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广鸟 于 2024-9-23 06:39 编辑
投毒 一 天津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天津过去也叫“津门”,有电视剧“津门飞鹰”,讲的可是“打不死”的燕双鹰,后来也看了电视,知道了是刘亚楼指挥四野部队,29小时就打下了天津。1949年1月17日,天津全境解放,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相距约130公里的北京和天津,同时被中央指定为直辖市。硝烟散去,巩固政权,建设家园,天津人民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共同建设美好的城市。 天津有一个叫谢湘漪的女子,她在抗战胜利那一年从英国回的天津老家,丈夫是大学教授,女儿薛娜丽出生在英国,15岁那一年随父母回国定居,在天津一个教会开办的护士学校学习,毕业后进入益严纱厂医务室工作。这是一个条件相当优越的家庭,丈夫收入高,女儿也有了工作,才四十多岁的谢湘漪,不甘心一人在家中寂寞,出资,自己独自开办了一家叫“明丰”的私立幼儿园。当然,谢湘漪是自封幼儿园的园长,她聘用了园长助理兼财务罗增珍,请了一个大厨许德荣,还有一个帮厨与勤杂工的刘妈,同时有8名保育员,职工人数是不少了,那么小朋友呢?不多不少,分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层次的级别,共有3岁至6岁的幼童67个。 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叫“明丰”的幼儿园中。 1952年春天,万物苏醒,小草青青,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然而,4月3日,仿佛是一个不理想的日子,不是黑色星期五,而是星期四,看来是一个黑道凶日,幼儿园内竟然发生了一起投毒事件,所有小朋友,集体中毒,紧急被送进了医院,一家医院吃不消那么多的紧急患者,分送进4家医院。 这是什么状况?长期居住在英国的谢园长,她喜欢小孩子,她管理起幼儿园,也用上了英国人的那一套,不叫创新吧,反正理念与国内其他幼儿园不同。比如,幼儿园从周一到周六,每天供应正餐两顿,加上点心两顿,所有饭菜和点心,都是她专门聘请的专业厨师烹饪制作的,从不外购。谢园长要求厨师非但要供应点心,每星期四上午还要给小朋友们上一堂点心制作课:即把制作点心的原料拿到教室里,为小朋友讲怎么样做点心,然后让每一个小朋友自己都动手做点心。 做点心这样的活动,小朋友都很是喜欢,每次上课前,都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手拿一团发好的面粉,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愿意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做好后,让刘大厨把“作业”拿到厨房去煮熟,回来后,每一个小朋友能找到自己做的美味点心吃起来,可开心了,比捏橡皮泥好玩多了。每当小朋友要上这堂课了,谢园长不管多忙都要参加,她说了,让小朋友学做点心,并不是让孩子们学手艺,长大后好谋生,而是想通过这样的手工劳动,让孩子们懂得一些生活上的基本道理。 这是好事呀,寓教寓乐,4月3日上午,点心课眼看又要开始了,谢湘漪却接到了一个通知,要去区政府教育科参加一个会议,没办法参加上课了,她临走时叫保育员小陆、小顾两位老师,一起协助厨师许德荣上好这堂课。是的,叫大厨上课,小朋友那么多,他一人是招呼不过来的,有老师帮助,事情就好办得多了。这天,许大厨师上课教小朋友制作的是麻花,是的,大件面食,孩子还小,教不了,教教小一点的面食,也让孩子们玩得高兴点。 麻花,在宁波叫“油赞子”,在宁波的南塘老街卖油赞子时,有时还要排长龙呢,它分咸的、甜的两种,论斤卖,面食油赞子做好后,还得下油锅炸,炸过的面食又松又脆,好吃。而天津的麻花,在全中国是有名的,早在一百多年前,在天津海河西侧,有一条小巷子叫“十八街”,名字古怪,明明是一条小弄堂,却叫十八街,没去过天津,不知道是不是有十八条街在此汇集分岔?在这“十八街”之中,有一家小小的铺子,专门生产麻花,店号叫“桂发祥”。“桂发祥”生产出来的麻花好吃,它与众不同的是叫“什锦夹馅大麻花”,有些什么馅?嘿,里面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使炸出来的麻花酥、软、香、甜,可以在干燥通风处放几个月不走味,不变质。人家是有本事,这叫“酒浓不怕巷子深”,天津当然不止这一家做麻花,使得天津麻花成了我国一道独特的传统名点。 当下,在宁波市内也有看到,有用汽车拉着卖的天津麻花,车里装载的麻花可大了,据说,天津麻花有可做成50克的,有100克、250克、500克的,最大有1000克,娘呵,1公斤了,这一条麻花够多少人同时吃?在天津食品博览会上展出过一根25公斤的大麻花,越重制作越难。天津麻花的形状有剪刀麻、绳子头、花里虎、麻轴等,看来,宁波的油赞子真的是“小弟弟”了。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