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乌珠 发表于 2023-2-5 15:37:21

【知青故事20】马岭山上那座知青坟

                  

大乌珠 发表于 2023-2-5 15:38:43



       在海南岛西部走廊白沙县原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九团五连附近一个叫马岭山的山头上,有一座黄泥堆砌的坟茔,只竖着一块木碑,上面既没有刻写着生卒年月,也忘了刻写人物生平,只用墨水醮写着“王楚如之墓”五个大字。       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仅木碑上这几个墨迹已经消退,木碑开始腐烂,而且整个墓茔也早已芳草萋萋,凸起的黄土已经被周围丛生的杂树所湮没。然而,这并不是一座没人惦挂的荒坟,不仅当年与她朝夕相处的许多知青,凭借一番难忘的记忆,依然可以寻觅到她的存在 ……

大乌珠 发表于 2023-2-5 15:39:39



       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了46个年头,当年的情景,大家至今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那是1971年10月23日,一个阴雨天的下午,刚刚回家探亲返归连队没几天的汕头女知青王楚如,因为感冒,在卫生所的卫生员骆锦泉处开了病假条,见到大家正忙着砍岜,主动到饭堂做帮手,挑着一担姜汤水来到连队附近大家正在砍岜的十五林段。       这片林段是前期大会战时开垦的,刚刚栽下的胶苗已经长成齐人高了。可是,荒草杂树长得比胶树还快,于是,连长带着大家来到这里用长刀砍草。如果再不砍伐,这些刚刚长起的胶苗便会重又陷入了荒芜之中。       这时,一位老工人在一处长草丛中见到了一个特大的马蜂窝,凭着直觉自然而然地避开了。不大一会儿,这片林段便遗留下一片绿色的“孤岛”,十分有碍观瞻。正在附近的王楚如来不及细想,便顺手操起一把不知谁撂在地上的长刀,径直朝这处“遗留地”走来。她举刀欲落之时,身后传来了指导员胡克超的召唤,要她回营地伙房,为大家烧热水,以备大家被雨淋湿后可以洗个热水澡,她应了一声:“这就来!”手中的砍刀便刷、刷、刷地刀落草倒。       没想到,她这一砍,便捅到了草根处一个篮球大的马蜂窝。就在此时,附近正在砍岜的高九和张桂珍忽然听到一阵嗡嗡嗡响,紧接着,只见密密麻麻的虎头蜂像一团乌云,黑压压罩住了王楚如的头部。他俩也被骤飞而出的虎头蜂螯了三五针。一开始,王楚如的脸庞上偶然停落了一只,毫无经验的她顺手打了一下,没想到,几百只虎头蜂便劈头盖脸飞落了下来,王楚如霎那间愕了,跑不动,被虎头蜂在面部和后背等处蜇了几百处伤痕。一刹那间,她的面部和手背便浮起了无数处红疙瘩,尽管自觉的抱着头蹲了下去,整个人一下子变得鼻青脸肿,到处淤青发紫冒疙瘩,不像个人样。当与王楚如曾是同班同学的汕头知青李湘涛赶来时,只见指导员正招呼大家不要靠近,连长陈玉妹披着一件雨衣,一个箭步冲上前,一把抱起王楚如,往肩上一杠,就往连队卫生室跑,那些指头粗大小的虎头蜂还嗡嗡嗡的围着她不散。       赶走了虎头蜂,卫生员在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中的王楚如的面部、头部、背部等处,先后拔出了两百多根虎头蜂蜇下的蜂刺。好不容易召来了场部一辆解放牌大卡车,这时,雨越下越大,很多汕头知青听说要换血才能抢救生命,纷纷都随车跟着王楚如来到医院,准备献血,已经验了血型,希望能挽救王楚如年轻的生命。当时,五连的一些广州知青听说王楚如要输血,随后也坐着胶水车赶到场部。然而,他们在医院逗留了好长时间,从下午三时多事发,至五时多,经抢救无效,最后医生说换血也没法抢救过来,王楚如停止了呼吸。就这样,来到人世间仅仅十九个年头,时值风华正茂的王楚如在“个子活像老虎,性情也凶猛像老虎”的虎头蜂的螫针扎痛下告别了人世。她前几天从汕头带来的沙茶炒菜脯,鱿鱼等,还原封不动的待在她的宿舍里,从汕头带来的许多新衣裳,还曾一件一件抖给同室的室友看,漂亮极了,可惜,生前未曾穿上,都成了她的陪葬新衣。       听医院里说,这种身体长有虎斑纹的虎头蜂,将蜂巢大多筑在树上或草丛中,差不多足球大小的蜂巢之中,就可以容纳多达数万只。被虎头蜂的螫针蜇伤,会使人出现红肿、奇痒、刺痛等中毒现象,及至引起休克死亡。

