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42|回复: 7

山乡旧事

[复制链接]

131

主题

572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20
发表于 2023-2-28 09: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衲 于 2023-2-28 10:15 编辑

                                    山乡旧事
                                     前言
    上山下乡运动至今巳五十个年头,对于上世纪这场牵动千百万人的运动,人们的评论各异,因为各人的视角不同、经历不同,所見也难以“英雄所見略同”了,然而,被视作“史无前列”却是亊实,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因为是国家政策驱使,并不是个人选择,因此也谈不上“青春无悔”或“有悔”,至于“很有必要”、“大有作为”,这只是当时的宣传需要,在学校瘫痪、企业萎顿,把这一批所谓“知识青年”动員到农村去,是国家的权宜之计因为有千万个家庭的诉求与文革后政府的反思也就有了以后的知青返城潮。
    我们这代人,从小就在苦难中长大,到农村后的艰辛也就坚持下来了,必竟在那片土地上的农民,世世代代就这样生存着,并且还在继续,我们不必自怨自艾。
今天,想写下一些自已在乡村时的一些生活经历,这只是生命中的一部份,是一段遥远的记忆。
                                   登黄龙尖
    在我支农的余姚二六市施岙,通向里山唐李张村落的大岭二侧,有二座高高的山峰,当地人分别称之谓“黄龙尖”和“青龙尖”,那黄龙尖要比青龙尖高峻得多。如今,从甬城乘车经慈城到余姚去,天气晴好,过二六市时,总会瞧見车窗右侧远处的一座山峰,云雾萦绕,这就是“黄龙尖”。
    当年,我们一帮知青,开门就能瞧見那耸立在眼前的毛森森的山峰。能登上此峰,是我们这帮从未見过大山的城里小青年的心结。秋收前的一个短暂空闲,我们几个知青,在本村青年小友和阿二的引领下,向黄龙尖登攀。
    黄龙尖面施岙一侧的斜坡很陡峭,除了上山砍柴的例外,很少有人会选择此面斜坡登山,我们选择黄龙尖的延伸坡攀登,没有山道,完全是依山势而上,有灌朩条和树枝就借力一下,爬爬滑滑,费了很大劲,终于登上山脊,山脊上有村民踏出的山道,在山脊上攀高,省力多了,有时陡峭,有时也平塌,但总体是向上,登了近二个小时,凭借年青气盛,互相鼓励,终于登上了主峰,远看尖尖的山峰,来到跟前,踩在脚下,并不見得狹窄,山岩裸露,一些矮壮的灌木在石缝间顽強生长,令人称奇。山峰的另一侧,山势稍平坦,林木茂密,与我们邻村的相岙村,就在这一侧山下。
   回望施岙村,我们的知青房和附近的村舍,犹如侧放的火柴盒般大小,隐藏在山脚下、树丛间,不远处,座座山坡,形如乌龟、如田螺、如伏牛,千态百姿,散落在田野上,最往远处,看得到铁道线,如一道划出的直线,把淡黄的田野分为二侧,还隐隐瞧得見余姚江那边延绵起伏的四明山脉------
   早阳巳高,和风吹拂,我们个个虽然汗流脊背,但也神旷气爽,喜形于色,分别撩衣方便,痛快淋漓,给黄龙尖来个洗礼。我忽然明白,动物们涉足新的地域,会撒上一泡尿以宣示领地,原来我们人类亦有此情结。“嗬---------”,我们的喊声此起彼伏,——黄龙尖,我们登上了!你就在我们脚下!
    在我以后的岁月里,若旅游登山,不是凭车就是索道,记得去年结团登横溪松石岭,只到半道就放弃下山,要不是知青经历,一辈子恐怕不会有徒步登上山的记录!
    当车窗外的黄龙尖在视线中划过,我在内心会说,那个山头我曾登临过,那片土地我曾生活过,那片白云曾载着我少年时的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572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20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10: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衲 于 2023-2-28 10:10 编辑

