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戴望天

诗学概念

[复制链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2-14 11: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96、重拙大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南渡诸贤不可及处在是。”重,气格沉着凝重,与轻倩相对;拙,质拙朴老,与尖纤相对;大,境界开阔,托旨宏大,与细浅相对。况周颐以重拙大为词创作的三大要素,强调和追求静穆厚重,拙劲宽大的词学风格。诗论中虽然没有像词论那样明确将重拙大三者相提并论,将它们视为有机联系的艺术风格整体,但是,同样将重、拙、大分别看作诗歌美的组成部分而加以肯定和提倡。前人论杜甫诗“沉郁顿挫”,严羽《沧浪诗话》论诗之为“沉着痛快”,胡应麟论李绅一些乐府诗得杜甫“沉着”(《诗薮》内编卷三),沈德潜肯定颜延之诗歌“要其厚重处,古意犹存”(《说诗晬语》卷上),潘德舆推重顾炎武诗“坚实”,不满萨都剌诗“骨不坚重”(《养一斋诗话》卷三),都是崇重之谓。诗而能重,厕免于华靡轻弱,粗疏肤廓之失。但是若无流转自然之妙,则过而伤笨,虽重不足贵。诗人尚拙,是指不刻意雕琢呈巧,保持诗歌稚真朴拙之美。吴骞《拜经楼诗话》卷四:“马君辉云:‘养子早知能背国,
官中不赐洗儿钱。’
此用拙而胜也。”然而朴拙又不可沦为鄙俚,也并非一概排斥用巧,前人主张拙得恰到好处,
“朴拙惟宜怕近村”
(戴复古《论诗十绝》之一),还要“巧拙相济”(王若虚《滹南诗话》引周德清语),“善藏其拙,巧乃益露”(袁枚《续诗品•藏拙》)。这实际上是赞成“大巧若拙”。“以大为美”在我国古代美学和诗学理论中有悠久传统,《老子》“大音希声”,季札“能夏(意谓雅)则大”(《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李东阳以宫声求诗,钱谦益欣赏大音宫声之诗,刘熙载《艺概•诗概》“杜诗高、大、深俱不可及。……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为大”,都是对“大”之美的歌颂和追求。诗歌创作的重、拙、大基本属于阳刚风格的范畴,在诗苑有重要位置。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2-15 07: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97、 和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它从总体上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对于宇宙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追求。西周末年,史伯最早提出了“和实生物”的审美命题,语见《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又云:“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和乐如一,……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和”是自然社会不同事物的矛盾统一。其中所称“乐”和,因为先秦时代诗、乐、舞三者合一,常以“乐”表示艺术总称,因而其论“和乐”,即通于文艺美学。在中国古代美学发展史上,“和”具有丰富的审美内蕴,要义有以下几方面:一、“和”是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发生的规律,存在的常态,功能的佳境。如前引史伯“和实生物”、即为“和“的最高审美义蕴提出了哲学依据。其中“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物错杂以成“文”等论点,对“和”发展为审美范畴影响尤大。而道家《老子》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更从宇宙本体论、生化论层面,阐释了“和”是阴阳二气矛盾统一,是生成万物的内在依据或存在状态。而《庄子•天道》篇称“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和、人和,即是顺应自然,而不要人为地干扰,甚至破坏自然,这是万物之美所以产生的哲学根据。二、“和”是创作主体的生理机能、行为态度以及精神境界的最佳状态和理想规范。如《国语•周语下》云:”单穆公曰:……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刘勰《文心雕龙》则将“和”的理论(艺术论)直接引入文学创作,《养气》篇云:“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雍滞。”创作之时,诗人的身心调扬清和,是保证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反,如果是“销铄精胆,迫促和气”,必然导致创作的失败。这说明审美主体的生理及心理和谐,是其审美创造能力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的内在基础。三、“和”是作品创造的雅正和平、含蕴深厚的艺术境界,这一审美特征备受传统诗论家的推崇。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孔安国注:“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就在春秋时期,孔子已为诗歌之“和”定下基调,认为“和”是诗的最高境界。但孔子同时又强调“诗……可以怨”(《论语•阳货》)。可见其“和”的艺术高境,即包含了社会人生的矛盾统一的内容,并没有完全否定诗歌文学揭露黑暗、讽刺时政的现实性。而发展到汉儒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主张“发乎情,止乎礼义”,则其所谓“和”,强调同一,而淡化矛盾,削弱了文学对现实的批判作用。这一观点,为明清儒家正统诗论所发挥,于是出现了追求温厚和平、含蓄委婉为审美极致的理论倾向。其特点是把思想规范与审美追求合二为一,如清沈德潜等即是。而张谦宜则反之,其《茧斋诗谈》卷一云:“人多谓诗贵和平,只要不伤触人。其实《三百篇》中有骂人极狠者,如‘胡不遄死’,……盖骂其所当骂,如敲朴加诸盗贼,正是人情中节处,故谓之和。”四、“和”是艺术辩证法的适宜度量和最佳境界。如《左传•昭公二十年》云:“声亦如味,……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诗歌作品的艺术形式也应追求“和”。如《文心雕龙•声律》云:“是以声画奸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五、“和”作为中国古代杂文学观念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其义蕴中还包括了文学作品调节社会矛盾、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政治教化功能,以及调节平衡身心健康的作用。