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雪 发表于 2022-12-26 20:19:32

一 个 奋 斗 者 的 足 迹

一 个 奋 斗 者 的 足 迹

西辽河文明2022-02-17 11:01 发表于内蒙古


一个奋斗者的足迹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科尔沁草原腹地,与吉林、辽宁接壤的通辽市科左后旗境内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人们称它为“金宝囤积之地”,就是金宝屯胜利农场。这里曾经是芦苇浩荡、荆棘丛生的地方,被喻为“东大荒”。从1954年第一批建设者们进驻,建立农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年头。这里一代代的拓荒者和建设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使昔日的“东大荒”改天换地,变成了“东大仓”,滚滚辽河水滋养着胜利人,也孕育了特有的“胜利文化”现象。人们用勤劳的双手铸就了不朽的“胜利魂”。
1000多名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来到这里屯垦戍边,他们思想活跃、勤奋好学、不断进取,积极投身到热火朝天的生产、生活中,促进了农场的快速发展,成为农场生产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拓荒者”。东西辽河的水、“东大仓”的粮哺育了广大知青,科尔沁草原上的这片黑土地为广大知青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为他们的成长搭建了一个发展的平台。经过锻炼加快了他们在政治思想、精神文化和工作能力方面的提高,他们用“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热爱集体、甘于奉献”的“知青精神”,书写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陆续创作了《一身去国六千里、魂牵梦绕四十年》《胜利情怀》《枫叶红》《难忘的知青岁月》等纪实文学集,生动再现了知青们那段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塑造辉煌的历史。从这里走出去的一批批杰出人才,都活跃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他们以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再创辉煌的精神状态,成为改革建设的重要力量。本篇就推介一位从胜利农场走出来的知名国际问题专家、记者、外交官和学者——王宪举先生的故事。
在胜利农场锻炼成长
王宪举,1954年11月出生在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一个干部家庭,祖籍山东泰安。其父是一位南下的革命军人,解放后曾在浙江省盐业管理部门工作,后调到浙江省最大的庵东盐场和庵东区委工作。其母是供销社职工。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为王宪举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他从小就喜欢看书,是个思想活跃、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本来可以顺理成章的升入高中,考入大学,实现他的作家梦,可是时代弄人,他也不得不随着基本国策融入到上山下乡的大潮之中。
1969年6月,年仅15岁的王宪举就与300多名浙江慈溪、余姚两市的知青们支边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当时归吉林省)通辽市(原哲里木盟)金宝屯胜利农场三分场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他个头不高,身体瘦弱,从江南的鱼米之乡来到冰天雪地的东北,反差太大了。他回忆当时的情形:“吃的是大食堂大锅饭、住的是十几人的大通铺,主食是高粱米、玉米面,副食也比较单调。大葱蘸大酱是当时农村的家常菜,我们不习惯却也经常吃”。特别是在冬季,吃的蔬菜基本上只是土豆、白菜还有南瓜、萝卜等等。秋末,农场职工将白菜、土豆、萝卜贮藏在地窖里,或将白菜腌成酸菜,家家都要腌几大缸,以备漫长的冬季食用。猪肉炖粉条、酸菜炖粉条是这里的美食。气候寒冷是他们必须要适应的,冬天穿棉衣、睡火炕。他说:“我们几十个知青就住在两排大房子里,睡的是火炕。没有自来水,院子中有一眼公用的井。地下十几米通常就有水层,一根顶端带孔的铁管打下,然后利用虹吸原理把地下水压上来。院子边有一棵大柳树,树上挂一块铁,每天早上连长敲响那块铁,就是出工的钟声。” 尽管农场领导给他们安排得很周到,细粮尽量多给知青吃,但是当时物资匮乏,没有那个条件,他们要自理、自立,自己安排人做饭、做菜、打水、烧炕,腌菜,洗衣服、缝被子等等。
春播、夏锄、秋收、冬打场,这是当地农民的四季歌。他接着说:“七八月份正是夏锄最忙时节,早上5点钟太阳就升起,我们常常在睡梦中被喊醒,赶紧起来吃饭。出工的钟声响了,我们扛着锄头,带上一壶水,跟着排长走向田间,由他掌握劳动进度和作息时间。初期连长、排长是由分场老职工担任,后来就在我们知青的劳动能手中自己选举产生了。大田作物最多的是玉米,其次是谷子、大豆、高粱等等。农民称锄地为铲地,就是每人负责一条垄除草松土。干活时,打头的在最前面,往往还有一个兼顾检查质量的技术员。干一两个小时,休息十几分钟,但落在后面的则要继续铲地,直到赶上进度才能休息。”休息时,他们经常困得要睡着。开始的时候,知青总是落后,老职工来帮忙,手把手的教他们,但知青毕竟年轻有劲,逐渐地就和老职工不相上下了。