                                                     砖窑冷月
     荒秃秃的小山坡犹如西北大漠的沙丘,耸立的砖窑形如废弃的古城堡,一弯冷月在那边山头上升起,一道河湾,泛着月色清光,夜——神袐而凄凉,这是一首末成的诗章、这是一幅未了的水墨画,这个画面中唯一的主人——我,正握着铁叉,往熊熊的炉膛里撩拔,火光映红了脸,时值夜半,荒坡野地,孤零零的我在轮班烧窑。
    那个年代,我们村利用柴草和砖石的优势,从慈溪山北请了个砖窑厂师傳,在村外的山坡边开出一块平地,垒起了砖窑烧砖,以增加大队收入。之所以选择此地,因砖窑依山势而上,利用了地形;山坡下一大片荒地,平整后可搭建制坯工棚、堆放砖坯、成砖和柴草,边上的河道有利于成砖的运送;河对面的耕地,利用一角,可以挖取制砖的烂泥。村里的小后生都被训练成制砖坯好手。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不习惯半夜出工,又有家小拖累,故我们几个知青自然成了三班倒的烧窑工和装御工。
    炉膛里的火在熊熊燃烧,我们只要把柴草塞进去,用铁叉撩拔一下,让其充分燃烧,这样的操作并不复杂,只是从晚上十奌至第二天晨六时,半夜三更,孤零零一人,没有茶水,没有奌心,还要有足够大的胆,若有风吹草动,不至于胆战心惊,我们毕竟是来自城市的小青年,从沒有过这样的经历。
    几天烧下来,炉温升高,泥坯中的矿物质开始溶解,此时窑师傅会不时上窑顶从观望窗窥视火候,此时是关键,炉温过高会烧成僵砖,温度不足,烧出来的砖质地松脆。有时窑师傅会叮嘱我们用干烈的松毛枝猛烧一通,以提高炉温。窑温升得足够高,就可以封窑了。封窑后,就得往窑内渗水,这样烧出来的砖才是青砖。渗水的工艺就是往窑顶的水槽里倒水。从河边挽上二桶水担上,颤巍巍撑上河边斜坡,又从盘旋的坡道往窑顶撑,每一脚都得踩住,每一步都得迈好,若不慎摔倒,那后果可想而知。这祥的灌水,得担上十几担,凭我们的肩膀和脚力,那艰辛只有自知。若槽内水干了,就得继续补水。在黑魅魅的夜半、在孤零零的野外,那股凄凉会从心底升起------
   这篇诗章我不想写下去,这幅水墨画我也没能力完成,因为没有太多的诗情画意。这个年代过去了,但毕竟经历过,生命中的某一瞬间,会让人一生铭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572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20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10: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衲 于 2023-2-28 10:07 编辑

                                     “聋甏”到“姆郎”到“憨佗”
    我喜欢看书,也喜欢思索,一旦进入书里,外面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吃饭时,我往往看书,有时会把夹莱的筷子插到碗外。住我们知青居奌附近的青年村民小华,时常从我们窗前经过,隔着窗栅笑盈盈向我打招呼,我正在吃饭看书,听到了,也许嗯嗯”应着,也许什么反应也没有,时间长了,他就叫我“秀德聋甏”,有时我在路上走着,正思索着什么,有人向我打招呼我也没反应,这样,大家都有同感,“秀德聋甏”就被叫开了。
    一次,我的眼角生了个疮,红肿,疼痛,且有脓头,社员们告诫我,眼角疮很凶,碰不得,会“犯恶”的!我有些受不了啦,中饭后,我准备了盐水,把缝针火烧一下,就忍着痛,挑破了脓头,用盐水擦,又不停地挤,血脓一堆,下午又出工,眼角肿得睁不开眼,村民们都说;“你犯关得了,快去医院吧!”我无动无衷,其实得影响出工,还得有钱。隔了一夜,红肿居然退了,没几天也就好了。社员们見此,就叫我“秀德姆郎”,至于叫我“憨佗”,则是以后的亊了。
                                            地头论战
    我们知青,在农活上逊人一筹,但見识要比山乡的村民稍高出一截,毕竟读过几年书,城市的生活经历也比土生土长的村人广博一些。
   一次大家在田里耙田,也就是把刚犁过的泥块敲碎耙平,泥块里时常会发现泥鳅,我们知青会捡来改善伙食,村民们则捡来剪碎喂鸡,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说说笑笑,话题不知转入了这生泥鳅有毒,猫吃了也会毒死。此话有因,因为他们根本不知泥鳅人可吃,更何况是“生”的。我却提出巳見:生吃熟吃是人们对不同食物的习惯选择,原始人类没有火,食物都是生吃的,不一定有毒。大伙以为我在胡说八道,群起而攻之。我又说:一群海难人员被困在海岛上,没有火,为了活命,他们从海边捕来壳类、鱼虾生吃,这样坚持了几天,终于获救。大伙又嘲笑说,生的海鮮可吃,那为什么要煮熟吃?我说这是生活方式的进步,煮熟了吃卫生、美味。不会有毒。他们却坚持说有毒,我们谁也说不服谁!这时突然冒出一人说:“你说没毒可吃,那你把它吃下去!”这可着实将了我一军,我始料不及,一时也懵了。我虽确信无毒,却从来没吃过生泥鳅。大伙乐了,知道我被将住了,还有人在怂恿:吃呀?你吃呀!
    此时,我的犟脾气也来了,我不想输,更想给他们見识見识,开开眼界,我就反击道:如果我吃下去又怎样?他们立即应道,你若吃下,我给一包烟!我也一包!一些后生一齐起哄,居然下了五、六包烟,想看我笑话。我知道我已无退路,只能应战,我说,泥鳅洗一下可以吧?他们允了。我在水沟边洗时,乘机把泥鳅内脏挤出,我提着泥鳅尾巴晃悠着来到大伙跟前,准备上演我从未经历过的一幕,他们又发话了,你不能吞下去,你要一口一口吃下去!这正合我意。吞下去我可能做不到,嚼碎咽下我放心!于是我咬下一載,嚼碎了咽下,又一口把剩下的一截嚼碎咽下。他们看得目瞪口呆!那些妇女、姑娘,低着头、咧着嘴,一副惨不忍睹的模样;年长一些的则摇头笑着;那些后生,哑口无言,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一幕。整个村子都鸦雀无声了。从此,我这个“姆郎”,也就成了“憨佗”了。
   自从我进了公社兽医站,那年得了烂尾炎开刀后回村时,他们终于有了话柄:“呐,看到了吧?那泥鳅在作梗了!”他们终于赢回一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572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20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10: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衲 于 2023-2-28 10:09 编辑

