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广鸟 于 2023-5-24 11:18 编辑
罪恶之花 罂粟,中国人叫鸦片花,它高才30——80厘米,开的花可鲜丽了。记得第一次看到它,还是在黑龙江插队的生产队一户农民家的宅后土地上,它的花蕾呈卵球型,农妇用一片剃须刀片,在花蕾上轻轻地切上一圈,瞬间有白色浆水渗出来,用手指刮来放进手中的勺子里,一会儿白浆转为黑色,这就是原始的鸦片。 罂粟原产南欧、 印度、缅甸、老挝及泰国北部有栽培,六朝时传入中国。罂粟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同时也可提取多种镇静剂,如吗啡、蒂巴因、可卡因、罂粟碱、那可丁,它主要作用是有麻醉性。罂粟花绚烂华美,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观赏植物。 罂粟果壳均含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多种生物碱,加工入药,有敛肺、涩肠、止咳、止痛和催眠等功效,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心腹筋骨诸痛;种子榨油可供食用。正因为如此,一些不良商贩,在食物中加入少许鸦片壳,引人吃得上瘾。罂粟可加工成鸦片、吗啡、海洛因。因此,鸦片罂粟成为世界上毒品的重要根源,而罂粟这一美丽的植物可称为罪恶之花了。 但是,鸦片的药用价值确实又存在,宋朝以来历代医书多有记载,被看成治痢疾等症的良药。宋徽宗时中医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指出:“罂粟米性寒,多食利二便,动膀胱气,服食人研此水煮,加蜜作汤饮,甚宜。”王磟在《百一选方》中清楚地记录了罂粟治痢疾的处方。他把罂粟当作治疗赤白泄痢的特效药,为此专门将罂粟子、壳炒熟研末,加蜜制成药丸,患者服食30粒后即病愈。此外,宋代中医们还发现罂粟的其他功效,如治呕逆、腹痛、咳嗽等疾病,并有养胃、调肺、便口利喉等功效。因此,罂粟子、壳也被当成了滋补品。苏轼的诗:“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即反映了这种情况。他的兄弟苏辙的《种药苗》诗,更详尽地说明了罂粟的滋补作用:“苗堪春菜,实比秋谷。研作牛乳,烹为佛粥。老人气衰,饮食无几;食肉不消,食菜寡味。柳石钵,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调肺养胃。……幽人衲僧,相对忘言。饮之一杯,失笑欣然。” 元朝时,中医对罂粟的巨大副作用已有初步的认识,建议慎用。如名医朱震亨即指出:“今人虚劳咳嗽,多用粟壳止勤;湿热泄沥者,用之止涩。其止病之功虽急,杀人如剑,宜深戒之。”然而,世人并未记住朱氏的劝告,元朝时,已有人开始服食鸦片了。中国的近代史知,英国就是用大炮轰开了鸦片进入中国之门,中国的大量金钱,就象流水般泄出国门。 鸦片制成膏,能烧大烟泡吸食,吸的人会产生一些美好的幻觉,吸完后,精神清爽,可会上瘾,强制戒毒也会很容易第二次复吸。有一位女医生不信邪,她认为只要意志坚强,配合医生的话,一定能戒毒的。她以身试吸,想以身作范来作示范的戒毒,结果,就这么唯一的一次吸毒,她上瘾了,也难戒了。 前苏联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一艘满载鸦片的船只,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不见了,一艘鸦片就是一船“黑黄金”,鸦片的价格可贵了,可就是不见了,至今仍未找到。可见铤而走险的人,大有人在。中国也有,中国解放初,有一支被解放军打残的部队,他们不愿意回台湾,回去了也没好果子吃,于是,他们从云南溃退进入了缅甸,这就是世上有名的“金三角”地区,它与中国、缅甸、老挝接界,三不管的地方,盛产鸦片,那可是一个充满幻想、险恶、杀戮的地方,领头的是一个叫李弥的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