骄阳似火,汗滴入土,此时他们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悟自然格外深切。交流中他动情地说:“那时候最怕北方的沙尘暴了,一刮几天,遮天蔽日。不能生火做饭,只能买饼干之类的东西充饥,这个时候就会想起家乡那小桥流水、风和日丽的好风景。再就是生病或遇到困难,心里委屈的时候就会特别想家,想得到亲人的呵护,想得到父亲的鼓励,想吃一顿妈妈做的香喷喷的白米饭。”王宪举虽然岁数小、个子矮,瞧着一望无际的青纱帐,一眼望不到头的垄沟,他不甘人后,努力追赶,累得直不起腰来,可还是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经过排长、技术员悉心传授技术,大哥哥、大姐姐们无数次地伸出援手,慢慢也能够熟练掌握技能,跟上大伙儿的进度。内心强大也是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磨难,慢慢形成的。虽然他们吃过很多苦、遭过很多罪,忍过饥、挨过饿,期间也曾有过彷徨、失望,但他们凭着一腔热血,一颗火热的心,在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他们无怨无悔。艰苦的生活磨练了筋骨、开阔了视野、坚定了信心。最终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当逃兵,都坚持下来了,为今后工作生活中克服困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宪举是个精神饱满、多才多艺的人。在农场参加劳动之余他经常看书学习,吹笛子学习简谱和乐理知识。在农场文艺汇演时,一支清脆悦耳的竹笛曲《我是一个兵》,赢得了台下众多的掌声,从此人们记住了这个浙江知青“阿宪”。回到三分场以后,他被分配去果园看护果林,他与知青战友一起,一边看林子,一边看书学习,虽然说是苦点儿、累点儿,但他以苦为乐,其乐无穷。
从优秀大学生到“名记”
王宪举是个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人。尽管只是个初中生,底子薄、基础差,但是他不耻下问,勤奋好学。他经常向大哥哥、大姐姐们求教文化知识,坚持复习文化课。1972年5月初,他作为被推荐的工农兵学员,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攻读俄语专业。当时学俄语不时髦,毕业后的工作也是坐冷板凳,但他刻苦学习,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学生,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4年10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公派到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历史语言系留学。在异国他乡,排遣孤独最好的办法就是埋头读书,期间,他博览群书,怀揣着报国之心更加努力地学习,决心学成以后报效祖国。1976年6月完成学业后他从地拉那回到北京,被分配到新华社国际部苏联组工作。他勤奋工作,努力学习掌握新闻业务。他下决心把以前耽误的时间和学习机会补回来,在业余时间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英语课和中文写作课。1982年新华社建立中国新闻学院,他立即报名,进入英语专业学习。这些学习为他后来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1987年1月,他被派往新华社驻莫斯科分社担任记者。正值苏联改革年代,他深知机会难得,责任重大,因此勤奋工作,努力完成各项报道任务。1989年2月15日,他在苏联和阿富汗边境重镇铁尔梅兹采访报道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的历史事件,其特写《在撤离阿富汗的最后时刻》和一组8张新闻照片分获新华社文字和摄影一等奖。他在苏联哈萨克共和国现场采访时拍摄的苏联销毁中短程导弹的照片获得新华社摄影部国际摄影二等奖。
1988年10月,苏联远东地区开始对外开放,王宪举接受新华社工作安排,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采访,成为几十年来采访该城市的第一位中国记者。他采写的通讯《与亚太地区合作的门户——访符拉迪沃斯托克》被人民日报刊登。
1991年3月至2000年6月,他先后担任中国青年报和光明日报驻莫斯科首席记者,撰写了大量新闻报道,生动反映了那个时期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的深刻变化。他撰写的关于俄罗斯共产党在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选举中获胜、叶利钦蝉联俄罗斯总统等报道,分别获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际新闻的三等奖和二等奖。1998年至2000年他担任俄罗斯外国记者协会主席,荣获1999年度最佳外国记者和莫斯科市长奖。由于这一系列的奖项,同事们幽默地称他“名记”(著名记者)。

