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26|回复: 1

留守在海南岛的广州女知青,她说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

[复制链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发表于 2022-10-24 20: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青岁月:留守在海南岛的广州女知青,她说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

草根故事茶社
2022-03-10 22:03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去海南岛下乡插队或去农场的广州知青数不胜数,可最终在海南岛结婚安家的广州知青却不多,特别是留在海南岛上的女知青更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杜玉香却与众不同,在学校就有校花美誉的杜玉香却留在了海南,嫁给了一位农场工人,成了海南岛上为数不多的留守女知青中的一员。
今天咱就听杜玉香讲讲她的知青生涯和在海南岛的生活经历吧。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十二日,是杜玉香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的风很大,天气也比往常冷,昏暗的天空显得格外低矮,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杜玉香在父母和亲友的簇拥下来到了太古仓码头,挥泪告别前来送行的父母和亲友,头也不回地登上了红卫号客轮。杜玉香之所以不敢回头,她是不想让父母和亲友看到她流泪,她更不想看到父母流泪。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客轮缓缓驶离码头时,船上的知青们顿时哽咽声一片,一向坚强的杜玉香也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等她擦掉脸上的泪水把目光转向码头时,他父母的身影已经模糊在了她的视线里。
杜玉香那是第一次坐轮船,也是第一次出远门。客轮启航不久,知青们的哭泣声渐渐停息下来,辽阔的大海让大家的心情瞬间变得平静,看着盘旋在客轮上方的海鸥和浪花飞溅的海面,大家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路风浪,一路颠簸,历时三十多个小时,红卫号客轮一声汽笛长鸣,缓缓停靠在海口秀英港码头。美丽的海南岛,我们来了,船上的知青们一起高呼。
在码头上做了短暂休整,大家简单吃了一口东西,第二天一早坐上了前来接应的卡车,于十一月十五日下午来到了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的卫星农场(途中因车辆故障有耽搁),杜玉香他们十几名广州知青被分在农场十队,那一排泥土茅草房是知青们的临时住处。八名女知青住在两间草房子里,八名男知青住在另两间草房子里。他们这些广州知青算作一个知青小组,队长临时安排一名中年妇女为知青们做饭。
为知青们做饭的那位大婶,她丈夫姓陈,她是农场职工的家属,本地人,汉族,普通话虽然不流利,但和知青们交流基本上没有问题。这位大婶很和蔼很善良,知青们都亲切地叫她陈大婶。
知青们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去场部开会学习去了。会议结束后,知青们每人领取了一把开荒锄和一把砍刀,他们也加入到了开荒种树的生产劳动中去了。
开荒挖树穴(栽种橡胶树的树坑)真的是又苦又累,劳动强度很大,劳动时间也长,一天下来,男知青都累得垂头丧气,女知青连回住处的力气都没有了。只一两天的时间,大家手上都磨起了水泡,水泡磨破了,手掌火辣辣得疼,那种煎熬,真的是难以言表。
参加劳动的第五天,杜玉香手上磨破的水泡感染了,她的右手又红又肿,实在是不能拿锄头了,队长就不让她上山开荒了,让她留在住处帮陈大婶给知青们做饭。陈大婶看杜玉香的手肿得厉害,就不让她动手帮厨,只让她在旁边观看学习怎样做饭,陈大婶还领她去卫生所让卫生员给杜玉香处置了伤口。对于陈大婶的关心和照顾,杜玉香发自内心地感动和感激。
几天后,杜玉香的手消肿了,陈大婶就找到队长说:“队长,听说苗圃小组正缺人手,你看能不能让广州来的杜玉香去苗圃干活,这姑娘才十六岁,她的手掌都磨烂了,看着怪心疼的。”“可以可以,先让她跟你学习做饭吧,等她的手好利索了,就让她去苗圃,毕竟那里不像开荒那么苦。”队长痛快答应了陈大婶的提议,陈大婶把这个消息告诉杜玉香时,杜玉香高兴的都流泪了。
又过了几天,杜玉香去苗圃干活了。苗圃小组一共十几个人,除了两个年轻小伙子和两名已婚妇女,其他人都是中年男人。一名叫陈小明的年轻小伙子长得很精神,个头也挺高,他对杜玉香特别照顾,杜玉香不会干的活,陈小明就主动教她,脏活累活他都抢在杜玉香的前面,杜玉香明显感觉到了陈小明对自己的帮助和照顾,她从心里感激这位帅气的大哥哥。过了一年杜玉香才知道,陈小明就是陈副队长的儿子,那位帮知青们做饭的陈大婶就是陈小明的母亲。陈小明比杜玉香大三岁,初中毕业,参加过育苗培训,他是苗圃小组的技术员。
1972年春天,苗圃小组的成员往山上运送橡胶树树苗,回来的路上空中突然下起了小雨,杜玉香脚下一滑跌倒了,顺着沟坡滚到了沟底。大家急忙出溜到山沟里,扶起浑身沾满泥土杜玉香,让她坐在地上。看着额头流血的杜玉香,大家都很心疼,陈小明上前架住杜玉香的胳膊说:“玉香,你试试看,看能不能站起来。”杜玉香慢慢站了起来,除了脚脖子疼得厉害,其他都无大碍。幸亏山沟不深,要不然杜玉香就没那么幸运了。