“                                             龙虎斗”
      那年秋天,大家在自已大队的山岙里修水库,在挖土时,发现了一条蛇,三角形的头,有条纹的褐色躯体,有一米多长,社员们呼喊着都避开,我提着锄头迎了上去,社员们大喊:快走开!不要碰它!我依然向它靠近,那蛇开始逃了,我紧追不舍,那蛇回过头来,吐着火舌子向我示威,我停住了,它返身又逃,我又追,它又要转身,这下子我没等它示威,锄头早已挥起压下,把它压住,它扭曲着掙扎,我毫不松手,稍倾,我又挥锄在它头部猛砸。也许是小时候“蛇与农夫”的故亊给我影响太深,我亳不手软!
收工后,我把蛇带回,虽然知道蛇可以浸酒,但设有瓶子,也没钱买上几斤白酒,当年也不敢吃,就把它葬在门前我栽的那株苦楝树下了。
      那年冬天一日,天气预报有雨雪,生产队没出工,我们几个知青,把竹床底下那些小得不能再小的马铃薯聚拢,挑到二六市卖了,二分半一斤,卖了二元捌角,买家可用来喂猪,就这样,我们买了一包“新安江”分享,与同村的青年小友、阿二一起,兴高彩烈地踏上去慈城的路。
      到了慈城,上街下街的溜跶,那古老、低矮的街区,应还保留着解放前的景象,只因当天的气温和当年的市场法则,使街区更觉萧条。去了慈湖一游,中饭就在一家饭馆吃,二元钱的饭钿,居然还有咸鱼、咸肉炖蛋和五六个菜,也就饭饱意足了。
     下午回来时,天巳飘起雪花,寒风凛冽,田野、路边草丛,巳披上白色,我们的肩膀和头发上也堆满了雪花,回到施岙村头,我们进了阿二家,大家顿觉饥肠辘辘,意犹未尽,忽然有人说:“阿二,你家那只花猫,不如烤烤吃了?”阿二笑了,他妈说:“天隘冷,猫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了。”大家里外瞧瞧,是不見猫的踪影。我突发奇想:“冻煞猫,一定躲在灶跟间!”小时候,家里养过猫,天冷时,它会躲在灶头火堂内取暖。我们一个知青,过去顺手一摸,居然把那个花猫抓了出来。大花猫“咪咪”叫着,好象在问:讨厌!你们干什么呀?我们递着猫,谁也不敢把那猫搞定。阿二妈进入里屋了,阿二接过那猫,走出屋外,接着我们听見几声沉闷的撞击声,等我们再見到那猫时,它巳头部血肉模糊,一命呜呼了。
    “快把它拿走!”阿二说着,我们赶紧把它拿回我们知青点,大家在屋外垒灶的垒灶,剝皮的剝皮,再后剁成一块块,火焰窜着,香气四溢,隔壁的女知青,也开门出来,笑嘻嘻问:你们在干什么呀?她们揭起锅盖看,冷不防从身后亮出搪瓷杯子,掏上一杯就走,还把门关上。我们哈哈大笑。等阿二来时,带来了酒,是那多下来的几毛钱买的。那晚餐就是一餐盛宴,大家狼吞虎咽了。
       我把猫头、猫皮连同猫的内脏一起埋在那株苦楝树下,并美其名目——“龙虎穴”。
       这下可出了状态了,第二天,我头痛得要命,一动更痛,尖锐的痛,没有发热,我躺着,不敢扭动头,心想,这下完了,甭说回宁波求医,就是去二六市卫生院也做不到,就这样躺着,插友们给我送上一些稀饭,这样躺了二天,稍有好转。
       一辈子再也没有如此尖锐的头痛,至今也没有明白发病的原因:是受冷急性鼻炎发作?是猫肉的热气上冲?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还是“龙虎斗”真的在我脑袋撕开战场?
      作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572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20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10: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衲 于 2023-2-28 10:13 编辑

