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22|回复: 0

大哉武训

[复制链接]

22

主题

39

帖子

415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59
发表于 2023-3-3 16: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甘伟宝 于 2023-3-3 16:21 编辑


   
                                                                              
  
齐鲁大地,在中华民族约五千年的历史上,曾出过两位“圣人”。一位是曲阜的孔老夫子,另一位则是堂邑县(冠县)柳林镇,被誉为“行乞兴学,千古一人”的武训老先生了。今年四月下旬,我从宁夏回来,路过山东,专程去了一趟冠县。从冠县坐公交到到柳林镇,又花了十五元钱坐电三轮到武训故居——武庄。武庄在当地是一处很普通的乡村,说实话,村庄面貌很老旧。武训的故居今已不存,成了一块菜地。不过有一碑提示,这里曾是武训的故居。
  
一位妇女在武训故居原址的地间劳作,便上前与之攀谈几句。
  
武庄村口立有几块名人题字石刻。环顾四周,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回程的路上,开电三轮的司机告诉我,那位种地的妇女是武训晚辈族人。武庄除了武训故居遗址外,已没有什么了,只好返回柳林镇。
                                                                           二
  
这个距县城约七十华里,位于黄河下游平原上的柳林镇,过去,因武训的事迹而一度名重齐鲁。至今镇里仍保存着武训创办的第一所义学——“崇贤义熟”,武训纪念馆、武训祠、墓,和许许多多近代名人的题字碑林。漫步其中,不由使人肃然起敬!武训,原名武七,因在家中排行第七。“训”字是清廷褒奖他时所赐。
  
武训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少时就去大户人家当佣工。电影《武训传》里有这样一个场景:武训一个长辈生病,武训得知消息后,向东家要求结算三年的工钱,去探望长辈。这黑心的东家欺武训不识字,让手下人做了一个假帐;非但一分不给,还让家奴将武训毒打了一顿。据说,武训就是从那时起,发愿办义学。为让贫苦人家的孩子能读上书,免受不识字之苦、和自己一样被人欺负。武训在二十岁时开始行乞。怀着办“义学”的宏愿,一边讨饭,一边帮人做工;节衣缩食,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三十多年来,武训行乞四方,受非常人所能受之苦;筚路蓝缕,聚沙成塔,尽毕生心力,终于办起了三处“义熟”学堂。武训坚韧的义行,感动了齐鲁的百姓,也引起了清廷的重视,予以褒奖。1896423日,一代奇人武训病逝于御史巷其创办的义学内,时年五十九岁。据当地地方志记载:武训是在学生们朗朗的诵读声中含笑瞑目的。出殡时,柳林镇万人空巷,沿途师生、乡民哭声震天……
                                                                              三
  
自清至民国,武训的义行、精神,一直为各个时代所敬仰。许多有名望的人士、乃至领袖人物也纷纷为武训祠题字、捐款,武训的事迹还被编入学校的教科书中……抗战时期,冀鲁豫边区政府也曾将武训的家乡堂邑县更名为“武训县”。每逢武训诞辰时,还要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事实上,在1951年《武训传》遭受批判前,中国近代历届政府,对武训这个人物是持肯定和赞扬的。建国后,一向崇尚造反、倡导“阶级斗争”的最高领导人,对武训这种逆来顺受的行止,十分厌恶。于是,“风暴”骤起;武训,这位行乞三十八年,为圆“义学”梦不受牵累,而终生未娶;尽一生心力建成三所“义熟”,使无数贫寒子弟得以走进课堂。这位我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千古奇丐”!遭受不公正的批判。更有甚者,“文革”时,受邪恶蛊惑的暴徒——“红卫兵”们,竟破坟掘墓,将武训遗骨挖出游街示众、焚烧……这是一种什么心态?这是何等暴虐行为!这不仅仅是武训的不幸,
  
而是那个时代不可洗刷的耻辱!我站在纪念馆武训雕像前,细细观他一生行迹,深深为之感动……“大哉武训,至勇至仁。行乞兴学,千古一人!”

004.JPG

005.JPG


829.jpg

  
820.jpg

815.jpg

816.jpg

02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