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1|回复: 0

马踏飞燕

[复制链接]

253

主题

75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834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广鸟 于 2024-11-18 12:33 编辑

                                马踏飞燕
    下高速进入宁波市有好几个入口,在其中一个入口处,有一个奇特的雕塑,一匹快速飞奔的天马,三蹄凌空,另一脚轻盈地踏在急飞而至的燕子背上,燕子边飞边惊回首,而这匹马的全身重心,却放在了一只脚上,踩在一只燕子背上。这是匹铜奔马,中国有名的出土文物,1971年9月,被全国著名考古学家、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称为“马踏飞燕”。
    真正的“马踏飞燕”,出土时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是青铜器,东汉时期的产物。在远古,马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忠实的朋友,无论是在军事作战,商贸运输,通讯联络,还是农耕劳作中,是最为有效的工具,在没有现代交通手段,不存在质量较好的公路的年代里,马,尤其是骏马,被看作是民族尊严、财富象征和英雄业绩渲耀的本钱。古代最为出名的名马是“汗血宝马”,它出自前苏联与大宛国一带,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宝马,不惜发动战争以求之;古代最为忠实于主人的好马,就数“赤兔马”,三国时期的关云长是它的主人,关公死后,赤兔马绝食而亡;唐太宗李世民喜马,养有六骏,死后在陵寝中还雕刻于石板上,这叫做生死相随;元始祖成吉思汗用马,他组成的骑兵部队,英雄骁战,把黄祸带进了欧州,国人至今仍称他为‘一代天骄’;汉武帝爱马,他利用马,狠狠地打击了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区安定必不可少的军事条件;马的忠实,马的天性,马的功绩,历来出现在大量的文献和雕塑工艺品之中,这也情在理中了。
    相传,东汉时期,汉皇饲养了一匹神骏的马,这匹马膘肥身健,鬃毛整齐,毛色均匀油亮没有一根杂色,而恰恰就在马蹄上却有少量的雪白的毛,于是汉皇称其为“四蹄踏雪”。汉皇常在官员们面前夸耀这匹马的神速,那也是,在每次比赛中,“四蹄踏雪”总是能勇夺第一,令汉皇越加骄傲,把它寄养在皇家名下的牧场中,使它得到马夫们的精心照料,又能让“四蹄踏雪”在牧场里尽情地奔跑撒欢,于是,在优越条件下,四蹄踏雪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一年春天,大地回暖,南飞燕回归牧场,在马舍的房檐下筑巢垒窝,它也要安家,它也要繁衍后代,燕子们与马儿们相安无事。“四蹄踏雪”天天与其它马儿们,依旧自由自在的生活、玩耍,兴致上来,还会独自飞奔一展神姿。春天总是多雨的季节,那缕缕丝丝说来就来,这天,“四蹄踏雪”来到牧场的一处平坦草地上,悠然自得,忽啃点嫩草,或小跑几步,它无拘无束,只不过是皇帝老儿的心爱宠物。忽地,一股春风吹来,马儿的鬃毛轻轻飞扬,它来了兴致,只见它甩了甩身上的雨水,长嘶一声,突然扬起四蹄飞跑起来,它朝着牧场开阔的地段越跑越快,尽兴而为,任性飞驶,不断加速,这种飞跑的本领,是其它马儿无可匹敌的,奔跑时,它的全身肌肉被绷得紧紧的,尾巴向后扬得直直的,看样子不是在跑,是在飞,是的,好似天马行空,又象踩云踏雪,在行云流水般的飞翔,谁也追不上它了。因为雨,飞出去觅食的燕子变成了雨燕,它急于避雨要回巢,一只斜飞则至的雨燕来了,它的双翅被打湿了,沉甸甸的,好难受,它努力地飞速回窝,以最高的速度俯冲着朝前飞……。   
    奇妙的一刻发生了,俯冲而来的雨燕从后面追上了“四蹄踏雪”,恰好处在它的右蹄下,马蹄与飞燕的背脊有那么的一瞬间竟轻贴在一起,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一眨那过去以后,马儿不知晓,马蹄踏向了草地,飞燕在惊回首的同时,又飞疾俯冲向前回巢,而且毫毛无损。这一切,被迎面策马前来的马夫看得一清二楚,他不由得啧啧称奇。这神奇的场景被迅速的传播开来,好事又喜拍马之人告诉了汉皇,汉皇立即派出最著名的工匠,穷极精力,苦心琢磨,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成功地铸出了这一匹名闻天下的“四蹄踏雪”为“马踏飞燕”之青铜器。多少岁月过去了,终于在1969年10月,“马踏飞燕”出土重见天日,回归人间,让后人重睹汉代时光的骏马是什么样子。
    文献并没有记载告知“四蹄踏雪”蹄踩雨燕之事,它的相关传说,几乎无人提起闲聊,或许就是臆想,也可能就是猜测,但也印证了古人的一句诗意“扬鞭只共鸟争飞”,马踏飞燕的真实重现,在这件充满远古浪漫的青铜作品中,得以一展神容和千年一瞬间的回眸。史料到是记载了这么一些,公无301年,前凉国国王张茂筑起了灵钧台,公元321年,东晋元帝又建高加宽,这就是今天甘肃省武威市城区北关中路的雷台,现雷台保存完好,长106米,宽60米,高8。5米,台上还遗存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10座,至今建筑雄伟、规模宏大,周围古树参天,湖波荡漾,还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观光胜地。
    1969年9月在雷台下的东南角竟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大型夫妻合葬砖室墓,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中室、后室所组成,通长40米,可惜的是,墓室早已被盗,真应了十墓九盗之说。好在经考证是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与妻子的大墓,还有不少盗墓者“手下留情”之陪葬品,共出土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珍贵文物231件,古钱币3万枚,被史学界称为一座丰富的“地下博物馆”,这批出土文物中,最为突出的是铸造精致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艺术价值最高的属于这匹铜奔马了。铜奔马是青铜器,青铜本是红铜与锡的合金,因为颜色青灰而得名。中国的青铜器起源于黄河流域,经历了夏、商、西周到春秋时期,延续了1600多年,这一阶段形成的青铜器文化,涵盖了生产工具、兵器、礼器、祭具、铭文、乐器等,青铜器古朴典雅、线条畅达、浑厚凝重、观赏价值很高,在雷台下发现的“马踏飞燕”,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在昂首嘶鸣,躯干壮实,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在飞燕上。如此庞大身躯的马,踏在一只正在疾飞的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张望,艺术性地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极速的雄姿。不知名的远古艺术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详细地留存了马蹄踩上燕背之一瞬间,他把凌云飞翔的鸟儿、天马行空的马儿,巧妙地衔接在一起,令人拍手叫绝。马踏飞燕青铜作品工艺十分精湛,不仅仅是在传神、写意、留给后人无限想象力,更为惊叹的是,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以良马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是真正的汉代骏马之活生生的缩影。同时,不得不佩服那位不知名的艺术家,他经过精确的计算,为这件青铜作品保持着精确的平衡,雕塑的重心,只通过马蹄一足,稳稳当当地落在燕子背上,作者无穷的想象力,构思如此的精密,新颖的铜铸工艺,把远古的浪漫主义和高超的艺术,传给了后人,带进了今天。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甘肃省武威市以“马踏飞燕”为城标,1986年,“马踏飞燕”被国家确定为国宝级文物。显然,宁波也是旅游级城市,在高速入口处置一旅游标志,那也很正常了,尽管它是放大的复制品,它也是我们的老祖宗的文化内涵在延伸、扬辉。
    马踏飞燕,瞬间永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