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社会分阶层,人的口味也有了讲究,酒楼饭铺大排档各各不同,此所谓风味。从前的杭州,吃个饭也有湖上帮与城里帮之分。以故,像楼外楼那种风雅地方,自然更为达官贵人或文人雅士所青睐,在城里扎堆的平民百姓,或许对王饭儿、天香楼的兴致更高些。 不必说层级不同口味不同,就是同一层级者的口味嗜好不也喜欢变花样?生活条件再好,也未必天天都是满汉全席,偶尔于市井小巷品尝不同风味的小吃也未必不是另一种享受,这是其一;其二,至于本就是平头百姓者,也许刚好反过来,光顾大饭店是偶尔,平常在小饭馆享口福或许更惬意。 吾亦小民也,自从入籍钱塘,同事聚餐,朋友请客,大大小小的饭局也不算少,从前在北方难得一尝的江浙时鲜总算见过一些了。可是,假如我一个人逛街逛累了,要找个地方落落脚或吃点什么,还是更愿意选一个有点特色的面馆或包子铺,譬如新丰小吃那样的。 新丰小吃,第一次是怎么遇上的,已全然忘记,可那最接近我印象中北方风味大包子的面香肉香,我是记着的。初来杭州时,也许是习惯使然,常常情不自禁地更亲近饺子、包子、面条这些面食。杭州的面条为我所喜,饺子、包子却有点不敢恭维。北方饺子以分量售卖,一般情况下四两或半斤是一个成人的常量,杭州饺子用的量词却是“只”。有一次在某饺子店要一份饺子,端上来的却是一碗菜汤,一吃,才知道汤里还有七只饺子!七只饺子也就罢了,还基本上没馅。没馅,是跟北方饺子比较而言,杭人见怪不怪可能没意见,我可真有些接受不了。假期回山东,到原单位看望大学时期的一位萧山籍老师,说起此事,老师哈哈大笑,说:南方那饺子能算饺子吗?他说得实在! 后来东北饺子店慢慢多起来,去吃吃,比从前略好,可跟真正的东北饺子又没法比,也还是论“只”。我心里想,连饺子也入乡随俗,一到杭州,饺子不是饺子了。 杭人吃的早餐包子,皮厚馅少,面粉也不好,吃到嘴里没有面味,且用了膨松剂——学校餐厅里的“刀切”、馒头,也都如此,搁手里一攥,差不多就没了。 相比较而言,新丰小吃的肉包菜包在这些地方就好得多。面结实些,有香味,馅虽然也不多,但味道调制得好。新丰小吃的招牌面点之一,叫“特味大包”;之二就是“虾肉小笼”,也就是小笼包,也好吃的,但用的面是半发面。北方的“杭州小笼包”也入乡随俗,变成全发面了。 回家路上,顺便捎带几个包子,或者走路累了,就近找家新丰小吃店,要个虾肉小笼或馄饨,加一碗牛肉粉丝汤或鸭血汤、菜卤豆腐垫垫肚子,在我是常有的事。 据说,新丰小吃原叫新丰点心店,后来改做小吃。我不知别人怎么看,反正从我个人角度,觉得新丰小吃“亲民”的经营方略是它“长寿”的主因。民以食为天,尤喜价廉物美之食,当走过任何一家新丰小吃,看到门口排着长队买包子的百姓,我就会增加一份对杭州的信任,就想说一句:你亲民,民亦亲你。 来源:钱江晚报 小时人文读本 晚潮城思 作者:子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