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07|回复: 5

余姚菜场作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6 07: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2023年的最后一天,陈慧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三本书《在菜场,在人间》。

  当记者联系上这位被称为“菜场作家”的46岁女子时,她一边麻利地把菜场和家的定位发过来,一边用微信语音大声地说:“菜场不大,何况我又是个‘显眼包’。你肯定能找到我!”

  果然,次日清晨,当记者来到梁弄菜市场时,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就找到了在小推车前跳健身操的陈慧。见面第一句话,她说,不要叫我老师,叫我三姐就可以,大家都这么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08: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如皋的女儿

到梁弄的阿三


  来到余姚梁弄镇,打听女作家陈慧可能不太容易,但要找一个叫阿三的日用百货小贩,随便问问一定会有结果。

  陈慧在家中排行第三,阿三是她的乳名。

  “这里的人都认识我。在梁弄,我卖东西的名气比出书的名气大。”

  “三,筷子有伐?”

  “阿三,给我一块钱的创可贴。”

  ……

  当记者在梁弄菜市场路口和摆摊的陈慧闲聊时,几乎不到十分钟就会被打断,热水瓶塞、打火机、塑料绳、牙签、袜子、剪刀……小镇的清晨属于拎着菜篮的居民,无论买与不买,都会在陈慧的小车前停下来寒暄几句。偶尔,聊得过头了,记者提醒她客人来了,她自信地说,没事,我的客人跑不了。

  然而,这份老练并非与生俱来。陈慧说,摆摊的头两年,自己羞怯得连头也不敢抬。

  陈慧出生在江苏如皋一个传统家庭,父亲是退伍军人,严格的父母把三女一子都教育成“过生活的好把式”。但年轻时陈慧不幸患上疾病,26岁的春天,缠绵病榻数年不见起色的她,来到嫁至梁弄镇的姨妈家养病。这个来自苏中平原的女孩在邻居的撮合下,竟意外地在梁弄扎下了根。

  当时,陈慧的丈夫在市区上班,一周回来一趟,看管孩子和补贴家用的重担落在她的肩上,在菜场摆摊恰好能权衡两者。

  2006年的初夏,产后九个月的陈慧跑去菜场摆起了地摊。每天凌晨三点,她把睡梦中的孩子抱给婆婆,穿过漆黑的巷子去抢摆摊的位置。强撑两个月后,陈慧扛不住了。灵光一闪,她回家把儿子的旧童车改装成一辆简易手推车,既不用争抢位置,还提高了灵活性。

  从此,如皋远嫁的女儿,变成了梁弄走街串巷的小贩阿三。这辆小推车,一推就是十八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08: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象牙塔和菜篮子

平凡人的精神自洽


  凌晨四点二十分起床,把早饭做好,看半小时书,六点推着装满百货的手推车前往菜场。上午结束后,把两百多斤的手推车推到菜场附近的姨妈家,补货。下午则是阅读和写作。如果没有记者的到访,这就是陈慧的日常。

  今年,陈慧十九岁的儿子要参加高考,家中平时只有她一人。收摊后,她用摩托车把记者载回东溪村的家,还给记者烧了碗加荷包蛋的青菜笋片面。

  这栋她亲手盖起的小屋,最醒目的是三个书柜,客厅一个,自己房间一个,儿子房间一个,放的全是她的藏书。汪曾祺散文、孙犁全集、苏童的《黄雀记》、莫言的《蛙》,还有《小说月报》……

  “没有输入哪来输出?没有阅读一切都是白搭。刷三天短视频,脑子里空空如也,要是读三天书,写东西感觉就很不一样。”

  “有人说文学是象牙塔,但我从不认为文学有多么高贵。我不会打麻将,逛街要花钱,我没有钱,但阅读和写作几乎不要成本,也不影响其他人。”至今,陈慧仍然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和自我和解的能力。

  2010年,儿子上了幼儿园,陈慧开始尝试在QQ空间写一些日记般的文字,童年旧事、花草动物……她自称那是“黑夜里射乱箭”——没有明确方向和目的。

  后来,一群余姚的文学爱好者在余姚新闻网阿拉社区的舜江文苑形成了一个文学阵地,在朋友的鼓励下,陈慧把自己QQ空间里的几篇文章贴了上去,很快引起了论坛版主沈春儿和当时宁波市作协副主席谢志强的注意。不久,余姚日报的《河姆渡》文学副刊上刊登了她的一篇散文《莉莉的黑狗》。

  当辗转在菜场找到正在摆摊的陈慧时,沈春儿着实吃了一惊。而谢志强在见到陈慧后,建议她不要再看地摊文学,多看看汪曾祺和孙犁的小说,在阅读和学习中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些话深刻地影响了陈慧。

  2016年,陈慧注册了一个名为“陈慧家的后花园”的微信公号,为了保持原创的动力,坚持每周至少一更,如今已写下587篇原创内容。

  时间没有辜负这个灵性又努力的写作者。2018年,在宁波市政府“文学精品扶持项目”的帮助下,她把33个或温情或残酷的人生故事集结成册,出版了《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

  2021年出版的《世间的小儿女》中,陈慧则以童年的苏中平原和远嫁的浙东小镇为背景,描画其养父、养母和邻居,以及在小镇菜场中摆摊时遇见的各种人的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09: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劳动者自我书写时

他们在写什么?

  搬货、讲价、收银,采访中,陈慧的活一刻都没有停下过,“我不回避我是个小贩,就像我不宣扬我的写作,中央台来采访,我也照样出摊收摊。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工作,它是我对这个社会的瞭望口。”

  陈慧从不认为自己是个作家,“如果非要说写作有什么独特之处,那就是它是从我脑子里、从我心里出来的东西,任何人都无法模仿,它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东西。”陈慧说。

  尽管如此,陈慧这样的写作者,实际上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学力量。2023年的文学版图中,“劳动者的自我书写”在非虚构作品中格外耀眼。“外卖诗人”王计兵的《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与快递小哥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都成为了现象级作品。豆瓣发布的2023年度读书榜单,“年度图书”前三分别为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崔恩荣《明亮的夜晚》、杨苡《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胡安焉与上野千鹤子、残雪、莫言、马伯庸等10位作者并列为豆瓣“2023年度作者”。

  这种独特的文学质感,同样存在于陈慧的笔下,翻开她的新作《在菜场,在人间》,鲜活的人物和人间烟火气跃然纸上。包子铺的师傅、杀猪贩肉的屠夫、头脑灵活的捕蛇人、收废品的“破烂王”……陈慧笔下,是喧闹菜场中的众生相。

  这个质朴的女子用生活中最平凡的道理与自己达成了和解。对她而言,自己扎根于菜市场,勤勉地谋求生活的保障,也记录着平凡人的温情或悲伤,烟火气十足的菜市场,是个有付出就有回报的好地方,这是她创作的根。

  陈慧还透露,自己的第四本书《追花人》已经交到出版社手里,预计今年夏天就能与读者见面,写的是她与养蜂人共同度过的四个月。

  当劳动者开始自我书写时,他们写下了什么?她公众号的简介或许是最好的回答:

  看一个常年扎根于某菜市场的女二道贩子写趣事趣谈,写花鸟虫鱼,写市井百态,写红尘温暖,写你我身边的普通人,用心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09: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4-1-16 09:09 编辑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09: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4-1-16 09:12 编辑

2

来源:钱江晚报潮人物版 记者:方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