大乌珠 发表于 2023-2-5 15:41:32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九团五连的战友们都愣了,也让整个九团的汕头知青都懞了。10月24日下午举行了追悼大会,当时连老天爷也都哭泣了,滂沱大雨下个不停。当时,梅县大埔女知青李建航还留下了日记,深深地感受失去亲人那刻骨铭心的悲伤,慨叹生命如此脆弱;连队来自五湖四海的女知青集体抱头痛哭,亲密无间的好姐妹瞬间阴阳相隔,鲜花一样美丽的姑娘就这样枯萎了,永远定格在19岁的花季里。       王楚如的遗体出殡时,滂沱大雨还是一个劲的下。人们护送着她的棺木,来到场部与连队之间的马岭山上,下葬时,随着铁锹一下一下的掀动,黄土间流淌出来的泥水还淤积在人们的脚下。       张素清、傅建平和李湘涛都是与王楚如同在汕头七中初中毕业的同学,是1969年7月24日一起乘坐红卫三号来到海南岛,一起分配到五连的。时至今日,尽管事隔半个世纪,谈起当年王楚如的不幸,他们仍然呜咽不已,泪水盈盈。他们只知道,王楚如的父亲是省里301车队的司机,继母是一个护士,家里还有一个姐姐,至于王楚如的生辰年月,他们忘了,甚至,至今保存下来的,还没有一张王楚如自己的肖像,仅有的,是一张她在五连第一批团员中的合影,以及几张回汕探亲时在中山公园与同学们的合影照片。       影像中,王楚如留着齐耳短发,额头几须垂髫的刘海儿,两道稍黑的眉毛下,一对晶莹的眼珠清澈无瑕,看起来,精致中不乏自然,朴实中更为灵动,简直就是那个年代女知青的模式铸出来的。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看着她的模样,当年她的音容笑貌,那天真乐观的神态和活泼的身影仍然栩栩如生,历历在目。       广州知青梁旺兴是王楚和逝世前的同室室友,当时,她们已经住上了瓦房,由于住房紧张,不高的瓦房里还要搭阁楼住人。王楚如主动要求住在阁楼上,每天爬上爬下,毫无怨言,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楚和是一个很阳光的小姑娘,喜欢唱,喜欢跳,积极上进,任劳任怨,对于各地来的知青,都能友好善待。在连队,经常能听到她的欢声笑语,她确实是令人怀念的知青姐妹。”       陈东东,较王楚和早一年来到九团五连的广州女知青,当年曾作为连队演出节目的编导,至今仍对曾经的连队宣传骨干王楚如记忆犹新,她说,“王楚如能歌善舞,性格活泼,我永远忘不了她。”       与王楚如从小学就在一起的罗丽霞,闻悉王楚如的噩耗时,自己不巧已被调到石碌的四师师部工作,一时难以赶回。她从登上红卫三号时,便一直与王楚如相依相伴,回忆起当初与王楚如相处的时光,她也感叹不已。       当年,罗丽霞和王楚和初到四师九团时,五连住的都是一幢幢充满古老迷幻色彩的茅草屋。从八所港开来的解放牌汽车载着她们驶进山坳里的营地,眼前所看到的,就是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的景象:茅草铺盖的房顶,泥巴糊抹的墙壁,树枝条儿编成的门扉,一间间掩映在深山里,对于她们这些来自滨海城市的姑娘们来说,一切都显得自然和谐,淳朴又遥远,充满着神奇与原始的美感。       罗丽霞虽然仅仅比王楚如小一岁,可王楚如总把她当妹妹看,跟着大家一起去黎族农村摘荔枝,过河淌水时,王楚如自己脱了鞋,不让丽霞脱鞋,硬是将她背过了河。       王楚如生性活泼,一听场部晚上有电影播放,总是按捺不住,即使白天工作多累,也要拉着罗丽霞往场部跑。从五连到场部,走一趟就要一个多小时,中间还要经过一个荒无人烟的猴仔山。山上植物特别茂盛,大树杂着小树乱藤,满山遍野。晚上走路,树叶沙沙,树影绰绰,罗丽霞本就心里犯怵,碰上月黑风高,来到猴仔山一带,一闻蛙声引啼,罗丽霞更是怕得要命,幸好王楚如总是乐呵呵的,天不怕地不怕,一个儿鼓劲,总算是走了过来。

