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广鸟 于 2024-11-21 07:38 编辑
咸肉 一 共和国的长子,老三届小的时候,似乎好多家庭都是家境贫寒,父亲一人的工资收入,要养活一大家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善于操持家务的母亲,往往准备了“长下饭”,那时的我们,要真正做到“囊有钱,缸有粮”实属不易,为了保证有饭吃,菜差一点无所谓,于是,这家腌了一缸咸菜,那户自制了许多“汉菜古”,有腌萝卜干的,有做臭冬瓜……在海岛舟山,更多的人家家里有蟹浆、泥螺、辣螺浆、乌贼蛋、龙头烤、鲯鱼烤等等,那时的海蜇头、海蜇皮,都是穷人的下饭,叫“压饭榔头”,可现在颠倒过来了,这些旧时的下饭,目前可贵了。 开国之初,老百姓很少能吃到猪肉,偶尔搞到一些猪肉,没冰箱,又舍不得一下吃完,一些人家就用盐腌着吃,于是新鲜猪肉就变成了咸肉。新鲜猪肉用开水煮一下,凉干,用盐抹上腌起来,吃的时候,切成薄薄的一片一片,在盆子里一片片码好,中间打上一只鸡蛋,象一盆艺术品,又是一碗上好的菜肴,是大家的最爱,没条件常吃。 时光回流到1954年的年底,已阴历12月23了,快过年了。中午时分,在上海市的西北部,有一个普陀区、静安区、长宁区三区交界处的曹家渡,那里座落着三官堂桥农贸市场,是上海滩有名的闹市。也是,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三官堂的地名,哪三官?有趣了,竟然是“天、地、水”三官神,老百姓敬天畏地,择水而居,当然要供一供“三官神”了。新中国刚成立,什么物资都匮乏,包括粮食都无法做到敝开供应,于是,城郊结合部,农村的一些集市,成了城市居民来“淘金”的地方,农民为了能换到几个现金,会把家中的米、面、油、菜、鸡蛋等拿到集市中来出售,运气好的话,这里“山精海味”也能碰到。是的,物有所需,物有所值,到了1955年8月25日以后,计划经济下的各种各样票证铺天盖地般地涌入社会,粮票、布票、油票等票证多达156种之多,除此之外,还发放了工业券,用于购买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在这种情况下,农贸市场的作用更大了,这个三官堂桥的农贸集市,真的算得上是璀璨明珠一颗,熙熙为了利,攘攘全为益,好在,那时没有限制农民“奔资本主义”,允许自留地上的菜出售,也可以养鸡养鸭,在集市上摆摊,谁都可以,只要不影响别人走路。 阴历12月23,在中国传统节日上,叫过“小年”,也不全对,北方人大都过的是12月23,可南方大部分地区过的是12月24,就象正月元霄节,全国过正月十五,偏偏宁波过的是正月十六,这叫做“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不管怎么样,要过小年了,这过小年也叫“灶神节”,各家各户是要“祭灶神菩萨”的,买“祭灶果”,吃灶糖,掸尘也要开始了,大家也要开始忙于准备过大年了。过年了,要准备的东西也就多了,“年年有鱼(余)”鱼要买、“步步高(年糕)”搞一些,猪肉是要想办法买一些的,人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到三官堂桥集市来采购,都想运气好一点。中午时分了,这集市上的人流不见减少,大家各忙各的。 这时,从三官堂桥上走下来两个男人,一前一后,抬着一只竹篓,沉甸甸的,往北向而去。从外相看,好象是乡下人,细一瞧,也似乎象生意人,前头那个年纪稍小,抬篓时好象一直在盯着路面,不敢抬头,怕有闪失要跌跤,后面那人年龄大了一点,神色匆匆,一双眼睛总在向四周瞟望。那个竹篓上盖着篓盖,封得严严实实,不知道是装了啥。这三官堂桥也是南来北往的客,各管各的行生,谁也没对这两人注意,特别是上海人,“自扫门前雪”的观念是正宗的。 下了桥,这两人停止了步伐,年龄大的一个对年纪小一点的说:“你在这里别动,我到前面看看。”说完,自己一个人往前走去。年青的那个,摸了摸篓盖,没有说话,只好待在一旁,等着。过了一会儿,刚好有个收税的税务局同志路过,他叫朱惠庭,刚在三官堂桥附近收完地摊税,准备回家去吃中饭,他路过那个竹篓边,也看到一个小年青低头守着一只半人高的竹篓,好家伙,习惯动作来了。是的,许多工作人员都有习惯性的职业毛病,理发的,常在路上看人家的发型,做裁缝的,喜欢盯人家的新衣服,这收税的,就怕有人漏税。 朱惠庭走过去,习惯性地问:“你这竹篓里装的是什么?有没有税单?” 小年青显得有些慌张:“竹篓里……装的是家里腌的咸肉。”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