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衲 于 2023-11-17 09:13 编辑
(七)耕牛 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里,耕牛一直伴随着人们,是“男耕女织”社会不可缺少的一员。 人们赞扬牛吃苦耐劳的精神,誉之“老黄牛”,但对牛的犟头倔脑却大骂“牛痞”! 在那些年头,虽然牛被斥为“牛鬼蛇神”的首位而被横扫、打倒,然而仅是挂在口上、写在纸上,还没有实实在在被打倒过,牛依然是农村不可缺少的生产力。牛的宰杀必须经过兽医站鉴定并报县兽医站批准。 如今人们踏青春游,見到绿野耕牛,好一派田园风光,那一份亲近感怡然而生,但当小道上一头牛向你正面走来,你会惶恐不安,避之唯恐不及。其实,牛是非常老实的,它从不会招惹人,更不会攻击人。西板牙牛的疯狂与好斗,我们只在电视视屏中领教,中国的牛,从没有如此壮举,也不会仿效复制。 那些年,在和牛的交道中,我最大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牛老实! (1)拔痧 从字面上看,“拔痧”应是中暑后的一种医疗处理。 但每年春节后、开春前,农村的兽医都会对所有的耕牛进行一次“拔痧”。所谓拔痧,就是拉出牛的舌头,用三角针,在牛舌的正面、反面、二侧面分别刺上三、四针,让其血流如注,接着抹上一些盐,并用稻草橫系于口腔中,牛就不停地搅动舌头,唾液和血水满嘴流下,其痛苦、其惨状不堪忍睹!每年必须做。 我对“拔痧”的意义至今不明了。据师傅说,牛经过一冬的干草喂养,舌头僵硬,会丧失用舌头卷吃青草的功能,这样处置后,牛舌活络,开春吃草就顺当。县兽医站老师也说,民间农村有这个传统,可他们没做过。 在做这个“拔痧”时,牛的舌头被揑住拉出,三角针在扎,牛都没有激烈反抗,脚不移动、头不歪扭,黙然承受,牛的“老实”由此可見。 当然,也碰到过比较暴燥的牛,社员会预先关照,我们“拔痧”时就得小心。把牛牵到大一些的晒场,,你要从牛嘴的一侧伸手掏牛的舌头,牛就把它的头左右乱歪,不让你拉,还前后左右移动,此时,不能和牛硬顶,牛的力气比你大得多。得采用“牛进你则退,牛退你则进,牛头左右歪,你就顺着其,场子大,够你周旋,渐渐牛的体力被消耗,它见你也没多大威胁,也就老实了。 (2)至死方休 很多牛,劳耕了一生,老了,体力不济,耕作已勉为其力,社员们还是饲养着,不愿宰杀。 二六市大队有头老牛,早晨还在河塘边吃草,社员通知我们时,那牛巳伏在河塘边,起不来了,我们来时,只見老牛瘦骨嶙嶙,肚子巨大,二眼似有泪痕。我推动牛肚子,明显感觉有水的涌动,用空心针头扎入,桔黄的腹水就流出------我们叫社员拿来绳索与棍子,试图抬起它帮其站立,但还没有搞定,牛就巳断气,牛头侧向一边。 就在河塘边解剖,一肚子都是腹水,发现肝脏严重萎缩,坚硬如石,应该得肝病多年。这些年,在营养不济的体况下,老牛还是坚持耕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天,还在吃草,正应了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我师傅在胆囊中找到三块鸡蛋般大小的结石——牛黄,这可是稀有之品,难得的名贵中药材,该是老牛留给人们的最后“珍品”。 (3)最痛惜的牛病 耕牛也有病痛,否则兽医就没用了。 冬季喂菜籽饼不慎会中毒、春季过食芘花(一种绿肥,民间亦叫草籽)而腹部彭胀鼓气,危及生命、夏天高温下劳作会中暑,平时放牧时,在山坡、河塘边还会扭伤脚,疮毒、脓疱、皮炎之类的疾病也时有发生,当然还有一些发热、血尿之类的疑难杂症,这些病,兽医都能尽力医治,但有一个病,兽医爱莫能助。 耕牛对于人类的作用只有二个:一个是出力耕地,另一个是宰杀吃肉。人们不会因“知音难覓”而“对牛弹琴”,至于放牛娃在牛背上悠扬吹笛,則是另一道风景线了。 若牛脚不慎骨折,即使续骨成功,也会丧失劳动力,等待它的只有另一个作用——非常痛惜。 屠牛的场面有些残忍,我虽目睹过,从没参与过,也不想在此细叙。虽然那些年,对外科手术和血腥我巳有巨大的承受力,但对杀戳,从不参与,一辈子从来也没有宰杀过一只鸡。 后叙 在那个年代,终日行走在田间、乡村,是那样的孤独无助,这不是我理想的工作,但我必须做好。那些年代,是我生命中的春天,也是祖国“四人帮”横行的年代,我写下了“激情三部曲”那首诗,倾注了我年青时代满腔的激情、真切的希冀和全部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