大乌珠 发表于 2023-2-5 15:43:41



       1974年10月兵团改制,王楚如他们所在的四师九团也恢复为海南农垦卫星农场。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知青们开始陆陆续续返回了自己的家乡。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回城的知青走上了各行各业岗位,然而,卫星农场这块土地,对于当年曾经与王楚如一起工作生活过的知青们来说,是难以忘怀的“第二故乡”。当年,他们带着青春的激情与热血,带着对前途的懵懂与憧憬,踏上了这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开始了人生的新起点。       在这片土地上,他们苦过,乐过,哭过,笑过,青春和追求,岁月和生命,希望和憧憬伴随着他们一起成长。       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用稚润的肩膀挑起艰辛生活的重担,开始了崭新的人生旅程。难忘的知青岁月,让他们饱尝了酸甜苦辣,留下了最深刻、最难忘的回忆。       在这片土地上,与王楚如一起工作生活的经历,一股子战友情一直撩动着他们的回忆和思念。       人老了,梦多了,这种真诚淳朴的战友情更温馨,更浓烈。当年,他们说好的,要共同努力工作,为祖国的橡胶事业创造辉煌。原以为,人世间会有奇迹;原以为,她的生命还可继续。可谁知,一转眼间,他们从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一个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只有王楚如,依然还是那么一个留驻了青春年华的靓丽少女。在他们的心中,她是天空中璀璨的一颗星辰,是大地上三蓬叶舒展的一株橡胶树,是风中最温柔的叮咛,是人间最永恒的记忆。

大乌珠 发表于 2023-2-5 15:45:26



       【作者简介】程一帆,粤东汕头老知青,1970年在市一中高中毕业后,当年7月29日上山下乡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一团(现海南农垦红岗农场)七连务农。回城后从事新闻出版工作,退休前在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汕头特区晚报任记者,目前仍然是汕头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老衲 发表于 2023-2-5 17:25:41

知青的怀念感人,记者的追述生动。

佛山人 发表于 2023-2-6 09:53:32

当年在全国,只要有知青下去的地方,就有类似的“坟”!

桥工涛哥 发表于 2023-2-7 04:51:34

王楚如不幸遇难,即使没能评上烈士称号,最起码也属于因公死亡(工伤事故),这篇文章丝毫没有就这方面论及,也没有领导的片言只语,总该有个评价咯。仅停留在悲伤文学层面。

大乌珠 发表于 2023-2-16 05:01:07

佛山人 发表于 2023-2-6 09:53
当年在全国,只要有知青下去的地方,就有类似的“坟”!

而如今又有多少这样的知青辛酸坟给平掉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青故事20】马岭山上那座知青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