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38|回复: 5

《团圆》是如何成为《英雄儿女》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5 08: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7月27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坐标——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革命文物特展”正式开放。

  特展集中展示了233件珍贵馆藏文物。其中,巴金小说《团圆》的手稿,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这部作品后来被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具有极强的情感共鸣和时空穿透力。

  巴金为什么在杭州写《团圆》?他是如何记录历史,书写时代的?《团圆》又是如何被改编成电影的?

  让我们跟随历史中巴金的脚步,一探究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5 08: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鲜

  1952年初,抗美援朝战争已打响一年多。受时任中宣部文艺处长丁玲之托,曹禺给巴金写信,动员他参加全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组。

  此时,巴金正在渴望创作上体现新生活和新人物,他征求了妻子萧珊的意见后,决定奔赴朝鲜战场。

  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

  很快,以巴金任团长,作家葛洛、美术家古元任副团长,包含了艾芜、黄谷柳、王希坚、白朗、李蕤等17名来自各界的“中国文联朝鲜战地访问团创作组”(以下简称“赴朝创作组”)集结了。

  从书斋走向战场时,巴金已年近五旬。他与作家黄谷柳是“创作组”中唯二超过40岁的文艺工作者。

  1952年3月7日,巴金等17人离京启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组织的对朝鲜战场的规模采访。安全起见,每人都不能使用原名,巴金化名为“李林”。年纪最大的巴金,此时大概不会想到,他还将是团队中在朝时间最长的作家。

  在朝鲜,为能多收集素材,巴金与年轻人一样敢冲敢拼,他采取“少休息,多跑路”的办法,与部队一起穿插于崇山峻岭中的封锁线之间。他和战士一起钻防空洞,过着“一口炒面一口雪”的生活。战士们讲述的战斗经历让他着了迷,这些为他日后创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1953年8月,为进一步补充素材,巴金又再次主动要求入朝,单独在那里生活、采访了5个多月。据巴金晚年回忆,原本他还有第三次入朝的打算,但因手头正在翻译《父与子》,最终未能成行。

  第二次入朝后,巴金在给妻子萧珊的信中写道:“要写出一部像样的作品,我得吃很多苦,下很多功夫,忙对我创作没有妨碍……我要回国以后才能考虑创作计划,我还想在上海仔细读两本苏联战争小说,看别人怎样写战争,好好学习一下,再回到自己身上,看自己是否能写……”

  可见,此时的巴金已在酝酿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战争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5 08: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3-8-15 08:50 编辑

杭州花港招待所

  朝鲜战场的硝烟逐渐散去,但烽烟滚滚的创作激情却未在巴金心里熄灭。

  尽管回国后,巴金已创作了《坚强战士》《黄文元同志》《明珠和玉姬》等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作品。但他总觉得意犹未尽,那部“像样的作品”让他惦记了多年。

  杭州的湖光山色与萧珊的一次约稿,最终成了“催化剂”。

  那几年,巴金几乎每年都要来杭州小住,他尤其钟爱西湖,大华饭店、花港招待所、新新饭店、华侨饭店、汪庄……都曾留下巴金创作的身影。

  “六十年代头几年我来杭州,住在花港招待所,每逢晴明的早晨都要来回走过苏堤。苏堤曾经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巴金在《随想录》中对杭州的记忆充满闲适和美好,这里也成了他创作的乐土。

  1961年5月23日,巴金来到杭州休养并写作访日散文。恰逢萧珊在《上海文学》担任义务编辑,经常向作家约稿,巴金自然也在其列。

  提起笔,在朝鲜的日日夜夜经常浮现在巴金的脑海中。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开城保卫战:当阵地只剩副指导员赵先友和通信员刘顺武两人时,赵先友果断地举起步话机:“敌人已经冲上来了,不要管我们,快向我们开炮!快向我们开炮!”

  虽然巴金没有亲历战场,但作家的想象力却完全可以触达这悲壮的一幕。

  那个夏天,在杭州花港招待所,巴金开始《团圆》的创作,这部3万字的小说等巴金返回上海时才最终完成。随后在《上海文学》1961年第8期上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5 08: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春电影制片厂

  《团圆》的发表引起了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的注意。夏衍阅后大感振奋,随即向电影局长陈荒煤推荐,把《团圆》列入1963年的拍摄计划。

  不久,有着“新中国电影摇篮”之誉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将其搬上银幕。

  任务落在了有着3年朝鲜战场体验的导演武兆堤身上。

  看到小说后,武兆堤认为,《团圆》特点鲜明,但还是较为简单,要改编成电影还要下一番功夫,便请同有朝鲜战场经历的同学毛烽合作。

  两人专程去上海拜访了巴金,听取其战场经历及创作背景,最终就如何改编达成共识:第一,王文清作为剧中主要人物;第二,抓住王成的典型事例;第三,应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以及“崇高”和“美”的一面。

  随后,武兆堤与毛烽埋首北戴河创作基地,经过20多天紧张作业,着重对王成这一形象进行了重塑。

  剧本完成后,征求巴金的意见,他特别满意对王成形象的深入创作,很快回话:“没有意见,同意拍电影! ”

  如果说《团圆》引起了文学界的轰动,那电影《英雄儿女》则火遍了全国。

  那个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王成,也成为了一代人的精神偶像。

  他是真实存在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巴金有过明确的答复:小说情节都是虚构的,王成、王芳兄妹是众多英雄的集合体。

  正是巴金深入战场,集中概括了许多英雄形象,才有了作品里永恒的王成,也构成了这个伟大时代永恒的“坐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5 08: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友(加友) 于 2023-8-15 08:58 编辑

1


来源:钱江晚报潮人文读本版   记者:方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5 09: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每一次唱起,总是那样,心潮澎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