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2|回复: 6

国际儿童节,一个反战的节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8 07: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在中国,14周岁以下的儿童都可以放假一天,这是国家规定的。2019年8月1日,人社部官网发布《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规定,儿童节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07: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天,一定是中国儿童们最快乐的日子。学校会组织各种游园活动,有的还会组织校外参观,比如去博物馆,甚至去看一场电影,就相当于一次春游。从商家到各种社会场所,也都会为了儿童们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包括饭店的儿童餐、亲子餐。

  这是国际儿童节,为什么会强调在中国呢?这是因为,虽然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设有儿童节,但它的日期并不统一,只能说,全球有40多个国家在6月1日过儿童节,而另一些国家,则根据自己国家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定立了不同日期的儿童节。

  比如英国每年7月14日为儿童节;韩国5月5日为儿童节;西班牙1月6日为儿童节;日本一年有3个儿童节,分别是3月3日女孩节、5月5日男孩节、11月15日“七五三”儿童节;新加坡的儿童节则几乎是全民福利,10月1日儿童节当天不仅给小朋友放假,还要给所有大人放假。原因就在于如果只给小孩放假的话,大人要上班没法陪小朋友。新加坡人口少福利高,这条规定也有利于促进年轻夫妇通过生育获得更多的假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07: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节之所以不像劳动节、护士节、家庭日那样全球统一,是有历史原因的。

  在全世界范围里首次提出儿童节概念的,是源自1925年8月的一次会议,当时有54个国家的代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 通过了《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会上大家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首次提出了“国际儿童节”的概念,不过并没有统一具体的日期。会后许多国家积极响应,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和风俗习惯建立了儿童节,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国家儿童节日期不同的原因。

  至于六一国际儿童节,是目前最多国家采用的儿童节日期,它与一段惨痛的历史有关,也正是设立国际儿童节的背景和初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07: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4-6-8 07:39 编辑

2.  国际儿童节的历史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确切地说与一起纳粹屠杀惨案有关。

  1942年6月10日,捷克游击队员刺杀了纳粹前盖世太保头子、党卫军上将海德里希后,得到当地利迪策村村民的掩护。纳粹德军为此实施了残酷报复,焚烧了全村所有房屋,屠杀了15岁以上的173名男性村民,妇女送往集中营,88名儿童在集中营被毒气杀害。

  1942年6月12日,利迪策惨案的消息刚一传开,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小镇就宣布改名叫利迪策。一个月后,墨西哥首都附近的圣何罗尼莫也改名为利迪策,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200万人口的大城市。1948年开始,来自世界各国的志愿者在原来的废墟旁建设起崭新的利迪策村。

  2011年捷克拍摄的一部电影《利迪策大屠杀》,反映的就是这一段史实。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去找来看看,了解历史了解战争了解人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07: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1949年11月,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我国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为儿童节,代替原来的“四四儿童节”。

  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但是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成长。1950年,为了筹备庆祝六一儿童节,响应民主妇联等团体发出的“保卫儿童权利、争取和平”呼吁,国家专门组成了筹备委员会。毛泽东挥笔题词:“庆祝儿童节”。朱德殷切地希望:“新中国的儿童,要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准备好好地建设新中国。”

  儿童节当天,全国各地都为小朋友们举行了联欢活动,从这以后,每到“六一”,全国各地都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庆祝、联欢活动。

  在上世纪90年代各校个性化校服普及之前,中国儿童过节的标配服装是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各位同学的爸爸妈妈一定记得他们小时候的这身装扮,这是儿童节那天,参加联欢、演出必须要穿的“礼服”。

  新中国的儿童从此过上了幸福的儿童节,但并不代表以6月1日为儿童节的国家的孩子们,都能够安然快乐地度过这个节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07: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3.

  捷克利迪策大屠杀幸存的儿童苏比科娃,当年只有10岁,她父亲被枪杀,只有15岁的哥哥也惨遭毒手。而她本人被送到波兰的集中营受尽折磨,亲眼目睹了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如何残害妇女和儿童。所幸的是,战争结束后,她在布拉格的一家医院里找到了母亲。由于饱经苦难,她母亲1946年12月死于严重的肺结核,从此她成了孤儿。战后,捷克政府将利迪策村辟为二战纪念地,在附近建造了新村。

  68年后的2010年6月,苏比科娃接受采访时曾说:“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希望战争,战争下的儿童是最不幸的。我不会忘记那场战争带给我、带给世界的灾难,我希望利迪策的悲剧永不重演。”

  然而,苏比科娃们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儿童节的设立也并没有让战争停止、硝烟散去。恰恰相反,在逆全球化的当下,战争的阴霾仍然笼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07: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叙利亚战乱,每一场局部冲突,时刻都在让儿童失去家庭、失去亲人、失去生命。他们的童年,没有儿童节。

  就在前几天,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视频。视频内容为一名加沙小女孩赤着脚,抱着奶粉罐逃离家园,她的家遭到了以军的轰炸。华春莹在帖文中说:这名女孩和无数加沙女孩应该得到的是礼物,而不是轰炸。

  加沙女孩的命运仅是战争阴影里众多儿童的缩影,我们从视频里、图片上看到许多儿童丧身战火。为了躲避战火,叙利亚3岁男童艾兰·科迪殒命土耳其海滩的照片震动人心,令全球人扼腕。然而战争一直未停。

  联合国曾经在1959年和1989年两次声明,儿童应当成为战争的永久“免战区”,几乎所有联合国成员国都签署了这一公约。可是现实仍然残酷,儿童安全仍然未有保障。

  在这个被称为“儿童保护日”的节日里,唯愿和平,不要战争。

来源:钱江晚报时事开讲版   主持人:郭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