那时雪 发表于 2022-12-26 20:20:39

转为学者和外交官
2003年3月至2005年7月,王宪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一个华丽转身,走上了学者研究之路。2005年7月至2011年8月,他又被借调到外交部,在中国驻白俄罗斯使馆担任参赞。6年期间,他出色地完成了大使馆交给他的各项工作,被白俄罗斯新闻界称为“最优秀的外国驻白俄罗斯新闻官”。这也为他后来从事俄罗斯和欧亚问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他是个政治敏感、有使命担当的人。1998年以来,除了新闻报道,他和其夫人陈艳撰写了《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俄罗斯》,完成了《我在莫斯科当外国记协主席》《俄罗斯人性格探秘》两部著作,组织和参与翻译了《普京家族》《上海合作组织的创建、发展与前景》《白俄罗斯简史》《俄罗斯驻华大使回忆录》等四部著作。他是《中国人看白俄罗斯》《中国外交官看白俄罗斯》《我们和你们——中国和白俄罗斯的故事》《白俄罗斯10人传》的主编或执行主编。其中《中国外交官看白俄罗斯》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2017年度“公共外交奖”。他本人于2019年获白俄罗斯教育部长颁发的《中白教育关系发展突出贡献奖》。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2014年退休后,王宪举依旧在学术研究和大学教学方面发挥作用。他在继续从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工作的同时,担任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顾问、中国苏联东欧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等职务,经常参加关于俄罗斯、中亚、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的研讨会。2016年以来,他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组织举行了“欧亚大讲堂”“中亚沙龙”等一系列学术研究活动。他潜心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中亚黄皮书》《上海合作组织黄皮书》、华东师范大学的《俄罗斯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院的《西伯利亚研究》、黑龙江大学的《俄罗斯学刊》等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文章。

2014年以来,他先后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讲授《国际关系和俄罗斯外交》,深受学生们喜欢。他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俄语系、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苏州科技大学欧洲文化学院、辽宁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等院校作关于俄罗斯局势、中俄关系、乌克兰局势、“一带一路与俄罗斯”等问题的讲座,激发了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浓厚兴趣。
知恩图报 重情重义
王宪举是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人。在他事业有成之时,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肖敏教授是王宪举求学时的恩师,他经常去母校看望恩师,肖敏等老师也为自己有王宪举这样的学生而引以为豪;他热爱自己的家乡,向慈溪乡贤研究会赠送自己的著作,积极参与慈溪乡贤研究会的活动,努力为故乡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始终不忘东西辽河水曾经的滋养,非常感恩胜利农场对他的教育和培养,始终不忘艰苦的下乡生活锻造了他顽强的性格,非常感谢老知青朋友们对他的支持、帮助和鼓励,始终不忘老知青战友们的情谊。他始终关注着第二故乡的发展与建设,始终关心昔日知青战友们的生活,竭力推动知青战友的联系和联谊活动。在知青上山下乡四十五年纪念日前夕,他与张立民、邵桂华一起积极倡议发起了《难忘的知青岁月》文集的编撰工作。正如他在前言里所说:我们怀着十分亲切和激动的心情编撰出版这本《难忘的知青岁月》文集。深情回顾了一千多名知青在科尔沁草原、西辽河畔这个“金宝囤积之地”屯垦戍边、锻炼成长的峥嵘岁月,热情讴歌了当年广大知青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困难屈服,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的革命精神。
2014年夏天,在回访通辽和金宝屯期间,他和张立民、郑桂香、薛建设一起,专程到吉力布和家看望这位老领导,愉快地回忆往事,并合影留念。
王宪举是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他孝敬父母,一有时间就回家陪伴老人。他们夫妻恩爱,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夫人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是对他事业最大的支持和帮助。他曾深情地说,“如果没有父母的教育,夫人的无私奉献和鼎力相助,我的事业不可能走到今天。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家人的一半!”
这就是我们从王宪举先生身上看到的“知青精神”。正如他在《难忘的知青岁月》前言里所说:“在具有历史发展意义的新时期,我们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热爱集体,甘于奉献’的‘知青精神’,把余热全部贡献给伟大的祖国和人民!”王宪举认为,是党和人民养育了他,只要他的身体允许,他就要尽最大努力,作最大的报答。他有幸生活在国家伟大复兴的“两个一百年”的历史时期,他有责任和义务为把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说得多好啊,我们期待看到从科尔沁草原走出去的王宪举先生,继续发光发热,为“一带一路”的实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添砖加瓦!

刊发于2022年2月17日《通辽日报》8版
文/侯建华 于国发
编辑/ 苏伦高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 个 奋 斗 者 的 足 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