如《荀子•乐论》所称君臣上下一同听乐而“莫不和敬”,强调“乐者审一以定和”。《礼记•乐记》又据此加以发挥。但是汉以后的文论家,又多有强调“和”的审美功能而要求超越功利,其旨趣之异,不难分辨。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2-16 06: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98、玄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意谓神妙的思绪情韵及幽深的艺术境界。六朝梁江淹杂体诗《孙廷尉绰》云:“亹亹玄思清,胸中去机巧。”玄远之思,情韵高雅,拔出流俗,自具艺术品格。“玄”的概念来自道家。《老子》第一章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称“道”为“玄”。孔稚珪《北山移文》云:“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张铣注:“玄,谓老庄之道。”故后人称道家学说为“玄”。后汉至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主的玄学,成为一种哲学思潮,一些文人名士以老庄之道和《周易》为依据,作辨析名理的谈论,称为“玄谈”,蔚然成风,是为“玄风”。晋葛洪《抱朴子•嘉遁》云:“积篇章为敖庾,宝玄谈为金玉。”可见玄谈玄风之盛。这种谈玄之风,在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反映甚多,一直到唐代李白《赠李十二》诗中尚可见到“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这样的诗句。玄言诗是魏晋玄学在文学上的集中反映,是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西晋怀帝时,以王衍、庾敳为首的大官僚崇尚比谈,谈玄在士大夫中形成风气,并影响到当时的诗歌创作。魏晋以来,社会动乱,士大夫托意玄虚而求全避祸。钟嵘在《诗品序》中批评玄言诗说:“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于寡味。”晋王朝偏安江南后,一些士大夫把玄谈之风带到江南,玄学成为门阀士族的思想理论,这种理论又经东晋支遁诸人之手,与佛教思想结合起来,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逃避现实的精神状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曾作出这样的概括:“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馀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秦,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钟嵘《诗品序》也说玄言诗“皆平典似道德论”。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有孙绰和许询,当时并享高名,几乎统治了整个东晋的诗坛。由于玄言诗大多“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缺乏艺术形象和真挚感情,文学价值不高,所以绝大多数作品失传。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2-17 07: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99、 玄妙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语出西汉扬雄《法言》逸文:“或曰:辞达而已矣。曰:圣人之文,其隩也有五:曰元,曰妙,曰包,曰要,曰文。幽深之谓元,理微之谓妙,数博之谓包,辞约之谓要,章成之谓文。圣人之文,成此五者,故曰不得已。”《渊鉴类函•文文章》引东汉荀悦《申鉴》称引扬雄之语,“元”作“玄”。汉时多取杂文学观念,圣贤之“文”,包括了诗赋文章及其他著作。扬雄认为,文章创作犹如探索宇宙自然的秘密,而得其深奥微妙的道理。因此,写作必须幽深有味,理在言外,令人神往,既“玄”且“妙”。后人加以引申,指深奥微妙的道理在诗歌文学中的形象表现。如《后汉书•冯衍传》引冯氏《显志赋序》云:“显志者,言光明风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唐孟浩然诗云:“渐近玄妙理,深得坐忘心。”后来的艺术评论家,又把“玄妙”的美学概念加以引申发挥,指艺术创作中的想象、构思与灵感兴会。《法书要录》卷四云:“夫翰墨及文章之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若心悟精微,图古今于掌握,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优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这实际上已涉足于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领域,因此引起后人的兴趣和关注。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2-18 09: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100、玄通
古代诗学概念。语出《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注:“玄,天地。言其志节玄妙,精与天通也。”《后汉书•党锢传•刘祐》:“吾子怀蘧氏之可卷,体宁子之如愚,微妙玄通,冲而不盈。”上述玄通,本意指的是古代善“士”,体察事物细致人微,思想深远而通达,其深刻程度非一般人所能理解。“玄通”之说从一开始即隐约地透露出道家的审美意识。老子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说,单凭人的感官,通过声、色、形、象,是难以把握美的本质的。所以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特立《冲淡》之品,认为只有“素处以默”,才能“妙机其微”,经过“玄通”这一细致入微的“神秘直觉”阶段,才能感悟到美的存在。清代孙联奎《诗品臆说》云:“机者,触也,契也,心通造化,自然妙契。”较好地解释了“玄通”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6443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16
发表于 2019-2-18 09: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戴望天 发表于 2019-2-18 09:08
100、玄通
古代诗学概念。语出《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注:“玄,天地。言其志 ...

