黑心到了极点了”陈独秀《再论上海社会》为了牟利费尽心机,挂新文化的招牌,卖黑幕小说的货色,成为“五四”时期上海社会自私自利的一种倾向,这种作为仍然在现代生活中发生着。返城知青们以勇于奉献的精神生活在城市里,他们将自己看作是群体中的一份子,以诚待人、坦诚处世,不为个人的利益而斤斤计较,努力为集体的发展而含辛茹苦,不为个人的出人头地而落石下井,情愿为他人的进步而沾沾自喜。
       城市生活改变了乡村社会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的生活状态,为获得市场赢得利益便形成了城市生活剧烈的竞争,也形成了城市中非正常竞争中的投机取巧。陈独秀当年就批评上海社会的投机取巧:“你们提倡新文化反对黑幕,我就挂起新文化招牌来卖黑幕;你们提倡办平祟反对运米出洋,我就挂起平祟招牌来运米出洋;这种巧计,可比《三国演义》上的诸葛先生还要利害。因此推论,打着‘毋忘国耻’的招牌卖日货,打着社会主义的招牌拥护军阀官僚,也是意中事。所以什么觉悟,爱国,利群,共和,解放,强国,卫生,改造,自由,新思潮,新文化等一切新流行的名词,一到上海便仅仅做了香烟公司,药房,书贾,彩票行底利器。”陈独秀《再论上海社会》想方设法投机取巧获得最大利益,成为城市商场竞争中的某种弊端。返城知青们仍然保持着认真务实的精神,身处何种岗位,他们总以一种一丝不苟的姿态,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不企望不付出就有所获,踏踏实实从事每一项工作,不刻意钻营,不见利忘义,在认真务实中获得成功。
       几十年来,返城知青们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功臣,虽然他们中的不少成员已退休,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尚在重要岗位上继续作着贡献。返城知青们虽然已经没有了最初回到城市的土气与尴尬,但是他们身上仍然有着鲜明的知青精神,他们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他们为城市文化的繁荣而兢兢业业作着奉献,他们以乡村文化边疆文化因素而构成的知青精神,改变着城市改造着城市文化。
       一位老知青曾经说:“在知青们最困难的时候,乡亲向我们伸出了热情的双手,这是一种很难忘的情结。”因此,虽然当时下乡的条件非常艰苦,但知青们了解了社会最底层的生活,也由此增加了社会责任感。当年的知青,后来往往都通过各种途径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而正是在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支撑下,他们能够在已经对个人的幸福作出巨大牺牲的情况下,继续为国家、为社会、为改革开放做出新的贡献,他们无疑是值得赞扬和肯定的。正是知青的底层生活的经验,正是这种强烈的生意责任感,使这一代人身上具有了独特的精神品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