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民 发表于 2022-12-4 11:25:45

代发晓笛兄的《笛声三》分享给朋友们(12)《小兴安岭采木耳》

本帖最后由 觉民 于 2022-12-4 11:28 编辑

  1973年夏天,俺屯在小兴安岭山麓建有一个养柞蚕的副业点,在那儿干活的基本上都是年老体弱或单身老汉,也就是五、六个人而已。平时把蚕放养在柞树上,备有猎枪2支,主要为驱赶鸟类来祸害柞蚕,同时也为防止野兽伤人。柞蚕絲呈淡黄色,价格低廉,与我们江南银白色的桑蚕絲相比大为逊色了。  经我多次请求,生产队长照顾我去干这一比较轻便的活儿。为排除寂寞,我带上了笛子、口琴、小提琴等乐器和为数不多的几本书籍,还有《战地新歌》及一只半导体收音机,隨副业组进山养蚕。我们落脚在黑金河林场附近孤独的依山傍水的二间土屋内。面对连绵的群山,莽莽的林海,那儿绝对是自然的天然氧吧。溪水潺潺流经门前,不远的山岩上一条瀑布飞流直泻山脚的水潭中,飞珠溅玉,颇为壮观,简直是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我们在房前屋后开垦2块菜园,平时吃菜基本上能自给有余。深山老林通讯不便,每隔十天半月均由我这个联络员负责与山外、屯里联系补充给养。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北大荒的雨季集中在夏天,雨后的小兴安岭云雾缭绕,空气新鲜湿润,天上的彩虹犹如一条绚丽的彩带,鲜艳夺目,森林里花木苍翠欲滴,这正是采木耳的好时机。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脚穿农田鞋,头戴防蚊的纱布草帽,手拿柴刀和土篮,揣上2个玉米大饼子,踏着泥泞的山路独自上山去采黑木耳了。      野生黑木耳是一种生长在枯烂倒地2年以上的柞木上的菌类食物,木耳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对高血压、高血脂的疾病有很好的食疗作用,它能达到软化血管,起到血管清道夫的作用,对降低血脂也很有疗效。只有在夏天雨后才能采摘到的,这是大自然赐于人类的山珍美味。我深一脚,浅一脚,气喘吁吁地走在滑溜溜的山道上,像上山寻宝似的低头东看看,西瞅瞅,寻觅着一根根枯烂的黑黑柞木。山上放倒的柞木倒是不少,但就是光溜溜的不长木耳,偶尔发现也是稀稀拉拉被人采摘过了。我毫不气绥,心想总不能空手而回,让人笑话。索性不顾蛇虫蚊蝇,用柴刀开路,披荆斩棘,深入到人迹罕至的灌木丛中去,像探雷的工兵一样小心地寻觅。“工夫不负有心人”,不一会儿,果然发现一根根柴棍粗枯烂的柞木,那一朵朵长在柞树上软绵绵、鲜嫩嫩、滑溜溜的黑木耳,在雨水滋润下,成排生长在柞木上,一朵朵盛开得如同婴儿的手掌这般大,黑色鲜亮,厚厚的肉脯,煞是可爱,令我激动得欣喜若狂。有的烂柞木上从头到脚,密密麻麻长满了许多木耳,达几十朵之多!采摘这脆嫩的黑木耳,为了保证它的美观完整,不能操之过急一把撸下,而要蹲下身来,耐心细致地一朵朵从根部摘下,轻轻放入篮中。      在采摘过程中,我心里只装着黑木耳这一目标,其它我都无暇顾及。三个多小时后,我居然采到了大半篮,足足有十来斤湿木耳,但晒干后大约只有半斤重。不知不觉,寻寻觅觅中我登上了一百多米高的山顶。中午时分,饥肠辘辘,口干舌苦。在寂静的山上,我找了一块空地休息,拿出玉米大饼子就着山泉水狼吞虎咽,大囗咀嚼起来。这时,发现裤子衣服均被荆棘树枝划得破烂不堪,全身湿漉漉的,篷头散发,活脱脱像个叫花子模样。一屁股坐下后,那大如蜜蜂可恶的小咬和成群的蚊子嗡嗡围着我乱叫,幸亏我带着纱布草帽,但手上被蚊子小咬叮咬后,浑身上下起了鸡皮疙瘩,皮肉红肿,奇痒难忍。为驱赶蚊子,我赶紧卷了一支喇叭旱烟点上,并不断用手拍打蚊子。那真叫遭罪啊!      环观四周空无一人,孤身在小兴安岭大山中,心中不免恐惧。我大吼了几声,为自己壮胆助威,四周群山回音不断。听老乡说那一带有黑瞎子(熊)和恶狼出没,想到这儿,一种孤身无援的恐惧感袭上心头,看看足以自慰的大半篮子的战利品,亦无心恋战,喘过气后就匆匆下山了。                                                                                              2010年4月7日

月雅湖 发表于 2022-12-5 10:20:19

当年我从浙兵回来后,曾做玉米生意到过大乌珠他下乡的虎林的。

大乌珠 发表于 2022-12-14 11:28:07

觉民近日血压又高到200多了,说是今年第二次去住院治疗了。祝他早日康复!


觉民 发表于 2022-12-18 10:08:22

我回来了。谢谢大家!

大乌珠 发表于 2022-12-21 09:37:08

觉民 发表于 2022-12-18 10:08
我回来了。谢谢大家!

吹笛大个子,似乎没来到本网的。他的网名叫什么?

广鸟 发表于 2022-12-21 10:01:24

他就是晓笛网名。

广鸟 发表于 2022-12-21 10:01:39

觉民高血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代发晓笛兄的《笛声三》分享给朋友们(12)《小兴安岭采木耳》