21.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04: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黑土恋的元宵节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04: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黑土恋的元宵节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04: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101、 妙
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语出西汉扬雄《法言》逸文:“或曰:辞达而已矣。曰:圣人之文,其隩也有五:曰元,曰妙,曰包,曰要,曰文。幽深之谓元,理微之谓妙。”寓理精深微妙,也是文学创作的一大特点。“妙”本是一个哲学和美学的范畴。老子《道德经》中多次提到“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老子是把“妙”作为宇宙始基的一个别号,是属于“天”的概念。庄子把“妙”表述为人生修炼的极境:“九年而大妙”。郭象注:“妙,善也。”成玄英注云:“妙,精微也。知照宏博,故称大也。”王弼云:“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这里,“妙”不过是对“玄”的又一称呼而已。“妙”的概念进人美学领域,对后世诗学影响颇大。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云:“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严羽认为,“妙悟”的标志是达到汉魏、盛唐诗的高妙地步,是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这样实际上把诗歌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提高到了理论的高度。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一《六法三品》云:“笔墨超群,传染得宜,意起有馀者,谓之妙品。”“妙品”成为文艺美学的一个很高的境界。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379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2-20 06: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102、体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有多种意义。一指体裁。如曹丕《典论•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其“体”即指奏议等诸种文章样式。二指体貌、风格,作品在总体上给读者的感受。原为人物品评用语。如曹操称郭嘉“体通性达”(《请追赠郭嘉封邑表》),言其资质聪慧明达。后乃用于诗文评论。《典论•论文》:“(王粲)体弱,末足起其文。”言其作品风貌较柔弱,力度不够,不足以使其文彩具有飞动高扬之致。在这一意义上,体、气义通,故李善注:“气弱谓之体弱。”《典论•论文》又云:“孔融体气高妙。”即以体、气连文。其后用此意义者甚多。陆机《文赋》:“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言作品体貌多姿多变。《文心雕龙》有《体性》篇,专论作家个性与诗文体貌的关系。性指个性,刘勰认为它包括才、气、学、习四方面因素,才、气禀受于天,学、习为后天陶染所凝。体指体貌取决于性,二者统一。刘勰于个性之中,既强调先天,又加以后天因素,是其胜过前人处。又云:“若总其归涂,厕数穷八体。”将风格归纳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种类型。除指个人风格外,体还可用以兼指某种流派风格。如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今之文章,作者虽众,总而为论,略有三体。”指齐梁诗坛的三种流派风格,即出于谢灵运一体,出于何咸、应璩一体,出于鲍照一体。又如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所举玉台体、宫体,既与内容有关,指以女性美为描绘对象,又指其体貌,即此类诗多具轻艳风格。其风格即由特定的表现对象所决定。又西昆体,指北宋初杨亿、刘筠、钱惟演等效法李商隐近体诗,多用典故,重藻彩,着意锤炼,乃形成华丽精工的风格流派。亦可用以指说某种体裁的共同风格。《文钝秘府论•南卷》有“论体”一节,云:“至如称博雅,则颂论为其标;语清典,则铭赞居其极;陈绮艳,用诗赋表其华;叙宏壮,则诏檄振其响,论要约,则表启擅其能;言切至,则箴诔得其实。”意谓博雅、清典、绮艳、宏壮、要约、切至六种体貌各有相对应的体裁。又可用以指说某一时代作品共有的风貌,如《沧浪诗话•诗体》所举之建安体、永明体、元和体、元祐体等。还可指一篇作品的体貌。如皎然《诗式•辨体有一十九字》:“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甚或也可能摘句而言。如《文镜秘府论•地卷》引崔融《唐朝新定诗体》“十体”之说,其中质气体、飞动体、清切体皆指风貌,而摘举两句或四句诗以说明之。皎然《诗式》举例说明高、逸、贞、节、志、气等体貌时,亦有摘句而言者。三指某种特殊的形式、格律、手法等,《文心雕龙•比兴》有比体、兴体之语,系指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文镜秘府论•地卷•十体》中的雕藻体、映带体、婉转体、菁华体均属修辞手法。皮日休《杂体诗序》、《沧浪诗话•诗体》“论杂体”中所举诸体,也属此类。《诗人玉屑•诗体》中亦多此类,如蜂腰体、偷春体、折腰体、绝弦体、七言变体、绝句变体等。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