                                                              夏雨鱼讯
      初夏,连续的下雨,山岙里的水汇成溪流向沟渠、河道里泻,春耕早已完成,油绿的稻田水满波溢,下流河道的鱼儿会逆流而上,这是它们的天性,循着水流向沟渠里窜,去寻找一片沃水繁殖后代。

     雨刚过,生产队不出工,我们几位知青,在当地小青年的引领下,满田畈跑,去抓鱼。当田里一道水链划过,肯定是鱼儿了,因为有植株的阻挡,鱼儿跑不快,我们不管三七廿一,窜下就抓,这里刚抓到一条,那边又发现白花翻着,忙得不亦乐乎,那里管得了裤腿衣袖已湿透。
     村里青年,毕竟比我们有经验,他们往往在水沟里抓到大的鲤鱼。大家都有收获,蛮高兴的,可享用二天了。在农村这几年,很少上二六市买肉,更何况是鲜鱼了,只有从家里带来的咸带鱼,一条带鱼计划着分好几天吃,大部份日子是青莱、芋头、洋芋奶(马龄薯),还有时令蔬莱,如笋、蚕豆、毛豆,有鱼的日子当然高兴。
     记得一次,我夜班去烧窑,要经过村头石桥,那河道连通相岙水库,石桥设有木闸门。春耕夏种,田里要灌溉时,就把闸门关上,以提高水位,平时或汛期,闸门开着,有利泄水。那夜我经过时,闸门小开着,水“哗哗哔”顺着这边石砌斜坡流着,我忽然发现水波有些异样,泛着白花,我马上意识到是鱼在逆流而上,我立即放下闸门,跳到这片石坡上,这些鱼儿,一时没了水流,有的在原地打转,有的还傻乎乎的往上窜,有的连滚带爬住下逃,我一时手忙脚乱,抓住一条,没处放,就往岸上扔,估计抓了六、七条,都扔上岸,其它的鱼儿都逃回去了,我上岸,在夜色草丛中寻到了五、六条,只得脱下上衣将其兜上。嗨,这可是美味,这些天好享用了!已忘了是独享还是分享。
     钓鱼,我喜欢,也有钓得比较多的,但到河里抓鱼,就此一例,那鱼在你手中挣扎扭动的感觉,恐怕比钓、比吃还开心!
                                                      后记
       这是一些平凡的琐亊,没有可歌可泣,更没有惊天动地,在那个年月,每个经历过的知青,都会有类同的记忆,对那些艰辛和苦难,我们没有呻吟,也没有怨恨,即使叙说,也充满傲傲骨气,显示着生的希冀和不屈的精神。不用贴上标签,也不必塗上色彩,这只是一段生活、一段特殊历史时期这些所谓知青们的遥远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420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79
发表于 2023-2-28 10: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那些艰辛和苦难,我们没有呻吟,也没有怨恨,即使叙说,也充满傲傲骨气,显示着生的希冀和不屈的精神。

说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572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20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20: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戴望天 发表于 2023-2-28 10:31
对那些艰辛和苦难,我们没有呻吟,也没有怨恨,即使叙说,也充满傲傲骨气,显示着生的希冀和不屈的精神。
...

戴老师好!因为有过共同的经历,才有共同的语言。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戴望天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2

帖子

439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98
发表于 2023-3-1 08: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141517330581.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