陈小明和一名大嫂架着杜玉香慢慢往山下走,杜玉香每走一步表情都很痛苦,她的左脚不敢用力,一用力就疼痛难忍。看看杜玉香痛苦的表情,陈小明没有多想,他背起杜玉香,大踏步往山下走去。
那天,杜玉香没回知青小组,陈小明直接把杜玉香背到了他家。看着满身泥土,满脸血迹的杜玉香,陈大婶吓坏了,她用热水烫了一块毛巾,帮杜玉香把脸擦干净,又找出一套自己的干净衣裳,让杜玉香换上。得知杜玉香只是崴了脚,其他没啥大碍,陈大婶悬着的心才算放下了。那次意外受伤,杜玉香休息了三天,就一瘸一拐地到苗圃干活去了,队里虽说让杜玉香多歇两天,可杜玉香觉得只要自己能坚持,就得出工干活,她不想让苗圃小组的人说她是城里来的娇小姐,她更不想给陈大婶添过多的麻烦。虽然陈大婶说要认她做干闺女,可杜玉香还是觉得欠人家太多了。
真的是屋漏偏逢连阴雨,那年夏天,杜玉香突然患了一种怪病,一会冷,一会热,冷的时候,盖上棉被还是冷,冷的直哆嗦。热的时候,高烧达到了四十度,没多久又是大汗淋漓。看着杜玉香异常的表现,苗圃的人员都吓坏了,一位年龄大点的人说杜玉香可能是患了疟疾,还是去县医院看看吧。
第一时间,陈小明和队长还有一名在苗圃干活的大嫂坐着队里的拖拉机把杜玉香送到了县医院,医生的诊断是疟疾,急需住院治疗。杜玉香的病情很重,幸亏送医及时,不然可能会危及生命。在医院治疗了九天,杜玉香病愈出院了。住院期间,多亏了陈小明和一名女知青在医院陪护,也多亏了那位队长跑前跑后,杜玉香从心里感激大家,但也很是过意不去,她觉得给大家添了太多麻烦,特别是陈大婶家,给她家添的麻烦最多。
那年年末,杜玉香回广州探亲过年,从广州回来,杜玉香给陈副队长家带来了不少广州特产,还给陈大婶买了一块好看的纱巾。陈大婶把纱巾围在自己头上照了照镜子,又把围巾围在杜玉香头上说:“玉香围上纱巾真漂亮,我不想认你做干闺女了,我想让你给我做儿媳妇。陈大婶像是在开玩笑,可杜玉香脸上却一阵阵发烧,她的心也怦怦直跳。说句心里话,经过三年多的朝夕相处,杜玉香还真喜欢上了陈小明,梦里她都和陈小明在一起。
1974年秋天,农场十队得到了一个工农兵学员名额,经过队长提议大家举手表决,最终决定让杜玉香去广州一所中专学校读书。杜玉香却说她不想离开卫星农场,她竟然把那个来之不易的工农兵学员名额让给了别人。对于杜玉香的做法,不光是一起来的知青们不理解,队里的人也不理解。事后,陈小明问杜玉香:“玉香,你咋不回广州读书呀,这是多好的机会呀,为了给你争取这个名额,我给队长说了不少好话,还让我爸在队长面前说你的好话。”看着一脸茫然又纯朴善良的陈小明,杜玉香流泪了,她哽咽着说:“我舍不得你们一家,更舍不得你,我想一辈子和你在一起。”
就这样,两个人相爱了,爱得如胶似漆,爱得难舍难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4 20: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1976年秋后,征得父母的同意,杜玉香和陈小明领取了结婚证,一个大城市来的知识青年,两次放弃被推荐上大学和当工人的机会,甘心情愿地嫁给了一个农场青年。婚后的生活幸福又甜蜜,陈小明的父母对待杜玉香比亲闺女还亲,啥好吃的都留给杜玉香吃,哪怕一个鸡蛋,也要留给杜玉香。陈小明对杜玉香更是没得说,他疼爱杜玉香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他常对杜玉香说:“男人就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男人就是女人的遮雨棚,让自己的女人受委屈,这样的丈夫就不称职。”陈小明的这句话,温暖了杜玉香大半辈子。
后来才知道,当年一起去卫星农场十队开荒植树的八名广州女知青,就杜玉香一人留在了农场,其他女知青和男知青都通过招工、招干、推荐上大学或顶替接班先后离开了卫星农场。
目前,杜玉香和陈小明还是生活在白沙县,他们虽然早就退休了,之前承包的橡胶树也转包给了别人,可杜玉香他夫妻俩还是不愿离开他们曾经相爱的地方,因为那里的乡亲、那里的山水和胶林(橡胶林)都见证过他俩的爱情。那林场、那胶林都有他们洒下的汗水,也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陈小明的女儿女婿也多次劝说他夫妻俩去广州生活,杜玉香就是不想离开留下她青春足迹的那片土地,她说人老了在哪生活都一样,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
2021年秋天,当年一起去农场十队的广州知青重返海南岛,陈小明和杜玉香做东热情招待了大家。一位女知青当众问杜玉香:“玉香,你爸妈都在广州,你为什么非要留在海南?”杜玉香笑了笑,还是那句话:“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不管在哪生活,只要有一个爱你的丈夫,有个温暖的家,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听了杜玉香的话,大家都投出了羡慕的目光。紧接着,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杜玉香讲述完了她的知青经历和在海南岛的生活点滴,她的经历虽然很平常,我听了心里却感到暖暖的,杜玉香说得多好啊,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
作者:草根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